山东省2008年各地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力学实验
1、(山东省德州市2008质检)(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作出了图乙所示的图像,则:
①图像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F继续增大,图像将弯向AB延长线________________侧。(填“左”或“右”) 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 (2分) ②右 (2分)
2、(济宁市08届三月质检)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 一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mm.
图1
图2
10.95 0.680(0.679-0.681均可)
3、(青岛市08年3月一摸)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等腰三棱镜的折射率.在区
P × 2
区域Ⅰ 域Ⅰ内已插好两枚大头针、,在区域Ⅱ内可观察到大头针的像,再插大头针、,
P × 1 B A 以挡住
、
的像.
、
、
、
的光路; ,折射角为
区域Ⅱ
(1)请作出经过
(2)若测得 AB 面上的入射角为
式;
(3)若测得该介质折射率为 n,那么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光由空气进入介质前后,波长变化了多少?
(1)如图 (2分) (2)n
sin1sin2 ,请写出该介质全反射临界角的表达C
(1分)
sinC1nsin2sin1 (1分)
区域Ⅰ × × P 1 P 2 B
临界角Carcsinsin2sin1 (1分) A
cn(3)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v波长vfcnf (1分)
区域Ⅱ (1分) C 0cfcnfn1ncf波长减小,减小量 (1分)
评分标准:(1)问2分;(2)问3分;(3)问3分。
4、(山东省寿光市2008年第一次考试)(1)如图24—2所示的游标卡尺读数为 m
(2)如图所示,是利用闪光照相研究平抛运动的示意图。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缘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也同时下落,闪光频率为10Hz的闪光
器拍摄的照片中B球有四个像,像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单位为cm,如图所示,两球恰在位置4相碰。
①计算A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
②画出图中A球的运动轨迹并标明相对应的另外两个位置。
(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器打下的纸带如图4—9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间还有个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速度/m·s—1 对应点 0.122 B 0.164 C 0.205 D 0.250 E 0.289 F
①该同学计 VF的公式为VF= ②实验中处理数据时,该同学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作出v—t图象,利用图象斜
率可求加速度,如果利用纸带数据也可以直接比较准确地求出加速度,其表达式为a= (1)1.660×10—2 …………3分 (2)①1m/s ②略(每3分)
dd4d2d3(3)①6 ②6(每3分) 210T225T5、(山东省德州市2008质量检测)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作出了图乙所示的图像,则:
①图像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F继续增大,图像将弯向AB延长线________________侧。(填“左”或“右”) 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 (2分) ②右 (2分)
6、(烟台市2008届期中考试)如图所示是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描
绘出三条a-F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BD A.三条倾直斜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相同 B.三条倾直斜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C.直线1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
7、(烟台市2008届期中考试)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把小球
相连的弹性细绳的上端与传感器相连,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0处,然后让其自由下
落,用这种方法可获得绳子拉紧时绳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根据图 线所提供的信息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B A.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t2时刻绳子最长
C.t3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D.t3与t4时刻小球速度相同
D.直线3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
8、(枣庄市2008届第一次调研)(5分)下图表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
开始时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
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0.02s.
小车在玻璃板上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0.89~0.91(2分) 4.9~5.1(3分)
9、(临沂市2008届高三期中考)11.(8分)一低年级同学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想,总结了
一篇科学生活报告,以下是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该内容中有部分认识是不科学或不正
确的,请你依据所掌握的知识,将不合适的内容标号填入题后空格,并说明理由或加以修正.
“在我们身边有好多产生静电或放电的现象:①冬天,空气干燥时,人们穿在身上的化纤服装经过摩擦可产生静电,当脱衣时会看到火花放电;②汽车在长途行驶时,车身与空气摩擦也会产生静电,为了安全,车上一般都有一个“尾巴”——导电的金属吊链,将电荷随时导入地下;③冬天,放学回家,用手推金属门时,也会产生放电,这是人体与金属门之间的温差所致;④云彩中的微尘常常带有大量的静电,当不同电性的云块遇到一起,或带电云块与地面之间遇上潮湿的空气时,都容易发生放电,引起闪电和雷声;⑤避雷针可以将云彩中的电荷及时导入地下,从而避免发生雷击灾害现象;⑥因此,下雨天为防止遭到雷击,人可以躲避到有避雷针的大树下、铁塔下或建筑物附近;⑦也可以自制一根长的金属杆,在下雨天时竖直握在手中作避雷针使用.
一些工厂的车间内往往存在大量的带电浮尘,为防止静电过多发生放电,引起火灾;⑧可以采用在车间两端的墙壁上,加上两个大电极,形成电场,通过吸附带电浮尘来消除静电;⑨也可以经常喷洒水雾,增加空气湿度,防止产生静电;⑩或者增加厂房的干燥程度,使空气处处绝缘,带电的粉尘就不能放电了.„„”
以上所述,不科学或不正确的有:
A.标号 ,理由或修正为 B.标号 ,理由或修正为 C.标号 ,理由或修正为 D.标号 ,理由或修正为
(例:标号⑦不正确理由或修正金属杆放电时,强大的电流会把人击伤.) 10、(临沂市2008届高三期中考)12.(7分)某学
习小组,对研究物体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进行了改革,采用频闪数码照相机连续拍摄,在有坐标
纸的背景屏前,拍下了小球在作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多张照片,经合成后,照片如图8所示,O不是抛出点,O、A、B、C、D为连续五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已知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0.10s,照片大小如图中坐标所示,又知该照片的长度与实际背景屏的长度之比为1:20,则: (1)由该图片可以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 m/s;
(2)借助该图片,可以推算出该地的重力加速度 约为 m/s.
11.A ③不正确;(1分) 人身上的静电与接地的金属门发生放电,与温差无关;(1分) B ⑥不正确;(1分) 避雷针放电时会在周围产生很强的电场和放电电流,所以在避雷针附近也不安全;(1分) C ⑧不科学;(1分) 厂房较大,制作大电极板耗材多,效果差,也不安全;(1分) D ⑩不正确;(1分) 空气越干燥,电荷越容易积累,一旦放电危险更大。(1分) 12.2(3分) 10(4分)
11、(莱芜市2008届高三期末考试)象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
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左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为了测定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设计了一个试验:如右图所示,在小铁块A和木板B上贴上待测的纸,木板B水平固定,铅锤通过细线和小铁块相连。l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释放铅锤,让小铁块在木板上加速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0102s和0.5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铁块的宽度d如下图所示。
①读出小铁块的宽度d= cm。
②铁块通过光电门l的速度v1= m/s,铁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m/s。(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测量,除了研究v1、v2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L
外,用文字说明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
示 。
④用③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①2.015(2分) ②1.01,4.03(2分)
③铁块的质量m、铅锤的质量M (2分) 2MgLMmv2v1④(4分)
2mgL2212、(济宁市2008届期末考试)(8分)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沿斜面匀加速 下滑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
已知纸带上各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可以得出打点 计时器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的表达式为 ,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 x3x42T(4分),
x3x4x1x24T2(4分)
13、(泰安市2008届第二学期期初联考)(本题8分)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的常用计时仪器,如图甲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
现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是:在滑块上安装一遮光板,把滑块放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钩码相连,连接好1、2两个光电门,在图示位置释放滑块后,光电计时器记录下滑块上的遮光板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已知滑块(含遮光板)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两光电门间距为S、遮光板宽度为L、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显示屏
ab光电门遮光板 滑块 光电门1 光电门2
光电计时器
气垫导轨 甲
乙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宽度,刻度如图丙所 示,读数为____▲______mm;
(2)计算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0 1 2 0 10 20 2 的表达式为:(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v1=_____▲______、v2=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为 ▲ 。(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1)5.70 ;„„„„„„„„„„„3’
(2) v1110 丙
Lt1 v22Lt2; „„各1’
2LL1Mm(3)mgsMmtt2221„3
’
14、(烟台市2008届第一学期期末考)(4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定一金属丝的直径,
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mm.
15、(烟台市2008届第一学期期末考)(4分)在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数据描绘出的三条a—F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相同 B.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C.直线1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
16、(烟台市2008届第一学期期末考)(4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
D.直线3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 3.255—3.258(4分)
AC(4分,漏选一个得2分,错选不得分)
BD(4分,漏选一个得2分,错选不得分) 17、(泰安市2008届第一次联考)(10分)如图为“探究做功利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小车在并在一起的相同的伸长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实验中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数量,而不是改变橡皮筋的伸长量,来探究橡皮筋对小车的做功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 。 (2)为了保证合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就等于橡皮筋所做的功,实验可采用 方法。
(3)下表为一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W代表一根橡皮筋所做的功。请运用表中测定的数据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作山相应的图象,进一步可探究出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为: 。
(1)便于定量表示橡皮筋做功的大小。(其它说法只要合理也算对)(2分) (2)平衡摩擦力。(3分)
2(3)Wnkvn (用语言表达也对)。(2分)(作图3分)
18、(泰安市2008年5月模拟)一次实验中,提供了下列几个长度测量仪器,①刻度尺.
②10分度游标卡尺. ③20分度游标卡尺. ④50分度游标卡尺. ⑤螺旋测微器. 某同
学用其中一种仪器测量某工件长度为4.218cm. 则他使用的仪器为 (填序号).
④ 0.900(每空2分)
19、(淄博市2008年第一次摸底考试)(6分)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平板(光滑)、小车等
器材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下图是学生即将释放小车之前的实验装置图。该........
下图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
装置图中有3处明显错误,它们分别是: .... (1) ;
(2) ; (3) 。 (1)细线与木板不平行 2分
(2)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 2分 (3)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距离太远 2分
20、(淄博市2008年第一次摸底考试)(8分)一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0.1s
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下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下图所示,选小球的五个连
续位置A、B、C、D、E进行测量,测得距离s1、s2、s3、s4数据如下表格所示。
s1(cm) 8.20 s2(cm) 9.30 s3(cm) 10.40 s4(cm) 11.50
(1)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小球通过位置C和位置A的速度分别为 m/s和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能否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斜面的倾角?简要说明现由。(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 (1)1.10m/s 2分
(2)vc = 0.985m/s vA=0.765m/s 4分 (3)能,由agsin得sinag,a和g已知. 2分
2
21、(诸城等四县市2008年高考适应性训练)(11分)(1)有一种在工厂中实际使用的游标卡尺如图所示,它是普通游标卡尺的变形.这种卡尺专门用来测量较大型的圆柱形或球形工件的半径.它把普通游标卡尺的两个测量爪改成了斜的,两个斜测量爪与主尺都成
t°an126°5212DACEBC126°52126 的角(图中的
,已知
),其它部分未作改动.两个斜爪之间不放被测工件而将游标移到
最左端时A、B点重合,游标尺的“0”刻度线恰与主尺的“0”刻度线对齐;现在两个斜爪之
间放上被测球形工件,使工件与主尺、两斜爪都相切,即共有三个切点,如图中的D、C、E. ①这种改造后的游标卡尺在测量中可准确到 mm. ②图中所测的球形工件的半径为 mm. (2)某同学利用透明直尺和光电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简易示意图如下,当有不透光物体从光电门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所用的西瓯XDS—007光电门传感器可测的最短时间为0.01ms.将挡光效果好、宽度为d=3.8103m的黑色磁带贴在透明直尺上,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并使其竖直通过光电门.某
同学测得各段黑色磁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Vti与图中所示的高度差Vhi,并将部分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如下表所示.(取gVti(1039.8m/s2,注:表格中M为直尺质量)
12Mvi2 1 2 3 4 5
s)vidVtiVEki12Mv12Vhm MgVhi 1.21 1.15 1.00 0.95 0.90 3.13 3.31 3.78 4.00 0.58M 2.24M 3.10M 0.06 0.23 0.32 0.41 dVti 0.58M 2.25M 3.14M 求出的,请你
①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直尺上磁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vi简要分析该同学这样做的理由是: . ②请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 ③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④根据该实验请你判断下列VEkVh图象中正确的是 .
22、(枣庄市2008年模拟考试)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已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基本的思路是:先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①小薇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
b 。
2
②小薇同学有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根据a=△s/T利用逐差
法求出加速度。下表是她在探究“保持m不变,a与F的关系”时,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纸上作出a—F图象(小车质量为M=0.500kg,
2g=9.8m/s ) 1 2 3 4 5 6 砂和砂桶质量/kg F/N a/m·s-2 0.010 0.098 0.196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0.196 0.294 0.392 0.490 0.588 0.390 0.718 0.784 0.990 1.176
③针对小薇同学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就其中的某一环节,请你
提出一条有别于小薇同学的正确的设计或处理方法: 。
①a把木版的末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以平衡摩擦力。(2分)
b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2分) ②如右图(3分)
③采用气垫导轨减少摩擦力;利用光电门、计算机 直接得到速度,利用v – t图象计算加速度;用弹簧 秤测量砂和砂桶的重力;用力和加速度的比值不变
来处理数据。(任意写一种只要正确即可得2分) 23、(威海市2008年质检)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测力计等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BDE(4分.选对一个得1分,多选的得0分)
A.使用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零点 B.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D.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量程 E.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24、(临沂市2008年质检二)某同学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
图(a)为其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①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②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为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下表:
1m,
请在价标纸中画出a—倒数
1m1m图线,并根据后5组数据得出的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
之间的关系式: 。解释由前3组数据得到图线形状不准确的原因:
2
①0.64m/s ②
(1分)
a12m(m/s) (2分)
2由前3组数据得到的图线已逐渐发生了偏移,这是由于小车质量比较小时,不能满足小
车质量远大于小桶及砂质量,小车所受合外力已变小。(2分) 25、(青岛市2008届第一次质检)(9分)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
打点计时器 纸带 滑块 细线 滑轮 长木板 水平实验台 小沙桶 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
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
是 .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
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 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1)天平,刻度尺(2分)
(2)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 块的质量(2分),平衡摩擦力(2分) (3)mgL12Mv2212Mv1(3分)
226、(山东省高考调研卷) (1) (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9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9 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 A.图(乙)中的F是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中的F是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2) (4分)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10 所示.设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
A
图9
图10
A.s2一s1=aT2 B.s4一s1=3 aT2
ss21C.与计数点2对应的速度为v1 D.s1= aT2
22T(1) AC (2) D 27、(山东省高考调研卷)(10分)如图11 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小车上固定盒子,盒子内一个盛有沙子。
(1)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从盒子中取出一些沙子,装入沙桶中,称量并记录沙桶的总重力mg,将该力视为合外力F,对应的加速度a则从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本次实验中,桶内的沙子取自小车中。故系统的总质量不变。以合外力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a—F图像,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①a—F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把沙桶的总重力,增当作合外力F是否合理? 答: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图11 ③本次实验中,是否应该满足悬挂的沙
桶总质量一定要远远小于小车(包括盛沙的盒及盒 内的砂)的总质量? 答: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保持桶内沙子质量不变,在盒子内添加或去掉一些沙子,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本次实验中,桶内的沙子总质量不变,故系统的所受的合外力不变。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时,以加速度a为纵轴,应该以哪一个质量的倒数为横轴? A.小车质量、盒子及盒内沙子质量之和
B.小车质量、盒子及盒内沙子与悬挂的沙桶(包括桶与桶内的沙)质量之和 答:_____________(填“A”或“B”)
(1) ①系统的总质量(小车、盒子及盒内沙子、悬挂的桶以及桶内沙子质量之和) ②合理
③ 否;因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系统,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就等于mg (2)B 28、(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第1次质检)(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宽
度情况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某一物体的长度情况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mm.
(1)12.35;(2)5.545(5.543~5.547)
29、(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第1次质检)(6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
验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中,要把平板右端
垫高一些,以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且认为绳的拉力等于砂和桶的总重力mg。
(小车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对于本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砂和桶的总质量m要远大于小车的总质量M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小车的加速度可用amgM求解
1MD.为了形象直观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总质量M的关系,应做出a图象
(2)如图,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O点是打上去的第1个点,且此时
小车刚开始运动,打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T,有关长度在图中已标明。也可
以用这条纸带验证“动能定理”,从打下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 ;该小车动能的变化量△EK= ,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W=△EK,则动能定理得证。(结果用所给字母表示)
(1)D
(2)mg(S0S1);12M(S1S24T)
2
30、(山东省淄博市2008届模拟)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已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基本的思路是:先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①小薇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
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带来 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 。 b 。
②小薇同学有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根据a=△s/T2利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下表是她在探究“保持m不变,a与F的关系”时,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
砂和砂桶质量1 0.010 2 3 4 5 6 0.020 0.030 0.040 0.050 0.060
在坐标图纸上作出a—F图象(小车质量为M=0.500kg,g=9.8m/s)
2
③针对小薇同学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就其中的某一环节,请你
提出一条有别于小薇同学的正确的设计或处理方法: 。
①a把木版的末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以平衡摩擦力。(2分)
b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2分) ②如右图(3分)
③采用气垫导轨减少摩擦力;利用光电门、计算机 直接得到速度,利用v – t图象计算加速度;用弹簧 秤测量砂和砂桶的重力;用力和加速度的比值不变
来处理数据。(任意写一种只要正确即可得2分) 31、(山东省济南市2008年四月调研)(4分)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
甲所示,读数为 m。用螺旋测微器测物体的厚度,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m。
2.660×10-2;6.101×10-3~6.103×10-3(每空2分) 32、(山东省烟台市2008年诊断性测试)(1)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小车等器材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0.20 0.30 0.40
0.50 a/(m/s2) 0.10 0.21 0.29 0.40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做出a—F图线 ②由图线可求出小车所受阻力为 . ③由图线可求得小车的质量为 .
(2)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像皮筋伸长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保持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1)①略(1分)②0.10N(0.09~0.11)(2分) ③1.0Kg(2分) (2)BD(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