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成都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word

2017-2018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高二 生物

第一部分:共40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2.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3.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 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背光侧为b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b

C.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D.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

- 1 - / 15

word 4.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5.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人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与发热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引起垂体大量合成抗利尿激素 B.病毒的外壳蛋白作为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C.效应T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 D.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7.杂种F1与某隐性性状亲本回交后,得到显性性状(A基因控制)与隐性性状(a基因控制)之比为5:1的后代,由此可以肯定该杂种最可能是

A. 二倍体(Aa) B. 三倍体(Aaa) C. 四倍体(AAaa) D. 四倍体(Aaaa) 8.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 正确的是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 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9.下列有关不同育种方法优缺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育种的最大优点是定向改造生物

- 2 - / 15

word

B.多倍体育中的优点是快速获得性状遗传稳定的纯合子 C.人工诱变育种的优点是能够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 D.杂交育种的优点之一是获得杂种并表现杂种优势 10.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X 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11.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C.CO2、解旋酶、Cl、尿素 D.Ca、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13.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14.下列关于人体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髓的排尿中枢

- 3 - / 15

2+

word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C.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长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15.导致右图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16.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该患者体内一般不会发生的是 A.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抑制其增殖 B.效应T细胞裂解被病毒侵入的细胞 C.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活动增强 D.肌肉细胞中无氧呼吸的比例增加 17.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基因疗法改造血友病女患者的①,其儿子仍患血友病 B.细胞⑥有分泌功能,HIV主要攻击细胞③ C.先天胸腺发育不良的个体仍具有一定免疫功能 D.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只作用于⑤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18.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 4 - / 15

word

19.科研人员将拟南芥种植在含有不同浓度6—BA(—种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测量植株主根、侧根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浓度X围的6—BA对主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侧根对这一浓度X围的6—BA的敏感性大于主根 C.这一浓度的6—BA对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实验中可以采用沾蘸法处理实验材料 20.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液对病原体的抵抗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效应B淋巴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是由于细胞表面没有各种受体 C.唾液中的溶菌酶可对外来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 D.记忆T淋巴细胞可直接攻击被病原体侵染的体细胞

21. 如果用N、P、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N和S B.可在DNA中找到N和P C.可在外壳中找到N

D.可在DNA中找到N、P和S

22.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四种含氮碱基A∶T∶G∶C=4∶4∶7∶7

npm

B.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m>2n),则G的个数为-p

m2n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种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

23.取小鼠睾丸中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 5 - / 15

3

10015

32

35

1515

32

15

35

15

32

35

word

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

D.所有精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与未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相等 24. 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25.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16B.2/16C.5/16D.6/16 2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灰色桦尺蛾与黑色桦尺蛾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某某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了“狮虎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都存在生殖隔离

27.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 6 - / 15

word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国黑白花牛是用杂交育种的方式获得的优良种,在此过程中需要选择优良性状亲本杂交,再连续自交获得纯合子的品种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原核生物中,染色体变异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三倍体西瓜幼苗,既保持了三倍体西瓜的优良性状,又避免了年年制种的麻烦

29.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30.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注意以下为每题2分

31.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

- 7 - / 15

word

部分可能是

刺激部分 破坏前 左后肢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反应 破坏后 左后肢不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32.已知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若该动物睾丸中m个精原细胞减数形成精细胞,则这些精细胞基因型种类最多为 A.2

nB.4

nC.4

mD.4m

33.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C.系统性红斑狼疮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D.艾滋病

34.玉米的高秆(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0旬将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

- 8 - / 15

word

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 B.花色的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关 C.8月该植物种群的红色基因频率下降 D.植物的快速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

36.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37.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

B.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 C.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D.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

38.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

- 9 - / 15

word

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39.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种tRNA参与

40.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X)与白眼雄果螺(XY)为亲体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 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获得。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 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O,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引起 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Y,由基因重组引起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题,50分。

41.(13分,每空1分)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常在社区、学校等处集中爆发,症状多表现为发热、呕吐、腹

- 10 - / 15

rr

RR

r

word

泻,全身酸痛等。

(1)人感染病毒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的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发热时,体表与外界温差增大,皮肤内感受器兴奋,继而引起畏寒的感觉。

(2)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呕吐引起的无法进食会导致血糖降低,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细胞分泌活动增强,此调节方式属于调节。

(4)诺如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细胞能引起靶细胞 (填“凋亡”或“坏死”)。

Ⅱ.(1)实验一:科研人员将若干幼苗分为两组,每一组切取AB段并纵剖为P侧和D侧两部分,将其中一组B端插入含有C-IAA溶液的试管中,另一组A端插入。6h后分别测定两组不接触C-IAA溶液一端的C-IAA相对浓度,结果如图2。A端插入和B端插入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侧运输能力较强。

14

14

14

(2)实验二:科研人员制备切去P侧或D侧3mm的AB段,将它们的A端插入含有C-IAA溶液的试管中(插入深度不超过3mm),6h后检测B端C-IAA含量,得到图3所示数据。由实验数据判断,P侧和D侧对IAA的运输能力_______,被切去的一侧也检测到C-IAA,说明IAA存在_______运输。

42.(11分)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和免疫应答水平必须适应免疫防御和维持体内稳态的需要,这要通过精确的免疫调节来实现。请回答下列问题:

- 11 - / 15

14

14

14

word

(1)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的物质。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经过________细胞内______中的酶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________细胞,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机体中某些物质可与抗原竞争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但这些物质与受体结合后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由此可以推断抗原的________可以影响免疫应答的强度。

(2)抗体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为验证已存在的抗体会对同种抗体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用家兔进行了以下实验。 A组处理:注射抗原。

B组处理:注射等量同种抗原,约50 d后,抽出部分血液同时补充等量___________(填“含同种抗原的血液”或“不含抗原的血液”)。 每日测定家兔体内相应的抗体浓度,结果如下。

由上述实验可以证明已存在的抗体会对同种抗体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B细胞表面存在__________,使一定条件下抗体可以与B细胞结合,从而抑制B细胞的功能,导致抗体分泌减少。这种抗体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机制。人体内还有一种抗体调节的方式,当体内抗体浓度升高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得与B细胞结合的抗原减少,导致抗体分泌量也下降。

(3)通过抗原和抗体等的共同调节,免疫系统得以正常运作。如果调节异常,淋巴细胞可能会__________,从而导致淋巴瘤(一种恶性肿瘤)的发生。

43.(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某二倍体植物(2n=16)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 12 - / 15

word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右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____________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时可形成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__________________(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9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8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9条染色体和含有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2分),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2分)色的种子作为母本;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2分)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44.(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13 - / 15

word

(1)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的给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和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Y和bbVVrrXX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 1/2有眼 1/2无眼 雌性:雄性 灰身:黑身 长翅:残翅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 1:1 1:1 3:1 3:1 3:1 3:1 3:1 / 3:1 / e

EE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2分)。 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2分)。 实验分析: (2分)。

高二生物参

1—5:BCDCB 6—10:CCABD 11—15:DABDC 16—20:ADDCA 21—25:BBDCD 26—30:ADDBC 31—35:CDCDC 36—40:BABCC 41. (13分)

Ⅰ.(1)体温调节 甲状腺激素 冷觉

- 14 - / 15

word (2)升高 抗利尿激素 (3)胰岛A 神经-体液 (4)效应T 凋亡

Ⅱ.(1)IAA极性运输强于非极性运输(仅答IAA极性运输不得分)P (2)不同横向(或“侧向”) 42.(11分)

(1)特异性免疫反应 吞噬 溶酶体 浆 浓度

(2)血浆 不含抗原的血液 抗体受体 反馈 抗体与抗原 (3)失控(无限增殖) 43. (13分) (1)基因的分离 (2)母本 去雄

(3) ①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②8 减数第一次后期 50% ③1:4(2分) ④黄(2分) 茶褐(2分) 44. (13分)

⑴红眼、细眼 ⑵5 ⑶XX

Ee

⑷B(或b)v(或V) 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⑸①7、8(或7、或8)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规律(2分) ②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2分)

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2分)。

- 15 -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