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来源:爱go旅游网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肛肠科

内痔

【定义】

内痔位于齿线以上,由直肠上静脉丛淤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诊断】 1 1 1 1 1 1 1 1

西医诊断标准、1 症状、1、1 便血、1、2 脱出、1、4 疼痛

内痔的主要症状,血色鲜红,便秘、粪便干燥、饮酒及食刺激就是内痔发展到中晚期的主要症状。

初、中、晚期内痔均可不同程度出现。

单纯内痔无疼痛,如内痔嵌顿或感染、血栓形成、溃疡时可

性食物就是出血的主要诱因。

、1、3 肛门坠胀

引起比较剧烈的疼痛。

、1、5 粘液流出、肛门潮湿或瘙痒。、2 体征及检查1、2、1 视诊1、2、2 指诊 1血。 1 1 1 1 1 1

、3 诊断依据、3、1 分期

、3、1、1 一期:排便时带血,无脱出,齿线上黏膜呈结节样隆起。、3、1、2 二期:排便时带血,滴血或射血,内痔脱出,可自行回纳。、3、1、3 三期:排便时或咳嗽、劳累、负重引起腹压增加时、3、1、4 四期:内痔脱出嵌顿,甚至水肿伴血栓形成。2 中医辨证标准

2、1 湿热下注型: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 2

、2 气滞血淤型: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3 脾虚气陷型: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可出【治疗】

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废,纳少便塘,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均可发生内痔

、2、3 肛门镜

脱出内痔可见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核。

二期内痔晚期或三期内痔指诊时痔区有黏膜增厚感。齿线上方痔区有黏膜隆起,大小不等,黏膜色鲜红或紫红,

表面纤维化者色略灰白,或有黏膜增厚,有上皮样改变,有时可见黏膜表面糜烂、出

脱出,并需用手托方能回纳肛内。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1 非手术治疗

1、1 辨证论治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方剂:五神汤加减。气滞血淤治法:活血化淤。方剂:活血散瘀汤加减。脾虚气陷

治法:健脾温中,固脱止血。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减。1、2 外治法

1、2、1 塞药法:消肿、止痛、止血。1、2、1 、1 栓剂1、2、1 、2 膏剂

肛泰痔疮栓、熊胆痔疮栓、太宁等。肛泰软膏、肤痔清软膏、马应龙痔疮膏等。

1、2、2 熏洗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要药物:痔瘘洗剂(院内制剂) 1 2 2宜。 2 2 3 3 3 3

、2 术式

保留齿线分段缝扎术(内痔结扎术悬吊、外痔整形缝合

)、外剥

内扎术。

、3 术中注意事项其她疗法

、1 注射疗法、套扎法。、2 PPH(吻合器痔环切术)

、3 高频电刀、激光、电离子疗法。【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好转:症状改善,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未愈:症状与体征均无变化。

严格止血,防止术后出血;处理有症状的痔核(出血、脱

出等),无症状的可缓处理;防止肛门狭窄。

、2、3 敷药法: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腐生肌,消痔散、化痔膏、芙蓉膏(院手术治疗、1 手术指征

各期内痔,尤以二、三、四期、纤维型内痔及内痔嵌顿为适

内制剂)等。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肛裂

【定义】

肛裂就是指齿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械性损伤、括约肌痉挛、先天性肛门狭窄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诊断】 1 1 1 1

西医诊断标准、1 症状、1、1 便秘、1、2 疼痛

多为直肠型便秘。

具有典型周期性改变。其特点为排便时裂伤受刺激

,立刻感

绝大多数发生在

后正中,少数在前正中,其病因与局部损伤、大便干燥、暴力排便、炎症因素、机

到疼痛,排便完毕,有短暂的疼痛缓解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可持续疼痛数小时至十余小时。 1 1 1 1 1 2

、1、3出血、1、4 瘙痒

肛管撕裂伤引起,血色鲜红。

感染或形成皮下隐瘘时,分泌物增多,刺激肛门皮肤引起瘙痒。

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创缘不规则、增厚,溃疡基底部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

,

、2 西医诊断依据、2、1 新鲜肛裂、2、2 陈旧肛裂中医辨证标准

显,创面富于弹性;

上端临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2、1 风热肠燥型:大使秘结,二三日一行,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裂口色红。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2 湿热蕴结型:大便秘结或不爽,便后肛门呈周期性疼痛,时带鲜血,肛门坠胀,裂口溃疡呈梭形,伴有潜行瘘道。舌苔黄腻,脉数。

2、3 血虚肠燥型:大便燥结,便后肛门绵绵作痛,出血量少色淡,面色萎黄,裂口灰白,边缘不整齐,肛门前后有哨兵痔及肥大肛乳头。舌淡

【治疗】1 非手术治疗1、1 辨证论治风热肠燥

治法:凉血润燥,止血止痛。方剂:凉血地黄汤加减。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化湿通便。方剂:内疏黄连汤加减。

,苔薄,脉细无力。

2、4 气滞血瘀型:肛门刺痛,便时尤甚,裂口紫暗,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血虚肠燥

治法:养血生津,润肠通便。方剂:润肠丸。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润肠通便。方药:六磨汤加减。1、2 外治法1、2、1 坐浴。

1、2、2 敷药法:生肌玉红膏,陈旧性肛裂可用九一丹去腐生新。 1

、2、3 熏洗法。1、3 西医治疗

以润肠通便为总则,定时排便,局部封闭止痛。2 手术治疗2、1 适应证2、2 手术方式2、2、1 侧切法2、2、2 正切法

适用于单纯性肛裂。

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裂痔、肛乳头肥大、肛隐窝炎、粘膜

适用于肛裂伴有肛门狭窄

各期肛裂临床症状明显者

下瘘、肛门括约肌痉挛等。

2、2、3 纵切横缝法【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好转:症状改善,裂口或创面缩小。未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

肛窦炎

【定义】

肛窦炎就是指发生在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慢性刺激常伴有肛乳头炎及肛乳头增生肥大。

【诊断】1 西医诊断标准1、1 主要症状1、1、1 疼痛1、1、3 瘙痒1、2 检查 1

、2、1 视诊

肛门外观正常,严重者可见局部肿胀,肛周皮肤潮湿,粘液渗出。为撕裂样疼痛或烧灼样疼痛与排便关系密切。瘙痒伴肛门胀痛,无法抓挠感。

常出现放射性疼痛,向尿生殖区、骶尾、下肢等放射。

1、1、2 排便不尽感。1、1、4 会阴部不适

,又称肛隐窝炎。由于炎症的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1 1

、2、2 指诊肛内温度轻度升高,近齿线处可触及硬结、隆起或凹陷。并

肛镜下见肛窦部充血水肿,颜色暗红,有压

(0、

有压痛或触痛,有时肛门内括约肌紧张,肛管有紧缩感。

、2、3 肛门镜检查及探针检查

痛或脓性分泌物从发炎肛窦流出。探针能顺利地探入肛窦内较深的部位5cm)。 1 1 1 1 2 2 2 2 2

、3 西医诊断依据、3、1 临床表现、3、2 指诊、3、3 镜检

肛门不适有排便不尽感与下坠感

,伴疼痛,瘙痒,肛门潮湿。

肛括约肌较紧张。肛内有灼热感

,齿线处可触及硬的隆起或

,轻压肛窦可见有

凹陷,触痛明显。

镜下可见到发炎的肛窦及肛门瓣充血水肿

分泌物流出,旁侧肛乳头肿大,探针可探人肛窦较深的部位(>0、5cm)。

中医辨证标准

、1 湿热下注型:肛门潮湿瘙痒,有粘液及脓性分泌物流出,肛内坠胀肿痛,排、2 热毒炽盛型:肛门灼热,肛周皮肤红肿糜烂疼痛,便时加重,或腹泻,或大便、3 阴虚内热型:肛门不适,隐隐作痛,便时加重,肛门粘液溢出,混有血丝,手足、4 气虚下陷型:肛门坠胀不适,粘液外溢,伴脱肛,面色日光白,少气懒言,纳少【治疗】1 中医治疗1、1 辨证论治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方剂:化毒除湿汤。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剂:五味消毒饮。阴虚内热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痛。方剂:凉血地黄汤。气虚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剂:补中益气汤。 1 1 1

、2 西医治疗、2、1 抗感染治疗、2、2 外用药治疗

选取针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氨基甙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消炎止痛的栓剂或膏剂:如马应龙痔疮栓、痔疮膏等。

便时疼痛加重,伴里急后重,心烦,口渴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滑。燥结。舌红,苔黄,脉数。

心潮热、盗汗,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新版肛肠科诊疗规范

1 1 1

、3 其她治法、3、1 熏洗法、3、2 塞药法1、3、3 灌肠法

痔瘘洗剂或(1:5000)PP粉液坐浴,每晚1次。消炎痛栓塞肛,每晚1粒。

中药三黄汤,保留灌肠,急性期可予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

松5mg加锡类散两支保留灌肠,每晚1次。

1、3、4 切开挂线治疗。 2 2手术治疗、1 适应证非手术疗法效果不佳,肛窦已成脓、伴肛乳头肥大与隐性瘘管。 2

、2 手术疗法

肛窦切开术。

【疗效判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好转:症状改善,病灶缩小。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