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若干意见

关于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若干意见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创新I 帆 engce 杭 州 科 技 8 西 盔 第  ̄dtl 期 杭政办[2 006]32号 为贯彻落实《杭州 目,集聚和培养人才。 区,进一步加强留学生创业园区 杭州市关于进一步打造 (二)加强引导,扶持一 建设,提升创业园区的服务功能, “天堂硅谷’’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批企业研发中心、科技服务中介 建立畅通的创业融资、成果转化 的决定》([2006]ll号)精 机构、科研实践基地、艺:术院校院 及项目合作交易渠道,进一步发 神,不断提高我市的自主创新能 团、艺术研究创作中心和文化产 挥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在自主创新 力,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有 业创业基地,为各类创新人才提 中的载体功能。 力的人才保障,经市同意,特 供来杭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平 (四)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提出如下意见。 台,并通过努力,使其成为国家级 建设。按照杭州的产业布局和区 一、加强载体建设,为吸纳各 创新基地。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 域功能定位,积极扶持企业研发 类创新人才来杭创业提供平台 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落 基地建设,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 (一)加快大学科技园和科技 户杭州,人力构筑人才创业平台。 企事业单位建立一批特色鲜明、 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与“大院名 (三)进一步加强留学人员创 与本市产业导向密切相关的博士 校”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条件,积 业园区建设。做好与国家人事部 后科研:E作站,不断壮大我市博 极引进一批国家、省部属高校和 共建杭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工 士后研究人员队伍,发挥博士后 大院大所来杭州设立分支机构, 作。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市)建 人才资源优势。争取用5年时间, 共建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 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力吸引海 使我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 器、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技 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杭创业。对 40家左右。对新批准设立的博士 术转移或转化中心、中试基地,实 新批准设立的留学人员创业园 后科研工作站[含区、县(市)],给 现国家、省部、市的科技资源共 [含区、县(市)],市从人才开 予一次性10万元建站资助;我市 享,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 发专项资金中给予…次性5O万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区、县 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 元的建园资助。依托高新技 开 (市)]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给予一 创新基地建设以及重点科研项 发区、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 次性科研补助经费5万元。所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KeJ/ChuangXin ZhengCe『科技创新 经费从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 支,各区、县(市)给予不低于1: 1的配套资助。 究员。实施“杭州钱江特聘专家计 划”,“十一五”期间聘请i00名具 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高级 专家到我市企业、科研院所专职 或兼职主持科技创新或科技成果 转化项目。对经批准列入特聘专 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一批“l3l” 优秀中青年培养人选出国进行中 长期进修;资助一批‘l3l”优秀中 二、创新,大力引进高层 次创新人才 青年培养人选到国内著名大学和 科研机构进修深造;组织一批 (五)开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引进的绿色通道。为加强高层次 “l3l”优秀中青年培养人选赴国 外进行短期培训考察或在国内学 术休假。 家计划的专家,每年给予一定的 工作津贴,津贴标准另行制定。所 领军人才和紧缺的高层次专业技 术人才队伍建设,对杭州市事业 需资金从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 (十)突出紧缺人才的培养。 单位引进符合、市政 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 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办 (2005)2号)明确的重点引进的 5类高层次人才,可采用直接考 核、特事特办的方式,经审核同意 后办理进人手续。 (六)开拓海外引才新渠道。 以我市需求为导向,创造条件,每 年组织卜2次海外高层次人才招 聘团到美国或欧洲等海外留学人 员集中的地区进行留学人才和科 技项目招聘活动。进一步拓展海 外人才联系渠道。到2010年,力 争在海外留学人员较为集中的地 区设立243个海外留学人才项 目引进联络处。积极参与国际人 才竞争,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强化 留学人才、科技项目与我市企事 业单位需求项目的有效对接机 制,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参与承接 项目,提高海外留学人才资源开 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积极鼓励国内各类创新型人才, 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采取柔 性流动的方式,到企事业单位从 事科技合作、技术入股和投资兴 办 业,以引进国内外智力资源。 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其他 企事业单位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 交流,互相聘请客座教授、客座研 列支。对符合杭州市人才居住证 制度要求,柔性流动到我市工作 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办理人才居 住证,享受相关市民待遇。 (八)加快杭州人才市场建设。 切实解决市人才市场长期无固定 场地、“有市无场”的状况,改进服 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在场地、 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其更好 地发挥杭州人才市场的龙头作 用。进一步办好各级基础性人才 市场,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 场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市场。积 极培育发展民营人才中介机构。 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完善市 场信息网络,实现与长三角乃至 全国各大城市人才市场的信息网 络互连,在发现、寻找创新人才方 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加大培养力度,开发和提 升人才的创新能力 (九)加强对“131”人才的培 养。以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 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实 施新一轮“新世纪131优秀中青 年人才培养计划”。至2010年,选 拔、培养1O0名45岁左右的在国 内或省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学术、 技术带头人,300名40岁以下的 后备学术、技术带头人,i000名 40岁左右的优秀专业技术骨干。 实施“名校、名师、名专业”战略, 大力引进国内外名校来杭设立教 学基地,为我市培养高层次紧缺 人才。在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项 目的引进和开发中,全面启动“万 千百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到20 l0 年培养i0000名长三角紧缺人 才,1000名长三角紧缺高级人 才,i00名长三角紧缺的国际化 人才。对符合一定条件参加高层 次紧缺专业学习的本市机关、企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资 助和奖励。 (十一)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 才创新能力培养。在完成“356企 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工程”的基 础上,以提升管理创新能力为重 点,加快知识分子企业家、知识型 企业家的培养。积极培育数十名 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上百名省 内外知名的企业家,数千名高级 经营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以及 数以万计的经营管理人才。按照 职业经理人从业资格要求,逐步 建立经理人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 (十二)注重高技能人才队伍 培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培 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 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 才。完善行业企业为主导,推 l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创新l Ch Zhe e 杭 州 科 技 0 昌 笠 第 cn 期 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 才培养体系,强化企业培养主体 地位,同时指导职业院校、技师学 院、高级技工学校走与企业联合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健全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 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 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创 新技能人才交流制度,开展职业 技能竞赛,加快职业技能公共实 训基地建设。 (十三)发挥在人才培训 中的规划、指导、监督、服务作用。 引导人才培训机构向专业化、市 场化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类 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开展与我市 社会事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相 适应,紧贴用人单位需要,紧盯国 际国内学术和技术发展前沿的各 类人才培训。建立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制度,并落 实必要的办班经费,提升我市专 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水平。 (十四)鼓励企事业单位在人 才培养中发挥主体作用。鼓励、支 持企事业单位选派人才参加各种 形式的业务培训、进修和攻读学 位等活动。对培养人选在科研项 目开发、课题研究、论文专著出 版、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 持。对选派参加创新能力提 高培训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 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其培训费由 、企业、个人共同分担。 四、完善激励保障机制,鼓励 人才创新 (十五)开展创新型杰出人才 评选活动。认真做好杭州市杰出 人才评选和杭州市享受特殊 津贴人员选拔管理工作,把对我 市经济社会有重大贡献,产生巨 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创新人 才纳入评选范围的重点,完善创 新型人才激励机制。 (十六)树立“能力本位”的激 励导向。进一步完善分配机制,大 胆实践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等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 形式。经营者的收入要与企事业 单位的效益、难度、风险和资产保 值增值等挂钩,使经营者获得与 其责任和贡献相符的报酬。鼓励 创新人才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入股 企业,参与利润分配。按照知识、 能力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对人才 进行奖励。 (十七)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 任制度。结合企事业单位人事制 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 务“评聘分开”制度,形成以能力 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专 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推行 业 技术人员竞争上岗机制,完善专 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注重考核 结果的使用,使其与专业技术人 员的晋升、奖惩、培训、薪酬等密 切结合。 (十JL)建立高层次人才科研 资助制度。将科研项目与高层次 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对我市重点 引进的、落户杭州且在同行业具 有领先水平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的优秀高层次人才,根据科研项 目需要,按规定给予科研启动经 费支持。重点资助优秀高层次人 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海外留学 归国创业人才在我市主导产业、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学科从事重 点研究开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主持或参与创新性“非共 识”项目,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申请 发明专利的资助力度。 (十九)建立专家学术性交流 和休假制度。安排国际学术交流 资金,对经业内认可具有国际水 准的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其交流 费用按规定予以专项资助。对在 现职学术、技术岗位上的专家,根 据学科特点和工作需要,可结合 学术活动,组织他们进行学术休 假。各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 鼓励其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二:十)完善人才住房, 进一步营造创新人才安居乐业的 良好环境。加快建设人才创业公 寓,为外地大学毕业生及以上学 历人才来杭创业提供性租赁 用房。符合规定的有突出贡献的 高层次人才住房扶持按照 《市关于 印发(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 房申购办法(试行))的通知》(市 委办发(2006)76号)规定执行。 在符合城市相关规划及国家有关 的前提下,经批准5城区政 府及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管委 会可以兴建人才公寓。根据有关 规定,并经市批准,对杭州经 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可以建造人才公寓,用于解决引 进的急需、紧缺和有突出贡献的 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 五、附则 (二十一)原有文件与此 相抵触的,以此件为准。 (二十二)本意见由市人才 办、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 教育局共同负责解释。 (二十三)本意见自2006年 9月1日起施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