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造价案例分析》(2015年版) 【题+答案+实例解析】
〖案例27〗 某工作用统计分析法编辑定额,定额编制人员收集了前三年的施工统计资料,将施工统计资料进行了初步筛选,完成1m³隧道洞内工程消耗的人工和机械的作业时间见下表:
组数 1 2 25 223 3 23 226 4 26 258 5 27 250 6 30 261 7 36 246 8 33 268 9 35 272 10 24 221 11 35 236 12 26 246 人工(h) 24 机械(min) 210 问题: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施工定额的劳动消耗定额和机械消耗定额。 (2)结合案例26所提供的概率与标准差系数,评价定额水平。 参考答案:
(1)平均实耗工时的计算:
24+25+23+26+27+30+36+33+35+24+35+26M人==28.76 h
12210+223+226+258+250+261+246+268+272+221+236+246M机==243.80min
12(2)先进平均的实耗工时计算:
24+25+23+26+27+24+26M'人==25h
7210+223+226221+236M'机==223.20min
5(3)平均先进工时计算:
28.67+25人工:=26.84h
2243.08+223.2机械:=233.14min
2(4)确定施工定额:
26.84人工:时间定额=3.83工日/m³
7产量定额=1/3.83=0.26 m³/工日
233.14机械:时间定额=0.56台班/m³
607产量定额=1/0.56=1.79 m³/台班 (5)计算标准偏差,评价定额水平:
2015
由公式=(Mt)ii1n2n得:
n人工:=(Mt)ii1n2n=
=(28.67t)ii12124.66
26.8428.670.39
4.66查表得P(-0.39)=34.4%,即有34.4%的工人能够完成该定额。
TM机械:=(Mt)ii1n2n=
=(243.08t)ii1n21219.13
233.14243.080.52
19.13查表得P(-0.52)=30.2%,即有30.2%的工人能够完成该定额。
由上述计算可知:34.4%的工人能够完成该定额,30.2%的机械能够完成该定额,即有65.6%的工人和69.8%的机械达不到定额水平,证明该定额水平是平均先进水平,大多数(60%~80%)工人要经过努力才能够达到。
实例解析:
(1)名词解释 统计分析法:(可参考《计价与控制》p51)
该法是以积累的大量统计资料为基本依据,这些资料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到定额的精度。凡是施工条件比较正常、定额比较稳定、原始资料比较真实的单位,采用统计分析法比采用经验估计法科学和先进。
用统计分析法制定定额时,其平均实耗工时可按下式计算:
TMM= ti1nin= t1t2t3tn
n式中:ti表示统计资料所提供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的实耗时间;
n表示数值个数。
将小于平均实耗工时M的数据挑选出来,计算平均值,即先进平均的实耗工时。
M'ti1n''in't1't2't3'tn''n'
2015
那么平均先进定额为:
平均先进定额 =平均实耗工时+先进平均的实耗工时MM' =22(2)解题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施工定额的劳动消耗定额和机械消耗定额 题干所给统计资料: 组数 1 2 25 223 3 23 226 4 26 258 5 27 250 6 30 261 7 36 246 8 33 268 9 35 272 10 24 221 11 35 236 12 26 246 人工(h) 24 机械(min) 210 1平均实耗工时的计算: ○
t1t2t3tnn24+25+23+26+27+30+36+33+35+24+35+26 =12 =28.76hM人=t1t2t3tnn210+223+226+258+250+261+246+268+272+221+236+246 =12 =243.80minM机=2先进平均的实耗工时计算: ○
小编口译:先进平均就是把在平均水平以上的数字挑出来给再平均一次。
M'人n'24+25+23+26+27+24+26 =7 = 25hM'机t1't2't3'tn''n'210+223+226221+236 =
5 = 223.20min3平均先进工时计算: ○
t1't2't3'tn''由公式平均先进定额 =
MM' 2 2015
28.67+25可得:人工:=26.84h
2243.08+223.2机械:=233.14min
2即是完成1m³隧道洞内工程需要消耗的人工26.84 小时、机械作业233.14分钟。
4确定施工定额: ○
1隧道一个工作日为7小时。2时间定额指的是完成一个单位工程量需要多小编口译:○○少工日(台班),其单位是(工日/m³)、(台班/ m³);产量定额指的是一个工日(台班)能生产出多少产品,其单位是(m³/工日)、(m³/台班)。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理解记忆,注意单位。
26.843.83工日/m³ 71产量定额= =0.26 m³/工日
3.83233.14机械:时间定额=0.56台班/m³
6071产量定额==1.79 m³/台班
0.56(2)结合案例26所提供的概率与标准差系数,评价定额水平。 人工:时间定额=1评价定额水平,小编口译:○即判断该定额是个什么水平的定额,是平均水平还是平均2表中=-0.1,P()=0.46为例,先进水平。○是指当标准离差系数=-0.1时,P()=0.46,
即是有46%的工人能完成该定额,另外54%的工人达不到该定额水平。
案例26提供的概率与标准离差系数见下表: P() P()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P() 0.50 0.54 0.58 0.62 0.66 0.69 0.73 0.76 0.79 0.82 0.84 0.86 0.8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P() 0.90 0.92 0.93 0.95 0.96 0.96 0.97 0.98 0.98 0.99 0.99 0.99 0.99 0.0 0.5 -1.3 0.10 -0.1 0.46 -1.4 0.08 -0.2 0.42 -1.5 0.07 -0.3 0.38 -1.6 0.05 -0.4 0.34 -1.7 0.04 -0.5 0.31 -1.8 0.04 -0.6 0.27 -1.9 0.03 -0.7 0.24 -2.0 0.02 -0.8 0.21 -2.1 0.02 -0.9 0.18 -2.2 0.01 -1.0 0.16 -2.3 0.01 -1.1 0.14 -2.4 0.01 -1.2 0.12 -2.5 0.01 1计算标准偏差,评价定额水平: ○ 2015
由公式,标准偏差=n(Mt)ii1n2n得:
人工:=(Mt)ii12nn =(28.67t)ii1212
2222(28.67-24)+(28.67-25)++(28.67-35)+(28.67-26)= 12=4.66
由公式 TM TM
26.8428.670.39
4.66表中没有直接给出=-0.39的数据,只给出了=-0.30和=-0.40所对应的
=
P()。所以需用线性内插法求出=-0.39所对应的P()。计算如下: 已知点(-0.3,0.38),点(-0.4,0.34) 设直线y=kx+b
带入两点: 0.38=k×(-0.3)+b 0.34=k×(-0.4)+b
y0.4x0.5
将x=-0.39带入,得到y=0.344
P()即为所求,P(-0.39)=34.4%,即有34.4%的工人能够完成该定额。
同理:
机械:=(Mt)ii1n2nn =(243.08t)ii121219.13
222(243.08-210)(243.08-210)(243.08-246)= 12 2015
=19.3 TM233.14243.08由=0.52
19.13得P(-0.52)=30.2%,即有30.2%的工人能够完成该定额。
由上述计算可知:34.4%的工人能够完成该定额,30.2%的机械能够完成该定额,即有65.6%的工人和69.8%的机械达不到定额水平,证明该定额水平是平均先进水平,大多数(60%~80%)工人要经过努力才能够达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