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电子商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电子商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2卷2002年第1期 2月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SUN YA'ISEN UNIVERSITY FORUM 22 No Feb.砌 中国电子商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沙强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广东珠海519082) 摘 要: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商务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它是以交易双 方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为手段的现代化商务模式,它的发展将导致产业结构的酬 整、传统生产、管理和营销发生的改变,以及人们消费发生的更易,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应用、法律,税收以及人才问题,并指出 中国在电子商务中应持有正确的立场和独立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电子商务;问题;立场;政策主张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92(2OO2)们一0306-07 的最大障碍已经消除,因此,可 将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文 随着中美双边市准准人协议的签署,中国加入唧以乐观地估计,中国加入唧基本已成定局。那么,唧化、科技发生结构性冲击和整体性挑战,其中最影响最深远、冲击最隐蔽,外中最悬殊的 领域之一很可能是电子商务领域,而基于Web的电子商务是目前电子商务的最好形式, 它具有独特的魅力:行销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支付手段的高度电子化,便于 收集和管理客户信息,适应信息商品的销售,都具有战略意义。但是,在中国发展电子商 务的同时。面临着一系列中国所特有的问题。 1 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的问题 1.1技术问题 1.1.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滞后 中国计算机网络在普及程度上远不适应电子 商务的要求。首先,人均计算机拥有量低,企业的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慢、应用程度低, 联网企业相对少,数据表明,因特网用户(每万人网民数)1999年1月中国为O.J4,全 球为75.22,低收入国家为0.17,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9l,上中等收入国家为l9.Ol,高 收入国家为470.12,另外,据国家统计局调查,1999年中国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的计算 机只有3.78台,电子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低,上网率更低,再加上上网者主要是一部分知 识分子和青少年。其次,中国目前网络建设尚存在着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各部 门、各行业自行组网建网、互不相通,最后,网络建设重硬轻软,信息资源与系统开发不 力,没有形成规模的信息资源,缺少整体规划和统一指导。 1.1.2信息基础相当薄弱 目前,中国大部分用户来自学校和科研院所,进入网络的企 业很少,许多企业没有或者少有计算机,而有计算机的企业更多的是把它用于财务打字等 ÷收稿日期:2001—10—03 作者简介:畅沙强(1981一),男,本科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杨沙强:中国电子商务间题及对策研究 307 方面。数据表明,在1 5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10%的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70%的 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正在努力,大约20%的企业信息化为零,尤其是中小企业在 中国工商注册登记的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大约只有2%左右的企业拥有现代化信息手段。 企业中的供、销、存、人、财、物等关键资源管理基本为手工业,并且信息的处理往往只 是单纯的产品,信息没有深层次,动态的信息跟踪和获取,更谈不上^网。因此,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的较大规模需求。 1 1 3网络的带宽问题人们抱怨最多的是网络速度太慢,中国有88 9%的网民认为网 上速度太慢,因为网络的速度如果太慢,势必降低商家的工作效率,用户和商家自然都不 会有积极性。另外,上网价格居高不下,这都严重限制了中国因特网用户的数量,制约企 业的经营。 1 1 4金融电子化支付手段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的互相沟通和交流,交易双方 通过Intemet进行交流,洽谈确认,最后才鸵发生交易。但是,金融电子化系统的整体效 能差;缺乏总体规划和标准的约束,最典型的倒子是ATM和POS系统建设;金融信息通 信网络的规模小,水平低,安全性差,严重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 1 1.5安全性及其保障问题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得以普及与推广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由于国际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网上交易面临着种种风险。目前.中国仍处在 经济转型期,市场还很不成熟,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健全。况且,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 买卖双方没有见面,将会产生很多传统商务模式中不会出现的新问题,本质上就是交易的 “安全性”。在网上交易中,如何保护企业的商务秘密?如何确定交易双方的真实身份和可 靠性?网上交易发生纠纷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依靠新的技术,而且还需 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 1.1 6中文信息不足中文信息站点缺乏,支持电子商务的中文服务网络站和应用系统 更加缺乏,更新缓慢,远离衣食住行的现实。据0 Ic1998年底的调查.网上用户大约有 49%认为中文信息不够丰富,阻碍信息传输。 1.2应用问题 1.2 1政府对待电子商务的问题 电子商务分为企业一消费者(B to C)和企业一企业 (B【0 B),其中包括客户一客户(C【0C)和企业一政府(BtoG),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各项 义务都可以涵盖在其中,包括政府采取随手、商检、管理条例发布等。政府在这里应该扮 演怎样的重要角色?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1.2 2传统购物观念、方式陈旧 传统的商务活动最典型的情景就是“推销员满天飞, 采购员满地跑”,消费者在商场中筋疲力尽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还要对所买的商品 进行“眼看、手模、耳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贿物方式,传统的经济模式还比较 牢固.这必定阻碍了电子商务在信息化中的发展。 1.2 3缺乏创新意识中国网站从现有的信息来源看.主要还是侧重与转载,缺乏自己 特有而足够的吸引力,再一点是网站的商业模式.基本上是国外模式的简单克隆,缺乏创 新精神,缺乏自己的特色,早期的网站如此新成立的网站也如此。 1 2.4商家信誉不足根调查,l997年消费者用语购买网上服务和产品的总价格为32亿 美元,但上网寻求产品信息后再进行离线购物的达42亿美元,这说明建立通畅快速的购 物网络并不困难。但要建立成熟可靠的消费体系和互相信任的市场运作方式还有待解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第22卷 在中国的商家信誉方面与国外仍存在着较远的差距。 1.2.5缺少足够的电子消费者 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尚不知道电子商务包括整个交易过程 的电子化,只把电子商务简单地理解为信息传递,或信息查询,或网上浏览等,公众对电 子消费者也知之甚少。据调查,上网企业用于贸易机会信息查询的占57.1%,用于国际 经贸信息查询的占40.7%,用于电子信箱业务的占30_8%,用于因特网浏览的占28.6%. 贸易凭证网上传输的占8_8%,说明电子商务柞为全新的商务模式远未被接受与采纳。 1.3法律法规不每健全 Intemet是一个高度自由的信息公路,它缺少协柞的管理,信息的跨地区和跨国界的 传输难以公证和仲裁,那么,在网上不同地域的交易发生纠纷时如何解决?如何保护知识 产权问题?有没有统一的法律系统进行仲裁?虽然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96年6 月4日通过了《电子商贸示范法》,允许贸易双方通过电子手段传递信息,鉴定买卖合同 和进行货物所有权的转证,但该法仅适应于国际商务领域,况且执行中暴露出种种局限 性,如签名的有效性,网上版权争议和电子货币的可信度等。而中国近年来已经出台了一 些有关政策法规,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健全。 1.4税收问题 全球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各国税收带来的冲击,挑战和机遇,引起了 世界各国税收当局和众多消费者、企业界的关注。一方面顾及开征电子商务税会阻碍电子 商务的推广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忧如果不对电子商务征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 发达国家在网络经济占优势,从而造成发达中国家经济利益的极大损失,而处于两难境 地,况且中国税制在设计上还尚未对网上交易作出明确的规定,电子商务该不该征税?是 否有必要对从事电子交易的企业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呢? 1.5人才问题 人才是开展一切括动至关重要的因素,发展电子商务,离不开电子商务的人才。目 前,电子商务所需的人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技术服务支持层;第二,一般管理人员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财会人员、中低级政府部门);第三,高级管理人员层。第一层次人 员还比较缺乏,电子商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第二层次人员的需求,甚至基本上没有 考虑到第三级人员培养,对电子商务教育问题解决不好,电子商务就不可能持续高速发 展。 2中国电子商务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电子商务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 展,我们应该有信心并切实做好改进,针对电子商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国的基本国 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行措施和有力对策,以缩短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2.1技术创新 2.1.1抓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该抓好信息化基础设施 建设。首先,抓好纵、横扩展性。要大力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平台,跨平台的解决方案 才能集成原有的软硬件投资,便捷地升级原有系统。其次,资源效益优化。上网用户少, 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投资效益低,严重制约着网络的进一步发 展。再次,制定适合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支持、引导中国的经济信息化发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杨沙强:中国电子商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使中国的信息化发展既能跟上全球总体发展潮流,又能符台本国经济发展水平、满足信息 化发展的社会需求。所以,加大基础设施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方面的落 后面貌.是促进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一个重要问题。 2.1.2抓好高速宽度带网的建设,提高上网速度Intemet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路由器寻 址速度慢,吞吐量小,这就限制了一些对带宽有一定要求的新业务的开展;Intemet网络 用户数的迅速膨胀,Web站点的盛行以及一些破坏性、恶意的查询造成大量的信息流,必 须导致带宽拥挤,以致上网速度很慢。 2.1.3抓好协议建设 目前使用的IPV4协议对实行业务,灵活的路由,流量的支持都不 够. 包在传递过程中,经过每一个路由器都需要进行排队和协议处理,使传输延迟增 加,性能下降。所以,要研究、选择正在兴起的安全通讯与应用技术和系统.如IPV6等。 2.1.4降低上网费用 中国基础电信资费标准过高,极大地限制了因特网在中国的应用。 按绝对货币价格计算,中国人要以比美国人2o倍的价格才能买回同样大小的信息流量, 而中国的人均收人不过美国的1.'20.北美的用户访问国外站点的不到10%,而中国有 95%的用户要到国外检索信息,这就增加了电信成本。所以,要改革现行收费制度,把过 高的资费降下来。 2.1.5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投资的力度 大中型企业有利条件的小企业都应建立自己的 内部网络和信息系统,尽快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化,为推动全社会电子商务的发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1.6加速金融电子化进程中国的金融电子化工作要配合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金 融体系的改革,服务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定方便企业和个人用户的目标,在跨银 行、跨地区的贸易结算和资金划拨等方面有所突破,以适应信息时代要求,使企业和个人 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随时随地地享受到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目前,可由人民银行为主, 做好对涉及到中国金融电子化发展全局的各种标准、规范和制度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工 作。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结合中国银行经营、管理和决策及风 险防范等的实际需要,尽快制定中国金融系统的网络互联接口标准、银行业务信息传输格 式标准、与银行卡工程相关的业务和卡片技术标准、与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相关的信息 采集标准、中央银行进行监督的业务需求标准、商业银行开展网上业务和电子商务的相关 标准等等。同时,要优先考虑安全问题,在规划实施中,尽量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等设置 层层防线,尽可能提高防范能力,针对不同的安全威胁,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另外, 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制法规的教育及计算机安全操作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 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以便为中国金融电子化向深层次发展创造必要条 件。只有加快金融机构的电子步伐,并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安全的金融服务,加快商业 电子化和金融电子化网络形成,才能确保电子商务的支付和结算的顺利进行,完备的网上 金融服务,是实现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o 2.1.7完善标准制定,加强技术研究商业机密的保密问题十分复杂,国外许多国家在 信息的安全和机密保密方面均有特殊要求,有一套完整的体制。在中国也应在体制和技术 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办法,“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化方针。 要抓好“有效性”、“机密性”、“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不可低赖性和鉴别审查能力”, 既能对信息实体的真实性进行鉴别,保证信息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人或实体,保证数据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第22卷 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授权建立,修改和破坏,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 正当地拒绝,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实体不认其行为.能控制使用资源的人或实体的 使用方式,另外,电子商务系统加防火墙、信息签名、数字凭证,使用SET、SSL、S— HTrP、srr协议,提供电子支付过程的安全性。 2.2管理规模及观念创新 2.2.1加强政府部门阀的协调,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在发达国家,发展电子商务往往 主要依靠私营企业的参与和投资,政府只起引导作用,在发达中国家,则更需要政府的直 接参与和帮助,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企业规模偏小,信息技术落后.债务偿还能 力低,政府的参与有助于引进技术,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另外,许 多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业都处于政府垄断经营或政府高度管制之下,投有政府的积极参与 和帮助将很难快速地发展电子商务。因此,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尽快加以制度,而有 效途径就是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推动,应该由政府统一一个固定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委一 起,以行政手段和市场驱动相结台,制度统一的技术、业务和管理规范,使一只“看不见 的手”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起到推动、扶持、协调管理和服务作用,以达到“1+1>2”的 效果。在发展电子商务初期,政府应尽可能地提供宽松的环境、政策,如果政府管制过 严,必将遏止中国电子商务的成长。 2.2.2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尖端技术 消费者传统的购物观念还比较牢固,对网上交易 缺少了解,不信任,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必须分析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重 新创新,才能克服它们,从而刺激网上购物的发展,提供网络上的在线浏览,产品选择与 数字货币支付的新方式,创造公共网络上的新产品与新服务,提供公共网络上安全传输信 息,给消费者高度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电子商务企业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树立品 牌形象,使业务交往个性化,具有动态特征,要受用户欢迎,更具效益;要在现有的基础 上创造有可能进一步突破的产业模式(网络书店、拍卖、集体竟价、股市咨询及理财等), 笔者认为,“硅谷经历+风险投资+美国网站的成功模式”标准的经营之道,值得我们借 鉴。再次,努力发展机顶盒。目前的电子商务终端设备仍以PC为主,1998年底统计数字 为上网用户210万户,假定其中112从事网上交易,则为105万户,与中国传统的商业模 式相比较,目前的影响力应该认为不太.随着机顶盒的推出,将有更多的家庭通过电视机 上网,降低终端设备成本,进而刺激网上交易。 2.2.3提高全民族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因为这是深刻的商务革命,是未来商务发展的必 然趋势.是商业领域的深层次变革,要使全民族都有紧迫感,要吸引更多企业上网,通过 上网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2.3加强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建设 中国的市场法律建设尚在进行中,企业的市场行为也随机性大,这加大了市场活动的 风险。因此,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中国国情加快相关的电子商务法 律,以解决电子商务上发生的各种纠纷,防止诈骗等案产生。制定相关的电子支付制度, 电子商务规约.规范网上电子贸易,制定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制度,而且这种新制度 也应考虑到域名、商标等问题,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进出口贸易的法律制度。只有出台 地方、国家和国际法律当局所认可的、明确的、共同的法律原则,也只有当客户、政府和 公司认为电子商务与其目前进行的面对面的或纸上的交易具有同样的确定性时,全球电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杨抄强:中国电子商务问题及对靖研究 商务才能发挥出其全部潜能,中国参与全球电子商务也才有意义。 2.4完善电子商务税制 发达国家借大多数国家面对电子商务对发展国家税收管辖权的冲击束手无策之机。极 力扩张自己在网上的地盘,先发制人。尽管发达国家竭力标榜“公平、中性、透明和不公 开新税”的政策。但出于对各自财政利益的保护,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制定对策,要在电 子商务征税中弱化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而中国电子商务刚剐起步,应积极组织有关 力量来研究电子商务,对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税收挑战问题不能等闲视之,应该持积极的 态度,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制定符合中国国家的具体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对有形商品 的电子商务征税与对无形商品的电子商务征税应持不同的态度,前者要引起物资流和资金 流,只需采取源头控制,按原有税制就可解决其征税问题;后者只发生信息流和资金流, 其征税问题是传统的税收制度无法解决的,因此,政府应正视电子商务对原有税制改革的 要求:一方面应投入相应的人才物力电子商务征税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明确对无形电子 商务进行征税的规定,另一方面也得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调整现行税制结构。开 辟新税源,开征新税种,以缓解电子商务范围扩大,税源流失对财政收入的冲击,同时. 有必要对从事电子交易的企业实行某些税收优惠政策。 2.5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电子商务知识 宣传时既要增强趣味性和说服力,通俗易懂,又要注意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如实介 绍电子商务的优越性、局限性和发展的阶段性,防止“雷声大,雨点小”的不正之风。电 子商务是一个社会系统,是由围绕商品贸易的各方面代表各方利益的人所组成的关系网, 又是人与电子工具复合的有机系统,电子系统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有着复杂的软件及硬 度系统。同时,电子商务是信息现代化与商贸的有机结合,其活动开展过程是商务管理、 商务活动、商务理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它将面对技术上的问题,如安全性,应用软件, 网络构架等,还要面对法律、税务、贸易机体等一系列新出现的课题。因此,无论是从事 电子商务管理及技术,还是从事电子商务的人都必须是掌握现代化商易理论与实践、现代 信息技术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只懂得其一都是不能胜任的,所以,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 和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计算机及 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是中国电子商务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 2.6鼓励电子商务领域的国际合作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从体制、技术方面已走在前面,同时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也划 出了一道值得我们参考的轨道,我们应吸取先进的部分,从而可少走弯路,在适合中国国 情的系统开发实施的同时,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各国际组织和论坛就电子商务进行积极的交 流与合作,以建一个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电子商务国际框架。 3结束语 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及解决可归纳为三个环境的构造,即市场环境, 业务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建设。市场环境的建设应该由政府统一组织,解决人们的认识、电 子立法、税收等问题、判定统一规范电子商务体系;业务环境的建设可以让先进的技术在 个行各业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予以广泛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实现低成本的扩张,广大消费 者也可受益;技术环境的建设,则为业务的开展提供基础支持,保证生产能力,使人类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12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第22卷 智慧真正变为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总之,电子商务已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 坐失良机,要解决电子商务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做好充分准备,以点带面,为 电子商务的全面推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链英,李成岳.Chim’B E-Business[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杜,2000 ̄319. [2] 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1999:52—53. [3] 姚立新.电子商务透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杜,1999:174—175. [4] 芮廷先.钟伟春,郑燕华.电子商务安全与社会环境[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杜,200O. [5] 曾五一.关于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6. [6] 郑晓兰.张秦.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155. [7] 关翔,秦琼,娄海.等.中国电子商务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 000:67一鹋. B] 郑友敬,[美]拉塞尔・搌普.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决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杜. 2【m:14. On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China’s Electronic Commerce YANG Sha-qiang (功∞gsllan University,21 ̄uhai,Guangdong 519082,cIlina) Abstract:Ele ̄iDnJc∞ c0mIce will gradually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o0mⅡIe【ce affair model and be・ tllenucleus ofthe econcafical activitiesinthe 21 century.Itjstllemodem cca ̄nercialaffairrood— d which depends O11 two sides of nans日ctj∞∞the main・body and electircal payment and electrical set- ife accounts∞tlle lneanB,the development of e-oficrd'llerce will lead to readjuslJllents of industrial slxuctures,cIlBI18es in the traditional modes of production,m日Ilageln∞t,marking and∞ml珊甲t|蚰,as well a8 various probl, ̄ns.The author ̄ysed the problems in the tecb.a/ques.app/ieatlotm,laws, tax revetllle and personnel duringthe developingofChina’s electronic OOIllln(NllXt:.and arguedthat c0r‘ rect stand and independent policy al"e necegsmy for cIli|la’s eletronlc c0Ⅱm。ence. Key WOldS:electxlcal ccoanercial;problean;position;independent roli ̄y view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