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矿山的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
近年来,各大媒体经常对矿山事故进行报道,由此可见矿山作业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往往矿山发生事故时,都会造成人员伤亡。笔者针对矿山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应用到以后的矿山安全管理过程中。
标签: 矿山安全;现状;安全管理
一、前言
一些矿山在实际工作中打着“安全生产、安全第一”等标语,但是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些问题,导致事故频发。矿山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相关领域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了重点问题。如何有效的做好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预防措施是现在研究的重点问题。
二、矿山安全管理现状
1、法规体系不健全
矿山安全立法工作虽然已经颁布10年多,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一直未能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主要是因为缺乏系统性。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矿山安全法》等一些法规、标准等已不能完全适应矿山安全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一些矿山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亟需修订、完善。尤其对个体或集体中小型矿山数量众多的格局,使安全生产的监管对象多元化,监管的难度很大。
2、采矿系统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矿床开拓系统应该包括运输、通风、压气、供风和供水等,以便在矿床中进行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每个矿山都应该为实现自己的开采目的、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合适的开拓及相关系统,并应在系统形成后方可投入生产,生产中亦应随时保持其正常的运转。然而,有为数不少的小型矿山,开拓相关系统,特别是通风、排水、避灾逃生等维持矿山安全生产的主系统尚未形成即边建设边生产,或投产后不重视相关系统的使用及维护,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3、采矿作业复杂
采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产环节多,井下作业场所狭窄,环境阴暗潮湿,劳动条件很差。不同的矿山往往有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矿床潜存情况,伴随着不同的灾害隐患,作业场所又不断移动和变化,稍有不慎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发生冒顶、片帮、滑坡、透水。露天矿山也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石灰石、建筑碎石的开采长期以来习惯于一面坡式开采。矿山生产的对象是矿产资源,无论地下开采的矿山还是露天开采的矿山,由于矿床类型和性质不同,地质
环境千差万别,开采技术条件千变万化,无一固定的开采模式,矿山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的不安全因素。
三、做好矿山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引用先进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矿山安全也需要先进的科技。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矿山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准确认识到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关系,认真研究矿山安全投资结构的关系,积极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2、健全法制条件,优化监管体制
法律手段是强制性措施。进行科学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的基础性工作是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制条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实行安全等级监督管理制度是落实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3、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
安全大如天,安全對于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矿山管理人员要在矿山建立安全投入机制,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也包括个人等。此外,国家和政府也要积极支持相关企业安全设备的引进和技术改造,使安全问题尽可能的得到解决。
4、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为原则。一个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如何,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另一方面,安全毕竟不等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事实证明,效益与安全是矿山企业的两项根本性任务。企业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如果摆不正两者的关系,效益一时上去了,安全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同样,只抓安全不抓经济效益,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安全也不会搞好。
5、加强基层、基础“双基”工作
把安全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班组。班组建设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基础,重产量轻安全,是班组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要把班组建设纳入安全管理总体规划,彻底扭转重生产轻安全的不良倾向,夯实安全基础。建立有效的班组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给班组提供规范、科学、具体的安全管理平台,提高班组自身管理水平,将懂安全、会管理,创新能力强、敢于碰钉子、大胆抓的人才选拔到班组长的行列。对班组工作要多指导、多帮助、多关心,积极鼓励班组自查自纠“三违”现象。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为班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班组要有兼职
安全检查员,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指示指令在矿山采矿中贯彻到底。
6、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矿山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抓安全生产的治本之举,把提高员工业务技术素质作为安全的基础工作来抓。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特殊工种和广大员工的安全培训,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实行定期强制培训制度,把安全理念落实到实处。深化安全培训,提高职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矿山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7、使用安全评价体系
安全评价工作,有效预防了事故发生或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尤其在重特大生产事故预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提升了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了有效、准确的执行。矿山系统可分为:采掘、掘进、通风、输配电系统、提升运输、供排水系统,从这六大系统着手,杜绝六大系统的危险和安全隐患因素,就一定能做到矿山的安全生产。矿山安全评价的定性定量分析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六大系统着手或从生产工艺顺序着手,这样矿山安全评价从点到线、从点到面的分析了危险、安全隐患等因素。从矿山安全评价的分类以及评价的整个过程分析,矿山安全评价在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全程“监护”;从矿山安全评价的内容分析,它不仅检查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以及成果等而且对目前尚未解决的和尚未发现的危险、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及预防建议;矿山安全评价还对可能产生的损失和伤害以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矿山安全评价还在于不仅给矿山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而且给技术工人、设计单位等都提供了查找危险、安全隐患和整改危险、安全隐患的依据和方法。
安全评价采用系统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辨识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程度,针对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程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企业通过实施这些措施,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先控制事故的发生。安全评价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促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由经验型、事后型的传统管理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佳的安全投资效益,体现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策略。
四、结束语
综合笔者在本文中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有所提高,人员伤亡有所下降,但是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资力度,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运用科学技术,使用安全评价体系,从各个细节入手,做好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志生.谈如何搞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J].新疆有色金属.2012(05)
[2]朱宏伟.强化矿山基础工作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J].新疆有色金属.2010(06)
[3]马师.浅谈矿山安全管理重点[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S1)
[4]栗继祖.矿山安全行为控制集成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