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模式研究

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模式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模式研究

作者:李永深 林森

来源:《致富时代·下半月》2014年第04期

摘要:随着过去几十年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财富持续积累,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手中的财富成为居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作为金融市场中发展最为快速的金融服务之一,资产管理业务对实现我国经济转型、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资产管理业务不仅推动着我国金融服务创新,同时也加速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进程,作为管理财富的核心部分,资产管理业务同时也是一项包容性强、覆盖面广的金融服务。本文基于资产管理业务范畴的界定,就我国各大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的现状、市场定位以及业务进营三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五大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发展进度不一,并且在营销模式、资金来源和客户群体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差异的存在诱发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而不少机构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空间。本文最后,在分析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潜在的合作策略,并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提出合理的发展战略。 关键字:资产管理业务;金融机构;比较分析 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概况

本节首先界定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范围,紧接着梳理各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概况,最后基于我国现有的资产管理业务体系形成了一个较为宏观、系统的认识。 (一)资产管理业务的界定

目前,关于资产管理仍未有统一的法定概念,得以普遍接受的概念是指合理管理资产,使其实现保值增值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既包括对自己的资产实施直接管理,又包括通过资产管理机构实施间接管理。本文所研究的资产管理是指资产持有者委托并授权资产管理者对其资产进行管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目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资产管理规模保持着稳定上升趋势。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其中2011年和2012年高达40%以上。高速的增长速度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国民财富的快速积累,与此同时,高涨的CPI迫使居民重视自身的资产管理需求。基金公司由于最早涉足资产管理业务,因此早期一直占据最大市场份额,而商业银行和信托机构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资产管理的市场定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节就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定位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首先由于监管当局对不同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所规定的准入门滥不同,直接决定了机构的资金来源结构,从而进一步影响目标客户的定位,而客户的不同特征和机构的条件差异又会最终影响其业务的营销模式。 (一)投资者准入门揽分析

我国监管部门基于对投资者的保护,针对不同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为投资者设置了不同的准入门槛,主要体现于资金份额和投资者人数这两大门槛。就投资资金来看,私人银行行业的门槛最高,而公募基金的门槛最低,其他机构,如保险、银行理财以及各大券商的门槛也相对较低。

(二)资产管理的资产来源分析

资产管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即机构和个人。机构方面主要有共同基金、对冲基金、QFII等盈利机构,同时也包括其他非盈利机构,如社保基金、养老基金以及住房公积金等。从开放式基金上看,其资金主要来自与个人,因此在不同时期其份额波动较大,相比而言,机构的资金虽然规模较小,但其来源更为稳定。 (二)资产管理的客户群体分析

由于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资产管理需求,因此有必要对资产管理业务市场进行细分。本文基于现金需求、风险特征以及管理资产规模方面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发现高端收入阶层客户的管理资产规模较大,对现金的流动性需求较低,而且风险偏好处于中等水平。相比而言,中低端收入阶层客户的管理资产规模较小,对流动性的需求较高,风险偏好较低。 (三)资产管理的营销模式分析

资产管理的营销模式主要有三类:直销模式、代销模式、指教+代销模式。直销模式是指金融机构通过简化甚至避开中间环节,直接与客户达成协议,从而减低中间环节所带来的营销费用。代销模式是指资产管理机构通过其他中间机构,获取客户信息,进而获得投资者的管理资金,其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渠道资源,实现规模效应。 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战略分析

鉴于不同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当中的比较优势来提升整个社会的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效益。除此之外,各金融机构之间可以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寻求与其他机构合作共赢。

(一)银行与非银行机构旳资产管理业务合作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彼此的业务优势不同,两者合作更能发挥优势劣势互补。具体而言,银行机构在资金的募集和客户的资源方面优势较大,而非银行机构,如基金公司,信托机构在资金运用方面更为灵活,投资范围也更为广泛。两者合作正好弥补双方的比较优势。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策略

非银行机构之间的合作基础在于资产管理业务的协同效益。具体而言,资产管理机构在尽可能宽的服务范围内为投资者提供更大便利性,其投资管理服务趋于多元化,最终实现资源共享。鉴于非银行之间的资产管理业务替代效应较强,因此非银行之间的合作很大程度上属于竞争性合作。未来深入合作的领域主要包括营销网络资源共享和研究资源共享两大方面。 参考文献:

[1]陈飞飞. 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比较研究 [D].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2]巴曙松,陈华良等. 2012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 [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王聪、于蓉. 美国金融中介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及启示 [J]. 金融研究, 2005, (7): 118-125

[4]严骏伟. 国际化资产管理是理财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N]. 第一财经曰报, 2007(08) 李永深,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1级本科生;林森,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1级本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