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可编辑)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可编辑)

来源:爱go旅游网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市的特征*属于历史的范畴 *区域性● *综合性 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 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P2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P2 ●主要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科性质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

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书上还有这里没空补充p8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此题答案不具体详细请看课件或课本

一1920年以前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 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 数量革命 -克里斯塔勒2城市系统与城市空间分析

空间学派兴起和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四1970以来年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第二章 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1名词解释

都市区 Metropolitan area 它是国外最重要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P23-24

大都市带 Megalopolis 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就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P22

城市建成区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p22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就称为城市群 P27

2举例说明定义城镇的标准有哪些

1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如省级2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如公共设施等3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为标准如5000人4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和密度指标为标准5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为标准6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作标准 7取两个以上指标作为标准 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职业构成8其它标准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有哪些 未找到

为何要构建大都市区构建大都市区的意义何在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征有哪些

多核心 ● 交通走廊●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 简述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

美国东北部都市带五大湖沿岸都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带 英格兰都市带 西北欧都市带 沪宁杭都市带

7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1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中纬地带平原地带

2门户位置沿海沿大江大河重要铁路线国际性大都市或国际港口城市 3枢纽功能在本国经济中的中枢作用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影响

4带状的空间结构和密集的网络结构沿长轴呈带状发展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

5大规模高密度人口指标人口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250人km2 6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8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

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密切的经济联系

9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例谈谈城乡人口划分的标准 评价以市带县的利弊

1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答案不全

11955年市镇建制标准P29 市聚居人口≥10万的城镇

镇县级或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2000非农业人口≥50的居民区

21963年市镇建制标准P29 市标准未变但标准从严掌握农业人口<20 镇聚居人口≥3000非农业人口≥70或聚居人口2500-3000非农业人口≥ 85 31984年市镇建制标准P29 镇乡人口<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2000 乡人口≥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10

41986年市镇建制标准 P29 市非农业人口≥6万年GNP ≥2亿元的地方中心镇总人口<50万的县县政府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10万农业人口<40年GNP ≥

3亿元总人口≥50万的县县政府所在镇非农业人口≥12万年GNP ≥4亿元

51993年市镇建制标准 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和增加了考察的指标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城市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渔港要求邻近渔场如广西的北海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如煤城淮北鸡西耗能工业要求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城市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可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

简述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力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大分工

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出现了固定交换商品的场所市集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出现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 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城市根据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just have a look 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 10种类型 P40

1滨海城市 多依托优良港湾或便利的海运条件而形成发展

2三角洲平原城市 与滨海城市的差异在于周围平原广阔水网稠密土肥人众农产资源丰富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主要优势以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密集城市群最典型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在我国北方分布十分广泛尤以华北平原外侧沿着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淮阳丘陵北麓鲁中南丘陵山地外缘的一连串城市数量最多

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 最典型的是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的城市

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 这类城市在江南丘陵区数量最多最典型 6平原中腹的城市 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面上不临海不背山面坡小地势低平甚至低洼在古代这种区域的城市发展条件相对较差

7高平原上的城市 数量很少都分布在开阔平坦海拔在1000m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 在我国地形二级阶梯的高原上绝大多数城市均集中在相对低平的山间盆地或谷地并滨临河流如位于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

9中山谷地城市 在海拔5003000m的中山地区相对高差较大城市一般位于狭窄的河谷平原如南平十堰攀枝花

10高山谷地城市 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城市极少必定在河谷之中如拉萨 5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哪些

1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

产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