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畜又阄误州绿(二) 山东黄玉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 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闲户, 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 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 日:“此真台掾③也。”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竞居 之 首毁淫祠④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日:“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 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日:“毋 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 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颁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 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 ,泣 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 黍自生.秦人大喜。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垒 9 主 ,量型出堕垫 , 旦 I少垒。每 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注释】 ①楮(c )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 ③ ̄(yuttn):台指高级官署,掾泛指官员,此处可表赞赏意,可译为“栋梁 之才”。 ④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 祠堂。 ⑤岳祠:华山为“西岳”,其祭祀之地称“岳祠”。 【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盗感泣,互相戒日 戒:戒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B.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置:处置 C.其党暴戾为害 D.昼则出赈饥民.终El无少怠 戾:凶恶 怠:懈怠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②吾其还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参考译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今属山东)人。年幼的时候就有侠义行为。有一次他出 门,碰到一个人,那人不小心把钱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丢钱的 人已走远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送还给了那人。张养浩年纪只有十岁时,就一 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于是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诵书 卷上的诗文,到了夜晚,就把门户紧紧关闭起来,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山东 按察使焦遂听说了他,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今属山东)地方的学正。之后,张养 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征召张养 浩为礼部令史。并且还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忽然生病了,不忽木亲自 到他家里探问.当他看到张养浩的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慨然叹息说: “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啊!”及至做了宰相属官,就被选授为堂邑 (今属山东)县尹。人们都传说堂邑县县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进去的人没有一个 能得到幸免的.但是张养浩还是住了进去。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 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 养浩说:“他们枢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 盗,既然 丝依法处金 !, 垒 l旦 丝 重篮堡查 垫垂堑丝 走自 新之路的做法啊!”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诫说:“不能辜负张公:” 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 忍受.从前的县尹不敢过问这件事情。张养浩到这里以后,按照国法严厉地惩处 了他们.百姓们十分高兴。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们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 的功德。 天历二年。关中(今陕西)大旱,饥民相食,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张养浩接到这个命令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一切资财都分送给周围邻里中的困 难户.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 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 : 爬不起来.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及至到了官 . 府.又到社坛去求雨,结果是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才停止,庄 , 稼由此得到了生长.秦地的百姓十分高兴。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自己家里住过,一 直住在官府,壅呈丛鱼 堑鲞 鱼 亟去 塞匿 : 到 查丝童 堂垒。每想到一件难受的事,就拍着胸脯 大哭.因此得病不起,去世的时候只有六十岁。关中的百姓,听 到张养浩去世的消息.悲哀痛哭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