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实践 场。很多新问题通过信息化是能够解决的。 第三,制度创新。仔细剖析,按照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的要求,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产 权清晰”。只有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下的资产账 目准确无误,产权清晰才可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 值、增值。 “责权明确”,只有通过计算机网络系 统管理。建立起明确的岗位责任和精准的监管手段 体系.才可能实现责权明确。 “政企分开”,只有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 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 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 工应用信息化等;五、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 程.它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 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 发等过程。 借助互联网获取更全面、系统、及时的信息,才能 彻底改变企业以往通过“跑步”前进。要贷款、要 指标、要配额的传统计划经济资源分配方式,而注 企业要应对加入WT0后的挑战,特别是国有 企业要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 的战略目标,要实现技术创新战略、管理战略和市 场开拓战略.要将企业工作重点转向技术创新、管 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方向上来,信息化是必然选择 和必要手段。企业信息化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 重市场信息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信 息。 “管理科学”。其核心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实 施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方 法,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因此,建立在计算机网 络技术基础上的管理,才更科学、更有效。 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 段的革新。 首先,技术创新。通过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手 段,通过在生产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中计算机辅助 设计系统的应用。通过在互联网上及时了解和掌握 我国的国民经济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 升级的要求。面临着改造传统产业、调整行业结 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挑战。只有通过深入分 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地判断国际经 创新的技术信息。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我国企 业能够拥有并掌握的技术创新成果甚少。相关信息 闭塞。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技术开发成果被沉淀 和搁置,造成惊人的浪费 对此。必须运用信息技 术,才能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 济贸易环境。剖析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才能有助 于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紧迫性的认识。 一是增长方式转换的要求。改革开放二十余 第二,管理创新。管理是--I'-J科学,实施管理 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按照市场发展的要 求,要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流程重新整合。从作为管 理核心的财务、资金管理,向技术、物资、人力资 源的管理,并延伸到企业技术创新、工艺设计、产 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的管理,进而还要扩展到客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高速增长,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从二十世 纪九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由改 革开放之初的短缺向供求相对平衡、供略大于求变 化。基本解决了总量供不应求的矛盾。但同时也面 临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从速度型 向质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的重要转折。这就是说,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战 略性调整、不是适应性调整,是主动地调整、不是 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的管理乃至发展电子商务。即 由企业内部向外部扩散的全方位管理。实现这样的 管理目标,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挥计算机 的信息采集、储存功能和网络的传递与共享功能。 对此,吴邦国同志在参观了联想集团的企业资源管 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信息 系统后指出: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 问题.也是现代管理的重要问题。企业信息化对提 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大的市 被动地调整。战略性调整,意味着我们对发展的要 求在提高.在由温饱向小康、向富裕发展过程中, 必须解决产业结构和增长质量的问题。 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当前我国的钢 材、水泥、玻璃、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基础 原材料和各类消费品,无论从生产能力上讲,还是 37<三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_l蟊歪噩詈墨匡皿堡 堕—— 从实际产量讲,都处在世界前列。但由于缺乏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特别是缺乏对 拥有世界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控制能力,在 的二、三类市场,二、三流产品就只能进地摊了。 从决定工业产品生产加工质量、性能的装备工业 看,数控车床、组合车床、加工中心等。与国际水 平相比均缺乏竞争力。从基础原材料看,尽管钢产 量居世界第一,石油加工量在2亿吨以上.处世界 前列,但原材料的品质严重地制约着工业制成品的 质量。高、精、尖的供应产品使用的多是进口原材 料。而精密机械零件的加工,从设备到原材料,都 是进口的。 按照国际规范划分的40个工业行业中,我国普遍 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这其中,无论是率先 市场化、率先走向国际市场的耐用消费品,如家电 行业,还是关系整个工业生产DU-E品质的重型机械 设备制造业,或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有机和无机 化学工业。甚至是成长率最高的信息产业.在国 际、甚至亚洲地区,或者是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均 没有绝对的竞争力。 三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在计算 机网络技术的推进下,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加快。尽 管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年均9%的水平。这只反映 体现竞争力的核心标志,就是是否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关键技术、核 了经济总量,而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国力是不是也 相应地有这样的提高.92000年起,我国的国内生产 心技术。我们是电视机生产大国,但无论从晶体管 到电子管、从模拟机到数字机、从宽屏到窄幅,任 何产品的升级换代,都是跟在别人后面。我国耐用 消费品行业虽然是最早走向国际市场,已经具备巨 额出口创汇能力的行业,但一流产品只能进入外面 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8.而我国的人 口是美国的5倍.换而言之。就是我国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仅为美国的1/40。我国的信息产业已经成 为第一大产业,绝不是第一强产业,这也成为制约 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薄弱环节。 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 段,对企业的技术、资本、人才、物资、市场等各 方面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传输和共享的过程。企业 信息化的策略是“统筹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 进、逐步升级”。“统筹规划”指制定信息化的整 体规划。 “阶段实施”指在整体规划指导下,结合 企业自身的现状,划分出信息化的阶段目标分别实 施。“循序渐进”指同绕着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 渐进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逐步升级”指企业信息 化要坚持发展的原则,实现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升 级。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甚至就是一个管理的 过程。它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计算机存储 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各个方面,实现信息的收 集、传输与共享。信息化的水平反映在信息的质 量、数量,传递的效率与共享的范围上。企业信息 化的建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立工艺设计与生产控制的信息系 统。这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 200济>3体6/经2,、,80 中心壤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论 实践 术企业.在企业建成投产之日就应完成了的。所有 原则,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企业都应致力于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系 为此,要坚持技术性能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统在智能化工艺设计和生产控制流程中的应用。 要适应信息技术应用的大趋势,既从企业实际出 第二阶段是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实 发,坚持信息化建设方案的个性化,又要善于将软 践证明,许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企业,把财务 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的技术外包。企业只 电算化作为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这是基于财务管 负责核心业务管理。精减人员、提高效率,保持对 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有效地掌握并控制资金 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流,才能控制物流,进而控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三是管理层。企业信息化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 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向其它领域的管理 过程.要求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必须积极响 信息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 应、有效配合。只有充分地认识“信息化是一场深 系管理等延伸,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全过程所涉及的 刻的革命”,才能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达到以 资金、物资、人才、技术信息流的整合。 信息化加快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团队、管理方式的 第三阶段是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 创新。 统。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执行层。信息化只有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 是以企业内部信息化为基础.并运用计算机网络技 参与.才能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共享。因为最 术开展的商务贸易活动。它是对信息流、资金流和 原始的财务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采购信息 物流三流整合的过程,因而其实现过程也分为三个 等都来自于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线,唯有原始信息采 步骤:一是信息流的交互,首先通过互联网宣传企 集的准确.才能确保汇总信息的真实可靠,才能提 业产品的技术、质量、性能及价格信息:二是交易 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各方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谈判,进一步沟通信息; 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信息化必将创造巨 三是通过互联网络签署购销合同并完成支付结算, 大的经济效益.也将开拓广阔的应用市场。正如吴 进而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从我国的 邦国同志指出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是 现实看,还远不具备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的微观基础 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企业 和宏观条件,只能是借助互联网开展企业问信息的 信息化具体体现为管理实现的过程。就是借助信息 交互,即电子商务的初步阶段。 技术,实现管理流程的改造、实现管理效率提高的 过程:就是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 过程;就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行业结构、增强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各级政府部门要善于从宏观 的高度,加强政策的力度,积极倡导并有效地推进 有效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分工明 企业信息化进程。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要正 确、责任到位的组织体系。这涉及到决策层、技术 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层、管理层和执行层。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价 一是决策层。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与科学决策, 值规律,促进技术与应用的有机结合。要始终突出 是推进企业信息化最重要、最关键的前提。企业信 企业作为信息化的主体地位,努力唤起企业信息化 息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涉及到对企业 的意识,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成效。要坚 管理体制的改革、管理流程的再造、管理手段的革 持从国情出发、从企业实际出发.力争在一些优势 新、管理团队的重组。必须始终得到决策层高度一 行业中率先突破、积累经验、总结推广。要针对我 致和全力的支持。 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现实,通过在 二是技术层。技术层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借 东部发达地区发挥经济社会、地域环境上的优势, 鉴国内与国际同行业或同类企业的成功经验,坚持 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 “总体规划、阶段实施、不断完善、逐步升级”的 范 39 ̄(2 0 06“ /2 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