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大家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 罱 杨东莼,名岂匏,号人杞,1 900年出生,湖 南醴陵人。l 9 1 8年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1 9 1 9年 进入北京大学文预科一年级学习,参加了五四运 动。1 920年,与邓中夏、罗章龙等一起参加李大 钊领导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 l9个发起人之一。l921年,进入北京大学本科学 ■ __] 习。1 922年,因经济拮据而返回故里醴陵。 l 923年,在长沙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执教于长 郡中学和协均中学。1 92 5年,杨东莼担任湖南总 工会宣传部长,并兼任《长沙工人日报》社长。 1 92 7年,杨东莼到汉口出席第四次全国劳动代表 大会,任宣传处主任;会后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 十五军任政治部秘书;年底东渡日本,193O年底 回国。1 93 1年到中山大学任教,次年出任广西师 范专科学校校长。 “一二・九”运动后,杨东莼 到上海参加由沈钧儒、邹韬奋等人发起组织的 主运动。1 93 7:t ̄-担任湖南省政府高级参议,主持当地的救国 会工作。1938年到桂林担任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教育长。1 941年“皖南事变”后赴香港参加 “全国救国会海外工作委员会”。1 942年到四川,先后在内迁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大 学、呜圣学院、厦门大学担任教授。1 948年到香港任达德学院代理院长不久,便转入香港《大公 报》担任顾问。1 949年,被任命为广西大学校长。1 954年杨东莼奉命调入华中师范学院,任首任 院长,为学校的正规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95 7年,杨东 莼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主管文教,并被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l 979年,杨东莼逝 世,享年80岁。 杨东莼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他被称为“三四十年代中国八大史学家之 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熟谙德、英、日三种语言。他的译著主要有摩尔根的《古代社 会》、狄慈根的《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德波林的《斯宾诺莎与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的 《费尔巴哈论》。在著述方面,出版有《本国文化史大纲》 《中国学术史讲话》 《高中本国史》 《世界之现状》 《中国历史讲话》 《杨东莼报告集》等专著。 《本国文化史大纲》提出了“文化 就是生活”,文化“是代表人类各方面的生活之总称”的大文化观,无论是观点、方法,还是资 料,对今天的文化史研究都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中国学术史讲话》是杨东莼的代表作之 一,早在2 0世纪30年代就被收入“民国学术经典文库”。 (撰文:董中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