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杀螟丹简述
杀螟丹又叫巴丹,是一种沙蚕毒素系列的仿生型杀虫剂,19年由日本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开发。该产品我国也曾生产使用过,但由于价格过高,国内通常用杀虫双。 二、产品性质 结构式:
O CH2SCNH2 (CH3)2NCH2O .
HCLCH2SCNH2
分子式: C7H16CLN3O2S2分子量:273.81
化学名:1,3-双-(氨基甲酰硫基)-2-二甲胺基丙烷盐酸盐
物化性质:杀螟丹是白色结晶,其工业品(纯度为92~98%)为白色至微黄色粉未,有轻微臭味。熔点为179~181℃(分解)。 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密度 沸点 熔点 闪点 爆炸 溶解度 极限 50 37 杀虫单 C5H14NO7S4Na 351.42 142~143 NaCN 49 1.6 1497 562 硫氰 NaSCN 81.06 1.735 287 139 化钠 甲苯 C7H8 92.13 0.867 110.625 -94.991 4.4~7.2 1.27~7 甲醇 CH4O 32.04 0.7913 .51 -97.49 12~16 6~36.5
三、工艺路线:
1. 国内在80年代初用杀虫双为原料,通过氰化与水解反应生产杀螟丹,但由于杀虫双成
份复杂,杂质多,造成氰化反应收率低,质量差,且消耗大量,它们均进入废水层,增加了废水处理的负荷,浪费原料。由此将原料改用杀虫单,杀虫单原粉几乎是100%的正异构体,基本能定量转化为目标产物,单步收率高。
1)氰化反应:(此步的收率为:93.3%)
CH2SSO3Na (CH3)2NCH2+NaOH . HCLCH2SSO3H
CH2SSO3Na(CH3)2NCH2CH2SSO3H杀虫单盐酸盐 杀虫单
CH2SSO3Na CH2SCN
(CH3)2NCH2+NaCN(CH3)2NCH2+ Na2SO3
CH2SSO3HCH2SCN
杀虫单 硫氰化物
2)水解反应:(此步收率为:90.0%)
O
CH2SCNCH2SCNH2
+ 2CH3CL(CH3)2NCH2(CH3)2NCH2+2CH3OH + 3HCL
O . HCLCH2SCNH2CH2SCN
硫氰化物 杀螟丹
此工艺第一步氰化反应的收率为93.3%,第二步水解反应收率为90%。最后将杀螟丹的粗品经脱溶、结晶、分离、干燥处理后即得到杀螟丹成品,其总收率为82%。
此工艺必需要用高含量的杀虫单与剧毒的为原料进行反应,工作环境差,危险性大,且产生大量的含氰废水,其处理成本大。
国内生产杀螟丹的厂家现已有十几家,若用杀虫单为原料生产杀螟丹可能不占任何优势。
新合成工艺简述: 2. 合成工艺路线示意
CLCH2CH=CH2氯丙烯 (CH3)2NH(CH3)NCH2CH=CH2烯丙基胺HCL(CH3)NCH2CH=CH2 .HCLCL2CH2SSO3Na(CH3)2NCH2 . HCLCH2SSO3H杀虫单HCLCH2SSO3Na(CH3)2NCH2 Na2SSO3CL CL(CH3)NCH2CH CH2 .HCL氯化物NaOHCH2SSO3Na杀虫双NaCNCL CL(CH3)NCH2CH CH2ONaSCNCH2SCNCH3OH+HCL(CH3)2NCH2CH2SCN硫氰化物
CH2SCN(CH3)2NCH2CH2SCN硫氰化物CH3OH HCLCH2SCNH2(CH3)2NCH2O . HCLCH2SCNH2杀螟丹
以氯化物为原料制备杀螟丹,第一步制备硫氰化物收率为90%,第二步水解反应收率为90%,精制后成品总收率为80%。
新工艺以1-N,N-二甲基-2,3-二氯丙胺盐酸盐(简称氯化物)为原料,经碱中和,按一定比例加入芳烃溶剂,滴加配制好的硫氰酸盐的醇溶液,滴加完毕加热到60~80℃反应1~5小时,反应制行2-N,N-二甲基-1,3-二硫氰基丙烷(简称硫氰化物),硫氰化物再经水解反应制得杀螟丹。
此工艺简单,收率高,质量好,避免使用剧毒物,三废少,环境污染小,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新工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