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第l0卷总第4o期) Journal ofIrxlerIV ̄goliaA nIra】University(,Rein,ScienceEditicrb No.4 2008(Vo1.1o Sum No.40)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 郭小娟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我国农村现阶段生产力低下、“三农”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村人力资夺开发的欠缺。本文从农村 ● -a:h资本开发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欠缺的原因及其开发农村人力资本的必要性,以及开发农村 人力资本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人力资本;劳动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2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08)O4一O128一O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由 学文化为主,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极少数。从总体上 农业社会、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以智力资本为核 看,人力资本有良性发展的趋势受教育年限有所增加受教育程度 心的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农村人力资本 有所提升,但发展的进程很慢。2005年资料,城镇高中、中专、大 开发的滞后制约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潜在的人力资源 专、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4倍、6.1倍、 十分丰富,充分利用培训和教育等多种渠,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本 13.3倍、43.8倍和68.1倍。城市人力资本总存量是农村人力资 投资,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现 本总存量的134.7倍。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悬殊。 实意义。 我国目前关于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收 表1 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指标(-a/100个劳动力) 入分配以及人力资本的收益率等领域。对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 问题研究聿,l>,多以定性说明,定量研究较少。周晓(2O035利用我 国1989-i995年29个省的数据说明Z.YJ资本对农村地区经济增 长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更为明显。李勋 来、李国平等(2OO5)选取1983—2002年为研究区间分析了我国农 村人力资本与农村产出增长的关系,以验证我国是否存在“农村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6--2oo5年 Z.Jj资本陷阱”问题,结果表明虽然人力资本对我国农村产出的 贡献率低,但作用却是显著的。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地区差异问题也较为显著,这种差 异直接表现为收入的差距。因受教育程度而导致的收入差距不 一、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仅表现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且在农村内部也出现了收入上 人力资本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甚至 的差距,如表2所示。 要远远大于物力资源和劳动数量的增加,投资人力资本收益率高 表2 1999年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 (人/lOO个劳动力) 于投资于物力资本。我国人力资本的落后状况在农村表现的尤 为突出,据2005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2004年农业劳动力 从事农林牧渔的有30.596万人,占城乡从业劳动力49.95万人的 61.6%。务农仍然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去向。而农业生产 的季节性使得农民存在季节性失业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目前估 计乘IJ,余劳动力有1.2亿人左右。从劳动力质量上看,农民的受教 育程度是—个主要指标。以20O4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 况统计结果为例,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仍然很低(表1)。 根据表1的结果可看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绝对水平低,以小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年 * 收稿日期:2OO8—04 23 作者简介:郭小娟(1983一),女,新疆哈密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郭小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表3 2003年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L/IO0个劳动力)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OO4年 由表2表3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受教育水平集中 在初中和高中程度,所占比例超过6O ,特别是在2000--3000元地 区这个中等收人水平上所占比例最大,而在1503元以下的收人水 平地区中文盲或半文盲及初中程度的所占比冽最高,中专和大专的 收^大多集中在30。O元以上的地较高水平的地区。由此可见,农 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低下和f也们的低收人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从而 导致了我国农村居民收^的地区差异。 我国的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针对农民的教育局只限于基础 教育的普及,相应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欠缺。早在1975年 日本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为1L 7年,:MCq ̄H当于高中毕业程 度,荷兰农民大部分达到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并且每年还 有近 的从业农民进人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的继续教 育;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54 受过至少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 村住户从业人员中38 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甚至文盲,即使是初 中、高中毕业生,也因岗前职业培训机会较少难以获得相应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农民工就业的素质门槛已经升高,不具备一定存量人 力资本的农 向生壳争El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立足。 二、我国农村^力资本开发欠缺的因素 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欠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它包容了农村人口低质量下的 高劳动参与率及简单的劳动工具、劳动中较低的知识技术含量及复 杂程度不高的劳动。劳动对劳动者矢Ⅱt只和技能等要求—般不高,从 业者不必接受太多的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人们对接受较多教育 和培训往往不予重视。 其次,是教育投^不足。虽然中央财政已免除2007年全国农 村义务教育阶E殳学生春季学期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但 中央的教育支持只是面向/J、学初中的基础教育的普及,而人力资本 的投资却更多在于高等教育和相应的职业及技术培训。据资料显 示,公 i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国家低于4%,落后 国家不足3 ,而发达国家一般超过5 。15—64岁人13平均受教 育年限在1992年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就分别达到l&o4, 09, 1&96和1 87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水平,而发展中国家明显较低。 第三,户籍制度和城市偏向政策是又—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投 资除了教育之外,还有保健和迁移的方式。而在我国广大农村,人 力资本投资不仅受到E述来自家庭收入和教育方面的影响,而且也 明显受到制度的制约。改革开放前,籍制度和城市偏向政策使得农 民无法自由迁移,无法享受城市市民所能享受到的住房、教育、医疗 和养老等福利保障。改革开放之后,户籍制度及在这种制度下产生 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松动和改变,农村乘蜍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但 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医疗、失业等福利保障,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条 件恶劣。—些关于“三农”的政策(例如农民的就业政策)使农民对 管 理 未来的收人增长预期不能看好,这在_定程度匕影响了他们对其子 女进行^、力资本投资的前景。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本的措施 首先,要使农村人力资本能迅速形成并积累起来,需要有—个 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农午寸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和文化卫生保障,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为农村^、口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社会保障;充分发挥农村劳动 力市场白g作用,使农村劳动力能自由流动,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 性;通过外部的压力如农业经营资格证书、农业用工制度,增强农民 积累人力资本的动力。 其次,建立农业实验基地利用农民中成功人士的经验对农民 进行示范教育。政府应与之联合建立农业教育的示范实验基地,对 贫困农民 技术的免费培iJII和实习实验教育,使农民在干中 学,学中干,鼓励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溉陛,积累农业技能和经验。 第三,与农村教育相比,我国农村卫生保健事业更为落后,不利 于积累人力资本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健康存量的增加表现为健康 时『日]±曾多,体力旺盛、寿命的延长等。它能增加劳动时问,提高劳动 生产率。因此,要完善农村卫生设施,建立健全农村新型的医疗卫 生保缝制度。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减轻 农民未来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不仅在 寸医l党富没、医护人员的 培养与供给等硬 逢 殳 加快步伐,而且,在各种基本医疗知识的 宣传普及匕力口大力度。JL,-b资本的最终依附体当然是人本身。增 加和完善农村医疗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制度、养老 保险制度等,都是从基础上保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和保证陕 速有效地增加农村^、力资本的总量。 最后,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构建农民职业教育信鼠网络。 加 龟立捌 信息沟通和农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一方 面对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技能和农业经济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提供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乡就业信息,还可以提供农产品市场信 息,为农民准确地对市场进行预测和进行生产决策,以减少农产品 市场波动的风险,使之具有教育培训、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等多重 功能,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基础条件。建立各种层次的农 民或^业余教育体系农民在农闲时进行各种业余学习。 加强对农民的^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 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 在,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基本、最迅速、 民进行教育投资,教育是向人力资本 投资的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途径之一。因此,我国要想更好的解 ‘三农”问题就应该艄虽农村的教育投资,提商农村人力资本。口 参考文献: [1]谭崇台.谭崇台文集[ⅣI].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47—4 [2]仉建涛_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口].经济纵横,1999(9):43~4 [3]彭朝晖.杨开忠.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M].北京:新华出版社, 2Oo5. [4]周建华,万希. ‘三农’’问题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机制建设[J].农 业经济研究,2004(25). [5]王德海,张克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战略选择[J].农业经 济研究,2001(9). _16]杨林.欠发这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3.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 [7]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8]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