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限空间对策措施

来源:爱go旅游网


6.6.2受限空间作业对策措施

1)受限空间作业应针对作业内容及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含应急措施)。作业方案中必须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外部安全监护人员及其职责。

2)作业前,必须对受限空间实施隔断(隔离)、置换通风、检测监测化验等措施,将受限空间与其联结管道或其它空间进行安全隔离(如堵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所用盲板压力等级应和系统压力相匹配。

3)在进入受限空间前30分钟必须取样分析,取样应按照有关规定具有代表性,特别是置换通风后的气体。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烟气以及蒸汽、氧气的含量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受限空间内温度应适宜作业人员进行作业。

4)作业过程中应对受限空间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确保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良好。施工单位应该根据作业环境特点,合理安排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适时轮换作业或休息。如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时间较长,至少每1小时检测分析一次有害气体、氧气含量;如检测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检测频率;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5)进入有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等气体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适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同时,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应放置在作业人员能看见和听到报警的合理位置,禁止放在工作服口袋内。发现超标,应立

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6)进入有坍塌危险的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应预先清除有坍塌危险的物品或采取预防措施(如设置保护棚、应急通道与提升工具);进入有淹溺危险的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应设置防水挡墙(门)、紧急通道与提升工具,穿戴潜水服。

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及所带的工具、材料均必须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

8)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所用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小于24V的安全行灯,金属设备内或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安全行灯电压应为12V且绝缘性能良好。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装置。若受限空间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则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机具。

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外部监护人与内部作业人员必须设置可靠的信号联系(如配置对讲机、彩灯、电铃等,并保持有效联系),并给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系(挂)安全拉绳等,以便及时施救。作业监护人必须始终掌握内部作业情况及作业人员的情况,并防止其他人员进入。

10)在受限空间实施作业时,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

11)中断施工30分钟及以上,再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准进入。

12)受限空间作业的每处(每个作业点)都必须安排至少1名安全监护人员。安全监护人必须是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行动和反应快的人员,并且熟悉该作业工艺特点,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会使用相应的应急器具,懂得急救知识。作业人员未离开受限空间,安全监护人不得擅自离开;监护人员不得同时干与监护无关的活,必须与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时刻保持有效联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