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述音乐教学中联觉心理教育的要点分析

综述音乐教学中联觉心理教育的要点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教育时空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I 综述音乐教学中联觉心理教育的要点分析 许孙勇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镇江212016) [摘 要]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性格、情操、思想、意志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以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主体就是学生,他们的审美过程就是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下文讲述了在音 乐教学中如何挖掘学生的“联觉”潜力,以达到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艺术联觉体验 音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0)32—0525一O1 1教青教学中联觉体验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运用 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感官之间与生俱来就是彼 此联系、互相呼应、相互渗透或迁移的。艺术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感觉沟 通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它是审美知觉的交叉、互通、转换和挪移,人们 称之为联觉,也就是通感。在艺术和审美上,对通感的体验常常分为三个方 面:一是艺术的各门类之间由于存在着共同规律、共同审美特征所激起的通 感,即所谓的“艺术通感”。二是对特殊生活现象的感悟而引起对艺术规律 的通感。三是借助刺激单一感官的感觉、知觉,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知觉 的兴奋和整体感受,也称“感觉挪移”或“感觉他涉”。 通感体验是每一个人身上都普遍存在的有待人们挖掘的一种审美潜质,方 能使人类水平的认识、情感、意志在中枢神经系统部位获得高度发展。”挖掘 利用它来进行艺术学习,则更使学生能够洞悉艺术的本质,更加具有艺术的 创造力,从而具备一种“综合艺术能力”。 2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充分挖掘联觉体验 2.1挖掘共通型体验,以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和对内涵的 把握 共通型联觉体验指的是审美体验中艺术各学科门类之间的综合活动体 验。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艺术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各类艺术在 本质上是共通的 学生都是富有情感的个体,由于年龄、知识水平和社会经 验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对情绪、情感有时缺乏足够的控制力,常常会在听了 同一首歌曲(乐曲)对音乐的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时,幼师教师应该给学生一 个可以自由抒发情感的空间,通过讨论、讲解自己的看法,他们就能将自己 的情感移人所学的教学内容中,引起情感共鸣。教师适时加人引导,让学生 “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人情、人境、会心,并借助于舞蹈、绘画、文 学等其他艺术手段来传达自己的见解,这样使学生真正地感知音乐、理解音 乐、表现音乐,产生轻松、.偷快的审美感受,有效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 的平衡:有助于学生自制力、毅力、耐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 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2.2挖掘补充型体验,以增加学生的灵黪和创意 补充型的通感体验指的是艺术学科与生活经验的交融体验。艺术来源于 生活。补充型体验注重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 设特定的场景和情景,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捕捉音乐形象,激发 美的情感:同时,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启动学生激情。教师抑扬顿挫、充满 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讲解,以及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进行综合再造,可以将学生很自然地引人音乐所表现 的氛围内,从而用心去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情感,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激活 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可以尝试让学生说出对各种调式和音符的感觉。有 的学生认为F大调的音乐是紫罗兰的颜色,C大调则是温暖的红色:有的认为 “1”象一棵棵的树,“7”象奔跑嘶鸣的烈马:甚至有的对和弦和琶音有三维 感……。理解《秋日私语》时,先让学生说出他们对秋天的印象。学生对自 然的情感一触即发,为后边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来 自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使秋天里含纳的各种情怀不需要教师进行反复的讲解 和引导就能激发出来。 2.3挖掘转移型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转移型联觉体验指的是审美体验中,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联系、 渗透的体验过程。这一通感体验最为复杂,也最具创造力,能把看似毫不相 干的两件事物联系在一起,在艺术与非艺术学科的关联上作用最大。听觉感 官被激发后所引发的其他的感官的感受不仅仅是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相关联, 而是和非艺术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等科学性的学科相 联系。例如,可以尝试要求学生将科技发展的进步与合理的幻想相结合来理 解《星空》,要求对它的理解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科学性。我们积极引导学 生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趣处想,学生联想到了一个个蓝色星球,宇宙飞 船邀游宇宙,想到一个个星云……这些体验,是学生结合掌握的天文学等科 学知识进行通感体验的结果。再以钢琴音乐教学为例,钢琴作品是作曲家的 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因素的投影,追寻作曲家人格、气质、经历及 其创作动机是最终追寻作品意义的根本前提。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联觉体验的挖掘使学生的审美潜能得到激发,获得 更加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更强的艺术的创新能力。实践也证明:充分挖掘联觉体 验是幼师学生学习音乐、提升音乐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主 要途径。这一心理现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将对学生理解音乐大有裨益, 能帮助学生们深化情感体验,进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 3挖掘和应用联觉体验耍注意的问盟 3.1依赖音乐的联觉体验来进行音乐学习 通感体验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途径,但通感音乐的联觉体验达到音乐审美 的目的并不是音乐学习的全部。音乐教育的目标是综合的、多层的,它还有 对学生的道德渗透、人格教育和创造性教育的促进作用。它注重对大量相关 学科知识的介绍和利用,在提高人的音乐艺术素养的同时,促使学生尊重、关 怀、友善、分享等优良品质的形成,培养和塑造学生的高尚心灵与完美人格。 这些目标,仅仅借助联觉体验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和引导课 堂联觉体验的同时,还要注重挖掘音乐的人文内涵,重视学生审美趣味的培 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使学生成为一个具备联觉体验的人,能够洞悉生命、生 活和艺术的本质,不仅具有艺术的创造力,也更懂得诠释生活的意义。 3.2培养基本的审美经验,尝试多种审美体验 审美心理是繁复多样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觉产生、知觉操 作、情感升华、创造能力,性格影响以及审美能力等等是共同起作用的。联 觉是一种复杂、深刻的心理活动,没有对艺术形式理解的相关经验,联觉体 验无从谈起。在欣赏音乐时,让不懂绘画的人眼前浮现斑斓的色彩和线条显 然不太可能。所以,了解各艺术门类的基本形式规律,注重培养基本的审美 经验,并尝试多种审美体验也十分重要。 3.3用联觉体验时需要对学生激发和引导 幼师音乐教师在教导给学生纯熟的技巧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真实感 受,善于运用联觉来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地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来帮助手 指和耳朵自发地捕捉音乐;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积极引导学生 抓住音乐作品的共性,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产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 这样才可能形成良好的艺术思维习惯和体验态度:还要尽可能地融合绘画、舞 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人体的全部感官,并且广泛地联系各门学科,把 音乐艺术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联觉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想象,它是上升到理性欣赏的必经过程,这一 心理现象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学生的一次潜能的挖掘、审美的创新, 能帮助学生们深化情感体验,进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从而实现音乐的审 美功能。幼师音乐教学只有遵循音乐的特征和规律,关注学生潜能的挖掘与 开发,从学生心理上人手,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提高乐理知识以及 音乐表演技巧,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在音乐的创造力上得 到发展。 科技博嵬l 5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