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技术交底书
编制人 地点 交底人 被交底人 审核 签发 福宁高速福安连接线LA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交底时间 碎石垫层完成一段,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必须接着马上展开,要求施工前先对碎石垫层进行验收。要求碎石垫层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无松散材料及软弱地点,对于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并碾压密实,确保施工质量。
一、总体要求
1、垫层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具有规定的路拱,无明显离析,无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施工接茬平整、稳定。基层开工前应适当洒水湿润。
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的碎石应有一定级配,最大粒径31.5mm,粒料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摊铺时注意消除粗细料离析现象。
3、基层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98%以上的压实度,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要求96%以上压实度。碾压检查合格后立即覆盖或洒水养生,冬季施工应有足够保温防冻措施。
4、应配料准确,洒水拌和均匀,严格掌握基层、底基层厚度和高程,
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加水拌和至碾压终了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3小时。
5、每批进场的水泥应及时向试验室提供水泥品种、标号、数量及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及各种试验报告,及时取样检验。生产日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应重新取样检验,不符合要求时,坚决不予使用。
二、施工
1、在正式开始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层前,应铺筑50~100m长的试验路段,以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及标准施工方法。
2、3%、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路槽(垫层)碾压整修交验 交验合格后 施工放样 混合料拌和、运输和摊铺 碾压 接缝处理 养生 3、施工放样
1)施工前应先放样中线、边线,10~2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指示桩;
2)进行标高测量,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基层边缘设计高程; 4、拌合
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同时做到拌合集料颗粒组成均匀,含水量符合规定要求。
5、混合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按摊铺层的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卸料距离应均匀并予严格控制。
应用机具均匀摊铺,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路拱,人工配合机械进行作业,摊铺均匀,及时消除粗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
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做到摊铺平整无离析。
6、整型和碾压
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后,用12T以上的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重新以机具配合人工进行整修。
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先两边后中间,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重叠1/2轮宽,应在规定时间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且无明显轮迹。
碾压过程中,其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及时补洒少量的水,如发生“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合(加适量水泥)或挖除等办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严禁用薄层贴补办法进行找平。每层铺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7、接缝处理 1)横向接缝处理
摊铺混合料中间不宜中断,如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未经压实的混合料应铲除,已碾压密实的末端应挖成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整齐向下的断面,且要求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然后再接铺新的混合料。
2)纵向接缝的处理
主线上不允许纵向接缝,如设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倾斜面必须挖除。
8、养生及交通管制
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应延误。可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生,也可用潮湿帆布、麻布或其他合适材料。无上述条件时,也可采用洒水车经常洒水养护,保持湿润。
养生期为7天,应始终保持其表面潮湿,应限制重车通行,其他车辆车速不应超过30km/h。
底基层、基层应避免长期曝晒或暴露过冬,尽快抓紧砼面层施工。 3%、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实测项目 项检查项目 次 压实度 1 (%) 2 3 4 5 6 7
极值 92 12 +5,-15 不小于设计值 代表值 厚度(mm) 极值 横坡(%) 强度(MPa) (7d:) (7d:) -25 + -15 + 5 20 -10 94 8 +5,-10 不小于设计值 -8 20 15 5 5 平整度(mm) 纵断高程(mm) 宽度(mm) 代表值 底基层 96 基层 98 30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规定分 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