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黄河》教学反思范文

八年级《黄河》教学反思范文

来源:爱go旅游网


八年级《黄河》教学反思范文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的第二部分。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华夏民族的摇篮。《黄河》教材内容既是河流总论“中国的河流概述”的详细化,又是北方河流的代表,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又是今后学习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的重要铺垫。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去掌握,而黄河这一特殊的河流比较生疏,因此要想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整个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熟悉并喜爱的现实中,利用黄河景观图,引用《保卫黄河》让学生欣赏,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感受黄河的奔流气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出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黄河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山脉?并注入什么海洋?有多长?源头叫什么?干流像一个什么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重点内容,黄河的源流概况,主要支流,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我利用黄河干流简图,采用阅读指导法,提问——填图——提问,举一反三,最终完成这幅黄河的流域图。

黄河流域景观图、壶口瀑布、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图片,强调黄河流域还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对黄河概况的分析以及学生的生活阅历,我采用让学生自主交流,分析黄河的奉献。通过学生答复,教师引导,得出黄河对人类的奉献。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知识构造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构造转化为学生的认知构造。教师合理设计使用

多媒体,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提高课堂效率,以填图、绘图为媒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问、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过程轻松自如,学生易于并乐于承受,表达了地理教学的时代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探索知识,感受黄河的伟大,提高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为全面的学习地理获得更大的开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