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2012年8月第25卷第3期Medical Information.Aug.2012.Vo1.25.N0.3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医用炭粉湿巾 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曾健,刘志坤,蒋斌,杨锋,肖霞 6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烧伤整形科,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联合医用炭粉湿巾治疗II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为Ⅱ度烧伤提供一种良好的创面 治疗方案。方法将我科2009年4月 ̄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采用早期清创+外喷重组人酸性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医用炭粉湿巾治疗,对照组40例在早期清创基础上采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 实验组药物疗效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疼痛起效时间及消失时1" ̄-1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红斑、肿胀、水疱、渗液等症状起效时间及消失时间与对 照组相当;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深Ⅱ度烧伤创面分泌物细茵培养阳性率实验组少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联合医用炭粉湿巾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可大大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减轻炎症反应,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关键词: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医用炭粉湿巾;烧伤 烧伤是指由于热力、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引起的一种急性 1-3观测指标及方法通过局部红斑、肿胀、疼痛、水疱、渗出物等症 损伤性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烧伤刨面应用有效药物可促进 创面愈合,预防创面感染,尽量不留或少留瘢痕,减轻患者痛苦。我 科室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商品名:艾夫吉 夫)联合医用炭粉湿巾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 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本院烧伤整形科收治 的全身多处Ⅱ度烧伤住院患者80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包 括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O例, 男23例,女l7例;平均年龄(31.7 ̄5.9岁);平均病程(3.81±3.71h);烧 伤面积1%一10%的34例,大于10%6例;其中沸水烫伤31例,火焰 烧伤7例,化学物质烧伤2例;浅Ⅱ度烧伤35例,深Ⅱ度烧伤5例。 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2.1±5.6岁);平均病程 (3.76 ̄3.93h);烧伤面积1%一10%的33例,大于10%的7例;其中沸 水烫伤32例,火焰烧伤7例,化学物质烧伤1例;浅Ⅱ度烧伤36例, 深Ⅱ度烧伤4例。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脏器系统疾患,无严重并发症 及全身感染。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 深度等分布情况相当,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创面处理实验组患者烫伤创面在人院后早期采用0.01%苯扎 氯铵溶液(商品名:优可适,汕头保税区洛斯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消毒清洗创面,拭干后用刚刚配制的rhaFGF(上海万兴生物制药有 限公司生产)均匀喷洒创面,以药液不流失为度,15—20 rain待干后 再外敷医用炭粉湿巾(商品名:湘之骄,衡南创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 生产),外层以棉垫加厚包扎,体液渗出期换药1次,d,其后隔日用 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在早期清创基础上单纯外用rhaFGF 喷洒创面后以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 究所研制生产)凡士林油纱布外敷,棉垫加厚包扎,初始换药1次/d, 渗出期结束后采用半暴露疗法直至创面愈合。两组治疗均以14d为 1疗程。 1.2.2一般治疗①抗休克:大面积烧伤,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应 尽早补充血容量,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补液早期做到快速 扩容,尿量维持在50—100 ml/h;早期胶体补充以血浆为首选,而后以 代血浆替代,并坚持先晶后胶原则,胶晶比为1:1;保持呼吸、血压平 稳,维持良好循环。②抗感染:早期给予广谱、高效抗生素是预防感 染的关键,也是关乎治疗效果和成功的关键。对于创面感染病例,依 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高效抗菌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 体温、血常规结果及病情发展趋势,选择好停用抗生素的时机,避免 引起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③防治并发症:应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 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防治应急性溃疡;早期应用碳酸氢钠预防酸中 毒;保护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给予血浆、白蛋白、脂肪乳剂等预防 和治疗低蛋白血症。④加强全身营养支持:充分估计患者的营养情 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补给,调整膳食结构,重视整体治疗,增强 患者体质,加强抗病能力。⑤加强临床护理,实施心理干预,增强患 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的信心。 收稿日期:2012-08—10 状的程度进行分级评分(见表1),比较以下各项指标:①创面愈合进 展情况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②药物起效时间(自第一次用药至症状 减轻1级的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自第一次用药至症状完全消失的 时间);③对深Ⅱ度较深创面在用药后第5d、第lOd分别进行创面分 泌物细菌培养,检查其阳性率;④定时进行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检 查,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4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创面完全愈合;显效:创面缩小,用 药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O%;有效:创面缩小,用药后症状积 分较用药前减少31%一89%;无效:创面无肉芽生长,用药后症状积 分较用药前减少≤3O%。 表1 烫伤后主要症状的分级评分 红斑 无 淡红色 红色 鲜红色 肿胀无 稍肿 肿胀、高出皮肤肿胀、显著高出皮肤 疼痛 无 感觉过敏或稍痛 灼痛但能忍受灼热剧痛、不能忍受 水疱 无 1—2个 3—4个 4个以上 渗液无 湿润 湿润,少量渗液 渗液淋漓 1.5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 数4-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 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药物治疗疗效比较14d后复察红斑、肿胀、疼痛、水疱和渗 液情况。实验组总显效率92.5%,对照组总显效率90.0%,经Ridit分 析,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疗效较对照组为佳。 2,2创面愈合进展情况及完全愈合时间见表2。 表2 两组创面14d愈合率及完全愈合时间 b较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O1 2,3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实验组治疗疼痛 起效时间及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红斑、肿胀、水疱、渗液等症 状起效时间及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当。见表3、表4。 表3 两组药物起效时间的比较 ±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4 两组创面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医学信息2012年8月第25卷第3期Medical Information.Aug.2012.Vo1.25.No.3 2.4深Ⅱ度烧伤较深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用药后第5d和第 10d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0%(8/40)和5%(2/40),对照组细 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5%(5/20)和10%(2/20)。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 差异 均<O.05)。 2.5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和血尿常 规、肝肾功能异常情况。 3讨论 应、溃烂,促进创面愈合删。棉湿巾能够使敷料与伤口接触面保持一 定的湿度。有研究显示:湿性环境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使创 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而且愈合速度比干性环境快 一倍I 。 本研究实验组在创面常规清创,正规外用rhaFGF的基础上联合 医用炭粉湿巾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具有从不同角度促进创面组织细 胞修复、抑制细菌繁殖、消肿止痛、抑制瘢痕形成的多重功效;同时医 用炭粉湿巾还对烧伤创面形成一种良好的湿性环境,符合湿性愈合 原理 q,更加促进了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痛苦,减少瘢痕 形成,增强疗效,无毒副反应,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组合用药方式,值得 临床应用推广。 烧伤是因为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金属液体或 固体等所引起人体组织的一种损害,是Et常生活、生产劳动和战争 中常见的损伤,其中Ⅱ度烧伤仍是目前f临床上最常见的烧伤创面表 现。创面换药处理是治疗烧伤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创面治疗中须遵 守以下几个原则:不再刺激或损伤创面组织,治疗中减轻创面疼痛, 不使创面出血,加强创面换药。保护好创面,避免污染,清洁创面,及 时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避免长期受压,改善局部血运。如创面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s].1997 45— 46. 水疱,不要立即去除疱皮;若水疱已破,疱皮皱缩,可剪除皱缩的水 疱皮;小水疱予以保留;大水疱应于表面消毒后在低位剪小口引流 或用注射器将疱液吸出;完整的水疱皮不要撕掉,水疱皮对创面有 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极大减少水分蒸发,减轻疼痛,不会因干燥使创 面加深,减少细菌感染机会。 医用炭粉湿巾是一种新型的矿物类敷料,其主要成分为活性炭 及棉湿巾。活性炭是一种无毒、无害、无过敏反应的特种碳素卫生材 料,具有优良的吸附性和引流性,能快速、有效、大量地吸附人体外 部创伤创面上的脓毒血、体液等分泌物以及细菌、炎性细胞因子等 有害物质, 肖除细菌繁殖及存活的外部条件,从而防止创面炎性反 【2】胡晋红,朱全刚,孙华君,等.医用敷料的分类及特点l J1.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0.16f3):147-148. I31腾月玲.活性碳敷贴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JIl护上进修杂志,2007,22(14): l326一l327 [4】李珂,张福卿,孙森,等.甲壳胺治疗溃疡及压疮效果观察【Jl_护理学杂志, 2007,22(1 1):56—57. [5]赵文波.湿性换药在我院门诊换药中心的开展与应用l J1.吉林医学,2008, 29(1 n1:838—839. 【6]姚鸿,陈立红伤LI湿性愈合理论的临床应用进展【Jl_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1 1):1050—1052. 编辑肼言 应用微量泵静脉注射避免静脉炎效果观察的分析 张灵敏,沈文 皎徽省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蚌埠一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探讨避免由于药物引起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0例泵入胺碘酮、多巴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采 用微量泵单独直接泵入药液。观察组采用微量泵伴滴泵入药液。结果观察组预防静脉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微量泵伴滴效果满 意,无症状92例,占9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静脉炎;微量泵伴滴 .01)。是避免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0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Micro Pump Prevent Phlebitis of Intravenous ZHANG Ling—ming SHEN Wen (Center,Bengbu first Hospital,Medical Colleg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Bengbu 233000,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avoid due to drug-induced phlebitis.Methods 200 cases of the pump into the atniodarone.dopami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1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micro pump alone directly pumped into the liquid.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cro—pump with drip pumped liquid.The resul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prevent phlebitis results signiicantf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satisfaction of the micro—pump with drip effect,92 eases of asymptomatic,accounting for 92 percen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roup a signigifcant difference)(P<0.01).Is an effective way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phlebitis. Key words:Phlebitis;The micro pump partner drops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服务质量的提高,I临床上对治疗用药 的精确度要求也随之提高,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微量泵成为最精确 的治疗工具之一。多巴胺、胺碘酮是心内科很多患者的急需用药。但 应用后有80%-90%的患者发生静脉炎㈣,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 负担。我院心内科采用微量泵伴滴的方法,对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收 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心内科对200例泵 置针),延长管连接微量泵、微量泵置于心脏水平上20cm处。根据病 情计算浓度,将配好的药液直接泵人,依病情调节泵入速度。对照组 直接用微量泵泵入药液,观察组在用微量泵泵人药液的同时,将常规 治疗的输液器针头刺入肝素帽,经同一静脉通路伴随滴人。常规输 液结束,取下空瓶,接 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作为伴滴溶液, 每分钟不超过5滴。 1.2.2观察指标静脉炎发生于微晕泵治疗l~3d后,静脉炎均处I一 Ⅲ期,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判定标准,将静脉炎分为3 入胺碘酮和多巴胺的患者进行观察,男160例,女40例,年龄54 岁-78岁,平均年龄65 ̄8岁,其中:心肌梗死161例,心功能不全39 例。随机分为两组,100例为对照组,100例为观察组。所有病例均采 用同种型号的微量泵、延长管、输液器、肝素帽、伴滴的溶液。两组性 别、年龄、病情、治疗方案、静脉炎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有 可比性。 度 。I度:穿刺点疼痛,红或/和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Ⅱ度:穿刺点疼痛,红或/和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 穿刺点疼痛,红或/和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目。伴滴效果 ①局部无发生红、肿、疼痛、灼热症状、条状红线及硬结等。②有轻微 局部沿静脉走向红线5cm左右,拔针后不需治疗1~2d自然消失。 2结果 1.2方法 1.2.1方法两组患者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建立静脉通路(静脉留 收稿日期:2012—08—15 两组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胺碘酮就是III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疗效好、副反应及 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