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注:本试卷100分,时间50分钟,暂不包括动物学、生态学部分,
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苹果和番茄果实成熟都会变红,从细胞学来看,苹果变红和番茄变红分别是由于细胞内的什么物质在起作用?
A.叶黄素和细胞液B.有色体和细胞液 C.细胞质和细胞液 D.花青素和有色体
2.直臂下垂提起重物时,有关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A.屈肌肌群收缩,伸肌肌群舒张 B.屈肌肌群舒张,伸肌肌群收缩
C.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均收缩 D.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均舒张
3.具有颈卵器的植物有:
A.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苔藓、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C.地衣、苔藓、裸子植物D.地衣、苔藓、蕨类植物
4.植物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叶表皮细胞壁厚、气孔深陷,栅栏组织层次多,此类植物
可能为: A.水生植物B.旱生植物 C.阴生植物D.以上都不对
5.常见蔬菜如白菜、萝卜等植物属什么科?
A.菊科 B.豆科 C.十字花科 D.蔷薇科
6.氨基酸在等电点时具有的特点是:
A.不具正电荷 B.不具负电荷 C.溶解度最大 D.在电场中不泳动
7.氨基酸与蛋白质共有的特性是:
A.胶体性质 B.沉淀反应 C.两性性质 D.双缩脲反应
8.香蕉属于哪种类型的果,食用的主要部分属于哪部分结构:
A.蒴果、真果;花托 B.干果、假果;内果皮
C.浆果、假果;内果皮和胎座 D.浆果、真果;内果皮和胎座
9.酶促反应的初速度:
A. 与[E](酶的浓度)成正比 B.与[S](底物浓度)无关
C.与Km(米氏常数)成正比 D.与[I](抑制剂浓度)成正比
10.脂肪酶是一种限速酶,具有负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11.动物细胞基因组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生活周期的哪一个特定时期?
A.G1期 B.G2期 C.S期 D.M期
12.成熟红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糖的有氧氧化 B.脂肪酸p-氧化 C.糖酵解 D.磷酸戊糖途径酶
13.自然界最小的细胞是
A.病毒 B.支原体 C血小板 D.细菌
14.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中,多线染色体的膨泡显示的是:
A.重复序列的DNA复制 B.RNA转录
C.合成分泌性蛋白质 D.大量合成卵黄蛋白
15. 白喉棒杆菌的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酶类 D.荚膜
16.在筛选抗青霉素菌株时,须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其作用是:
A.筛选 B.诱变 C既筛选又诱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7.病毒具有的核酸类型为:
A.所有的病毒都只有DNA B.所有的病毒都只有RNA
C.一种病毒既有DNA,又有RNA D.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18.菟丝子属于下列哪一种根?
A.寄生根 B.攀援根 C板状根 D.支柱根
19.关于“先锋植物”一地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衣能附着在云杉、冷杉等植物上,帮助这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地衣可以分泌地衣酸
C.地衣可以用于制造香料 D.有些地衣能进行有性生殖
20.形成层径向分裂产生的细胞:
A.发育成次生木质部 B.发育成次生韧皮部
C.发育成次生维管组织 D.使形成层周径扩大
21.500克黄豆制成2500克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A..不增多 D.减少 C.不增也不减 D.以上都不对
22.胞间连丝存在于:
A. 动物上皮细胞之间 B.植物薄壁组织细胞之间
C.蓝藻群体细胞之间 D.四联球菌各细胞之间
23. 鉴定植物细胞后含物,通常 。
A.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B.用苏丹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C.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淀粉 D.用苏丹Ⅲ鉴定脂肪和淀粉
24. 以下对于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讨论,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阴生植物叶片的输导组织比阳生植物稀疏,所以当光照强度很大时,它的光合速率便不再增加 B.阴生植物的叶绿体中基粒较大,基粒片层多,所以阴生植物在较低的光强度下能充分地吸收光能 C.阴生植物的叶绿素b和叶绿素a的比值小,所以阴生植物能强烈地利用蓝光,适应于遮阴处生长
D.阴生植物的叶绿素含量较高,所以阴生植物在较低的光强度下能充分地吸收光能
25.A/a与B/b是独立分配的,当AaBb自交,子代中表型的AB:ab的比例是9:7,你对此作何解释?
A.基因互补 B.显性上位 C. 隐性上位 D.抑制基因
26.某植物种子胚乳的基因型是AaaBbb,其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母本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27.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8种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如下:
Abc:21% abc:4% ABc:21% AbC:4%
aBC:21% ABC:4% abC:21% abc:4%
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正确位置是:
28.指出下列群体中哪些处于遗传平衡之中?
(1)100%AA (2)100%Aa (3)1%AA、98%Aa、1%aa
(4)32%AA、64%Aa、4%aa (5)4%AA、32%Aa、64%aa
A.(1)和(5) B.(1)和(4) C。(1)、 (2)和(3) D.(2)和(5)
29.虫媒花与传粉昆虫的相互适应性是下列哪种方式进化的结果?
A.趋同进化 B.平行进化 C.协同进化 D.重复进化
30.在玉米中,AB/ab与AB/ab杂交后代中双隐性类型的数目为全部子代的16%,这两个基因间的遗传图距是 A.10 B.20 C.40 D.60
31.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后产生的F,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32.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共同选择基础是:
A.生物的生存斗争 B.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D.生物均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3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几种配子?
A.数目相等的四种配子 B.数目两两相等的四种配子
C.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34.在水稻中,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Ab/aB基因型的植株自交,在其后代中数日最少的类型占子代总数的0.16%,则A-a和B-b两个基因座之间的距离为_____
个图距单位。 A.0.16 B.0.32 C.8 D.4
35.一对夫妇均为某种低能症隐性基因的携带者,如果允许他们生4个孩子,那么3个孩子正常而1个孩子为低能的概率是:
A.27/64 B.1/256 C.81/256 D.3/64
36.在ABO血型遗传中,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血型的双亲之一血型一定为:
A.O B.A C.B D.AB
37.现有两个小麦品种A和B。如果想获得具有A品种细胞质和B品种细胞核的新个体要采取: A. A×B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 B.A×B的后代连续与A回交
C.B×A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 D.B×A的后代连续与A回交
38.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不同,但根和茎的维管束又是连在一起的,这个连接的部位是下面的哪个部位?
A.上胚轴 B.中胚轴 C.下胚轴 D.胚根
39.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糖酵解过程中的产物: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2--磷酸甘油醛 D.果糖--6--磷酸
40. 水稻叶上、下表皮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气孔数量多少 B.表皮细胞形状 C.有无硅质细胞 D.有无泡状细胞
二、多重判断(即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答案完全正确才能得分,共40分)
41.细菌DNA复制的特点是:
A. 只在细胞周期的特定阶段(S期)进行
B. 不受细胞分裂周期的限制,可以连续进行
C. DNA复制完毕,然后进行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
D.细菌DNA复制、 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同时进行
42.Watson—Crick DNA模型的特点是:
A.两股螺旋结构 B.两条链走向相同
C.碱基间形成共价键 D.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外部
43.“多莉羊” A.是体细胞克隆成功的产物 B.是转基因动物成功的产物
C.是性细胞克隆成功的产物 D.是动物组织培养成功的产物
44.下列关于DNA复制,说法正确的是:
A.按3’一5’方向进行 B. 需要DNA聚合酶I
C.需要DNA连接酶的作用 D.需要4种dNMP的参与
45.细胞中核糖体存在的部位为:
A. 细胞质基质 B.粗面内质网 C.细胞核外膜 D.溶酶体膜
46.哺乳动物体内明显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为:
A.神经细胞 B.部分骨髓细胞 C.心肌细胞 D.表皮的基底层细胞
47.判断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的说法是否正确?
A.由双层膜组成 B.由两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C.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流动性 D.厚约12nm
48.关于细胞膜的物质交换,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 自由扩散是不需能(ATP)的 B.大分子进出细胞主要通过被动运输
C.主动运输须有载体蛋白协助 D.任何离子和小分子都能进出细胞
49.下列哪些符合油菜花的特征?
A.二强雄蕊,花药横裂 B.四强雄蕊,花药纵裂
C.单雌蕊,边缘胎座 D.合生雌蕊,侧膜胎座
50.水稻对于土壤通气不良具有较强的忍耐力,这个特性与以下哪些特点有关?
A. 水稻无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不易烂根
B.水稻幼苗在缺氧情况下,细胞色素氧化酶仍保持一定的活性
C. 水稻根部具有较强的乙醇酸氧化能力,该途径放出的氧可供根系呼吸用
D.水稻根部具有较发达的细胞间隙和气道,并与茎叶的气道相通
51.“植物体的组织可以分成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这一概念适用于:
A. 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 B.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 D.各类高等植物
52.洋葱根尖的细胞有16条染色体,下列洋葱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是否正确?
A. 成熟花粉粒中的营养细胞有16条染色体 B. 珠被细胞有8条染色体
C.胚乳细胞有8条染色体 D.胚囊母细胞有16条染色体
53.人体下列生理活动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Na+ B.葡萄糖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
C.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
54.如果两个遗传性状发生重组,说明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有如下的可能关系:
A.独立遗传 B.不完全连锁 C.完全连锁 D.细胞质遗传
55.为决定控制人类ABO血型和MN血型的基因在遗传上是否独立,可采用下列哪种婚配所生子女的表观来判定:
A.IAIALMLN× iiLNLN B.IAIBLMLN×iiLNLN
C.IAIBLNLN× iiLMLN D.IAIBLMLN×iiLMLM
56.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有: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DNA上比较大的区段发生改变,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上个别核苷酸的改变 B.基因突变可发生回复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不能发生回复突变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 D.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鉴别
57.下列时间(从早一晚)顺序哪些是不正确的?
A.奥陶纪一寒武纪一泥盆纪一侏罗纪一石炭纪一志留纪
B.寒武纪一志留纪一奥陶纪一侏罗纪一泥盆纪一石炭纪
C.寒武纪一奥陶纪一志留纪一泥盆纪一石炭纪一侏罗纪
D.寒武纪一泥盆纪一侏罗纪一志留纪一奥陶纪一石炭纪
58.能看到联会复合体的阶段是( )
A.细线期(leptotene) B. 合线期(即偶线期,zygotene)
C. 粗线期(pachytene) D. 双线期(diplotene) E.终变期(diakinesis)
59.具凯氏带的内皮层细胞呈带状增厚的部分是( )。
A.左、右径向壁 B.上横壁 C.下横壁 D.内外切向壁
60.指出下列正确叙述植物减数分裂的是
A.石纯的孢子体进行减数分裂 B.水绵的合子进行减数分裂
C. 海松减数分裂直接产生配子 D.葫芦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
参考答案以及解析
1.D解析:苹果变红是由于细胞内的花青素的作用。花青素为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从广义上看,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花青素的颜色因酸碱度不同而异,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为蓝色(至少在试管中是这样)。蕃茄果实在未成熟前由于果皮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而呈绿色。随着果实的成熟,果皮转变为黄色、橙色、红色等,这是由于叶绿素分解和类胡萝卜素显色所致。类胡萝卜素,在酸或碱的作用下,不变色,因此可与花青素区别。
2.C 解析:运动肘关节的肌肉有两群,一群在肘关节前方,为屈肌肌群;另一群组在肘关节后方,为伸肌肌群。如肘关节作屈运动时,屈肌肌群收缩,伸肌肌群放松。这两组肌群在作用上是互相对抗,但又相互协调的。当两组肌群作适当收缩和放松,并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时,肘关节才能完成一特定动作。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均收缩时,才能保持直臂下垂提起重物的动作。所以答案为C。
3.B 解析: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大多数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颈卵器为产生卵细胞、受精及原胚发育的场所。外形似烧瓶,上部细狭的部分称为颈部,下部膨大的部分称为腹部。由多细胞构成。除构成壁的细胞外,在颈部中央有一列颈沟细胞存在,在腹部含有一卵。裸子植物的颈卵器比较退化,结构简单,无颈沟细胞存在。所以答案为B。
4.B 解析:旱生植物,一般讲,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或多茸毛,这是就外形而言。在结构上,叶的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些种类,表皮常是由多层细胞组成,气孔下陷或限生于局部区域。栅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海绵组织和胞间隙却不发达。机械组织的量较多。这些形态结构上的特征,或者是减少蒸腾面,或者是尽量使蒸腾作用的进行迟滞,再加上原生质体的少水性,以及细胞液的高渗透压,使旱生植物具有高度的抗旱力,以适应干旱的环境。
5.C 解析:十字花科为草本,常有辛辣汁液。花两性,整齐;萼片4;十字花冠;四强雄蕊;子房1室,有2个侧膜胎座,具假隔膜。角果。常见种类有白菜、萝卜、油菜、苷蓝等。
6. D 解析: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正负电荷数相等,净电荷为0,故在电场中不泳动,又由于处于等电状态的氨基酸离子间排斥作用最小,故溶解度最小。
7. C 解析:蛋白质具有胶体性质,而氨基酸不是胶体;蛋白质能产生沉淀反应,而氨基酸不能;氨基酸不含有肽键, 不能产生双缩脲反应; 而氨基酸与蛋白质同样含有可离解的氨基和羧基,因此具两性。
8.解析:C.香蕉果实肉质,属于肉果,排除 A、B,是由内果皮和胎座发育的,所以是假果。D 前后矛盾。并非所有的浆果都是真果,真果是指单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果实。
9A 解析:酶促反应初期,底物浓度远大于酶浓度,此时酶促反应速度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注意竞争性抑制,最大反应速度不变,Km(米氏常数)升高;非竞争性抑制则最大反应速度变小,Km(米氏常数)不变。
10. B 解析: 胰岛素能提高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元或脂肪的能力,脂肪酶是限速酶,胰岛素对其有负调节作用。
11. C 解析: 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S 期。
12 .C 解析:成熟红细胞中不具有线粒体,主要靠糖酵解产生能量。
13. B解析: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血小板和细菌的细胞都要比支原体大。
14 B 解析: 多线染色体膨泡显示的是 RNA转录。
15 B 解析: 外毒素是细菌在自身生命活动中产生的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毒素。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只有菌体死亡破裂或人工裂解细菌后才能释放。白喉毒素属于外毒素。
16. A 解析: 筛选过程中,加入青霉素是为了将不抗青霉素菌株除去,保留抗青霉素菌株,这种作用是筛选,而不是诱变。
17 D 解析: 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 RNA。
18 解析:A 菟丝子的根伸入寄主茎的组织内,彼此的维管组织相通,吸取寄主体内的养料和水分,属于寄生根。
19 解析:A 枝状地衣附着在云杉、冷杉上,不但不能帮助这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反而会对云杉、冷杉造成危害。
20 解析:D 形成层切向分裂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径向分裂使其周径增大。
21解析:B 黄豆制成黄豆芽的过程中,需要分解有机物提供能量,而质量的增大主要是由于吸水引起的。
22解析:B 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特有的细胞连接信息传递。
23..解析:C.碘液与蛋白质反应呈黄色,与淀粉反应成蓝色;苏丹 III 与脂肪反应成橘黄色。A 无法鉴定脂肪,B 无法鉴定蛋白质,D 无法鉴定淀粉。
24解析:C 阴生植物疏导组织较稀疏,叶绿体基粒较大,叶绿素含量较高,都是其对阴暗环境的适应,C 不是阴生植物的特征(阴生植物的叶绿素b和叶绿素a的比值大)
25A 析:只有当基因型为 A-B-时才表现出 AB 的形状,基因型中含有 aa 或 bb 都会导致 ab表现型,这种现象称为基因互补。显性上位的比例是12:3:1,隐性上位是9:3:4
26解析:A 一个三倍体胚乳的基因中有 1/3 来自父方,2/3 来自母方(极核),由于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大孢子中只有一个发育成胚囊,所以构成极核的两个细胞核基因型是相同的,A符合题意即(ab+ab+AB)= AaaBbb。
27解析:B 由 Ac、aC 占多数可判断 Ac、aC 连锁。
28 解析:A 用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检验。
29解析:C 不同的生物,甚至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此种现象称为趋同进化。指由共同祖先分出来的后代有关进化方面显有同样趋势的现象,如啮齿类鼢鼠族的三个系统,在进化中表现出躯体大形化、颈椎愈合、长齿化的共同趋势。无重复进化概念。一个物种的某一特性由于回应另一物种的某一特性而进化,而后者的该特性也同样由于回应前者的特性而进化,这种进化方式叫做协同进化,虫媒花与传粉昆虫的进化显然属于协同进化。
30 解析:B 由双隐性类型的数目占 16%,所以配子 ab 占 40%,亲本型配子占 80%,而重组型配子占 20%,遗传图距为 20。
31 解析:D 雌蜂不受精而产出雄蜂,由 F1 雄蜂的基因型判断出雌蜂的基因型为 AaBb,在从F1 雌蜂的基因型可判断出与 AaBb 的雌蜂交配的雌蜂基因型为 ab。
32 解析:C 正是因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普遍存在,才会出现有利变异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遗传下去,而不利变异被淘汰的过程,即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
33解析:D A为自由组合,B 为不完全连锁,C 为完全连锁,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4 解析:C 设重组型配子 Ab 占总数的 x,不难算出后代数目最少的类型为 aabb,占总数的 x 平方,即 0.16%,故 x=4%,所有重组型配子占总数的 8%,遗传图距为 8。
35 解析:A 生 1 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3/4,生 1个低能孩子的概率为 1/4,生 3 个正常孩子和 1 个低能孩子的概率为C43 ×(3/4)3×(1/4)。
36解析:D AB 型血的人的基因型为 IAIB,IA 与 i 组合为 A 型,IB 与 i 组合为 B 型,IA与 IB组合为 AB 型。
37. 解析:A 要获得 A品种的细胞质应用 A作母本,要获得 B 的细胞核,应连续与 B 回交。
38.解析:C.由子叶着生点到第一片真叶的一段称上胚轴,子叶着生点到胚根的一段称下胚轴,后者实际上是连接胚根与胚芽 (即未来的根与茎) 的部位。 中胚轴见于某
些属的禾本科植物,是鞘叶基部与胚盘之间短小的组织。
39.解析:C.糖酵解的过程分为十个步骤,依次是:葡萄糖在己糖激酶催化下磷酸化形成葡萄糖-6-磷酸;G-6-P异构化成果糖-6-磷酸(F-6-P);F-6-P形成F-1,6-2P(果糖-1,6-二磷酸);F-1,6-2P转变成G-3-P(甘油醛-3-磷酸)和DHAP(二羟丙酮磷酸);DHAP异构化成G-3-P (三磷酸丙糖);G-3-P氧化成1,3-BPG(1,3-二磷酸甘油酸);1,3-BPG转移高能磷酸基团形成3-磷酸甘油酸(3-PG);3-PG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2-PG);2-PG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产生1分子ATP 。所以选C,且B需改为3-磷酸甘油醛方可。
40.D 解析:水稻叶的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大型壁薄具大液泡且扇形排列的泡状细胞,或称运动细胞。
41 解析:BD 细菌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同时进行,这是细菌对快速生长的适应。DNA复制不受细胞周期的限制,快速生长的细菌,在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时,细胞内的DNA经复制到一半进程,以保证迅速进行下一次分裂。
42解析:AD Watson—Crick
DNA模型的特点是:DNA是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以氢键结合,排列在内部,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外部。
43解析:A “多莉羊”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乳腺细胞)克隆的产物,属于无性生殖,与其他三项无关。
44解析:BC DNA复制过程为:DNA聚合酶Ⅰ使DNA链沿5’一3’延长,DNA连接酶催化链的两个末端之间形成共价连接。DNA复制需要四种dNTP作为原料。
45解析:ABC 核糖体分为游离的核糖体和附着的核糖体,游离的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附着的核糖体附着于粗面内质网和细胞核外膜上。溶酶体膜则无核糖体附着。
46 解析:BD 部分骨髓中有造血干细胞,表皮的基底层细胞有表皮干细胞,有分裂增殖能力;AC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具有增殖能力。
47解析:BC 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厚度约为7.5~10nm;主要由蛋白质和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流动性,因此膜具有流动性,
48解析:AC 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和载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的参与,大分子进出细胞通过内吞和外排,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9 解析:BD 油菜属于十字花科,十字花科的花具四强雄蕊,花药纵裂,合生雌蕊,侧膜胎座。
50解析:BCD 水稻进行无氧呼吸时会产生酒精。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在缺氧环境下仍然有活性,水稻根部较强的乙醇酸氧化能力和发达的通气结构于适应缺氧环境。
51解析:BC 苔藓植物无维管组织,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维管植物,高等植物应包括苔藓植物。
52 解析:D 洋葱根尖体细胞的染色体为16条染色体,胚乳细胞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为24条染色体;成熟花粉粒中的营养细胞是由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小
孢子发育成的,有8条;珠被和囊胚细胞均属于体细胞,都是16条染色体。
53解析:ACD 葡萄糖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属于自由扩散,其它均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
54解析:AB 独立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发生重组;不完全连锁有少部分会发生重组;完全连锁不能发生性状重组;细胞质遗传与母本性状相同,不能发生重组。
55 解析:BD 判断可采用哪种婚配组合,只需判断该组合独立遗传的后代种类和连锁的种类是否相同,不同者即可。A都为2种,C都为4种,不可;B连锁2种,独立遗传4种;D连锁2种,独立遗传4种;BD可以。
56解析:ABD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改变,只是个别碱基对的改变,这种分子结构上的突变无法用显微镜检查的,而且突变可以回复;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DNA区段改变,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因此可以用细胞学检查来进行鉴定。两者遗传效应的大小要看对性状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判断。
57解析:ABD 正确顺序应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侏罗纪”,其它顺序都是错误的。
58.解析:BC 合线期(即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时期,又称联会期,形成联会复合体,因为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个染色单体,所以又称四分体。粗线期染色体缩短变粗,发生交叉互换。到了双线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开始分离,在电镜已经看不到联会复合体。见细胞生物学403页。
59.ABC 皮层最内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称为内皮层(endodermis)。在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两侧的细胞壁)和横向壁(上下的细胞壁)有一条木化和栓化的带状增厚,称为凯氏带(casparian strip);而另一种方式是只有外切向壁不增厚。
60.解析:ABC 伞”。
衣、丝、绵、轮合成团;墨、角(鹿角菜)、马尾、硅,海松 配 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