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90分)
1.细胞膜又称质膜,是细胞表面的被膜。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半透性或选择性透性
B.大多数细胞膜上存在激素的受体、抗原结合位点以及其它有关细胞识别的位点 C.细胞膜是真核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生物膜
D.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以非共价键组合而成
2.某一种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圆形或者卵形,直径0.1~1.5微米,由单层膜组成。它参与多种代谢途径,包括基于H2O2的呼吸作用和脂类代谢作用。这个细胞器最可能是( ) A.线粒体 B.过氧化物酶体 C.内质网 D.溶酶体 3.下列哪一种细胞结构不含有核酸(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粗糙内质网 D.光滑内质网
4.有些物质(如葡萄糖)可与质膜上称为载体的蛋白结合,从而进入细胞,这种转运方式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渗透 D.主动转运
5.一个细胞中DNA的量可以通过测定一种直接与DNA结合的染料的荧光量来测定。下面的柱状图代表一种真核生殖细胞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I,Ⅱ,Ⅲ,Ⅳ和V)的荧光量。下列哪一种结果代表阶段I~V与分裂阶段l~5的正确配对( )
1.减数分裂后期I 2.减数分裂后期II
3.有丝分裂末期II后的胞浆流动 4.减数分裂前期II 5.减数分裂前期I
A.1=Ⅱ, 2=Ⅳ, 3=V, 4=Ⅲ, 5=I B.1=I, 2=II, 3=Ⅲ, 4=Ⅳ, 5=V C.1=V, 2=Ⅳ, 3=Ⅲ, 4=Ⅱ, 5=I D.1=I, 2=II, 3=Ⅳ, 4=Ⅲ, 5=V
6.细胞周期中下面哪个阶段持续时间最短( ) A.G1 B.G2 C.S D.M
7.细胞凋亡首先在线虫中被报道,随后发现在很多生物中都存在。下面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首先在线虫的细胞世系分析中被观察到 C.由单个基因控制
B.它是动物发育中的关键过程 D.蛋白酶和核酸酶参与迥亡过程 8.在下图所示的化学结结构中,表示磷磷脂的是( )
第 1 页 共 8 页
9.计算天冬氨酸的pI值。它的pKl值2.09,pK2值为3.86,pK3值为9.82。( ) A.5.26 B.2.98 C.5.96 D.6.84 10.NADP、NAD、FAD和辅酶A共有的组分是( )
A.1个嘧啶环 B.1个三环结构 C.1个ATP D.1个三磷酸基团
11.一个健康的学生决定参加200m短跑竞赛。但他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所以他除了吃好一些,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准备的了。竞赛时,他用27s跑完全程。跑完后他筋疲力尽、腿抽筋。该学生赛跑时消耗的主要能源是( )
A.肌肉葡萄糖和糖原 B.肌肉中的自由氨基酸 C.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结合的脂质 D.上一次用餐后消化的淀粉 12.在11题中,竞赛中该学生腿部肌肉代谢方式是( ) A.主要是有氧呼吸B.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C.主要是无氧呼吸D.化学反应完全取决于血红蛋白携带的02 13.在11题中,竞赛中该学生腿部的重要生化途径是( )
A.脂肪酸氧化 B.糖酵解 C.糖异生 D.氧化戊糖磷酸产生NADPH 14.在11题中,该学生腿抽筋的原因是( )
A.肌肉中积累了由于迅速呼吸产生的CO2气泡 B.肌肉中积累了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 C.肌肉细胞大量排出Ca2+ D.肌球蛋白不再需要ATP 15.对于变性过程的描述,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使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丢失,一级结构也遭破坏 B.它使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丢失,一级结构不被破坏
C.只使四级结构破坏 D.使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性减小 16.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通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
第 2 页 共 8 页
17.下列关于遗传密码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D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B.自t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昔酸组成 C.由m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D.由r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 18.结构基因是一类编码蛋白质(或酶)或RNA的基因。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的基因调节系统 中包含的结构基因是( )
A.LlacZ基因和LaCY基因 B.LacY基因和LacA基因
C.LacA基因和LacZ基因 D.LacZ基因、LacY,基因和LacA基因 19.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黏菌 C.酵母茵 D.红藻 20.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形体极其微小,为纳米级
B.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DNA组成的核心和外围由蛋白质组成的衣壳两部分组成 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生长和分裂
D.病毒无完整的酶系统,不能制造ATP和独立生活 21.微生物学创始人巴斯德的一个著名实验是( ) A.豌豆杂交试验 B.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 C.鹅颈瓶试验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2.下列哪项特化现象不属于筛管所具有的( )
A.长形的生活细胞 B.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
C.组成分子相连接的横壁形成筛板 D.细胞成熟过程中次生壁不均匀加厚 23.使细胞层数增加、器官增粗的分裂是( )
A.径向分裂 B.横向分裂 C.垂周分裂 D.切向分裂 24.下列结构的形成与中柱鞘无关的是( )
A.木栓形成层 B.维管形成层 C.侧根 D.侧枝
25.已知在离体番茄根吸收K +与氧分压的关系实验中,当氧分压为5%~10%时,K +吸收量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氧分压的继续提高,一直到100%,K +吸收量不再增加。对此,下列合理的解释是( ) A.氧分压高抑制主动运输 B.氧分压高影响载体活动 C.外界溶液中K +减少 D.载体不会增加 26.叶和芽的发生为( )
A.内起源 B.外起源 C.内始式 D.外始式
27.木材横向切面上看到射线呈辐射状,每条射线显示其( )
A.高度和宽度 B.长度和高度 C.宽度和长度 D.横切面观
28.茎中维管束从内向外弯曲之点起,通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的这一段称为( ) A.叶迹 B.叶隙 C.枝迹 D.枝隙
29.花程式中两侧对称;萼片泠生,5裂;花瓣5,离生;雄蕊10枚,9枚合生,l枚分离 子房上位的表示形式为( )
A.↑K5C(5)A(9:1)G B.*K(5)C5A(9+1)G C.*K5C(5)A(9)+1G D.↑K(5)C5A(9)+1G 30.减数分裂发生在哪个过程中( )
A.花粉母细胞→小孢子 B.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 C.孢原细胞→造孢细胞 D.造孢细胞→小孢子 31.花粉粒外壁和内壁差别之一在于外壁含有( )
A.蛋白质 B.纤维素 C.孢粉素 D.蛋白质和孢粉素 32.菊科植物的花序为( )
A.总状花序 B.头状花序 C.穗状花序 D.伞形花序
33.假设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光周期是14小时,该植物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会开花( )
第 3 页 共 8 页
A.15小时光照,随后9小时夜长 B.12小时光照,随后12小时夜长
C.13小时光照,随后11小时夜长,并在第18小时给以一次红外闪光
D.12小时光照,随后12小时夜长,并在第18小时顺序给以一次红光闪光和一次红外闪光 34.下列植物中,属于杉科的是( )
A.水松 B.冷杉 C.侧柏 D.云杉
35.已知洋葱表皮细胞Ψw=-1MPa,置于哪种溶液中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 A.-1MPa NaCl溶液 B.-0.9MPa甘油溶液 C.-0.8MPa NaCl葡萄糖溶液 D.-1.5MPa蔗糖溶液 36.具CAM途径的植物,其气孔一般是( )
A.昼开夜闭 B.昼闭夜开 C.昼夜均开 D.昼夜均闭 37.生长在高光强环境中的草本植物的光合特点可能是( )
A.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高 B.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低 C.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低 D.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高 38.筛管汁液中,干重最多的物质是( )
A.蔗糖 B.葡萄糖 C.苹果酸 D.磷酸丙糖
39.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可了解氮、磷、钾和钙元素的缺乏症。被培养的番茄中,只有一种处理的番茄在其幼嫩部分表现出营养缺乏症,这种番茄显然是缺( ) A.氮 B.磷 C.钾 D.钙
40.下列关于双受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
B.双受精不仅是一切种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C.2个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二倍体的合子 D.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一般是三倍体的 41.原生动物伸缩泡的最主要作用是( )
A.调节水分平衡 B.排出代谢产物 C.排出未代谢的食物残渣 D.进行气体交换 42.下列哪一组动物具有原肾型排泄系统( )
A.海月水母、三角涡虫、日本血吸虫B.猪带绦虫、松材线虫、人蛔虫 C.环毛蚓、华枝睾吸虫、铁线虫 D.牛带绦虫、美洲钩虫、赤子爱胜蚓 43.下列哪种寄生虫的传播媒介与其它三种在分类地位上不属于同一个门( ) A.日本血吸虫 B.疟原虫 C.杜氏利什曼原虫 D.丝虫 44.圆田螺的内部神经( )
A.扭转成“8”一字型 B.发生反扭转不成“8”字型 C.不发生扭转成“8”字型 D.发生反扭转成“8”字型 45.棘皮动物中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是因为( )
A.在系统发育上与腔肠动物处于同一水平 B.是原始的后口动物
C.真体腔极度的退化 D.试营固着或不太活动的生活方式的结果 46.既属于变温动物属于羊膜动物的是( )
A.大黄鱼 B.娃娃鱼 C.鳄鱼 D.鲸鱼 47.下列哪类动物的体腔形成方式与其它三类明显不同(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棘皮动物 48.头足类、涡虫、半索动物和昆虫依次对应的神经是( ) A.软骨保护的脑、梯形神经、雏形背神经管、链状神经 B.梯形神经、雏形背神经管、链状神经、软骨保护的脑 C.雏形背神经管、链状神经、软骨保护的脑、梯形神经
第 4 页 共 8 页
D.链状神经、软骨保护的脑、梯形神经、雏形背神经管 49.下列哪一项结构不是表皮的衍生物(IJ)
A.两栖类的粘液腺 B.爬行类的角质鳞C.鸟类的羽毛 D.哺乳类的鹿角 50.下列动物中,不使用气管进行呼吸的是( )
A.蜈蚣 B.蜘蛛 C.蚊子 D.寄居蟹 5l.下列蛇类中,属于毒蛇的是( )
A.蟒蛇 B.游蛇 C.锦蛇 D.蝮蛇 52.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
A.肌原纤维 B.肌凝蛋白 C.肌小节 D.肌丝
53.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对于下述食物,胃排空最快的是(/ ) A.脂肪 B.蛋白质 C.糖 D.混合性食物 54.ABO血型的分类依据是( )
A.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的类型 B.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类型 C.血清中特异性凝集素的种类 D.血清中的特殊免疫抗体种类 55.关于下丘脑的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B.下丘脑具有调节生物节律的功能 C.下丘脑与恐惧和发怒等情绪反应无关
D.下丘脑可通过调节散热和产热活动使体温保持稳定
56.按照行波学说,基底膜产生最大振幅的部位主要取决于( )
A.声波振幅 B.声波频率 C.听小骨的振动 D.内淋巴的振动 57.下列动物表现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鸟类飞行 B.动物吼叫 C.金龟子的假死 D.动物用肺呼吸
58.当敲打玻璃杯时,生活在水杯中的水螅会马上缩回它的触手,身体也迅速缩短,但敲打几次以后,它的反应就会减慢,并可能不再发生反应。这种现象在行为学上称为( ) A.本能 B.习惯化 C.印记 D.条件反射 59.关于基因与动物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已有实验证据表明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B.染色体和基因结构的突变,导致动物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 C.基因对行为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D.大多数行为的遗传都是受单一基因支配的
60.具有n对相对性状的个体遵从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2表型种类数为( ) A.5n B.4n C.3n D.2n
61.杂种AaBbCc自交,如所有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连锁关系,基因显性作用完全,则自交后代与亲代杂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是( )
A.1/8 B.25% C.37/64 D.27/256
62.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DdEe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占( ) A.25% B 1/8 C.1/16 D.9/64
63.已知大麦籽粒有壳(N)对无壳(n),有芒(H)对无芒(h)为完全显性。现以有芒、有壳大麦×无芒、无壳大麦,所得子代有1/2为有芒有壳,l/2为无芒有壳,则亲本有芒有壳的基因型必为( ) A. NnHh B.NnHH C.NNHh D.NNHH
64.三对基因的杂种Aa、Bb、CC自交,如果所有座位在常染色体上并不连锁,问纯种后代的比例是多少?( )
A.1/8 B.25% C.9/64 D.63/64
65.AaBb的个体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的组合是( )
A.Aa Ab aB Bb B.Aa Bb aa BB C.AB Ab dB/ab D.Aa Bb AA bb
第 5 页 共 8 页
66.某一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它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应该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67.金鱼草的红色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与之独立的决定窄叶形基因(N)和宽叶形基因(n)为完全显性,则基因型为RrNn的个体自交后代会产生( ) A.1/8粉红色花,窄叶 B.1/8粉红花,宽叶 C.3/16白花,宽叶 D.3/16红花,宽叶
68.人类白化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这意味着白化症患者的正常双亲必须( ) A.双亲都是白化症患者 B.双亲之一是携带者 C.双亲部是纯合体 D.双亲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69.“人类基因组计划”要研究人类全套的遗传信息,要研究的染色体数、测定的核酸分子数、测定的序列依次是( )
A.23、23、DNA碱基对序列 B.23、23、RNA的碱基序列 C.24、24、DNA碱基对序列 D.24、24、RNA的碱基序列
70.人的46个DNA分子中有约3.0×109bp(碱基对),如果46个DNA分子连成一长线状分子,每秒复制50bp,共有46个双向复制起点,且各起点距离相等,全部基因组要复制多少天( ) A.7.5d B. 15d C.22d D.30d
71.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 A.0.8 B.0.64 C.0.32 D.0.16
72.PKU和白化病是2种人类的不连锁常染色体的隐形疾病。如果1对正常夫妇生育了1个同时患有这2种疾病的男孩,他们想再生第2个孩子。第2个孩子患有PKU的概率是() A.1/2 B.1/4 C.2/3 D.1/16
73.在第72题中,第2个孩子同时患有这2种疾病的概率是( ) A.1/2 B,1/4 C.1/8 D.1/16
74,在第72题中,第2个孩子患有PKU或者白化病的概率是( ) A.1/2 B 1/4 C.3/8 D.3/16
75.在第72题中,这对夫妇生出1个正常小孩的概率是( ) A.1/16 B.4/9 C.9/16 D.6/16
76.椒花蛾的工业黑化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自然选择实例,工业污染杀死了树木和岩石上的 地农,使得黑色椒花蛾的基因频率增高。这种现象符合自然选择的哪种模式( ) A.稳定性选择 B.定向选择 C.分裂选择 D.不能确定
77.鲸、海豚等生活在海洋的哺乳动物和鱼类的亲缘关系很远,但由于都生活在水域,都进 化成流线型的体型。这种现象称为( )
A.趋同进化 B.趋异进化 C.适应辐射 D.平行进化 78.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几个重要性状出现的次序是( )
A.直立行走→制造石器→脑的扩大 B.脑的扩大→制造石器→直立行走 C.制造石器→直立行走一脑的扩大 D.直立行走→脑的扩大→制造石器 79.诱导动物冬眠的主要因子是( )
A.干旱 B.高温 C.低温 D.光周期 80.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上自然生长的原因是( )
A.降水量太大 B.温度过高
C.土壤中缺乏云杉生长所需要的元素 D.太阳辐射不够强烈
81.成群分布是种群中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成群分布的形成原因不包括( ) 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 B.植物以种子方式传播 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D.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82.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要计算生活在岩礁上鱼的数目,捕了1个样本(数目为S1)并做了标 记,然后释放了标记的样本鱼。1个月后,他又捕了1个样本(数目为S2),发现其中有几条
第 6 页 共 8 页
上次标记过的鱼(数目为S3)。下面哪一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该岩礁上鱼的数目N( ) A.N2=(S2×S3)/S1 B.N=(S1×S2×S3) C.N=(S1×S3)/S 2 D.N=(S1×S2)/S3 83.有关r~对策者和k一对策者,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一对策者生活在不稳定环境 B.r~对策者幼体存活率低 C.k-对策者竞争能力强 D.k一对策者种群恢复能力强
84.从海南岛沿我国东部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
A.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85.从生态学上的种间关系看,下列哪一对关系相当于蚜小蜂蚜虫之间的关系( ) A.蚜虫—蚂蚁 B.白蚁—多鞭毛虫 C.日本血吸虫—人 D.赤眼蜂—松毛虫 86.在生态演替中,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最不可能发生的( )
A.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 B.物种总数先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总量下降 D.生态系统中的有机质总量下降
87.在下图四个数量金字塔中,哪一个与植物一蚜虫一食蚜瓢虫的食物链相符合(厂,87.在下图四个数量金字塔中,哪一个与植物一蚜虫一食蚜瓢虫的食物链相符合( )
88.陆地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 B.木本和草本沼泽 C.北方针叶林 D.耕地 89.右图表示碳循环,其中数字9表示的过程是( ) A.燃烧 B.消费 C.死亡 D.光合作用
90.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口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点,每个样点4㎡,发现5个样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l7、12株。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A.15000 B.16250 C.17500 D.70000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答案完全正确才能得分,共60分)
91.细胞器可按功能分成组,下列功能组错误的是( ) A.核、微丝和原生质膜调节细胞结构和运动 B.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维持膜功能和分泌 C.核、核糖体和光滑内质网加工遗传信息
D.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调节细胞结构和运动
92.关于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形成细胞板
B.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分开需通过胞质分裂来完成 C.植物细胞具有收缩环
D.膜融合将细胞板与母细胞的质膜联结在一起
第 7 页 共 8 页
93.水在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予组成的非极性分子
B.比重比水大的昆虫能够在水面上爬行的原因在于水分子间的内聚力使水的表面张力极大 C.沿海的气候较内陆温和,冷热变化较小,原因在于水分子间的氢键 D.在生物体内的大部分水溶液中,水分子是不电离的 94.测定酶活力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
A.在初速度范围内 B.底物浓度应至少达到10Km以上 C.合适的pH缓冲液 D.温度应尽可能高些 95.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X染色体包含数以百计的基因
B.Y染色体包含着人类46染色体中数目最少的基因 C.Y染色体很可能从一个祖先物种的X染色体进化而来 D.大多数X染色体与女性性别发育有关 96.tRNA的功能包括( )
A.携带氨基酸 B.活化氨基酸 C.与核糖体结合 D.与密码子结合 E.催化合成肽链
97.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分子生物学领域最有力的方法之一。下列对PCR的描述错误的 ( )
A.在PCR中,引物是必需的 B.在PCR中,能够耐受高温的DNA聚合酶是必需的 C.在PCR中,ATP是必需的 D.在PCR中,DNA模板是必需的 98.下面有关限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是是外切酶而不是内切酶
B.限制酶在特异序列(识别位点)对DNA进行切割
C.同一种限制酶切割DNA时留下的末端序列总是相同的
D.一些限制酶在识别位点内稍有不同的位置切割双链DNA,产生黏性末端
99.蓝细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下列关于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 )A.它们是革兰氏阴性菌 B.它们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
C.所有的蓝细菌都能够固氮 D.一些蓝细菌能够与真菌共生 100.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均属于( )
A.种子植物 B.高等植物 C.有花植物 D.颈卵器植物 E.雌蕊植物
101.在C4植物中一些叶片能进行C3光合作用,而其它叶片能进行C4一光合作用,下面对C4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事实上它是C3植物。
B.进行C3光合作用的叶片缺少花环状维管束解剖结构
C.在进行C4光合作用的叶片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没有被合成 D.它指出C4途径是C3途径演化而来 .
10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了下列哪些物质( )
+
A.磷酸丙糖 B.ATP C.O2 D.CO2 E.NADPH和H 103.对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有( )
A.IAA B.ABA C.CTK D.GA E.ETH 104.苔藓植物生活史的特点是( )
A.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B.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 C.具有原丝体阶段,有胚出现 D.受精过程已不受水的限制 105.下列哪些为爬行动物首次出现的结构( )
A.颢窝 B.次生鳄 C.胸廓 D.五趾(指)型附肢 106.下列动物中,哪些在发育过程指出现担轮幼虫( )
第 8 页 共 8 页
A.沙蚕 B.石鳖 C.牡蛎 D.环毛蚓 E.海参 107.下列器官、细胞或细胞器中,主要功能与运动有关的( )
A.(轮虫的)头冠 B.伪足 C.(头足类的)外套膜 D.领细胞 E.刚毛 108.下列关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速各组织利用葡萄糖 B.促进脂肪的分解 C.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糖原异生
109.下列哪些器官的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 )
A.肾脏的排泄 B.血液循环 C.胃肠消化吸 D.肺的呼吸 E.声音刺激引起听觉 110.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短暂 B.持久 C.定位准确 D.迅速 E.作用广泛 111.以下关于性激素的正确表述有( )
A.雄激素促进男性副性征,雌激素促进女性副性征
B.睾丸只产生雄激素,不产生雌激素 C.卵巢只产生雌激素,不产生雄激素 D.男性体内既有雄激素,也有雌激素 E.女性体内既有雌激素,也有雄激素
112.一只失去了雏鸡的母鸡,把一只小鸭当作自己的雏鸡,对它给予照料。这种行为属于(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本能 D.后天性行为 113.下列属于动物的防御对策的是( )
A.穴居 B. 警戒色 C.拟态 D.威吓 E.反击 1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双亲都是色盲,他们能生出一个色觉正常的儿子 B.双亲都是色盲,他们能生出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儿 C.双亲色觉正常,他们能生出一个色盲的儿子 D.双亲色觉正常,他们能生出一个色盲的女 115.下列解剖结构与蝙蝠的翼手同源的是( )
A.人的上肢 B.马的前脚 C.海豚的鳍足 D.蝴蝶的翅 116.与水生植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相比,旱生植物( )
A.根系发达 B.叶片角质层厚 C.叶片气孔数少 D.茎杆有节 117.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捕食食物链在陆地生态系统能量转化中是处于次要地位的食物链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 D.食物链通常只有4~5个环节组成
118.一个池塘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a=b+d B.a>b+d C.aA.物种的丰富程度 B.海拔高度 C.纬度高低 D.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 E.经度大小 120.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
A.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生物量高 C.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 E.适于人类居住
第 9 页 共 8 页
2008年安徽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预赛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9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A D C D A D D D C C A C B D B D D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答案 C C B A C C B D C A C B D C C B A A D B
题号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答案 C B D B A D C F B C A B B B B A C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D D D B C A D A C B A A D B A A D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D D D D D D C A A C
二、多项选择题(完全正确得2分,否则得0分;本大题满分60分。)
题号 91 92 93 94 95 96 答案 ABC ABD BCD ABC D ACD 题号 97 98 99 100 101 102 答案 C BCD ABD AB ABC BCE 题号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答案 ACD AC ABC ABC ABCE ACD 题号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答案 ABCD ACD ADE BC ABCDE ABD 题号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答案 ABC ABC ABD ACD AD ACD
第 10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