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MSDS
物品名称 :切削液
物质状态 液体 形 状 液体
颜 色 GREEN 气 味 温和
pH 值 9..58 沸点/沸点范围 100
分解温度 无测定数据 闪 光 点 ℉ ℃
测试方法: ○开杯 闭杯
自燃温度 无测定数据 爆炸界限 无测定资料
蒸 气 压 无测定数据 蒸气密度 无测定数据
密 度 1.01 (g/cm3, 15 ℃) 溶 解 度 水中可溶解
混合物:
有机醇胺;酯肪酸;精制矿物油; 合成酯;硫系极压剂;氯系极压;界面活性剂;无机盐;防腐剂;非铁腐蚀抑制剂;香料;
消泡剂;水份
三、危害辨识数据
最重要之危害效应:
健康危害效应:长期接触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不属于急性毒性物质之范围内。
环境影响:有造成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环境之虑,不可随意排放。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为水溶性产品,本身不燃,但需防止泄漏,避免直接接触身体各部位。
特殊危害:废液需经废水处理(检查合格),不可随意倾倒或排放。
主要症状:对眼.鼻.皮肤等方面有刺激性之影响;或有头晕、不舒服之感。
物品危害分类:列管以外
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 入:移走污染源,将患者送至通风良好较阴凉处休息,以毛布保暖,或送医检查诊断。
皮肤接触:以清水及肥皂洗净;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以清水冲洗,若刺激感持续,需反复冲洗,严重者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食 入:催吐并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身体有极度不适,需尽速至医院作检查诊断。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一般防护设备及化学安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对医师之指示:患者之状况以及告之暴露途径,时间及地点。
适用灭火剂:一般火灾预防方法(CO2、泡沫、粉末等灭火器)、化学干粉、水雾。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为水溶性化学产品,需注意对环境生态之污染。
特殊灭火程序:于上风处灭火,阻隔火源扩散,以水灭火为佳。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一般消防人员之防护装备及耐化学品之防护衣、防护手套。
个人应注意事项:需限制人员进入,处理人员最好穿着长袖衣物,戴胶手套、安全眼镜及口罩。
环境应注意事项:需通风换气,用有吸收性之物质吸起(如:砂土、抹布等),避免火(电)源、阳光直射
清理方法: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及水沟,凝集沉淀处理,并根据当地之法规,依法燃烧
处 置:搬运时确认保持紧密,使用后需保持密封,勿让气味释放于工作场所中。
如有泄漏需以吸湿干布、木屑或砂土等处理,避免流入水沟、下水道等会污染水质之处;
并通知相关单位,尽速处理。
储 存:储存在原本之封闭桶子内及固定位置,避免高温储存(室温条件即可) 。
避免储存接近电源、火源之场所。
个人防护设备:
呼吸防护:无特殊规则要求(一般口罩可) 。
手部防护:胶手套及一般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安全眼镜、护目镜、护面罩。
皮肤及身体防护:工作衣裤(着长袖衣物最好)或防护衣。
卫生措施:需遵守一般保护及工业安全卫生之规定。
安定性:正常状况下安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
应避免之状况:避免高温储存。
应避免之物质:强酸、强碱。
危害分解物:无测定资料
废弃处置方法:需经过废水处理,经检查合格后,且符合当地法规,始可排放。
依照仓储条件储存待处理之废弃物。
采用特定之焚化或安全卫生掩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