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

来源:爱go旅游网
墼 No.1O TIME EDUCATION October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 赵西坡彭少贤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量也越来 越大。人才对于国家来说是第一生产力,创新人才量越多也就意味着国家的创新能力越强,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对于当代工 科大学生来说,自我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本文阐述了当代工科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现状,并对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进行了具体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0.[SSN.1672—8181.2015 19.030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21世纪的 今天,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加大, 但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本身并没有完全认识到创新 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创造性是尤为 重要的,那么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是我国高等教 育应当解决的首要课题。 1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定义,广义的说创新能力就 是行为主体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实验,最终得到了具有实际使用价 值的新理论或者新发明。创新能力的重点环节就是行为主体前 期对研究对象的发现,以及中期对研究对象的实验论证。创新人 员要具备创新意识,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并且钟爱创新事业,除此 之外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对所研究的新理念 或者新技术有分析论证的能力。 2制约当代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2.1传统的教育模式 当代高校的课堂模式仍然比较陈旧,学校在对工科专业的学 生进行教育的时候,采用的主要方法还是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动 手为辅,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与课程有关的课本知识,在学期末 进行测验的时候也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工科类 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由于缺少教学创新使得课程对学 生来说缺乏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的干预过多,使学生主观能动性不 强,这也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2.2课本知识面的狭窄 现如今,高校对专业的划分在某种层面上促进了学校对专业 性人才的培养,但也正是由于专业的划分,使学生只需要学习与 其专业有关的课程。然而,要精通一门学科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 学科的专业知识,工科类的专业本就繁琐复杂,牵扯面很多,而高 校对专业的限定使得学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学习与本专业相 毗邻的学科知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 的发展。 科类的高分子专业学生来说,他们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广泛并且复 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教学重点一般只是放在学生对重点理论 知识的记忆上,而不去关注理论知识的由来和发展的过程,这对 于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来说,会导致他们思维呆板,不懂得对 掌握知识的灵活变通与利用,这不仅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受到限制也给学生进行高分子材料创新的道路上设置了阻碍。 3.3对实验方式进行改变 工科学生作为发明创造的主力军,实验室课堂对他们来讲是 必不可少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步骤就是实验室教学。充分 利用实验教学,重视实验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思维能力是培养高分 子材料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验课上让学生对学 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与应用,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得以更直 观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方案,增加以学 生为主体的实际操作环节,一方面要注意实验的基础性与实用 性,使实验时刻走在高分子材料这一领域的前沿,另一方面要注 重设计有创新理念的实验平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深刻的 体会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 3.4加强工科类专业与实践单位的合作 学校应该为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实践实习的机会,这 不但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专业进行实践,提高了工科类毕业 生的职业素养,还能加强工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去企业 进行观摩学习能提高自身对专业的钻研与热爱程度,学校还可以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验与创新,从 中不停的完善创新设计的能力。 4结束语 对于工科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大工程,它需要学 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共同去努力:学校积极提倡,鼓励学生进 行创新活动,教师时刻向学生传输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学生自身 要积极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对高分子材料等工科类专业的学 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 改革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成,弋鹏.提升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 创新与创 业教育,2014,(4):68—69. 2.3高校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形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教育机制使得学校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验只体现在 学期末一张百分制的试卷中,它考察的只是工科学生对于理论知 识的掌握能力,但对于工科学生来讲,不会实际操作,只掌握理论 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使得单单一张试卷无法公正客观地测量学生 的学习情况,学校单凭试卷就对学生进行学习好坏的划分,也使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限制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如何加强当代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1学校要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度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奖励制度的建立来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活 动,例如学校可以成立创新启动基金,对有创新作品或者成果的 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与补助,提高学生对创新的积极性。 3.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就是将由教师主讲的课堂逐步转变 成以讲解课堂教材为辅,鼓励学生创新为主的课堂模式。对于工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教研项目(项目编号:校2013005,校2010007)。 一[2】乔兵,王志瑾.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工科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 养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8—93,100. [3]孟维,龙立平,胡拥军等.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 径『I1_广东化工,2013,(23):202-203. 作者简介:赵西坡(1982一),男,山东菏泽人,讲师,武汉大学材料 物理与化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基高 性能复合材料的研究,湖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轻 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 彭少贤,湖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 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