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连续刚构桥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试设计研究 ■郑 勇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 350003) 摘要本文通过主跨200m的连续刚构桥分别采用普通混凝土和轻质高强混凝土 四种模型进行试设计,对上部结构几何尺寸、预应力筋配束等进行试设计,对四种模型 结构优化与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200m主跨连续刚构桥 高强轻质混凝土 试设计 对比分析 1 概述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中结构自重占总荷载比例较大, 轻质高强混凝土能克服普通混凝土自重过大的缺陷,实 梁结构,箱梁顶宽12.OOm,底宽6.50m,单侧翼缘板悬 臂2.75m。主粱0号块长度10.Om,悬臂施工梁段划分为 3.Om、3.5m、4.Om三种。中跨合拢段长度2.Om,边跨现 现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使桥梁上部结构轻型化,将 成连续刚构桥发展的新趋势。下面分别对采用普通混凝 土和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四种桥梁模型进行试设计比较, 有关轻质混凝土的相关设计指标参考《轻骨料混凝土桥 梁技术规程》的文件。 浇梁段长度11.Om(包括合拢段2.Om)。其它尺寸各模型 不尽相同,分述如下: CC、LC0:根部梁高11.0m,跨中和边跨端部梁高 3.5m,梁高沿纵向采用2次抛物线变化;底板厚度从跨 中到根部为30~1lOom,采用2次抛物线变化;箱梁腹板 厚度基本为40cm和60cm。 LC1:根部梁高10.Om,跨中和边跨端部梁高3.Om, 梁高沿纵向采用2次抛物线变化;底板厚度从跨中到根 部为30 ̄110cm,采用2次抛物线变化;箱梁腹板厚度基 本为35cm ̄55cm。 。 2技术标准 荷载等级:公路一I级; 桥面净宽:净11.0m+2X0.5m护栏; 跨径组成:110+200+110m; 桥高:50m:地震烈度:6度; 温度荷载:升温2O℃。降温25 ̄C; 支座沉降:中墩下沉1.5cm,边墩下沉1.0cm。 LC2:根部梁高9.6m,跨中和边跨端部梁高2.4m, 梁高沿纵向采用1.5次抛物线变化;底板厚度从跨中到 根部为25 ̄80cm。采用1.5次抛物线变化;箱梁腹板厚度 基本为32cm和50cm。 4.2上部结构预应力配索 纵向预应力:各模型均采用低松驰钢绞线束,设顶 3主要材料 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预应力连续刚构桥(CC)上 部结构采用C55,下部结构采用C40;轻质混凝土预应 力连续刚构桥(LCO、LC1、LC2)上部结构除墩顶0、 1号块及边跨直梁段、中跨合拢段采用c55 ̄b,其余均 选用LC55,下部结构仍采用C40。 预应力钢材:纵横向预应力钢材均符合《预应力混 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钢绞线标 板束、下弯柬和底板束,其使用规格情况见表1。 表1 各模型纵向预应力钢束使用规格 模型 ,、 使用规格 顶板束21 15.24和19 15.24;下弯束21 15.24; 准强度为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mm,公称面积为 139mm2,弹性模量为1.95xl05MPa,张拉控制应力为 Y ̄LcO 底板束12中J15.24 190}15・24 ̄-t]120J15・24;下弯束12 15・24; 底板束12 15.24 Lcl 1395MPa;竖向预应力钢材采用符合国家标准 (GB1499.2—2007)有关规定的032精轧螺纹钢筋,标准 强度为785MPa。 顶板束19① 15・24和12 15・24;下弯束l2 15‘24; 底板束12 15.24 4结构主要尺寸及预应力钢束布置 4.1 上部结构主要尺寸 Lc2 顶板束21 15.24和12 15・24;下弯束12 l5・24; 底板柬19 15.24 各模型均采用竖直腹板的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箱 r_—] 福建交通科技2012年第1期I 34 l横向预应力:采用3 15.24钢绞线,以75cm间隔布 与结构实际受力条件不完全一致,因此计算所得主拉应 置.交错单端张拉锚固。 力应尽量较小以保证结构安全。试设计中通过合理的纵 竖向预应力:采用032精轧螺纹钢筋,以50cm为间 向及下弯预应力配束,在不计竖向预应力效果时就将主 隔,厚腹板处双肢布置,薄腹板处单肢布置。 拉应力控制在较小值范围内;计人竖向预应力影响后, 4.3下部结构 整个主梁的主拉应力将很小,从而能保证主梁斜截面的 各模型下部结构相同,均采用双薄壁箱形墩,两薄 安全可靠。 壁墩墩中心距6.5m,单箱横桥向宽6.5m,纵桥向宽 本试设计各模型在不计竖向预应力时,主梁最大主 2.5m.横桥向壁厚50cm,纵桥向壁厚50cm。 拉应力情况:各模型中的组合I的最大主拉应力范围为 5上部结构计算 1.76~1.84MPa,小于容许主拉应力2.62MPa;组合Ⅱ、 本次试设计因不涉及具体的生产任务,且设计模型 Ⅲ的最大主拉应力的范围为1.74 ̄1.84MPa,亦小于容许 的墩高较高,相比墩身而言基础的纵向刚度很大,因此 主拉应力2.95MPa; 桥墩底面视为固结处理。结构分析采用有限元程序进 以上各模型主梁主拉应力小于容许的主拉应力,且 行,将主梁离散为132个单元(单元编号从左至右按顺 尚未计入竖向预应力的影响,当计人此影响后,主梁主 序进行,依次为1-132),桥墩离散为44个单元,限于篇 拉应力将进一步降低,更增大了结构的安全储备。 幅有限未给出结构离散图。 7试设计成果进行对E匕分析 6应力控制 7.1轻质混凝土的使用对主梁尺寸的影响 6.1正应力上限控制 表2 ̄5分别给出了各模型主梁主要尺寸的比较,从 根据《桥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中可见轻质混凝土的使用可大大减小主梁尺寸。我国普 的法向应力(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应符合下列规定: 通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根部梁高与跨径之比多在1/15 ̄1/ 荷载组合I:or ≤0.5P.2=0.5x39.9=19.95MPa 20范围内,使用轻质混凝土后可降低至1/20.83,小于国 荷载组合Ⅱ、lit:or ≤0.61<,b=o.6X39.9=23.94MPa 外最小高跨比为1/20.6;跨中梁高与跨径之比多为1/ 本试设计各模型主梁截面最大正应力控制情况:各 46.3-1/73.7,使用轻质混凝土后可降低至1/83.33,与国 模型中的组合I的最大正应力范围为14.54 ̄17.38MPa. 外最小高跨比1/85.1接近;我国常用底板根部厚度与跨 小于容许正应力19.95MPa;组合Ⅱ、Ⅲ的最大正应力的 径之比大于1/207.7,使用轻质混凝土后可降低至1/250, 范围为13.10"19.IOMPa,亦小于容许正应力23.94MPa。 小于国外最小厚跨比1/248.3;腹板最小厚度可减小至 以上各模型主梁截面最大正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且 32cm,基本接近国外最小厚度。 从应力云图可以看出各模型主梁截面正应力沿跨径分布 表2各模型根部梁高比较表 较为均匀,显示各模型截面尺寸及预应力配束较为合理。 6.2正应力下限控制 各模型按全预应力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对混凝土 正应力下限进行控制,限定其大于0使之具有一定压应 力储备。 - 本试设计各模型主梁截面最小正应力控制情况: CC中各组合最小正应力的范围为0.51 ̄2.98MPa;LCO中 表3各模型跨中梁高比较表 各组合最小正应力的范围为0.40-1.87MPa;LC1中各组 合最小正应力的范围为0.64-1.88MPa;LC2中各组合最 小正应力的范围为0.8 1.64MPa。 以上各模型最小正应力均接近或大于O.5MPa,结 构在使用过程不会出现拉应力,保证了结构安全可靠。 6.3主拉应力控制 . 根据《桥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 表4各模型底板最大厚度比较表 构件的主拉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荷载组合I:ord≤O.81< ̄b=o.8x3.28=2.62MPa; 荷载组合Ⅱ、Ⅲ: d≤O.91<1b=0.9X3.28=2.95MPa。 对分段现浇并分段施加预应力的连续刚构桥而言, 由于施工节段间工作缝的存在,使计算程序的基本假定 圈福建交通科技2012年第1期 表5各模型腹板厚度比较表 模 型 腹板厚度(cm) 国外最小厚厚度(cm) CC、LC0 40(跨中)、60(根部) LC1 35(跨中)、55(根部) 30 LC2 32(跨中)、50(根部) 以上国外最小尺寸皆来自挪威的RaftSundet桥,该 桥宽仅10.3m,比试设计模型(12m)小,主跨中间部 分用LC60等级的HSLC(密度为19.5kN/m3),比试设计 模型(LC55,密度20.5kN/m3)强度更高,密度更小, 由此可见本文对主梁尺寸进行了比较充分细致的优化, 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水平。若采用质量更好的HSLC (密度更小,强度更高),则主梁尺寸水平 ̄LRaftSundet 更加轻型是完全有可能的。 7_2轻质混凝土的使用对材料用量及造价的影响 各模型主梁主要的材料用量见表6 ̄7。从中可见, 轻质混凝土的使用可减小混凝土的用量(LC2i;LCC降 f¥15.1%);结构尺寸相同时轻质混凝土的使用可大大降 低预应力钢材用量(LC0比CC降低14.5%);即使结构尺 寸减小较多,预应力钢材用量仍比普通混凝土桥小 (LC2为CC的0.973倍)。 表6各模型主梁混凝土及预应力钢材数量表 注:表中混凝土未计横隔板,钢材只计纵向预应力; 混凝土数量以立方米计。 表7各模型主梁主要材料与CC模型的比值表 轻质混凝土单位造价仅比普通混凝土高约5%-7%, 而轻质混凝土的使用却使混凝土与预应力钢材的用量明 显减小,因此主梁造价将明显降低;加之主梁随着轻质 混凝土的使用和结构尺寸的优化减小,主梁自重将显著 降低(Lc2比cc降低29.9%),在结构自重占总荷载效应 绝大部分的大跨径桥梁中,必将大大减小下部结构及基 础工程量,从而进一步节约工程造价;若再考虑施工节 段重量的减轻可减少挂篮自重以减小悬臂施工难度、或 增大施工节段长度以减少工期的因素,则将愈加节约投 福建交通科技2012年第1期圈 资,增大经济效益。根据国外经验,工程总造价一般可 降低1O%~20%,且跨径越大投资节约越多。国际著名的 美国林同炎中国公司对我国建筑市场作深入调查研究后 认为,在以普通混凝土为主要结构材料的高层、大跨度 的土木建筑工程中推广轻质混凝土,可使工程造价降低 10%v20%,即使国产的高强陶粒一时供不上.不得不采 用进口的轻集料,仍可使工程造价降低5%~10%。随着 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轻质混凝土的成本必将进一步降 低,轻质混凝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带给工程更好的经济 效益。 8结语 (1)轻质混凝土的使用可减小上部结构尺寸。主梁 根部高跨比可降至1/20.833以下,跨中高跨比可降至1/ 83.333以下,根部底板厚跨比可降至1/250,腹板最小厚 度可降至32cm。 (2)轻质混凝土的使用可节约上部结构混凝土及预 应力钢材用量,降低工程造价。结构尺寸相同时轻质混 凝土的使用可使预应力钢材用量减少14.5%;经过尺寸 优化,混凝土用量最多可减少15.1%;即使结构尺寸减 小较多,轻质混凝土桥预应力钢材用量仍比普通混凝土 桥小。 (3)轻质混凝土的使用可显著降低主梁自重,经尺 寸优化最大可降"f1 ̄29.8%。上部结构重量的减轻一方面 可减小基础工程量,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施工难度、或可 增大施工节段长度以减少工期,这些将进一步节约工程 投资。 参考文献 【1】马保林编著.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行业标准.JTG D60—2004,公路桥 涵设计通用规范. [3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行业标准JTG D62—2004,公路钢 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行业标 ̄ftJTG D63—2007,公路桥 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 202—2006,轻骨料混凝 土桥梁技术规程. 【6]叶征伟,胡大琳.预应力高强轻质混凝土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研 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7】郑 勇,胡大琳,沈永林.轻质高强混凝土在连续刚构桥中的 应用分析.公路,2005(7). 【8】叶征伟,陈金州,郑勇.轻质高强混凝土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试 设计研究.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攻关项目.2004. 【9周军生,宋桂峰.91挪威R.aftSundet ̄简介.国外公路,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