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一项是( ) A.藤椅 辩护 酸辛 喜欢玩游 B.安祥 暴怒 预警 若有若无 C.咕噜 叮嘱 凝望 默默无言 D.惩戒 消耗 衔着 天生忧郁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生动的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这些都是专家们研发探索和首次尝试的结果。
D.“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毒胶囊”中的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B.某医院院长被迫在死者追悼仪式上下跪的视频引发各方关注,医闹闹到如此地步,确实骇人听闻。 ....C.得知他们是来自杭州的小记者后,浙江的代表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炫耀:你们真能干! ..D.清明节前夕,“代理扫墓”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专家解读清明祭祀文化,直言“代理扫墓”滑稽可..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
B.春华秋实,没有那温暖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国的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C.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假设你的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难道天还会塌下来么? D.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史记》) (2)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 《桃花源记》)
(3)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5)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6)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7)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8)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 (《论语》) 三、诗歌鉴赏 7.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四、综合性学习
8.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某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举办了以“美化中国,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语意,续写下句。(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蓝色、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根据材料概括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
材料一:1月10日,连续的微风天气,使北京遭遇自今年元月1日开始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监测后首个严重污染日。1月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直到15日,一场小雪带着西北风,才吹走了笼罩京城六天之久的浓霾。1月23日,令人厌恶的雾霾又一次降临。
材料二:近二十年来,我国每亿元GDP产生的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例,发达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普遍已降到30%以下,而我国迄今仍在70%的高位徘徊,几乎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2分)
⑴ 学而不思则罔 通 ⑵ 尊君在不 通 ⑶ 出门看火伴 通 ⑷ 不亦说乎 通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①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②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③徐孺子,名稺(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为人高洁,有“南州高士”之称。④府君:对太守的敬称。廨:官署;衙门。⑤式商容之闾:登门拜访商容。 1)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仲举/言为士则 B.陈仲举言/为士则 C.陈仲举言为/士则 D.陈仲/举言为士则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为豫章太守(________) .(2)主薄白(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4)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树 赵丽宏
①A秋风在大地上游荡。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惶失措的野兽,在悄然而至的秋风里一哄而散,逃遁得不知去向。
②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年轻时代生活在乡村的那几年,我真正理解了成熟和收获与秋天的关系。在高旷澄澈的蓝天下,等待收割的稻田金浪起伏,长江边的芦花银波荡漾,迁徙的雁群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远方,天地之间回荡着它们的鸣唱……这是无比美妙的景象。在城市里,看不到成熟的秋林和原野,也闻不到成熟的果实和稻谷的清香,你只能从气温的变化中感觉秋天。高楼大厦一年四季以不变的姿态屹立在你的视野里,它们决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动。 ③好在城市里有树。树,向城里的人们报告着秋天的消息。
④从我书房的那扇西窗中望出去,能看到三棵树,一棵樟树,一棵月桂,还有一棵枇杷树。也许,在一年四季中,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的是这几棵树。在休息的时候,在思索的时候,我总是凝视着窗外,欣赏它们婀娜多姿的绿色身影。它们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向我昭示着自然和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我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
⑤春天,它们最早把清新的绿色送入我的眼帘,使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多彩。夏天,它们用浓浓的绿阴遮挡炎阳,在酷暑中带来些许清凉。这三棵树,引来了很多飞鸟,每天早晨,都能听到鸟在树阴中快乐地唱歌。此刻,那棵月桂树上已经蓓蕾满枝,再过些日子,空气中就会飘漾起桂花的清芬。空气中如果有树的气息,世界也会变得清新亲切。
⑥我知道,随着秋风的加剧,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大树的绿叶会枯黄,会从枝头脱落。
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衰亡和没落。冬天,那些常青的树木依然用绿色证明着它们的存在。而那些脱尽了树叶的树木,同样使我感觉到生命的顽强。B在寒风和霜雪中,光秃秃的枝杈就像无数伸向天空的手
④
⑤
①
②
③
臂,它们似乎是想拥抱什么,召唤什么。凝望这些冬天的树,我的心里不会有枯萎的联想,冬天是无法消灭这些树木的,等春风一来,它们马上会萌芽长叶,把绿色的春消息传遍人间。苏东坡说:“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我想,这松柏,应该是所有树木的代称。
⑧是的,此刻,我想为树,为这些人类的朋友说几句感激的话。它们默默地屹立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绿,给我们宁静,给我们清新的空气,却从来不会要人类回报它们。在这个世界上,树是人类最重要最可靠的朋友,我们理应对它们满怀感激之心。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不少年龄比我们上一代的老人们还要老的大树,它们目睹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也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座城市。它们不但没有使我们的城市变得衰老,还使一代又一代人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我们的城市因为它们而显得年轻。树是沉默的,面对自然,它们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然而面对人类的摧残,它们却无可奈何,只能逆来顺受。很多年前,我曾写过文章,为城市里的那些大树担忧。我曾经担心我们这个城市最终将会变成一片没有绿色的水泥森林。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树的重要,体会到树的可亲可近和可敬。这些年,上海到处出现新的绿地,大树和高楼一起生长着。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⑨很久以前,读过一位四川诗人的诗集,书名是《伐木声声》,诗人用一种豪迈骄傲的态度对砍伐大树、毁灭森林的行动大唱赞歌。长江流域的森林,就是在这样的赞歌声中消失的。这样的诗,现在再读,当然是触目惊心了。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书桌上也有一本旧诗集,作者是19世纪的法国人拉科姆。其中有一首诗,题为《栽树》,我忍不住要把它抄在这里:
⑩谁栽下了树,谁就栽下了希望。正如人的生命,必须扎根于时间的泥土才能爬向上帝的天堂。小树啊,谁能预料长大后,它们将会多么壮观。
1)文章第②段写了乡村秋天的哪些自然景象?请简要概括。
2)书房的窗外只有三棵树,但在一年四季中却能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这是为什么?
3)通过生动形象的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是散文作品描写景物的常用手法。下面是《济南的冬天》中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请你对此句作出自己的赏析,然后再从文中画线A、B语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4)本文的作者对城市里的树情有独钟,感慨良多,从中获得了许多人生感悟。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 12.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本段文字主要描绘了 (景物)的 (特点)。 2)划线句中的“顶”改成“覆盖”好不好?为什么? 七、作文
13.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
【参】***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D C D C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侯将相宁有种乎?(2)黄发垂髫(3)蒌蒿满地芦芽短(4)春风不度玉门关(5)宵眠抱玉鞍
(6)急湍甚箭(7)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8)施于人 三、诗歌鉴赏 7.1)C
2)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四、综合性学习
8. (1)示例一:在青山绿水间尽情唱歌;示例二:在洁净大地上诗意栖居。 (2)示例:标志由“energy”的第一个字母“e”、中间的变形汉字“节”构成一个圆形图案。“节”字由古长城、烽火台图形和“能”的汉语拼音首字母“N”构成。图案为蓝色。整体图案的含义为中国节能,通过节能还天空、海洋于蓝色。图案设计中英文兼收并蓄,物形与文字浑然一体,结构紧凑,意味深长,可谓独具匠心。 (3)示例:不利天气是因素之一,排放了太多的污染物质是根源。 五、文言文阅读
9.⑴ 罔—惘 ⑵ 不—否 ⑶ 火—伙 ⑷ 说—悦 10.1)B
2)(1)担任(2)报告,禀报
3)(1)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2)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署),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4)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且有独特的施政方针,就是敬贤礼士。
5)要心里装得下贤士,积极投身于民间底层去礼贤,不以自己当官而高傲,虚心学习为人处世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11.1)稻谷成熟,芦花盛放,雁群迁徙。
2)它们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昭示着自然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使“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多彩,使“我”感觉到生命的顽强。
3)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比作花衣,把想象中春天满山花草覆盖的景象比作国美的山的肌肤,而肌肤、穿花衣又具有人的情态,将济南冬天雪后小山的美景表现得生动形象。
②示例一: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酷暑比作野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酷暑被秋风驱散的情状,把季节的更替表现得具体可感。
示例二:B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光秃秃的枝杈比作伸向天空的手臂,赋予枝杈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出了枝杈生命的顽强。
4)要有树一样的奉献精神,且不求回报;要像树一样面对痛苦挫折,要坚韧顽强;要像树一样善良、顽强和宽容。
12.1)雪后的山;秀气。
2)“顶”字准确的表现了树尖上小雪的位置和形状,呼应雪之小。(1分)用覆盖则说明雪比较大,与小雪不吻合。(1分) 七、作文
13.这天我回家晚了
当暮色染透了苍穹,一轮孤月,倒映在冰冷的河水中。而,此时的我却在小河边独自生闷气。妈妈取钱时,突然发现少了50元,变不分青红皂白的推在我身上。明明不是我,为什么不相信我?我可是您女儿呀?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相信我?我捡起河边的小石子就往河里仍。望着那平静的河面荡起浪花,扩起涟漪一层层的往外拨。我的心情平和了很多。
带水面平静后,那轮明月又现身影,河水是一片蓝色的汪洋,月亮是一叶孤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航行。没有伙伴,没有指南针,更没有航海册,他孤独的飘着,飘着,菊花的芬芳漫天遍野,桂花的醇醉痴痴缠缠。我的奋怒却无人理会。
美丽的月亮,温柔的月亮,忧郁的月亮,奋怒的月亮,哭泣的的月亮,她在太阳无私光辉的照耀
下,圆了缺,缺了又圆但他始终是唯一的,是独一无二的。夜虽忧伤,但有了月的清辉,忧伤就会淡一些。夜空虽美,但有了月的存在,夜空会更美。有月的星空是否让你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是否让你心中充满了希望?
仰头望着月,我想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突然觉悟‘家人多么的重要’,李白身在远方,思念着故乡。思念着家人,却不能相见,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秋天的风轻轻地飘,树上的叶子轻轻地撒落,飘落在水面上,无声无息。风很干净,蜷在月华的温柔里,飘在这一季最美的温存里。月影中晶莹剔透的露,是我悔恨的泪水,他静静地流淌。
我顿悟了。面对皎洁的月光,我们回望阴影的存在,享受到欢乐和宁静。背对月光,我们只会看到自己的背影,看到黑暗。我转过身去,面对回家的小路,当月光重新沐浴着我的面容时,我的心已经宁静到高原的湖水了。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它是我明白——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