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考语文绝密预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6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刹那(chà) 订正(dìng) 茅塞顿开(sài) ...B.贮藏(chǔ) 倾斜(qīng) 轩然大波(pō) ...C.解剖(pōu) 酝酿(niàng) 爱憎分明(zēng ) ...
D.符合(fú) 乘客(chèng ) 自给自足(gěi) ...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千姿百态 花枝招展 大庭广众 B.通霄达旦 息息相通 交头结耳 C.粗制烂造 相得益彰 追不急待 D.古朴美观 焦燥不安 不记其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202X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 B.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
C.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4.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 ,充满着天真的 幻想;少年像 ,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 生活的情趣;中年像 ,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 ,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 ②一首浪漫的诗歌 ③一篇美丽的童话 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概括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我市的灯饰将从“亮起来”变为“美起来”,目前正在实施让灯饰 “动起来”的目标。
C.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 监管力度。
D.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后,林志颖的儿子小小志和李湘的女儿王诗龄立即迅速蹿红网络。
6.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及相关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施耐庵。
优质资料
B.《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马国等地的经历。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史记》的名言。 7、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12分)
⑴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2)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3)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蒹葭》) (4)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5)《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人生志向、品格的句子是 , 。
(6)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到“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这与《曹刿论战》中“取信于民”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 , 。 (7)针对安倍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30日表示,中国人民不欢迎他,中国领导人也不可能同他对话。就连日本的盟友美国也对此表示“失望”,这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所言“ , ”
二、文言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8—10小题。(6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武陵春》这首词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9. 下面对这两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沉醉”二字露出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地传达出作者 流连忘返的情致。
B.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
载不动。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2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11—15小题。(16分)
优质资料
甲文: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 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
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 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 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 声威天下,欲为大事⑤,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 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 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面刺: (2)间进: ...(3)不相说: (4)遂走: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3分) (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1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2分) 甲文: 乙文: 15、甲文中邹忌用了什么方法向齐王进谏?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优质资料
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20小题。(15分)
良 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
线 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优质资料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
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⑪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⑫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⑬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⑭而我,也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6.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什么用意?(2分)
17.分析选文第⑦段和第⑨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 ..
(2)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 ...
18.选文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选文分析这两段的作用。(3分) 19.你怎样理解第⑫段划线的句子?(3分)
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20.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3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1—25小题。(16分)
倡导节约
⑴自从党中央倡导节约以来,全国人民积极行动,从“光盘”行动开始,节约的资源量已经形成了一组可观的数字。例如,我们每年在餐桌上节约的脂肪量预计可达800万吨,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这样每年就可减少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所以,我们每
优质资料
一个中国人都应从餐桌开始节俭。节俭是一种美德。
(2)我国人民历来崇尚节俭,先辈们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从历史的变迁、世事的兴衰中认识到了节俭的必要性。从提出“情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的管仲到告诫“节俭则昌,淫逸则亡”的墨子;从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的荀况到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李商隐;从《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这些都说明了节俭是一种美德。
(3)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过着洁白朴素的生活,与人无求,于己无愧,不为物欲所羁绊,就可以把人的整个身心投入到追求的事业中去;反之,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生活中永远不会产生崇高的理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古语有云:“自古纨绔少伟男”,纵观古今,凡是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绩的人,都拥有节俭这一美德。
(4)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节俭,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样与节俭息息相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一直以来都倡导全国人民勤俭节约,他曾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当前,党中央号召全国人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节俭。这些无不表明节俭的重要性。
(5)其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能止于餐桌,更不能仅仅限于一时,还需要以更加宽泛的视野、更高层次的眼界,在思想上,在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上,来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改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有责任继承“节俭”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
21.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3分)
22.选文第⑴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3.请分析下面材料能作为选文事实论据的理由。(3分)
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
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肯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 24.选文第(3)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5.请拟写一条倡导节俭的公益广告语。(要求:不能引用选文原句)(3分)
四、综合性学习(7分)
优质资料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26. 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 活动一:识书信 写汉字】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书信的小知识,请把其中“尺牍”“信札”两个词语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人们用它交流信息,传报平安,倾诉情感,畅谈人生… … 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线 【 活动二:做
调查 说现状】 下面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
【活动三:提倡议 共参与】 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 2 分)
【 活动四:写书信 表情意】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你给他写一封简短的信,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100 字以内)。 ( 2 分)
五、写作。(60分)
27.因为有人爱你,所以你是幸福的;因为有事可做,所以你是充实的。因为有坎坷,你学会了坚强;因为有失去,你懂得了珍惜……请以“因为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因为有
优质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