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赵红艳杨悦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每天都要处理和分析大量信息,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要课题,教 育途径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深刻影响着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同时,提出高校媒介 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分辨信息及选择信息能力方面提供可行途径。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媒介意识 全媒体时代来临,时刻改变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媒介的迅速发展,新媒体 的不断出现,也使得教育界不断面临着 新的课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锋群体, 每天会接触大量的信息,由于对媒体缺 乏正确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他们容 易把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及 商业动因的媒体信息等同于社会实际, 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会导致一 些不健康的信息被好奇心的驱使下全盘 吸收.从而引起思维简单化、平面化,自 我封闭.对外界不信任,缺乏合作精神和 责任感。因此在高校教育环境中如何培 养大学生获取信息、分辨信息和综合利 用信息已经成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关 键所在。 一、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发展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 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 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它的实质是人们怎 样处理与媒介关系的问题。媒介素养教 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 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 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 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 社会发展。 英国电影学院提供了上世纪80年 代至今一直流行的一种媒介素养教育课 程内容设计,通过向学生提供媒介现象 的核心概念或关节点的方式来构建课程 框架。这种模式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 育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其核心概念和 关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媒介机构:谁在传播?传播什么? 为什么传播?谁生产文本?谁在生产 过程中发挥作用? 媒介组织:经济学与意识形成;意 图和结果。媒介的类型:什么类型的文 本?不同的媒体(电视、收音机、电影等); 文本的形式(纪实、劝服等);类型(科学 幻想小说、肥皂剧等);其他的 文本分类形式:不同的讯息分类与 受众解读的关系。 媒介技术:媒介产品如何生产?这 种生产可以采用何种技术?如何使用这 种技术?这些技术对媒介生产过程和最 后产品有何影响? 程和《新闻采访与编辑》、《非线性编辑》 媒介语言:我们如何理解媒介信息 等实务课程,并且应该引导学生赏析各 的含义?媒介是如何生成意义(Meaning) 种媒介的精品之作。 的?规范和惯例;叙述的结构。 2.注重媒介实践。传媒教育的根本 媒介的受众:谁接受信息?他们怎样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而素 理解媒介信息?受众如何被分类?受众是 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只有 如何寻求、选择、消费和反映文本的?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传媒教育的活动中 媒介表达:媒介如何再现自己的主 不断锻炼、探索.媒介素养才能提高。让 题?文本与事实、人民、事件和思想的关 大学生参与校园广播、电视台、网站的节 系:成见与其后果。 目主持、制作、拍摄、采访.开展DV作品 这种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在过去的 大赛。邀请名主持、名编辑、新闻人物等 十年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英 走进校园,给大学生开设讲座、开展培 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我 训.进行面对面交流。带领大学生深入地 国进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 方媒体。参观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去 也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这种模式和其中蕴 电台、电视台当兼职主持、导播,参与活 涵的方法。 动策划、后期制作.学习摄像机、录音机 二、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培养 的基本使用方法,破除大学生对媒介的 参考西方媒介素养教育主体模式, 神秘感,减少盲目崇拜。只有在这样的基 结合中国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我们认 础上.大学生才能以健康的态度来支持、 为。一方面高校要把正规系统的媒介素 参与媒体互动,而不是沦为流行文化、媚 养教育课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来,完 俗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与消费。 善媒介素养评估指标:另一方面,也要加 3.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结 强和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 合。网络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每天与学生接触, 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为学校 做学生思想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 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阵地.开辟了新 养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应该责无旁贷 途径。许多学校在网上开办“红色网站”, 地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 将各种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 作用。 有益的信息移置到网络上,把政治理论 1.有效理论模式。大学生媒介素养 课搬上网络。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 教育伴随媒介产生及使用的全过程。最 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双向交流活 初提倡健康地获取媒介提供的信息。高 动,靠对等信息流解决矛盾,用丰富、正 校以思政理论课教育为基地,在大学里 确、生动的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和 开设媒介教育课程。灵活开展媒介素养 价值观念。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校思 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科 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 学和最有效的方法。利用讲座、活动、会 网络媒介素养。同时加强大学生媒介法 谈的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倡导。让 律意识提高媒介道德修养。 学生了解不同媒介的特性。以及如何获 取、分辨和选择信息。同时,建立与完善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项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辅助 目《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阶段成果 教学活动各高校应引进和培养专门的师 (OW2O0803) 资。设立专门的课程.组织相关社团、开 参考文献: 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指导学生正确 【1】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 理解、建设性地利用媒介信息和资源。开 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fJ1.新闻记者, 设有关的课程是高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20o4,(5).口 的主要手段.课程的设置应是必修课和 选修课相结合、理论课和技能课相结合, (编辑/永安) 如《新闻概论》、《大众传播学》等理论课 活力2010・10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