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酒文化
题 目: 中西酒文化蕴涵及翻译 院 系: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2012年12月20日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种交际工具,无论从 广义还是狭义角度讲都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化的载体, 并在诸多方面体现文化。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 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 词汇这个层次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涉及面也最为广泛。 中国酒文化渊源流长,有其独特的文化词:酒令;中国 与酒有关的成语累累,中国名酒驰名海外;西方由酒构 成的词组很多,与酒有关的成语和西方名酒也不少;通 过了解中西酒文化的不同蕴涵,词汇差异,有助于我们 正确理解英语,更好地运用英语。 一、 中国酒文化蕴涵及英译 (一)中国酒的起源及概念意义
1.中国酒的起源。中国的酒有5000年以上的历 史,在龙山文化时期(约5000年)就出现了酒。在中国关于酒的起源的记载有多种。《战国策》中言:“帝 女令仪狄作酒而美”。《酒诰》中言:“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民间更流传着多个版本 关于酒的起源的传说。民间传说中最著名的要数“杜康造酒”。相传杜康是个牧羊人,于放牧中不小心丢 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简,半月后失而复得并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杜康于是弃牧停 鞭,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售佳酿,名扬天下。杜康也逐渐成为酒的代名词。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 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随着农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酒文化。
2.中国酒的概念意义。《现代汉语词典》(2001, 675)中,对酒的定
义是“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 (二)中国酒构成的文化词
文化词(cultural words)是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具有的事物和概念,而另一文化中没有(周志培,2006:491)。酒令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事物。英译词是fmgerguessing game。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 最早诞生在西周,完备于隋唐。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原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 (三)中国与酒有关的成语的翻译
1.直译(1iteral translation)。中国与酒有关的成语能直译的尽量直译。因为任何一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思想或意念时,常常采用某一种比喻或是其他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并富有感染力。直译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文风或手法,使译文与原文有近似效果,得到最大的好处(金惠康,2004:423)。如:酒色伤财(Wine and women cost money)、酒肉朋友(Wine and meat friends)、酒池肉林(A lake of wine and woods of flesh)、酒过三巡(wine is passed three rounds)。
2.意译(1iberal translation)。汉语成语并非每条都能按字面翻译的。有些成语的比喻形象是译文读者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如“灯红酒绿”,如果译成with red lights and green wine,读者一定 不知所云,莫名其妙。因此意译为:dissipated and hxu— fious.再
比如借酒消愁drown one’s trouble in drinl【,纸醉金迷(a life of)luxury and dissipation.
3.借用(borrowing)。有许多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在意义上对等的,我们可以用英语成语来翻译这部分汉语成语,给译文读者一种生动感和亲切感(冯庆华,1997:131)。如:烂醉如泥(dead arink)、如醉如痴(to lose one’s mind)、酒后之勇(Dutch courage)o“Dutch
收稿日期:2010—03—02 courage”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载,“Dutch courage”最早出自于英国诗人艾德蒙·沃勒(Edmund Waller) 的“Instruments to a painter”,在书中,沃勒戏谑荷兰人,说“荷兰人的勇气”只在酒醉后才瞬时进发。后来,这句反衬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英勇的“Dutch cour- age”流传至今。 (四)中国酒名的翻译
1.中国白酒翻译成英文大部分采取汉语拼音之音 译,如:古井贡酒Gu Jing Gong Jiu,剑南春Jian Nan Chun,郎酒Lang Jiu,茅台Mao Tai,杜康Du Kang,等等。对于“杜康”酒名的英译,有人建议译为Du kang--Chinese bacchus(中国酒神)。Bacchus是希腊神话中酒神的名字,它易使西方人联想到美酒。
2.葡萄酒和啤酒的英译。葡萄酒的英文是wine,白葡萄酒white wine,红葡萄酒red wine;Dry wine指的是酒中含糖量低于每升4克;semi—dry wine是每升含糖量介于4到12克之间。中国葡萄酒的英译以产地的汉语拼音及品牌对应英语加上以上酒的品种即可。如北京干红葡萄酒BeiJing Dry Red Wine,长城干白葡萄酒Great Wal Dry White
Wine等。对于果酒的翻译则冠上这种水果的名,如cherry wine樱桃酒,apple wine苹果酒;啤酒的英译是产地的汉语拼音及品牌对应英语加上beer,如:青岛啤酒TsingTao Beer,雪花啤酒Snow Beero 二、西方酒的蕴涵及翻译
(一)西方酒的起源及由酒构成的词组
1.西方酒的起源。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许多种说法。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希腊人则认为酒是由狄奥尼索斯带到人间来的。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酒神造酒”说。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相传是众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密莉所生。天后赫拉出于嫉妒烧死塞密莉。宙斯把狄奥尼索斯救出缝在他的大腿里,使他获得第二次诞生。后由女神伊诺及山林仙女们抚养长大,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 萄和酿酒的技巧。酒便逐渐在欧洲大陆盛行起来,狄奥尼索斯也渐成为酒的代名词。
2.由酒构成的词组。酒的统称是alcoholic drinks或是liquor,烈酒是spirits或s~ong wine,葡萄酒是wine,啤酒是beer。由wine构成的词组很多。常见的有green wine(新酒)、winebibber(酒鬼)winepress(榨 酒机)、wine taster(品酒人)、Adam’S wine(水)、appe—tizer wine(胃葡萄酒)、bee wine(发酵酒)、check wine(名牌酒)、cooled wine(冰镇酒)、ginger wine(姜汁酒)、glutinous rice wine(糯米酒)、yeast wine(酒母)等 词组。由beer构成的词也有一些如:dr beer(生啤酒)、stout beer(黑啤酒)、canned beer(罐装啤酒)、 smal—beer(淡酒)、stable beer(走了气
的啤酒)、ginger beer(姜汁啤酒)、beer belly(啤酒肚)等。 (二)西方由酒构成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词
1.酒吧(bar或pub)。“酒吧”(bar)一词产生于粗犷的美国西部,西部人有点野,卖酒的小店老板生怕酒客打起架来砸了他们的柜台和货架,所以在柜台外面架起了栏杆,要打架就在栏杆外面打。Bar就是“栏杆”,“横梁”“棒条”的意思,从此,这样的小酒店就叫“吧在英国,小酒店(public house)非常普遍,遍及 大小城,而且历史悠久。小酒店内均设有公共酒吧(public bar)和卧榻酒吧(1ounge bar)。小酒店是英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是成年人交朋友聊天的地方。即便是独居的人也能在这里找到友谊和安慰。
2。戒酒互助会(Alcoholics Anonymous,简称“AA”)(汪福祥,伏力,2008:126)。世界上第一个戒酒互助会于1935年6月10日在美国成立。创始人是比尔威尔逊和鲍伯。“戒酒互助会”又称“嗜酒者互诫会”、“戒酒无名会”等。戒酒互助会实质上是通过心理治疗和身体治疗相结合的多元化治疗方法,达到控制酒精滥用的目的。戒酒互助会对参加者唯一的要求是自己具有戒酒的愿望。在戒酒互助会中,酗酒者互相分享各自的经历、体验、力量和希望,依靠群体的力量最终达到助人助己的目的。
3.禁酒时期(the era of prohibition)。禁酒时期指的是1919-1933年间,美国试图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法令,除医用外,禁止制造、贩卖或运输含酒精的饮料。1920年美国国会批准宪法修正案第18条,在全国禁 酒。1933年,国会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通过宪法修正案第21条又
废除了这项禁令。
(三)西方与酒有关的成语翻译
1.直译。在英语成语中,有一部分因使用范围大、历史久,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能为中国读者所接受,我们可以采取直译(冯庆华,1997:123)。如new wine in old botle旧瓶装新酒。
2.意译。有些英语成语由于其文化背景的缘故,中国读者还不能通过它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它的比喻意义,对这类成语我们可以采取避开其字面意义,采取意译的方法,如:good wine needs no bush,酒好不用做广告。Bush指的是悬挂在外的一束常春藤,用作经商的广告。再如half—seas over喝的半醉的人。这个成语有一个故事。英国是一个爱航海的民族,从前,海上交通多数靠帆船:帆船遇上风暴,难免东倒西歪,有时甚至歪得似乎横躺下来,“半边甲板都没人海面”。一个走起路来都东倒西歪的醉汉,正像这样一艘在怒海里颠簸的帆船,所以,人们就用hag—seas over来说醉得跌跌撞撞,只是还未到烂醉如泥地步的人。
3.借用。有些英语成语能找到对等的汉语成语,因此可采用借用的方法。如:as drunk as a lord烂醉如泥。直译英文是“醉得像贵族似的”。18世纪英国贵族以醉酒为时尚,就流下了这条成语。 (四)西方酒名的汉译
西方酒名的汉译大致采取如下方法:
1.音译法。音译法就是模仿酒名商标的发音而进行汉译的方法。通常是若其商标构不成意义,多采用音译法。如Corona科罗娜(啤
酒)Macallan 18 years(麦卡伦18年)。
2.直译法。直译法就是根据酒名商标的语言,直接把词意翻译成汉语的方法。如Canadian club(加拿大俱乐部),Royal Salute(皇家礼炮)。 3.谐音法。谐音法就是以酒名商标的发音为基础,根据其特性、能等需要,灵活选用中文中发音大致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来音译原名的部分或全部发音,谐音法应用相当普遍。如Vermouth原译为“苦艾酒”, 不妥,改为“味美思”后,不仅“味美”,而且文字也美。Holsten—好顺(啤酒:饮用此啤酒,诸事好顺利)。还有Carlsberg嘉士伯(啤酒)、Henessy(轩尼诗)、Whis- key(威士忌);Brandy(白兰地)等。西方酒名的汉译对酒的销量有很大的影响。英国的威士忌Whiskey和法国的白兰地Brandy均为世界名酒,但两者在香港市场上的销量却大相径庭,后者较前者高出近20倍。问题就出在中文译名上。人们一看到商标便做出联想:威士忌,威风凛凛的男士都忌喝,何况我凡夫俗子,结 果只有避而不买;白兰地,白兰盛开之地,诗情画意,跃然纸上,购买欲望油然而生(顾维勇,2006:8O)。
4.省译法:省译法指对酒名的部分词、音节或字母进行省略性翻译,如Budweiser--百威(啤酒)。
5半音半意法。香槟酒的中译名,取原产省“香巴涅”之音,巧妙地把音译,酒香及名酒迎宾朋的意思结合在一起,是典型的半音半译法。此译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欢,也受到法国人的赞美。
6.习惯译法。有一些商标,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用规范方法翻译,所以采取习惯译法。如英国的Jammie Walker牌威士忌,因包装形式不
同分别叫“红方”(Jw Red Label Scotch),“黑方”( Black 1.qhel Scotch)。“蓝方”( Blue 1ahel Scotch),即没按音译,也未按 Walker的意译。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酒文化亦显 现出不同的特征。在酒文化起源上,中西方的看法完全不同。中国人一向主张“人造酒说”,因此有“杜康造酒”的传说;而西方普遍认为酒是由神创造的,所以有“酒神造酒”的传说。酒令和酒吧是中西方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词。对于中西方与酒有关的成语翻译本 文归纳为三种即直译,意译和借用。对于中国白酒的的翻译大部分采取拼音法,而对于西方酒名的汉译谐音法的应用最普遍。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不仅欣赏了中西酒文化,同时还饶有兴趣地学到了与酒有关的英语的词和词组。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2001.
[2]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 大学出版社,2006.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 社,2008.
[6]顾维勇.实用文体翻译[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Cultura1 Connotations of Alcoholic Drink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nslation MAO Cui
(Co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oo72,China)
Abstracts:Language is a mirror of social life and human development.In the vocabulary of any language,one finds a fo
cused reflecti0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concerned.Alcoholic driI has the dife:rent sources and their own deep cultural
connotati0ns both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This article discusses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lcoholic出lll【botll iIl
china and western coun~es and explores出e diferent means to translate idioms and brand of alcohohe drink from Chi— nese to English and vice versao
Key words:alcohohc drink;cultural connotation;transl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