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用0.5mm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分别涂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岀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不能答在试卷上;试卷不交,请妥善保存,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涌现出《汉字英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流。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是对文化类节目低俗化、轻浮娱乐化倾向的剥离和反拨,对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唤醒,实现了思想性与观赏性的张力平衡。
然而,传统文化类节目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其主要表现是对传统文化发掘提升不够,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受众流失严重,收视率下滑。要改变文化类节目的疲态,必须持续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以丰富多样的内容翻新和源源不断的形式出新,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主动赢得观众,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一个厚重、芜杂、多元的体系,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内容,既有佶屈聱牙的疑难词句,也有通俗易懂的人文道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从中发掘能体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能引起观众兴趣、能与现实生活融合的部分,进一步提炼提升蕴含在其中的真善美,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和主题。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历史性等特点,而电视传播特点是大众化、娱乐化,观
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而不是接受教育教化。创新文化类节目,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核,又有娱乐化的载体形式,还要做好面向大众的通俗化工作。
艺术表达的核心是人,是人性人情,是对人内心世界的艺术观照。《朗读者》《见字如面》两裆节目,就是通过最简单的朗读和读信的方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隐藏已久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表达,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传统文化类节目要以传统的艺术形式、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内容媒介,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内心世界,深刻讲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诉求,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媒体及社会的人文关怀。
文化类节目要有故事,接地气,让观众融入进来。《朗读者》讲述了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等名人的日常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是从全国遴选出的100多名诗词爱好者,有青年学生,有乡村教师,有农民,有石油工人,有基层医生,有快递员,这些选手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与古典诗词相遇结缘的故事。通过这些选手和故事,将古典诗词挪移到当下现实,也使观众产生了代入感。
(摘自2017年11月30日光明网,王伟伟《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新表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网络技术,得到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流。
B.《汉字英雄》《朗读者》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具有创新性的文化类节目。 C.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消除了文化节目低俗化、娱乐化现象,平衡了思想性与观赏性。
D.传统文化类节目高歌猛进式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使这类节目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正面起笔,第②自然段反面相承指出了传统文化类节目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等问题。
B.文章以传统文化类节目出现“疲态”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提出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的观点。
C.文章③④⑤⑥段之间是并列关系,分别从四个方面论述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的途径方法。
D.文章认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目的是主动赢得观众,逐步提高观众的文化艺术鉴赏水
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作者要提炼提升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将其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主题等。 B.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是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的重要途径。
C.只要传统文化类节目能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心灵世界,就能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人文关怀。
D.普通人与古典诗词结缘的故事,能将古典诗词挪移到当下现实,使观众产生代入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白菜石 三石
在饶城奇石收藏界,龚一笑名望极高,算得上是鼻祖级的人物。很多年前,他就经常跋山涉水淘捡石头。那时玩石的人不多,赚两个钱只够糊口,石头自然抵不过馒头。如今日子好了,有钱人多了,玩石头的多起来。而此时,龚一笑已是奇石满屋,且大部分是捡来的,没花多少钱。
龚一笑于我亦师亦友,我也受他影响,到哪都会捡些石头。不过我的藏品都是一般货色,不入龚一笑法眼。我也无所谓,图个好玩而已。
龚一笑的好石头都锁在里屋,常年上锁,一般不让看。我央求多次外加点蛮横,龚一笑才不情不愿打开门锁,这才得以匆匆以睹。
没想到,有一天去龚一笑家喝酒,酒到酣时,他竟然主动进屋取出一件形如白菜的石头,未经丝毫雕琢,纹理清晰可见。我惊呼一声,“这才叫浑然天成,巧的是竟和铅山白菜碑上描绘得有些相似。”
龚一笑抿着小酒,嘿嘿一笑:“能联想到白菜碑,也不枉你我师友一场。白菜碑上有笪继良的题词‘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
当时市委已找我谈话,我将从市直一个清水衙门直接空降到县里任职,且是正职,手上权力不可同日而语。
我蓦然明白龚一笑的用心良苦,正色道:“老师的教诲我必谨记,不过……”“不过什么?” 我狡黠一笑,将白菜石移至跟前:“老师要是放心不下,不如将此石送给我,我必定每日观石三省己身。”
龚一笑脸色大变,一把将石头搂进怀里,连声说“君子不夺人之所好,君子不夺人之所好!”,匆匆将石头搁进屋,出来封门上锁。
我哈哈大笑。
在县里工作,不似在市里那般清闲,我忙得焦头烂额,没有时间把玩石头。但时间久了,竟也有人知道我那一丁点喜好,不时有好事之人弄两块石头请我鉴赏,或者送我把玩。偶尔盛情难却,我会收下一块两块,也找石头回赠,算是玩家之间相互馈赠,也没有把这当回事。曾有一块石头摆在办公桌上,名为“寒江独钓”,是我特别喜欢的。
与龚一笑往来也少了,只是偶然会打个电话骚扰。也有一次,请他来赏石,电话里龚一笑不屑一顾:“你能有什么好石头值得劳师远道。”我说:“还真有一块,就摆在办公室,你来了便知。”
龚一笑真来了,直接推门进来。我从座椅上一蹦而起,兴奋之情难以言表。龚一笑却不理睬我,只顾盯着桌上的“寒江独钓”。我得意地说:“以你的专家的眼光,我这块石头怎么样?”
龚一笑不语,移前移后仔细端详,好一会儿才直起身子说:“嗯,很值钱!” “值多少?”
“一间房,一间牢房。”
我吓了一跳,“一块石头,不至于吧?”龚一笑怒目圆睁说:“我说是就是,你敢质疑我的眼光。”说完,怒气冲冲摔门而出。
我目瞪口呆,等醒悟过来追出门去,已不见龚一笑踪影。打电话,关机。
呆坐会儿,我满脑子都是龚一笑的怒容,突然十分惶恐,立马叫来秘书,让他将“寒江独钓”还有几块交换的石头一并拿走退回。
第二天,刚进办公室,龚一笑又推门而入,手上捧着那块白菜石,我惊得呆住了。 他已经发现桌上没有了那块石头,遂问道:“你那块石头呢?”“退回去了。”“哼,算你聪明。”
龚一笑将白菜石小心翼翼摆在原先“寒江独钓”的位置,说:“你曾说每日观石三省,今天就遂了你的愿!”
我说,老师怎么如此大方?舍得忍痛割爱?龚一笑又是怒目圆睁,喝道:“想得美!借你的,什么时候不当官了,就还我!”
(《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20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龚一笑有收藏石头的爱好,已经是“奇石满屋”,还写到“我”与他亦师
亦友等,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白菜石”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小说的标题,也在构成情节、塑造人物、
表现主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C.小说写酒酣时龚一笑进屋搬出他珍藏的白菜奇石让“我”观赏,其实他是用这种特殊
的方式教育“我”,可谓用心良苦。
D.小说结尾龚一笑那句话可谓一石三鸟:既有对“我”观石自省的劝诫,也表现他的奇
石之爱,还揭示了他吝啬的性格特点。
5.请联系小说内容,分析“寒江独钓”有什么作用。(5分)
6.请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小说的思想意蕴。(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大学生最为满意的分别是教师职业精神、同学关系、贫困生资助、师生关系、处理不诚信行为的规则、学校校风等6个方面。此外,本科生对学习场所、信息化资源、考试评分规则、运动场地与体育设施等方面满意度高;高职学生对重视育人、重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实习管理、实习实践等方面满意度高。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学生的高满意度,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重视以及政策效力的显现。
担任过学生干部、学习努力程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越高,说明满意度是可以通过学生个体的进步而提高的。而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支持、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部门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说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需继续加强。
(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17日《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
材料二: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积极健康,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大学生群体人生态度积极,乐于奉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大多数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认知状况良好,具有强烈的道德意愿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心。同时,也发现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的享乐主义倾向,对有关思想理论问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道德意愿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如15.2%的大学生赞同“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观点;16.2%的大学生赞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拜金主义观点。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在道德观方面,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担忧的大学生中82.5%是因为社会上借此讹人的事件很多。在准确把握各类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多方联动,帮助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不断强化正面宣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储备并充分发挥环境化人的正能量,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环境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无疑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变化迅猛、日新月异且竞争激烈的社会,现代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诸多心理问題出现并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大学生犯罪率逐步增加等不良现象,都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非常大的关系。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过渡期,很多矛盾冲突都会出现,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寻找平衡点,就会出现心理障碍,产生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综合性高素质全能人才的需求,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也相信,在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心理健康问題一定会得到解决,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会日益壮大,为社会负担起更多的责任,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大学生最为满意的高等教育中,涉及学校行为及其效果的贫困生资助、学校校风等所
占比重最大。
B.本科生与高职生的满意没有交集,本科生满意的是学习场所、信息化资源等,高职生
则满意重视育人等。
C.图表显示,本科学生不满意的十个方面里与教学相关的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等所占比
重最大。
D.图表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在校期间享用国际化资源、参与权、表达权等方面表现出较
多期待。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可以通过学生个体的进步而提高;同时,国家政策对提
升满意度的效力也十分明显。
B.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需继续加强,但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支持、创新能力
培养等方面期盼过高,只能适得其反。
C.社会、学校、大学生自己共同努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如此,
就能满足社会对优秀大学生的需要。
D.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化让大学生应接不暇,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
心理问题严重。
E.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
系到社会的发展。
9.结合材料二,谈谈大学生群体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入太学,时学官始得王安石《宇说》,招诸生训之,次升..作而曰:“丞相岂秦学邪?美商鞅之能行仁政,而为李斯解事,非秦学而何?”坐屏斥。既而第进士,知安丘县。转运使吴居厚以聚敛进,檄尉罔征税于远郊,得农家败絮,捕送县,次升纵遣之。居厚怒,将被以文法,会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 ..
哲宗立,使察访江、湖。先是,蹇周辅父子经画江右盐法,为民害,次升举劾之。
绍圣中,复为御史,转殿中。论章惇、蔡卞植党为奸,乞收还威福之柄。禁中火,彗出西方,次升请修德求言,以弭天变。掖庭鞫厌魅狱,次升言:“事关中宫,宜付外参治。今属于阉寺之手,万一有冤滥,贻后世讥。”济阳郡王宗景请以妾为妻,论其以宗藩废礼,为圣朝..累。
宣仁有追废之议,次升密言:“先太后保佑圣躬,始终无间,愿勿听小人销骨之谤。”帝曰:“卿安所闻?”对曰:“臣职许风闻,陛下毋诘其所从来可也。”吕升卿察访广南,次升言:“陛下无杀流人之意,而遣升卿出使。升卿资性惨刻,喜求人过,今使逞志,则亦何所不至哉?”乃止不遣。
次升累章劾章惇,皆留中。帝尝谓曰:“章惇文字勿令绝。”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居数日,复入见,帝申前旨,乃以巩语对。帝曰:“然,顾未有代之者尔。”讫不克去。
徽宗立,召为侍御史。极论惇、卞、曾布、蔡京之恶,窜惇于雷,居卞于池,出京于江.宁。迁右谏议大夫。崇宁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降集贤殿修撰,继又落修撰,除名徙.
建昌,编管循州,皆以论京、卞故。政和中,用赦恩复旧职。卒,年七十六。
(《宋史·卷三百四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 B.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 C.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 D.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中国古代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设于汉武帝时期,初设五经博土专门讲授儒家
经典。
B.文法,指写文章的章法规范等,文中指吴居厚将会写奏章呈报给皇帝指责陈次生的干
预。
C.阉寺,宦官,指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亦称“内官”“宦者”“太监”等。 D.江宁,即南京,古代南京亦称金陵、秣陵、建邺、建康、白下、应天、集庆、石头城
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次升太学读书,因言获罪。陈次升训释王安石的《字说》时,议论王安石美言商鞅
能推行仁政,还为李斯辩解,因此受到屏退斥责。
B.陈次升反对苛税,爱护百姓。任职安丘期间,转运使吴居厚通知县尉到远郊欺骗征税,
还把百抓捕送到县里,陈次升把被捕百姓都放还。
C.陈次升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他弹劾章惇、蔡卞培植同党狼狈为奸,请求收回皇上大
权;指斥济阳郡王作为宗室废除礼仪,牵累圣朝。
D.陈次升尽职言事,屡遭打击。崇宁初年,他被降为集贤殿修撰,接着又除名修撰,被
削职为民流放建昌,是因为他曾弹劾济阳郡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禁中火,彗出西方,次升请修德求言,以弭天变
译文: (2)帝申前旨,乃以巩语对。帝曰:“然,顾未有代之者尔。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闲望 吴融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翅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释:①吴融年轻时曾离开家乡越州入长安求仕,在长安建有新居。②蛱蝶,蝴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前四句写景,通过对周围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着力突出一个“闲”字。 B.青山疏雨、临水野花、芳草蛱蝶、暖沙鸳鸯构成一幅雄奇美丽的山野风景图。 C.雨是点点滴滴,花是一枝两枝,临水横斜,景致优美疏淡、色彩浓艳明丽。 D.诗歌以“狂飞”写蛱蝶爱芳草,以“稳睡”言鸳鸯的惬意,用词形象而贴切。 E.颈联二句,由新居闲望想到旧山隐居之所,词句之中充满抛离故园的懊悔伤感。 15.简要分析“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②
①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
2
)
荀
子
《
劝
学
》
中
“ , , ”三句写笔直的树木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以此论证学习的重要性。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随着道路交通、住宅楼群、文化园区等项目的不断推进,到2020年郑东新区将会让你
切实感受到郑州这座城市翻云覆雨的变化。 ....
②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和情感资源,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否定传统文化、
割断历史联系,就是数典忘祖。 ....
③土耳其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货机在吉尔吉斯斯坦玛纳斯国际机场附近的别墅区坠毁,
当地居民听到一阵穿云裂石般的爆响。 ....
④网红始终与“名”和“利”结合在一起,“名利”是网红的价值核心,这也正是人们趋.
之若鹜争当网红的根本原因。 ...
⑤美国轻率地退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定,是加剧美国与世界对立的一步臭棋,
与当年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如出一辙。 ....
⑥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追逐梦想,心猿意马,二十四年如一日,....
终于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A.①①③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保护个人账户安全,国有银行将从今年9月15日起,对不符合条件的长期未使
用且余额为零的个人账户进行了销户处理。
B.文具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有些文具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关系到
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影响。
C.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一直广受关注,目前它正处于系泊试验的最后阶段,不久后
将离开港口,开始海试工作。
D.德云社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和于谦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
新编排的节目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将著名书法家刘大民送我雅正的一副字挂在客厅,来访人看了个个赞不绝口。 B.今天的会议,将会有许多专家名师发言,下面就请来自海南的张老师抛砖引玉。 C.最近听说您贵体有恙,我特地从北京请来专家给您诊治,期待您能够早日康复。 D.本人不慎在东餐厅丢失《把栏杆拍遍》一书,盼拾得者璧还,本人将不胜感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过午不食”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人如果长时间处于空腹状态,① ——调节体重的两种激素含量将大幅度偏离正常值。和古人相比,现代人夜间活动量大,如果不吃晚饭,甚至断食,会使身体缺乏能量,而且人体胃中存在胃酸,如果长时间不进食,②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溃疡等疾病。“过午不食”并不适合每一个人。③ ,才能在健康的前提下实现自己对好身材的追求。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中国当下城市都面临着集约化转型,尤其是我国的中小城市更要加快集约化发展的步伐。因为只有实现了城市集约化才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而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必将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也就一定能实现城市经济的腾飞。
①是只有实现了城市集约化才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伟大目标。
② ③ 四、作文(60)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网络上一张照片受到广泛关注,其内容是:下雨天,在一个地下通道入口处,一位母亲用左手为孩子挡雨,而她的右手举着把伞,为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挡雨。老大爷是一位流浪汉,而这位妈妈一直慢慢地跟随在他身边。
请针对这件事,选择合适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明确文本,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统一考试标准模拟信息卷“语文”参考答案
(五)
1.B(A项,“传统文化借助网络技术,得到创新性发展”错,原文是“传统文化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C项,“消除了文化节目低俗化、娱乐化现象”错,原文是“对文化类节目低俗化、轻浮娱乐化倾向的剥离和反拨”,并没有“消除”。D项,“使这类节目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错。原文是说创新发展过程出现“疲态”,不是说创新发展造成“疲态”。)
2.D(“目的是主动贏得观众,逐步提高观众的文化艺术鉴赏水平”错,原文没有提到“提高观众的文化艺术鉴赏水平”,强调的是“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3.C(“传统文化类节目能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心灵世界”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有了这个条件,不一定产生相应结果,可将“如果……就……”,改为“只有……才……。) 4. D(“还揭示了他吝啬的性格特点”错。因为这个“借你的,什么时候不当官了,就还我”,表现的是即便是朋友,贵重之物也不适合对官员的馈赠。)
5.(1)情节上看,引出下文龚一笑品鉴、摔门而去、捧来白菜石等情节。(2)人物上看,表现“我”为官之后,忽视清白修养,无意间接受了别人贵重的馈赠。(3)主题方面,警示人们戒贪,贪婪财物与牢狱之灾紧密相连。(答对两点3分,答对3点5分)
6.(1)从创作意图的角度看,为人要清白,为官要清正。(2)从“我”的角度看,为官要自警自省,防微杜渐,不可疏忽大意。(3)从龚一笑的角度看,要敢于直言不讳地指出朋友的错误,以促其改正。(4)从交友的角度看,要结交龚一笑这样的雅友、诤友。(每个要点2分,答对3点即可)
7.B(B项,“本科生与高职生的满意没有交集”错,忽视了文本中的“此外”之前讲二者交集的内容。)
8.AE(B项“但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支持、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期盼过高,只能适得其反”错,原文无此信息。C项,“如此,就能满足社会对优秀大学生的需要”错,不可以用“解决心理问題”简单推出“就能满足社会对优秀大学生的需要”。D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心理问题严重”错,根据原文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还应该有“竞争激烈的社会”。)
9.第一问,(1)享乐主义(2)思想理论认识不清(3)人生态度消极(4)拜金主义(5)道德意愿薄化;第二问,(6)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7)宣传引导,发挥正能量作用(8)核心价值观引领。(答对2点得1分)
10.C(在读懂原文大意的基础上解题,解题先排除相同的断句处,然后找到两处不同的断句处,从语意、结构的角度进行比较,确认答案。A项“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应为“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B项“谏臣耳/目也/”应为“谏臣/耳目也”;D项“谏臣耳/目也/”应为“谏臣/耳目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应为“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 11.B(文法,古代指法律条文。)
12.D(“是因为他曾弹劾济阳郡王”错,原文是“皆以论京、卞故”。)
13.(1)宫中起火,彗星出现在西方,陈次升请求皇上修养道德,征求直言,以消除天变。 (2)皇上重申了前面的意旨,陈次升就用王巩说的话来回答。皇上说:“是这样,但没有代替他的人。”
解析:译对大意得2分,三个关键词,译对一个得1分。(1)火,名词用作动词,起火;言,直言、善言;弭,消除。(2)申,重申,申明;旨,旨意;顾,但。
【参考译文】陈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进入太学,当时学官刚得到王安石的《字说》,招集太学生训释陈次升起身说:“丞相岂不是秦学吗?美言商鞅能推行仁政,还为李斯辩解,不是秦学是什么?”因此受到屏退斥责。不久考中进士,知安丘县。转运使吴居厚因聚敛被进用,通知县尉到远郊欺骗征税,得到农民家里的破棉絮,就把他们抓捕送到县里。陈次升放还了他们。吴居厚发怒,将要根法律条文治他的罪,恰逢御史中丞黄履举荐他,任监察御史。
哲宗即位,派他察访江、湖。在此之前,蹇周辅父子管理江右的盐法,给百姓带来危害。陈次升检举弹劾他们。
绍圣年间,又任御史,转为殿中。论章惇、蔡卞培植同党狼狈为奸,请求收回皇上大权。宫中起火,西方出现彗星,陈次升请求皇上修养道德征求直言,以消除天变。掖庭审讯厌魅的蒙件。陈次升上奏说:“事情涉及到中宫,应该交付外朝审理。现在交给宦官去办,万一有冤枉失真的地方,会被后世讥笑。”济阳郡王宗景请求把妾作为妻子,陈次升弹劾他作为宗室而废除礼仪,牵累圣朝。
有追废宣仁太后的议论,陈次升秘密对皇上说:“先太后保佑皇上,始终亲密无间,希望不要听信小人谗言诽谤。”皇上说:“你从何处听到的?”他回答说:“我的职责允许我听传闻言事,陛下不要问从嘟里传来的就行了。”吕升卿到广南察访,陈次生说:“陛下没有杀掉流亡人的意思,却派遣吕升卿出使。吕升卿性情残忍刻薄,喜欢寻求别人的过错,现在让他得逞,他何事不可为?”于是没有派遣。
陈次升多次上章弹劾章惇。都被扣留在宫中。皇上曾对他说:“不要让章惇的文字断绝。”
陈次升退下告诉了王巩,王巩说:“你为什么不说‘谏臣,是国家的耳目;帝王,是国家的心脏。帝王不知道的,谏臣为他传达;已经知道,还用耳目做什么呢?’”过了几天,又入朝见皇上,皇上重申了前面的意旨,陈次升就用王巩说的话来回答。皇上说:“是这样,但没有代替他的人。”最终没有能够让章悼离职。
微宗继位,陈次升被召为侍御史。他极力弹劾章惇、蔡卞、曾布、蔡京的恶端,章惇被流放到雷州,蔡卞居住在池州,蔡京被驱逐到江宁。陈次升迁为右谏议大夫。崇宁初年,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降为集贤殿修撰。接着又除名修撰被削职为民流放建昌,编管循州,都是因为弹劾蔡京、蔡卞的缘故。政和年间,赦免恢复旧职。去世时,七十六岁。
14.BC(B项“构成一幅雄奇美丽的山野风景图”错,诗人着眼于细小景物的描写,突出宁静、美丽、和谐。没有“雄奇”表现。C项。“色彩浓艳明丽”错,四句纯用白描,没有“浓艳”表现。)
15.(1)奔走求仕的酸楚与无所获得的失望悲哀。(2)渴望归隐山林,而又难以割舍仕途、理想的无可奈何。(每个要点3分)
1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2)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
17.C(①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误用词义。②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使用正确。③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用错对象。④趋之若鹜,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使用正确。⑤如出一辙,好像从同一个车辙出来,形容事情非常相像,使用正确。⑥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一,变化无常,好像马跑猿跳一样,望文生义。)
18.C(A项,不合逻辑,“将从……”表示动作还未发生,而后“进行了”则表示动作已经完成。B项,句式杂糅,“关系到……”,“……受到影响”,删掉一个。D项,主语残缺,“给予了高度评价”的主语应为“观众”。)
19.C(A项“雅正”是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不用于别人送自己的字画。B项“抛砖引玉”是谦词,不用于请别人发言。C项“贵体”为敬辞,称别人的身体。“有恙”身体不适的委婉说法。此处使用正确。D项“璧还”敬词,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20.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可能会导致胃酸对胃造成损害;只有认真把握好饮食的节奏和习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整体阅读文段,理解文段主题;然后再看空前后的语境,根据前后内容推测缺失的内容;最后将推测出来的内容放在文段中通读,看是否连贯。本题主要围绕
“过午不食”这一主题展开。第①处,根据横线前面讲的“人如果长时间处于空腹状态”和破折号后的“调节体重的两种激素含量将大幅度偏离正常值”,应该填含有“异常反应”之类短语的总括句。第②处横线前后“如果长时间不进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溃疡等疾病”可知,此处填写“导致不好的结果”。第③处,根据横线后的“才能在健康的前提下实现自己对好身材的追求”可知,应该填正确把握“饮食的节奏和习惯”之类短句。
21.②不是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一定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③不是有了更多外商投资就一定能实现城市经济的腾飞。解析:解题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切入,注意条件与结论之间关系的把握。“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是“吸引更多外商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同样,“外商投资”只是“实现城市经济腾飞”的外部条件,而非决定因素。 22.写作指导
试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发表意见看法,这是审题、立意、行文必须落实的要求。考生写作可有以下几个角度:
(1)悲悯情怀,人性灵光。人之所以高贵,不在于金钱、权势。而在于具有善良的品性、悲悯的情怀,对待弱者不仅具有同情心,而且有帮助的实际行动。这便是人性之善,这便是人性之光。
(2)以身垂范,教育孩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妈妈的善举。在温暖流浪汉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儿子树立了人格、德性的楷模,在潜移默化中把人性之善传给了孩子。
(3)奉献爱心,和谐社会,曾几何时。一句“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唱遍了大江南北。其实,这首歌里所倡导的奉献爱心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是和谐社会的正能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