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4年下半年自考心理学本科管理心理学试题含解析

2024年下半年自考心理学本科管理心理学试题含解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2024年下半年自考心理学本科管理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文化能塑造组织良好的形象,提高本组织的知名度,并对社会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组织文化的 A.行为导向作用 B.行为激励作用 C.行为协调作用 D.社会辐射作用

2、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提出于______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3、 “新官上任三把火”属于______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心理定势

4、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是______ A.直线式 B.职能式 C.矩阵式 D.直线职能式

5、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 A.马斯勒奇 B.德鲁克 C.弗洛姆 D.马斯洛

6、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是______ A.奖赏力 B.法人代表力 C.威胁力

D.知识和个人魅力

7、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根据人的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提出了职业与性格匹配理论,他将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______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8、企业形象战略CIS包括的三个系统是______ A.AI、BI和CI B.AI、BI和VI C.MI、BI和VI D.AI、BI和MI

9、人的行为所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和预期结果,称为______ A.动机

B.目的 C.任务 D.动力

10、某电机工厂,为了激发全体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创作了厂歌、设计了厂标、厂服等等。该工厂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运用的心理机制是______ A.心理强化 B.认同心理 C.模仿心理 D.从众心理

11、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倾向于低估情境性因素,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这是______ A.基本归因错误 B.认知性归因偏差 C.动机性归因偏差 D.性别归因偏差

12、在一定的组织规模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______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不相关

13、荀子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人能合群,即构成______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氏族 D.部落

14、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弱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______ A.U字形关系 B.倒U字形关系 C.M字形关系 D.W字形关系

1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是 A.马斯洛 B.法约尔 C.德鲁克 D.詹姆斯

16、在有效团队的发展过程当中,分享信息、积极进行一些需要妥协的决策等活动,属于团队发展的______ A.初步形成阶段 B.规范阶段 C.休整阶段 D.运行阶段

17、霍桑实验的第四阶段是 A.工作物理环境实验 B.职工福利措施实验 C.态度和意见调查 D.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

18、 “特征”“标志”“属性”指的是人的______ A.性格 B.人格 C.人性 D.气质

19、领导权变理论发展予20世纪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20、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于20世纪______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21、成员对某一组织的高度认同、高度情感热爱与喜欢以及行为接纳与关爱相统一的态度称为 A.忠诚 B.组织承诺 C.工作参与 D.工作满意 22、智力属于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液态能力 D.晶态能力

23、团队行为管理的核心课题是 A.团队配合 B.人际关系 C.组织结构 D.管理理论

24、心理测验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是指______ A.信度 B.可靠度 C.效度 D.可信度

25、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进行研究的激励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状态型激励理论 D.强化型激励理论

26、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______ A.社会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管理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

27、能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的是 A.行为 B.动机 C.需要 D.激励

28、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A.模仿能力 B.语言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29、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这句话说明了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A.管理问题 B.生产问题 C.人性问题 D.人事问题

30、根据费德勒的权变模型,在最不利和最有利的两种情况下,效果最好的领导方式是______ A.以任务为中心 B.以人为中心 C.以组织为中心

D.以环境为中心 二、多项选择题 31、提高组织效能包括 A.提高效率 B.提高质量 C.提高效益

D.增强成员的满意度 E.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32、美国心理学家吉伯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天才的领导者应该具有的品质包括______ A.智力过人 B.英俊潇洒 C.能言善辩 D.心理健康 E.外向丽敏感

33、法约尔认为,行政管理活动的职能具体可分为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控制

34、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的内容与范围有______ A.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 B.个体心理

C.团体心理 D.组织心理 E.领导心理

35、关于心理定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A.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积极作用 B.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消极作用

C.心理定势是对某一个人或某类人的刻板印象 D.心理定势不受以往经验模式影响 E.心理定势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偏见 三、简答题

36、简述组织文化的特性。 37、简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38、简述组织发展与组织变革的关系。

39、组织变革中来自组织的阻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40、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

41、领导者如何才能做到人尽其才,量才任用? 42、试述影响士气高低的原因。 五、案例分析题

43、案例:某市“奔驰车撞人”事件发生后,公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只是围观并表示谴责。但是,当人们听说肇事者声称“我爸是市长”后(后证实并非如此),群情便开始转向,围堵长达五个多小时,公众不仅要求警察现场做笔录,而且要求给肇事者拍照等等。

问题:

1.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及其后果。 2.谈谈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晕轮效应。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D 答案解析:

[考点]组织行为与管理[解析]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职能式。5、A 6、D

[考点]领导行为与管理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是知识和个人魅力。 7、A 8、C 答案解析:

[考点]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解析]企业形象战略CIS包括的三个系统是MI、9、B 10、B

和VI。 BI [考点]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认同心理指个体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一心理状态可产生肯定性的情感,成为客观目标的驱动力,本题中电机工厂创作了厂歌、厂标、厂服等,建立认同心理来激发荣誉感。 11、A 12、B 13、B 14、B 答案解析:

[考点]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解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弱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倒U字形关系。 15、A 16、B 17、D 18、A 19、D 20、D 答案解析:

[考点]组织行为与管理[解析]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 21、A 22、A 23、B 24、C 答案解析:

[考点]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解析]心理测验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是指效度。 25、B 26、C 答案解析:

[考点]管理心理学绪论[解析]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管理心理学。 27、B 28、D 答案解析:

[考点]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解析]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概括能力。 29、C 30、A

二、多项选择题 31、ABCDE 32、ABCDE 答案解析:

[考点]领导行为与管理[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伯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天才的领导者应该具有的品质包括:智力过人、英俊潇洒、能言善辩、心理健康、外向丽敏感。 33、ABCDE 34、ABCDE 35、ABCE

三、简答题

36、 (1)民族性;(2)无形与有形性;(3)软约束性;(4)连续性;(5)创新性。 答案解析:

[考点]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

37、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答案解析:

[考点]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

38、 (1)组织发展是一种动态的组织变革。(2)组织发展需要通过组织变革来实现,组织变革是组织发展的手段。(3)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使组织得到完善与发展,更有效地行使组织的各种管理职能。(4)和组织变革比较,组织发展更重视两点:强调调整和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活动,强调改变组织本身对成员行为活动的影响方式。(5)这两点共同着眼点,就是通过改变组织成员的行为活动来达到提高组织效益的目的。 [考点]组织行为与管理

39、 (1)结构惯性与人际关系网。(2)群体惯性与组织规范。(3)经济利益。

40、 (1)传统的“满意”与“不满意”互为对立的观点是不确切的,激励因素“满意”的对立面试“没有满意”,而保健因素“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2)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均有正负两种价值或作用。(3)从不满意到非常满意的转化,要经过保健因素从负向正价转化,以及激励因素从负向正价的转化。 答案解析:

[考点]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四、论述题

41、 (1)应考察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并据此安排适当的工作。(2)摆正文凭与才能的

关系,在安排员工工作时,既要看文化水平,又要看真才实学与实际工作能力。(3)要注意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根据员工能力上的特长分配工作,使各类人才各显神通。(4)应注意性别与年龄的差异。有些工作有性别与年龄的选择性,要考虑到工作效率,同时还要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有些工作无此特殊要求,就应该一视同仁。(5)应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性、选择性,以利于其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42、 (1)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与赞同。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一致,团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个人赞同组织目标,有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愿意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则团队士气高涨。(2)公平合理的经济报酬。同工同酬,公平合理,论功行赏,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团体士气;反之,分配不公可能引起职工的不满,则会降低团体的士气。(3)团体成员的事业心及对工作的热爱和满足感。个人对从事的工作非常热爱、感兴趣;工作适合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工作对个人具有挑战性,个人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获得各种满足感(工作满足感、成就满足感、内在满足感、外在满足感等)。具备以上这些条件,士气会高涨。相反,其士气必然会降低。(4)优秀的领导者及领导集团。一般来说,髙士气团体的领导者和领导集团比较民主,能广开言路,乐于接纳意见;遇事能同大家商量;善于体谅和关怀下级。反之,放任型与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可能降低团体的士气。(5)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谐与心理相容性。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谐,心理相容,相互团结协调,吸引力、凝聚力强,很少有敌对冲突现象,则士气髙。反之,则士气会降低。(6)良好的信息与意见沟通。莱维特曾做过沟通方式与员工士气关系的实验研究。他认为单向沟通,没有反馈信息,容易使人陷入不安情绪状态,并产生抗拒心理,从而降低团体的士气。因此,员工参与决策,团体讨论,双向沟通等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与团队工作精神。(7)奖励方式得当。个人奖励容易造成团体内部的竞争局面,影响团体的协作和降低士气。采用团体(集体)奖励制,以团体成绩作为奖酬标准,有助于提高全体成员的士气。(8)良好的工作与心理环境。改善工作的物理条件和心理环境,可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减少焦虑与挫

折,使员工充满信心,能有效提高团体的士气。 答案解析:

[考点]组织行为与管理 五、案例分析题

43、1.(1)晕轮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特性上受到很高或很低评价时,就会影响到人对其他特性的评价。公众得知肇事者为市长的儿子后,权大于法、官官相护的作用放大、泛化,形成晕轮效应,影响了公众对撞人事件的客观评价晕轮效应是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偏概全现象,是不客观的。在本案例中对应的结果是使得肇事者收到较长时间的围堵,造成了交通秩序混乱等不良社会影响。

2.克服晕轮效应,应坚持认识人与事的全面性、动态性、客观性。在绩效应对考核的要素及其等级标准加以明确的定义和规范,使之准确明了,能定量就尽可能量化,并注重动态考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