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500 字 10 篇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500 字该怎么写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500 字 10 篇精选,欢迎阅 读分享。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当地的特色风俗,这一天必 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
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它成了我的一大困惑。通过上网搜索我明白了其中原 因。大致有 5 种传说。1、是因为要纪念屈原。2、是因为要迎涛神。3、是因为 是龙的节日。4、是因为是恶日。5、是因为夏至到了。
端午节到了,我家也要做粽子了。我跃跃欲试,和大人一样,端坐在桌子 旁边,开始了我的艰苦奋斗。
首先,我拿起 3 张芦叶,平铺开,并制成锥形。接着,把洗干净的糯米放 入之前制成的锥形。紧接着,当糯米在锥形的 1/3 时,放入一块腌制完的瘦肉 和一块肥肉。然后,用糯米把这个锥形放满。最后,用做锥形余下的芦叶盖住 开口,用绳子扎紧,一个“可爱”的肉粽子便完成了。
用这个方法,我做了 3 个粽子。可惜,它们的形状不伦不类,我所使用的 地方就像刚刚结束了一次战争“横尸遍野”惨不忍睹。等我们全部收工后,我 就把所有的粽子拿到一个大锅里慢慢煮。那会时间非常的漫长,我不时打开盖 子看粽子好了没有,四、五个小时之后粽子终于好了。我找出了我包的异形粽 子,大口的咬了一口。哗,太香了!我差点也把粽叶一块咬下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 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 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 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 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 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 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 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 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 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 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 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 洋。 ”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 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 艾蒿编织成“艾虎” ,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 “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 ,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 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 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 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 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 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 ,所以吃 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 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 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 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 身体。
端午节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同学们,本周的星期四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了。你们是否知道我 国传统端午节是干什么的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五节。民间最流行的叫法是“五月节”与“粽子 节” ,为什么叫端午节呢?原来,“端”在这里就是开始、开头的意思。“五” 与“午”在古代是可以通用的。因此五月的第一个逢五日就叫“端午节” ,也 称“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
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 2000 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 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 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 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 队伍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 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 时他 62 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 屈原的遗体,但是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 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 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 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 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 津有味地吃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 2000 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 原。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情,帮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好处。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
“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 “如果你实在要帮也能够。 ”我十分开心, 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 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 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 “包粽子、赛 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
黄酒啊,吃“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 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就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我 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 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 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 十分入神,然而原先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 就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 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可就是我帮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 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 口满口香气感到真就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就是一个 “浓情搞笑端午节”。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涯中,发生过许多令我难忘的事情,最让我难忘的要属 四年级的那次端午节了。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 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这是为什 么呢?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 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 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 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 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还有挂香袋和在 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因为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 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 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 是为了让蛇不来咬,就又有这个习俗了。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 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 呢!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 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欢粽子呀!可是当我一想起屈原便有一种 辛酸。
这个端午节我知道了屈原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我也要想像屈原一样, 做一个爱国的人!将来未国家做贡献的人!真是一个令我难忘的端午节呀!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 意,可就是
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 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之后,大 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十分敬 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 手 ――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 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 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然 后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 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之后 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 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然后妈 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能够
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 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就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爱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 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 ”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 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十分壮 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 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重五。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 习俗。
听说,端午节还有一首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
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吃粽子。
那一天大早,人们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洒下雄黄水,用来杀死 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各家还把艾叶插在门两旁,有点像清明时插柳枝一样。 走过门前,袅袅的炊烟中,伴着缕缕艾叶的清香。
我妈妈是包粽子的能手。她把洁白的糯米浸泡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 仁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妈妈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 一个个精致又可口
的粽子便诞生了。虽然我妈妈包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包 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赛龙舟时的情形,几十个水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力气 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敲着有规律鼓声,场边的拉拉队激情 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的划 船,整个赛龙舟的情景多么激烈,多么壮观。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这两样传统的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 的端午节。
从前我只是在端午节吃吃粽子看看龙舟比赛,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 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 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 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可以 避免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 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 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 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 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 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又要吃香喷喷的粽子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节日。每逢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还要进行赛龙舟等活动, 非常热闹。端午节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很有意义。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 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免职,被赶出都 城,流放他乡。当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 略,心如刀割,可自己又报国
无门,最终在阴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乐章。
今年端午节到了,妈妈特地从超市买了各种各样、各种味道的粽子,我迫 不及待地拨开粽叶,大口大口地吃着,阵阵的苇叶清香扑入我鼻子里。这时我 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激励了我,感 染了我。我们是生活在祖国的怀抱的少年儿童,要向先辈屈原那样,从小要树 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专心读书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把我们 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