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五下期中语文试卷
1. 拼写
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tíng xiā nào dù jì jūn lìng zhuàng wǔ yì xiōng táng duàn liàn sù rán qǐ jìng 2. 单选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按要求写句子
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改成反问句)
4. 按要求写句子
孤傲的沃克医生脸上头一次浮出慈祥的神情。(缩句)
5. 修改病句
阅读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使我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修改病句) 6. 判断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
(1) 《梅花魂》以梅花为线索,讲述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
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感情。
(2) 《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作者是吴承恩,小说写的是明朝末年
的故事。
(3) “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青年时期。
(4)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5)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这样
的发展过程。
7. 默写句子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 , 。”写出了儿童学种瓜时的情景;“ , 。”描绘了A.樱桃 承认 委拖 预计 C.似定 奔赴 签字 熟练
B.巡思 布置 调度 耻笑 D.审视 崭新 由衷 荣幸
小孩“脱冰作戏”的情景;“ , 。”描写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笛的情景。 (2) 三万里河东入海, 。 (3) 黄沙百战穿金甲, 。
(4) 唐代诗人 写的《游子吟》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诗中最后两句“ , 。”是作者直抒
胸臆,对母爱的赞颂。
8. 填空
下面句子描写的都是第二单元课文中的人物,猜猜写的是谁。
(1) 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 (2)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3) 她听了,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 登时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桃
腮带怒,薄面含嗔。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言文阅读。
叶公好龙
叶公①子高②好龙,钩以写③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④以写龙。于是天龙闻⑤而下之,窥(kuī)⑥头于牖(yǒu)⑦,施⑧尾于堂⑨。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⑩叶公非⑪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①叶公:公,古时的尊称。②子高:人名。③写:这里是用刀、笔刻画的意思。④文:同“纹”,花纹。⑤闻:听说。⑥窥: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⑦牖:窗户。⑧施:伸出、延伸的意思。⑨堂:厅堂。⑩:是:这。⑪非:不是。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意思。
i 叶公子高好龙: ii 弃而还走: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ii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3)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i 叶公平时的“好龙”表现在: 。 ii 叶公见了真龙后的表现是: 。
(4) 叶公“弃而还走”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
10. 综合性学习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花都某小学五年级某班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对该小学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细心阅读,完成练习。
学生最喜欢阅读哪类读物
读物 占总人数比例 卡通漫画 45% 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 31% 19% 5% (1) 分析上面的表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 读完上面的表格,关于阅读,请你给这些同学们提一些建议。 (3) 你最近读了哪些课外书,请选择最喜欢的一本给大家作个分享。
1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课外阅读。
三顾茅庐
①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②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③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④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久,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⑤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yè)见,
科学知识读物 综合性报纸
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⑥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奠定了蜀国的基业。
(1) 根据所给解释找出文中相应词语,填在横线内。
i 不满意,闷闷不乐地回去。 ii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iii 比喻诚心地邀请别人。 (2) 本文主要通过对张飞的 描写,突出了他 的性格。 (3) 文中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作用是 。 (4) 通过短文内容,对刘备的性格特征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12. 写作
习作。
题目:我终于战胜了
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懒惰、粗心……请结合你的实际 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补充完整作文。注意书写端正,内容具体,详略得当,450 字左右。 13. 单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 14. 单选
《三国演义》中有“单刀赴会”的故事,赴会的是 15. 单选
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16. 单选
“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分别指刘备、 、 。
A.倒拔垂杨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D.智取生辰纲
A.赵云
B.张飞
C.周瑜
D.关羽
A.楷书
B.小篆
C.鸟虫文
D.行书
A.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C.没有主见,卑躬屈膝 (5)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B.有政治抱负但性格懦弱
17. 单选
《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是 。
答案
1. 【答案】蜻蜓;瞎闹;妒忌;军令状;武艺;胸膛;锻炼;肃然起敬
【解析】本题考查拼音和汉字的掌握。注意“蜻蜓”都为“虫”字旁;“忌”“膛”“肃”的写法。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掌握。A,“委拖”改为委托,意思是把事情托付给别人。B,“巡思”改为寻思,意思是琢磨。C,“似定”改为拟定,指凭揣测而推断。
3. 【答案】十万支箭,难道三天能造成吗?
【解析】本题考查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改成反问句时,将否定词“造不成”改为肯定词“能造成”,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 【答案】脸上浮出神情。
【解析】本题考查缩句。缩句的方法:1,去掉“的”“地”字前面的词语。2,删去数量词语。3,句中否定词不要去。4,抓住主干来缩写,“什么怎么样”。根据以上方法去掉“的”,状语“头一次”,“出”即可。本题为“脸上浮出神情。”
5. 【答案】阅读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我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本题语病为成分残缺,句子的基本结构为主谓宾,本句缺少主语,去掉“使”即有主语为“我”。
6. 【答案】
(1) 正确 (2) 错误 (3) 错误 (4) 错误 (5) 错误 【解析】
(1)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掌握。《梅花魂》通过外祖父爱梅花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 《景阳冈》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主要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3) “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4)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5) 汉字的演变过程:商代甲骨文,周代的金文,战国文字,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至今的楷书。
7. 【答案】
(1)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 五千仞岳上摩天 (3) 不破楼兰终不还
(4) 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
(1)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第一句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第二句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第三句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
(2)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本句出自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为: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意易错字“仞”“摩”的写法。 (3) 词句出自于王昌龄的代表作品《从军行》。
(4)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唐代诗人孟郊所写《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直抒胸臆,对母爱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形象的对比和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8. 【答案】
(1) 孙悟空 (2) 诸葛亮 (3) 林黛玉 【解析】
(1)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孙悟空出自<《西游记》,根据“火眼金睛”可直接判断。
(2) 此句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刘备三顾茅庐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在他的草庐看到他时的描写。
(3) 出自《红楼梦》,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9. 【答案】
(1) i 喜欢
ii 跑
(2) i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ii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3) i 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ii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4) 因为叶公喜欢画龙而不是喜欢真正的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一个人喜欢某种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 【解析】
(1) i 实词词义,文言文“好”指喜欢。
ii 实词词义,文言文“走”指跑。
(2) i 根据所给重点实词词义来翻译句子。 “好”喜欢,“似”像,“非”不是。
ii 根据所给重点实词词义来翻译句子。“见”看到,“走”跑。
(3) i 文言文开头交代叶公喜欢龙的原因,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ii 真龙知道后从天而降,他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4) 方法一:根据整个文言文我们可知叶公喜欢是有龙的东西而已,在见到真龙后他却极其害怕,因此根本原因是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方法二:[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10. 【答案】
(1) ①五年级学生对卡通漫画类读物比较感兴趣。②五年级学生中只有极少数学生喜欢阅读综合性报纸。
(2) 多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少读一些卡通漫画类书籍,阅读的种类应该多样化,尤其是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应该广泛阅读。
(3) 我利用空余时间读完了《草房子》这本书。《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轩写的,故事描述的是个叫桑桑的小男孩在油麻地小学里六年的生活,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经历、目睹的一件件令他终生难忘、刻骨铭心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伙伴之间的友情和家人之间的亲情是弥足珍贵的。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和理解能力。
关键要理解表格,根据表头可知是五年级学生阅读情况,在表格中有四组数据表示每类书籍阅读人数所占比例,比例越高表示人数越多,越感兴趣,因此获得信息可以从横向比较人数的多少,或是纵向对应每类书籍的人数来写。
(2) 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读报纸,文学作品的人数较少,可以建议多读这类书籍;或针对看漫画的人数较多开展讲座等,注意读书的质量。
(3) 开放试题,合理即可,推荐书籍写出书名并说出主要内容及给你的启示即可。
11. 【答案】
(1) i 怏怏而回
ii 数九寒天 iii 三顾茅庐
(2) 语言;鲁莽,急躁,直爽
(3) 环境;更加衬托出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态和他真诚的态度 (4) A
(5) 我们要学习刘备谦虚和做事有恒心的品质。 【解析】
(1) i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能力。注意是从文中寻找词语,“怏怏而回”指不高兴地回去。文中指三人未见到诸葛亮不高兴的回去。
ii “数九寒天”指天气最冷的一天。文中指三人在这最冷的一天冒着大雪去请诸葛亮。 iii “三顾茅庐”指一再诚心地邀请有贤能的人。成语出自本典故,文章主要讲述刘备三次到诸
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求到第三次诸葛亮才答应出来。
(2) 文章主要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形象,即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从文中张飞多次埋怨,不耐烦的语气中我们可以判断出他是一个急躁,粗狂、易怒,作为一个粗人,张飞没有太多的文文礼礼,更多的是有话直说,这让张飞的性格表现的更加粗狂。 (3) “数九寒天,大雪纷飞”是描写天气情况恶劣的成语,属于环境描写,通过交代事情发生时天气恶劣,表现出事情难度极大,渲染气氛,更加强烈地反衬出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4) 刘备克服种种困难,不懈地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可见他求贤若渴,真诚的态度。“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形容对人才的渴望与迫切。
(5)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求到第三次诸葛亮才答应。赞美了刘备谦虚,有渴望人才的恒心,因此我们要抓住文章主旨,学习刘备的品质。
12. 【答案】我终于战胜了懒惰
推开记忆的大门,有那么一件事情让我难以忘怀。
星期二早晨的阳光洒满了大地,含苞待放的花儿早早地就起了床,绽开了美丽的花瓣,小草也开始新的一天了,整个大地都苏醒了。唯独我还在床上睡懒觉,在睡梦中的我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叫声吵醒了,原来是妈妈呀!妈妈看到我还一无所事的样子便大吼道:“你还不起床,都快迟到了!”我一听连忙爬起来穿好衣服,洗脸刷牙。可不管我怎样快都还是迟到了。
我垂头丧气地站在教室外,一个同学走过来,用嘲笑的语气说:“哈哈哈!你又被罚站了?这都第几次了?哈哈哈!”我满脸通红,眼睛都快气炸了似的。又一个同学走到我面前放声大笑,说道:“你站了几次了啊?”我一声不哼。他又问:“哈哈!连你自己都数不清了啊!就说明你是差生,哈哈哈哈!”我的眼泪一颗一颗地掉了下来,后来有许多人来围着看我,我的小脸更是红彤彤的了。 从那次以后,我就开始了我的新生活。我要求妈妈给我买一个大闹钟,每天定时定在六点左右。虽然我还是迟到了,但是我也非常的开心。因为我比以前进步了一点点,所以我就算被罚站了,我也是兴奋不已的。
随着时间慢慢地流逝,我也渐渐地快了起来,虽然这段时间非常的苦,但我也很开心,因为我战胜了懒惰。
【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要求把战胜弱点的事情介绍给同学。想想你曾经有哪些不好的习惯,或因为这个习惯给你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事。先确定好作文题目,介绍时可先点明所要战胜的弱点是什么,然后介绍战胜弱点的过程,可以是一件事情或一个人使你彻底战胜自己,最后谈及心得。中间重点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大家说明。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1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秦始皇将文字统一为小篆。故选 B。
1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著名故事的掌握。“单刀赴会”是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宴会,即主人公为关羽和鲁肃。
1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水浒传》中经典故事的主人公。A,倒拔垂杨柳的主要人物是鲁智深。B,汴京城杨志卖刀。C,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D,“智取生辰纲”最重要的人物是杨志。
16. 【答案】关羽;张飞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故事的掌握。“三英战吕布”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
17. 【答案】贾宝玉;林黛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