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研究分析
作者:霍爱霞 张可可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6期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使得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大学生整体创业质量不高。本文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创业;创业意愿;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6-0-01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及现状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大学生有效用人需求持续下降,加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骤然加剧。在这种背景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资料显示,欧美国家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0%-30%,而我国仅为1.6%,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小,且成功率低,形势不容乐观。 (一)创业意愿概述
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对创业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
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部因素主要指个体特质,即个人价值观、心理的成就欲望、内控信念及处理问题的风格等。另外,学生的个人经历、具备的创业知识及能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创业意图。外部因素主要是创业环境的影响。首先,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大环境因素;其次,涉及便利创业过程的来自外在局部环境的所有支持或服务。
(二)我国创业现状略述
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分析知,我国创业机会丰富,个体创业意愿比较强烈;但是,个体又因为缺乏创业能力,把握不好创业机会,大多数创业者倾向于中途放弃创业。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具有年纪轻、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较高等优势;另一方面,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短缺、经验缺乏、人际网络薄弱、创业能力不足等障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总体较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要想成功创业,首先要有创业意愿,这是创业的前提。创业意愿的培养应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着手。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体自身素质的培养,外部因素则是学校、社会等应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以下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谈谈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培养对策。
(一)个人自身积极主动加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求创业者自身有开拓创新精神,不为传统束缚,能够独立思考,面对机遇时自主抉择,积极行动。还要求他们具有强大的团队精神,优良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创业者首先要立志创业,选定目标,然后要敢想敢干,有胆有识,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意志,才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大学生应着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自我磨炼,主动塑造创业素质,提升创业能力。只要瞄准目标,判断有据,方法得当,就应敢于实践,敢冒风险。 (二)学校创业教育水平的加强和提高
各大高校应该创建系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使在校大学生充分接受创业教育,提高创业素质。
1.开设创业教育相关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应开设有关创业入门、企业家精神等基本知识方面的课程。使得在校全体大学生通过对必修课程的学习,了解创业基础知识,培养创业兴趣,健全创业心理品质。选修课程是对有浓厚创业兴趣及潜在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开设的高级创业学习课程。选修课程着重于专业知识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涉及多方面知识与技能,包括行业先进技术、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人际交往知识和财务知识等,还包括专业技术技能和高级管理能力。 2.增设实践环节
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能产生价值,大学课程不应局限于理论教学,应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大学生进行创业训练提供机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如在全国范围高校之间及内部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科技学术竞赛,激励大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激发大学生活跃思维;设立多层次的创业教育项目,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承担课题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如开展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高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科技园、孵化基地促使企业对优等的创业点子进行风险投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支持。
3.开设创业成功人士讲座,树立典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各大高校中应掀起“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热潮,积极邀请社会上的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开设“成功大讲堂”,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大学生传授经验,分享人生与创业感悟,与大学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使大学生体会到创业并不遥远,创业就在身边,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三)社会创业环境的营造
我国大学生创业刚刚起步,大学生自我创业意识比较弱,需要全社会来支持和帮助。 1.政府制定各种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短缺,政府应该在资金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帮助。首先,政府应提供担保贷款及贴息,给大学生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并建立专项基金体制。另外,对市场前景良好的项目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给予资助,如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风险保障等。同时,政府要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培训机构,提供创业咨询,为大学生创业开绿灯,扫除创业路途的障碍。 2.社会媒体加大关注力度及宣传力度
现代社会公开透明,媒体力量强大,媒体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创业宣传。例如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网路新闻、影视剧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自主创业成果、介绍创业者过程、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宣传国家的优惠政策,使大学生创业深入人心。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创业电视节目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比如开设创业成功人士专访节目,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氛围;开设模拟创业模式,由合作企业投入资金,以奖金奖励机制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培养,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提升,同时需要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帮助。从而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出企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入鲜活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杨天荣,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讨,学术论坛,2012;
[2]石梦瑶 ,唐瀚瀚, 李 彬, 王思聪, 王珍义,大学生创业环境及创业支持体系的研究——基于武汉市高校的问卷分析,企业导报,2012;
[3]肖开红,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育与职业,2012; [4]徐琼,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及培养对策,就业指导,2012;
[5]张丽霞 ,陈秀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科技向导,20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