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斜拉桥施工工艺

某斜拉桥施工工艺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12卷 第3期 2013年6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1.12 No.3 Jun.2013 ・公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研究・ 某斜拉桥施工工艺 许唐兵 (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51) 摘要:介绍了某独塔斜拉桥的桥基钢围堰底节拼装、独塔爬模施工、箱梁不对称浇筑及滑动底模及合龙施工等几种 特殊的施工工艺,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独塔斜拉桥;箱梁;滑动底模;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3)03—0107—02 0 引言 进行校核,所有实际延伸量与理论延伸量误差均控制在 6 之内。 某大桥全桥长380m,宽18.2m,采用2×190m单塔单 索面三角桁架型箱梁断面,索距6m,索塔高86.48m,双向 预应力呈棱型状分布,塔顶设置TMB减震器,为国内首 创。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加钻孑L灌注桩,钢围堰直径21m, 2斜拉索桥箱梁不对称浇筑施工法 混凝土大跨径斜拉桥在建造过程中,一般采用箱梁两 边同时浇筑,在此桥施工中,由于地形条件及施工场地有 限,无法设水上拌和站,施工单位只在北岸设置了一套自 动拌和系统,用混凝土输送泵到施工现场,基于混凝土浇 筑要求连续性,施工方案的简便可行等方面考虑,采取了 不对称浇筑[2]3l 。 高度29m,钻孔灌注桩直径2.2m,桩长20m。 1 斜拉桥独塔裸塔无对拉螺杆爬模施工法 1.1模板 针对索塔独特的形状及质量要求,自行设计了能满足 腰形平面尺寸要求的变截面塔身钢模板:即两圆头部分为 大桥主梁除0 块外,截面形式都为相同的单箱三室截 面,梁高3.5m,箱梁两边各分27个节段,每节段对应一对 两半圆的整体模板,直线段为变化尺寸(每段均计算出变 化差值,通过改变小块钢模达到调整尺寸的目的)的钢 模[1]。同时,第一次大胆地采用了无对拉螺杆新工艺,改 斜拉索,施工中浇筑6m一个节段,重153T左右。 设计要求在施工中: ①主梁混凝土一次浇筑,不设水平施工缝; 用环状抱箍,这样,不但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又 使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模板每3m一节,共三节,采用先 进的爬模施工法,每次可浇筑6m,这样加快了施工速度,拆 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塔身平整度为2mm,小于规范 ②塔两侧对称施工,在两侧不同步浇筑时,间隔不超 过1小时,纵向不对称荷载不超过50T。 为确保箱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方进行精 心组织与控制,从设计图可知,箱梁截面为三个三角形(一 正两倒)。内模板从分隔带到底板长513m,厚只20cm,外 要求不大于3mm。采用此钢模进行索塔施工,平均日浇筑 1.1m,最高峰时达到1.2m,达到了全国同类型桥梁索塔施 工日浇筑进度的先进水平。 lI 2索区施工 模板由桥面到底板420cm,厚25cm,如果整个截面一次浇 筑,除顶板模板难装外,内外腹板的混凝土也不好振捣,还 将影响内在质量,经过与设计方商量,同意改为二次浇筑, 从以后每5~6天挂一对索的进度来看,采用二次浇筑不但 没有延缓工期,而且混凝土的外观形象与内在质量都达到 了优良。 为消除纵向与横向的偏载要求采取: ①严格控制箱梁模板尺寸,精确放样,做好施工方案, 保证混凝土的厚度误差不超过3mm。对每个分段两边箱 梁的轮总量和各个部分混凝土的对称问题,采用自动拌和 进入索区施工中,施工难度增大,斜拉索套筒的安装 位置的精确度将直接影响斜拉索的安装。充分利用塔身 强大的钢骨架作支托,依据精确的计算和红外仪进行上下 座标的定位,每索套筒做到一丝不苟,使全塔斜拉索的套 筒的误差均控制在2cm之内。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施工和 控制,为后期挂索及拉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耸的索塔,在拉索过程中,靠的是索塔内稠密的强 应力体系,来抵抗巨大的斜拉索索力,该桥索塔采用多层 呈菱形分布的直径32ram的冷拉粗钢筋、轧丝锚,张拉采用 YCT70型千斤顶,均采用一端张拉,控制张拉力为503KN。 在张拉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严格地用应力控制、延伸量 收稿日期:2Ol3-03—16 站的电子计数表,控制混凝土浇筑量,使两边混凝土数 相等。 ②从1 至9 拉索段,鉴于箱梁根部强大的抗扭能力 作者简介:许唐兵(1979一),男,安徽宿松人,合肥市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路桥工程技术与管理。 ・ 1O7・ 许唐兵/某斜拉桥施工工艺 及简化施工程序,采用了交错浇筑法,因为采用了交错浇 筑,箱梁将会产生累计的偏差。 3.3 解决悬臂梁端挠度变化的技术措施 针对悬臂端挠度的变化,该大桥充分利用地势,采取 ③从1O 到26 索,随着悬臂的增大,偏载所引起的弯 距也增大。为此,必须设置平衡重。 根据梁的自重计算出两次浇筑时底板67T,顶板86T。 在挂蓝前横梁桁架下,设置2根直径为1.0m的钢管桩,相 距7m,沿桥轴线对称布置。在每根钢管桩上设置一个50T 千斤顶,按梁端设计标高,控制千斤顶的用力,并向上顶紧 挂蓝,然后在26 梁段顶面,放一个5O立方米的水箱,加满 水进行压重,这种下顶上压的方法,使梁端挠度及摆动得 到了根本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然后进行立模浇筑27* 梁段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达8O 的设计强度时,张拉梁 段内预应力筋。 3.4主粱舍笼 设计要求纵向偏载不能超过50T,为了不占太大梁上有限 的场地,不影响挂蓝施工_3_5 ”,在北端配置两个直径为 3m高约2.9m的水箱,总装水41T,自重2T,水箱内标明吨 位刻度。在前几次的浇筑中发现箱梁有向南偏斜现象,这 是因为南边箱梁的先浇混凝土的底、顶板都比水箱重。边 灌水边浇筑,会使其向南偏斜,在北边混凝土浇筑后,若水 箱不存20T水压二个小时,箱梁不会完全复位。如果长此 以往就会将偏差累计起来。以后采取先灌水40T,再浇南 端混凝土;浇北端混凝土时,再按一定的顺序放水。实践 检验,证明此方法达到了控制偏载的目的。 3滑动底模及合笼施工法 3.1 方案选择 原设计在挂蓝上浇筑完第27 梁段,现浇段在支架上 进行浇筑,但因北岸桥台上岩石顶面距梁底只有0.7m,浇 筑完26 梁段后,挂蓝无法前移。本来一帆风顺的挂蓝施 工,在要浇筑27 梁段时遇到了困难。当时,在讨论施工方 案时,提出了两种方案。第一种:对北岸进行大量开挖,挂 蓝前移,继续在挂蓝上浇筑完27 梁段。第二种:放弃挂蓝 施工,变挂蓝施工为滑动底模施工I4]1。 。两种方案各有 千秋。第一方案优点:传统型,有施工经验,安全可靠;缺 点:要开挖约260m。的石方,不但工期长,造价高,而且直接 影响北岸桥台边坡的稳定。第二方案:创造型,省工省料, 但这是首次,没有经验借鉴。经过方案讨论和比较,最后 决定采取第二方案施工,解决了关键难题。 3.2解决由温度变化引起主梁26 与27 梁段接头混凝 土产生裂纹的技术措施 温度对主梁的影响,引起主梁内力的变化,且无法通 过计算求得,依靠外力强行约束主梁的伸缩是很困难的, 同时26#梁段与已浇筑完7.95m的现浇段端部相距9m, 采用传统的刚性连接及预先张拉部分预应力筋的方法也 行不通。因此在施工中,采取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一滑 动底模法。 横向布置3根工字钢I36,其间距2m,并用120焊接 连成整体,在I36下面设置升降装置,以便调节支架模板标 高,再在I36上面纵向布设I20,间距为70cm,后端与底挂 蓝的纵向I20焊接,锚固在挂蓝上,而挂蓝在浇筑完26#梁 段后,不降低挂蓝,一直锚固在26#梁段端部,并且在I36 与I20相接触的地方抹上黄油,减小两者之间的摩阻力,便 于底模滑动,温度变化,引起主梁伸缩,继而带动27 梁段 的模板系统一起滑动,顺利地把飘浮的挂蓝施工过渡到了 滑动的支架施工上。 ・ 1O8・ 首先测出一昼夜最低气温,在最低气温时,把主梁27 梁段底模纵向工字钢I20与已浇筑完7.95m的现浇段底模 的纵向I20焊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合笼段的模板体系、 27 梁段模板及现浇段的模板三者形成一个大整体,并随 着主梁的伸缩做一致的刚体运动(近似的),然后立侧模, 在最低温度时,浇筑合笼段混凝土,避免了合笼段接头位 置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_5j4 ”。为了使混凝土早强,还采 用了提高合笼段混凝土标号,改善养生条件等一系列措 施,最后张拉主梁后期预应力筋,进行27 斜拉索的挂索 和调索工作。 4结语 在浇筑27 梁段混凝土过程中,创造性地采用了滑动 底模法施工,避免了大量挖方,省工省料,进度快。而在合 笼段的施工中,大胆放弃了在合笼段体内布设刚性连接和 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部分合笼预应力筋的作法,减少了施工 难度。总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优化施工方案,推陈出新,保证了桥梁工程质量,同时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公路桥 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S].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陈常松.超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几何非线性精 细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D].武汉:中南大学,2007. [3] 张宏伟,郑海东,郑一峰.部分斜拉桥构造设计[J].公 路,2005(05). [4] 曾天宝.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合理状态的确定和整 体稳定性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 [5] 肖杰.斜拉桥分离式混凝土双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 责任编辑:文 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