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

来源:爱go旅游网
! Q塑 创新教育 Science and Techn0Iogy Innovation Herald “3+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新途径 张林娜 周琦 臧树俊 (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为了在国内外竞争中抓住机遇,占据优势,赢得先机,学校必须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国 情和校情的新路子。“3+1”校企舍作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4—098x(201 0)02(c)-01 99---o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竞争在进 予学生一种积极的导向,缓解了学校的就 一步加剧,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已 进入了市场化的时代,高等教育迎来了新 的挑战,巾 遇到 新的发展机遇。在“精英 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社会 在呼唤素褫教育 创新教育的同时,人们更 加关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人才 培养模式的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构建创新 型国家的需要,是普通高等学校的首要使 命,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培 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社会主义教育事 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人才培 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改革人才 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必须以适应地 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前提,紧紧掌握本地 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的环境和政策,根据地 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调整学校发 展政策并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培 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根据这 一发展要求,学校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指导思想是:从社会需要、科技文化发展需 要和个体发展需要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 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 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观念,充 分发挥学校的办学潜力与特色优势,提高我 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灾施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增 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致力于培养 面向西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 2积极探索“3+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和社会 需求为导向,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 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 际J==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 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江泽民同志在第 三次全教会卜说:“从学校方面来说,校企 合作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增强专业的 适用性,从企业方面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借 用学校的教学力量,提高教育层次,促进科 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f】 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 的发展规律,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 育模式,更能很好的缓解就 压力,是高校 所谓“3+l”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业压力。 是指学校和合作的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 3.4“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 求,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合作协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双师”教师团队建 议,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 设 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不同环 一名称职的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有扎 境及其教育资源,有计划地采用校内课堂 实的基础理论,精通本专业,时刻把握本专 教学与校外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人才 业发展的脉搏,而且必须具备丰富的生产 培养模式f2】。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 实践。学校的教师通过深入企业,与企业技 养方法,迎合了市场需求,有利于解决大学 术和管理人员的交流, 共同进行科研项目 生就业难的问题。 的开发与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与此同 时,通过与企业的结合和实践的锻炼,教师 3“3+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 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尤其是实践动手能 3.1“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 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促进了教师“双师”素 高校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质的提高,加快丁师资队伍的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 3.5“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 后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重理论,轻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 高校和企业供需矛盾突出,高校培养的人 学生在最后一年在企、lk进行专业训练 才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尤其在计算 与毕业设计,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 机、机电、工商管理等专业领域中,企业对 题的能力得到人幅度的提升,结合实际开 岗位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要求很高。而 发和参 的项目或自选课题,能较好地完 “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很好地解决_rl 成毕、l 设计 j论文工作,保证了毕业设计 这一矛盾,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多地 的质最。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企业技术和行 3.6“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 业信息,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 企业将岗前培训前移,节省开支,提高效率 业需求一致,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实 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对方有一 现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最终培养符合 定的工作经验,能够直接E岗,而当前高校 企业要求的人才。“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的许多毕业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缺乏。另外, 模式还进一步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企业自身的岗前培训一般时间较长,成本 使课程内容更具先进性、应用性和实效性。 较大,还存存着培训对象随时跳糟的风险。 3.2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节 而“3+l”校 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企 约资金 业量身订制所需人才,实现岗前培训前移, 对于工程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想 节省了开支,提高了效率。 培养适应该专业需要的人才,要求学校拥 综上所述,“3+1”校 合作人才培养模 有大量先进的实验设备。而现在的一些大 式是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具 型设备价格高昂,维护费用高,因此,学校 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也是学校强化实践、探 不少实验设备是模拟仿真的,很多实验停 索新的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通过校企合 留在演示阶段,学生无法动手操作。通过校 作能够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双方 企合作,学生可以很好的利用企业先进的 的合作内涵和外延也能够得以丰富和拓 实验设备,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为学校 展。实施“3+l”校 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过 节约资金,解决学校场地和设备不足的问 程是优质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产学 题。 - 研全方位合作的过程,更是人才培养模式 3.3“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 改革的一火创新,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 生主动学习知识。自觉弥补自身不足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吃、住、行都 在企业,主人翁的意识可以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通过工作实践和生产实习,理论联系实际, f1】付家才,沈显庆 “本科+技师+工程师” 更能激发学习积极性与求知欲,增强综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电气电子 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实 教学学报.第30卷增刊 习及时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促使学生 (2】王雪生.汤文颖.孙彦国.校企合作才能 主动学习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自觉弥补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石家庄铁路职 不足之处。校企的合作也在就业问题上给 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卷增刊,2005,6.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