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大数据大事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把大数据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并在这一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本文将回顾中国大数据发展的重要事件,展示中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里程碑。以下是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的大数据大事记。
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中国信息技术研究院,这标志着中国在大数据领域的研究开始起步。同年,中国国家信息化推进委员会开始启动“信息高速公路工程”,并将大数据作为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关键。
2009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这个重要文件将大数据发展列为国家战略重点,为中国的大数据事业奠定了基础。
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和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12年,中国迎来了大数据的概念引入。这一年,大数据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各界开始研究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大数据战略纲要》,明确了中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该文件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创新应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等五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33亿,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这也为中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庞大的数据基础。
2015年,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数据标准化和交换共享,推动大数据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建设数字中国。
2016年,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推动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方向。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培育壮大大数据中小企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模式的广泛应用。
2017年,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国家大数据管理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明确了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和开放共享、促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推动数据应用和创新发展的措施,为中国大数据产业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2018年,中国工信部发布了《中国工业大数据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工业大数据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总结来看,中国大数据发展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大数据的概念引入到国家战略的确立,再到政策法规的制定和
实施,中国打造了一个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完整体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的大数据产业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数据资源管理,中国都在为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大数据发展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相信在全球大数据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继续构筑现代化数据产业体系,引领大数据时代的未来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