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以影视后期特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以影视后期特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10卷第11期 2019年06月

Vol.10 No.11June 2019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

——以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为例

唐 婕 欧阳曦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广东 江门 529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逐渐进入高校常规教学。基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摘 要:

业课程多以软件操作为主的特点,本研究以核心课程——影视后期特效合成的建设与应用为例,从课程特点与性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反思四个方面,深度剖析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同类课程的开展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信息技术融合;在线开放课程;艺术设计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1-0027-02“互联网+教育”正在全方位地影响并推动高等

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应用等逐渐促进艺术设计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型。以软件操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艺术设计类课程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上更具优势。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线开放课程为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提供了线上资源汲取平台和交互学习服务支撑。课程团队自主建设的影视后期特效合成在线开放课程,经过三年的应用,已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平台,同时在应用中也暴露出课程资源选取、教学环节设计和学习成效检测等方面亟待进一步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一、影视后期特效合成在线开放课程性质与特点艺术设计类课程后期多以软件操作类为主,如室内艺术设计Auto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3Dmax(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常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After effects(图形视频处理软件)等。最终效果图或影像作品的实现高度依赖软件的应用,专业软件的掌握运用是各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者必备的核心技能。进入软件实践操作时,学习者已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正处于理论转化实践的技能培养阶段,此阶段软件操作类课程融合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通过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法进行知识迁移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但也因软件技能操作类学习“一讲就会、一做就忘”等特点,给学习者带来障碍。简言之,艺术设计软件操作类课程具备技能操作性强、易遗忘、程序性操作有规范、重视创意创新的特点。

二、影视后期特效合成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以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方向核心课程“影视后期特效合成”为例,课程建设有“课程介绍”“课程资源”“学习者作品”“行业资讯”等栏目。课程资源共19章,每章节微课总时长20~80分钟,单个视频2~35分钟。对比2016级与2017级的学习者,课程后台数据显示学习者平均登录次数由5次提高至60次,总访问量提高了3倍,平均停留时间由21分钟提高至120分钟。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课程资源丰富,微课视频可反复观看,突破学习时间与空间限制,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皆可自主

学习,减轻了教师的基础教学负担,有利于课堂创意创

新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作为发布任务、提交作业和评价打分的平台,以视频为主的学习者作业得以保存,节省本地磁盘空间,查找调阅文件直观清晰。

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早期,学习者还未完全适应新的任务提交方式。首先,在教师多次提醒下仍然出现学习者未及时提交作业、提交作业错漏、提交格式有误、二次提交功能未妥善使用、多次提交同一未修改作业的问题。其次,在线答疑栏目使用率不高,学习者提问交流的意愿不强烈。

三、课程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影视后期特效合成”在线开放课程使用现状进行梳理,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一)微课视频未全部“颗粒化”

部分早期录制的教学视频内容时长过长,是结构化、系统化的课程,是基于学习主题、学习单元的传统视频,单个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性较弱,教学视频在呈现关键知识点时没有提示或者字幕展示,比如多个快捷键应用和表达式的编辑,单靠语言表述很难进行实际操作,增加了学习者的理解难度。(二)课程平台交互性弱 课程以软件技能操作为主,程序性知识学习依赖于教师的及时反馈。学习微课遇到操作性障碍不能得到及时回复是学习者学习中断的主要因素之一。学习者在课程学习期间能够较多地登录网站,学习微课和提交作业,但在线开放课程更像是“资源仓库”和“播放器”角色。课程结束后,用户的登录次数、访问次数、学习时长大幅减少,甚至不再访问资源网站。虽然有行业资讯和其他网络资源,但仍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学习成效难以检测

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每一次项目或任务完成前后都设有理论检测,考察学习者陈述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线开放课程可设计试卷进行考核,但必须通过电脑端进入平台答题,且试卷设计、发布程序烦琐,耗时较长。在实操考核阶段,确实可以通过构建多个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衡量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但因权限限制,仅

本论文为2018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一般项目“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现代基金项目:

信息技术融合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17XPG021

27

基金课题

教师可查看,学习者互评功能还未开放,只能通过传统课堂展示的方式完成学习者互评,学习者难以根据评价指标进行互评,反思意识不强,评价效果欠佳。

四、影视后期特效合成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策略

针对以上在线开放课程已出现的问题,下文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从课程资源入手,进行环节联系更紧密的线上线下教学设计。(一)强化微课关联设计 从认知负荷理论出发,减少单个知识容量可有效减轻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强化教学微视频的关联设计,

[1]

便于学习者高效、快速、优质地完成图式的构建。以不同知识内容的性质和容量为依据,进一步对教学时长和视频形式进行设计,并将其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强化其逻辑性和关联性,具体方法是:从思维导图出发,以树状图形式梳理章节知识点,在学习者操作时弹出提示板,使其在多次提示下强化知识点记忆,视频可随时自主停下进行答题检测,学习者回答正确即可继续观看,同时采用电子笔记的方式,手机端、电脑端皆可导出,以便学习者实践操作时复习参考。(二)增强交互设计应用

在线开放课程中交互形式包括“人—人”交互和“学习者—内容”交互。从国内外十多个有代表性的学习平台来看,学习者在观看录播课程(直播除外)时,因观看时间自由,提出的问题与话题不易得到及时反馈仍是普遍性问题。“人—人”交互可通过以任务或项目进行细分的提问区来完成。“学习者—内容”交互主要包括对视频的播放控制、与视频内容对话两

[2]

个方面。弹幕应用是“学习者—内容”交互的典型应用,对弹幕对学习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弹

(上接第26页)媒体、驻区企业、高校,开展深度合作。

幕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但仍需要在知识转

[3]

化和迁移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五、结语

在线开放课程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应用的必要条件。资源充足、教学取用方便只是满足课程使用的初步条件,课程微课紧扣教学环节、评价方式多样,是增强在线开放课程有效性的方式。在线开放课程在提供学习资源、发布任务和接受平台等方面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微课资源设置和课程交互设计仍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针对艺术设计类技能操作为主的课程,“如何使操作更易理解”和“操作如何有效反馈”是此类课程设计者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微课关联性设计、视频中教师图像分析、“学习者—内容”交互是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将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

[1] 赖日生,曾晓青,陈美荣.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

[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01):52-55.[2] 杨九民,李丽,刘晓莉,朱芳芳,高姝睿,皮忠玲.在线开

放课程中的交互设计及其应用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11):64-65.[3] 段朝辉.在线视频学习中不同学习风格学习者的个

性化交互活动模式及心理机制探讨:活动理论的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18.唐婕(1988—),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主要研究作者简介:

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信息化。 欧阳曦(1990—),女,湖南人,硕士,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室内艺术设计信息化教学。

其次,技术交互融合联盟。现阶段,融媒体技术平

台是以大屏展示和高效采编发布平台为核心,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如果每个县都建设,不仅会给当地县财政造成困难,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与省级媒体组成技术交互联盟,充分利用省级主流媒体集团已经建设成熟的融媒体平台,向县级融媒体中心输出运营端口,双方地位平等,属于平台与端口的合作关系。省级媒体可以将平台资源最大化,也能够获得丰富的县级本土化内容资源;而县级融媒体中心节约了建设融媒体平台的资金,也能够享受省级平台的内容资源、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持。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天目云”、江西日报传媒集团的“赣鄱云”等省级主流媒体也相继成立了省县融媒体技术交互融合联盟。

最后,跨界资源融合联盟。县级融媒体中心除了要做好媒体服务和党建服务外,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也是其增强用户黏性、提升影响力、吸引注意力的重要服务内容。这就要求融媒体中心不仅要与同业媒体融合,还要与跨界资源融合;但是县级融媒体本身资源有限,这就需要利用战略联盟的形式,积极探索“融媒体+政务+服务”跨界资源融合联盟。通过与政府、公共组织、社区等主体组成跨界联盟,融媒体要将本区域内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聚合,增加县域受众的关注与黏性,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综

28

合性服务平台。例如,北京丰台区融媒体中心通过与

百度合作,在全市率先开通政务熊掌号,促进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对本地电商、文化、旅游、教育等市场资源的开发和运营,增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盈利能力。

三、结语

县级融媒体已经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鉴于自身资源限制,需要借助战略联盟策略,积极与省级媒体集团、新媒体运营公司等资源对接,构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共生生态系统。参考文献:

[1] 田龙过,解倩怡.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 巩固基层舆论

阵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1):6.[2] 喻国明,等.传媒的进化趋势与未来可能[J].北方传

媒研究,2016(3):5.[3] 谢新洲,黄杨.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

中国记者,2018(10):55.[4] 黄楚新,王丹丹.县级媒体融合的典型案例[J].中国

记者,2018(10):58.张志平(198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媒介作者简介:经营管理。 商建辉(1977—),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