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O8月 当 教研 DANGDAlJIAOYANLUNCONG 【摘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体系不科学、社 会实践课程不完善正制约着本专业的发展,这些因素促使高校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进行优化。本文建议:着力培养专业 知识与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的比例,提高学生适 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中图分类号】G640 现状社会需求人才培养 【文章编号】2095—6517(2017)08—0103—01 沟通协调的能力、指导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危机处理的能力是 【文献标识码】A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1.1人才培养目标 长久以来,学校习惯于根据政府的政策制定办学方向,目标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必备的;同时还需懂得企划、营 销等技巧。 全面但不具体,没有导向性,没有重点,缺乏特色,难免存在人才 培养目标空洞不切合实际,且目前高校很多过去创立的社体专业 教学目标沿用至今,已经落后于时代,不能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 脱节,不能满足社会对本专业的期待和需求。高校本应该针对社 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新时期需要的人才, 然而现在的教学缺乏这种针对性l1_。学校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 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有限。 1.2人才培养体系 1.2.1课程设置 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尽管高校有自己的教学体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途径 3.1改善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在本专业培养人才上倾向于“学术型”人才,缺乏 “实践型”应用人才。专业培养目标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培养 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为重点提出。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选 择本专业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便找到一份 好工作。所以,首先被考虑的应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其次是综 合素质,包括文化素养、适应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 合作能力等。高素质的人才是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 3.2优化课程设置 系,但它与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不一 致,忽略了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一些当下社会最需要的运动未在 本专业开设,受重视程度不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把教学仅 仅当成理论的学习,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给学生造成了只 学习理论知识即可的思维定式。 1.2.2社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 程设置应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而现实结果是,高校在教学方面 更加偏重理论知识,轻视甚至是无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教 学课时长时间所占教学计划比例不高。加之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 投入不足,实习场地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相比于庞大的学生人数都 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老师只能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知识,学生实践 的机会太少。对资格认证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乏善可陈。这就 造成学生理论能力突出,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效果差,学生与社会 存在一定脱节,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 2.1社会需求高 高校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教学,课程设置关乎教学方向,它决 定了教师授课的内容,关系着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确立 核心课程为必修课主要课程,此课程应为着重培养本专业核 L,ifg 力,括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 动处方、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体育设施与管理以及专项教学、训 练实践与理论[21。丰富选修课多样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增加 特色课程,例如体育营销、体育健身等,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 性,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爱好选择发展方向;二是增加人文素 质类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人文素质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 生的智商和情商,增强就业竞争力。 3.3加强实践教学 现实中高校往往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这会造 成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脱离社会实际,毕业后还要再学习,以适 应工作岗位需求。让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成为一名社会需要 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 4.结语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社会体育需求大幅增 长,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人们对于运动健身的热情高涨。在 提高健康意识的同时,人们需要高素质的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人 才来指导健身运动。这提高了社会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的毕业生的需求,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当前高 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问题是专业知识掌握不牢,专业技能不能熟 练运用,适应能力不强等。 2.2缺少应用型专业人才 高校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 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本质是服务社会。为了更好的适应社 会需求,高校需要完善课程设置,增强社会实践,努力提高教学水 平,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让社会 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f11杨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研 究ll】.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316—317. 『2]王晓云,阮云龙.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的优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当前社会急需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起到作用的社会体育 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完备的健身技巧,与人 2012培养方案修订的探讨【lI_运动,2014,(O5):56-5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