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三期扩建2×1000MW机组
输煤栈桥工程
水上钻孔平台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某公司
电厂三期输煤栈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二00七年一月
电厂三期扩建2×1000MW机组
输煤栈桥工程
批准:
审核:
编制:
某公司
电厂三期输煤栈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7年1月
1、概述
本工程水上部分钻孔灌注桩共44根,分别为9~30#排架,其中9~23#排架间距为20m,23~30#排架间距为15m,需搭建水上钻孔平台2400m2,水上钻孔平台尺寸为400m×6m,其中钻孔桩区域宽度为9m,平台顶标高为+8.20m。 2、具体施工方案
2.1根据设计图纸,按照排架进行科学合理的钻孔平台的搭设,本方案将整个水上钻孔平台搭设成一个整体的施工平台,水上钻孔平台桩基采用Ø114mm钢管,钢管间距根据排架平面尺寸进行合理布置,钢管间距横向2m,纵向2m。(主要材料数量见附表1)
2.2钻孔平台钢管沉桩施工采用简易小型打桩机人工锤打工艺, 入土深度根据土质不同分别为3~4m,平台横梁及纵梁采用[14槽钢,钢管立杆之间采用Ø90mm钢管交叉支撑。(见附图1)
2.3 Ø114mm钢管顶上焊接100×100mmδ6mm的三角板支撑,横梁[14槽钢直接搁置于上面。
2.4钢管与纵横梁[14槽钢的连接采用100×100mmδ6mm的三角板两边绑焊或Ø10的钢筋包焊。(见附图2)
附图1 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简图
2000 2000 2000 ○ ○ ○ ○ 2000 ○ ○ ○ ○ 2000 ○ ○ ○ ○ ○ ○ ○ ○ Ø114钢管 2000 ○ ○ ○ ○ 2000 [14槽钢 ○ ○ ○ ○ 2000 ○ ○ ○ ○ 6000 平台平面图
2000 2000 2000 2000
[ [ [ [ [ [ [14槽钢 横杆
Ø90钢管 泥面
Ø114钢管 L =10000 扫地杆
附表1 钻孔平台主要材料数量表
序号 材料 尺寸 Ø114mm×δ4mm×10m Ø90mm×δ2.5mm×6m 数量 总量 备注 1 2 3 4 5
附图2
钢管 钢管 [14 5cm厚木板 钢栏杆 792 1200 7920m 7200m 1400m 300m2 790m 重复使用 重复使用 重复使用 重复使用 6m~9m Ф48钢管 Ø114钢管 焊接点 [14槽钢 100×100mm Ø10钢筋 δ6mm钢板 加固方案1 加固方案2
3、施工平台验算书
3.1、[14槽钢的强度与刚度验算
允许挠度:跨中[f/L]=1/250、悬臂[f/L]= 1/400 钢材允许抗弯和抗拉强度:[σ]= 1.7×105KN/m2 钢材弹性模量E=2.1×108KN/m2 [14槽钢截面系数W=80.5cm3 [14槽钢惯性矩I=563.7cm4 3.1.1强度验算
M= PL0/4=0.25×130/6×2=10.8KN·m
所需抗弯截面系数[W]= M/[σ]= 10.8/1.7×105=63.5cm3 最大挠度f=Fl3/48EI=2mm<[f] 3.2三角板及连接焊缝强度验算 3.2.1 6mm钢板强度验算 бb=510~655 бs=345 3.2.2 6mm三角板的焊接 Ø 114mm钢管 焊缝高度100mm 100×100mmδ6mm钢板 3.3、Ø 114mmδ4mm钢管桩单桩承载力验算 3.3.1主要验算参数 (1) 桩基持力层(①)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15kpa; (2) 钻机和导管等共重17t; (3) 计算跨径L0=2m; (4) 钢管桩直径D=0.114m; (5) 钢管桩平均自由长度(泥面以上)L3=7.2m。 3.3.2单桩有效入土深度L2的确定 单桩极限承载力[F]按17t/8=2.125t计。 [F]=(πD×L2×qsik)+ (0.5×0.5×qpk) L2 = [F]-(0.25×20)/(πD×qsik)=21.25KN-5/(3.14×0.114×15kpa)=3m(施工时应考虑1.5的安全系数) 3.4其它加固措施 3.4.1灌注桩成型后,及时用井字型钢管与灌注桩硬连接,以保证平台的稳定性。(见下图) Ø 90mm钢管 ○ ○ Ø 114mm钢管 ○ ○ Ø 1000mm灌注桩 4、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指派专人对平台的沉降位移进行观测,每天上班前先对平台进行仔细观测,在钻孔或浇灌混凝土时再进行旁站观测,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上报项目部及监理。 4.1平台局部下沉或位移的应急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个别立柱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大面积沉降,钻机立即停止施工,首先固定钻机,如沉降较大,必要时撤离钻机。分析原因,在沉降大的区域设置剪刀撑加固或增设扫地杆,待确保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后继续施工。 如发生位移,则在平台二侧加设斜撑,必要时在原一期输煤栈桥灌注桩位置加设硬连接,以确保平台稳定。 5、本工程的安全源评估 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工程特点和性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事故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本工程的安全风险及控制目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安全风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自然灾害影响,包括台风、龙卷风、气旋雷暴、寒潮、高温等,影响范围涉及工程、人员、施工设备、影响程度大,后果严重,特别是施工期经历的台风、龙卷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为主要的安全风险。 ——机械设备操作:对操作者及附近人员的伤害风险及对设备的损害风险。 ——用电安全风险 ——火灾 安全风险的防范以预防为主,保障为辅,通过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控制风险,通过保险、防护措施将风险所引起的损失减至最小。 5.1施工现场强制性安全要求 项目部安全计划及程序应报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查,接受计划外提出的附加要求。现场施工必须执行下述强制性要求: 5.1.1没有穿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鞋等)的职工(包括来访者、甲方代表、材料运送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5.1.2所有机械的运动部分、设备或电动工具必须安装防护罩,防止与人体接触。 5.1.3所有临时配电箱应安装接地保险,所有电气设备均应接地。 5.1.4所有设备应由合格人员操作,必须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5.1.5所有特殊工种人员上岗操作,必须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5.1.6所有吊重设备应安装力矩限制显示设备。 5.1.7所有设备由项目部在现场开工前进行检验,检验标识应附在设备上,检验应由持证人员进行。 5.2安全技术措施 5.2.1常规安全措施 ⑴ 安全教育 ① 开工前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加强施工现场人员与机械的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的防台、防火、防汛和防盗等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造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人人注意安全的好风气。 ② 各工序开工前对参加施工人员(含农民工)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要进行必须的安全交底,并履签《安全措施交底通知单》。 ③ 各工种在施工前由主办技术员、安全员组织学习本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⑵ 健全安全生产组织 ① 工程项目经理是工地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由其组织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负责到人。 ② 各班组设一个脱产安全员,负责本班组安全生产督促工作,并及时汇报情况。 ③ 各主办技术员负责制定和督促检查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⑶ 制定安全措施 ① 定期检查施工用电是否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定期检查线路,电器运转情况,特别是风雨季节更要随时检查漏电防护情况。 ②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戴安全防护品,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高空作业系安全带。 ③ 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遵守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施工场地设安全警示标志。 ④ 所有使用的电器设备均要设置防雨罩,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罩上,关闭电源,并设专人负责,安全员定时检查。 5.3防台措施 为了安全地度过台风季节,尽可能减少台风对工程及人员和设备的伤害和损失,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结合现场实际,确定以下防台风措施: ⑴ 成立防台风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部经理为组长的防台小组,组员由总工程师、工区主任、工程技术人员、材料人员及其它有关人员组成。 防台风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防台工作中的领导、指挥、组织及台风预报等工作。领导小组还制定有关实施办法和管理制度,并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分片分项负责,工区成立若干防台抢险突击队,队长由工区主任、副主任及生产班长担任,挑选身强力壮、思想素质好的骨干为突击队员。以确保防台抗洪抢险时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同时,广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随时准备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他人人身安全做好自己的贡献。 ⑵ 台风到来前的准备工作 聘请有防台经验和有关知识的人员来给广大职工上课,传授防台风知识,提高整体防台抢险能力,增强防台意识,做到有备而战。此外,日常 施工时,应把有关材料和设备按规定管理方法在指定好的地点进行堆放,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更换或修复有关设备及材料(如缆绳、支撑等工具和设备),台风来临之前必须对不能搬移的设备和临时设备做好加固定位工作。 防台领导小组委派有关人员制定出防台的具体方案、方法和确定有关物品设备的安全场地,确保防台抢险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迸行。 ⑶ 防台抢险实施措施 在认真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之后,应该说具备了一定的防台能力,但台风的威力往往不是人所能完全掌握的,必须灵活机动,冷静稳重地应付。 ① 确保防台领导小组及突击队员在工地人数达90%以上,主要领导必须在现场; ② 当获悉48小时内可能有台风时,防台领导小组立即开展工作,统一布置,全体人员进入准备状态; ③ 积极与当地防台机构联系,服从其统一领导,努力配合工作; ④ 有关人员配备通讯设备(如对讲机)加强联系,互通情况; ⑤ 收藏及保管有关资料(如图纸、施工资料等) ⑥ 切断电源(防台抢险用电除外),防止漏电; ⑦ 台风过后,及时组织人员清理现场,修复有关损坏的设施及设备,同时对受污染的物品进行处理(如饮用水灭菌等)避免其他灾害的发生。 5.4遇到灾害后的对策 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施工中可能遇到诸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性事故,对于灾害我们制定如下对策,以期能在 灾害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按业主要求完成。 ⑴ 以预防为主,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做好各方面的灾害预报工作。 ⑵ 一旦灾害发生,应极力抢险,把机具、人力、材料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