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或⼯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案,⽅案是从⽬的、要求、⽅式、⽅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是⼩编精⼼整理的调研⽅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调研⽅案 篇1
⼀、调研⽬的
1、了解⾏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员结构
3、了解本专业相关岗位职业能⼒结构,收集⼯作任务和项⽬,了解岗位⽣产对象,⽣产流程等,深⼊到⼯作岗位的细节,考虑潜在的因素 4、明确专业定位 ⼆、调研对象 1、企业⾼层管理者 2、企业中层管理者 3、企业基层 4、⾏业专家 5、毕业⽣ 三、调研形式
⽂献和统计资料研究⽅式(⽹上调研) 问卷调查 专家咨询 座谈 抽样调查 现场考察 ⼴告分析 毕业⽣反馈
四、调研时间安排及内容 (⼀)调研的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组成调研组,围绕调研主题,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确定调研课题,拟定调研⽅案(含调研提纲)。 2、实施阶段:围绕确定的调研课题,深⼊企业、查找问题,对企业进⾏调研。
3、形成调研成果阶段:在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质量的调研报告,提交调研成果。 (⼆)调研内容
1、⽂献和统计资料研究⽅式(⽹上调研)
(1)收集⾏业或地区该职业领域⾥涉及技术、经济和社会现状、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数据;
(2)了解劳动市场情况,该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的数量和规模,就业⼈数和层次,⾏业或地区的投资情况,相关产业的⽣产、销售和利润在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就业需求等;
(3)如岗位群当前就业⼈数、需求⼈数、近期预计需求⼈数; (4)某岗位群中各岗位当前就业⼈数、来源及需求⼈数; (5)当前社会急需岗位及所需⼈员层次、职位; (6)某专业往届毕业⽣就业情况;
(7)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的⼈员和将输送的⼈员情况; 2、调研企业的⾼层管理者 调研时间:XXXX 调研内容: (1)企业⼈才现状
(2)企业未来3-5年⼈才需求状况 (3)对学院毕业⽣的认可度 3、调研企业的中层管理者 调研时间:XXXX 调研内容: (1)岗位主要职责
(2)岗位主要⼯作任务及流程 4、调研企业基层 调研时间:XXXX 调研内容:
(1)岗位⼯作⽬标分解情况:各类型岗位⼯作⽬标、各具体岗位⼯作⽬标;
(2)岗位职责安排情况:具体⼯作任务内容;各类型岗位的⼯作职责、具体⼯作任务内容;各具体岗位的⼯作职责、具体⼯作任务内容;
(3)各具体岗位的胜任能⼒、胜任资格要求; (4)对⾏政服务满意度评价的看法及建议 5、咨询⾏业专家 调研时间:XXXX 调研内容: (1)⾏业现状 (2)⾏业发展动态 (3)⾏业前景规划
6、调研毕业⽣ 调研时间:XXXX 调研内容:
(1)调查岗位的劳动状况 (2)岗位的职责、⼯作任务 (3)岗位⼯作过程 (4)岗位变迁 (5)岗位薪酬 五、调研的准备 问卷调查表格的准备 调研计划制定 问题的准备
调研⽅案 篇2
⼀、时间:20xx年1⽉9⽇晚上 ⼆、地点:龙泉驿区科技局
三、参加⼈员:黄xxx、杨xx、刘xxx、陈xxx、张xxx、局办公室⼯作⼈员 四、市科技局:xxx副局长、张xxx处长、郑xxx副处长、 五、准备礼品:草莓、万兴乡绿壳鸡蛋、蜀⼭菌⼦。 六、晚饭准备:龙翔酒店 七、资⾦预算:
1、礼品:绿壳鸡蛋准备6盒(70元/盒),6盒菌⼦(90元/盒),6盒(100元/盒)共计1560元, 2、送温暖:计20xx元 3、晚饭:20xx元 合计:5560元
调研⽅案 篇3
⼀、专业调研⼯作的⽬的
通过开展专业调研⼯作,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区域内专业⼈才的需求状况,为制定专业⼈才培养⽅案提供依据。
⼆、 专业调研⼯作要求 1.时间要求:
专业调研⼯作从20xx年7⽉23⽇起,到20xx年9⽉22⽇⽌,调研时间为2个⽉。
7⽉23⽇—7⽉25⽇组织学习及各专业调研⽅案制定阶段。 7⽉26⽇—8⽉31⽇组织社会、企业调研阶段。
9⽉1⽇—9⽉11⽇撰写分项调研报告和总调研报告形成阶段。 学校⽰范校建设办公室将于9⽉12⽇起,审核各专业调研报告及相关材料。 2.⼯作四阶段及要求
调研⼯作分四个阶段:
第⼀阶段组织学习及⽅案制定阶段。各专业要按照学校的安排参加集中学习及本专业内部讨论学习,拟定本专业调研⽅案,报学校项⽬建设办后实施。学习和讨论的质量是制定专业调研⽅案的保障,各项⽬组要切实重视。专业调研⽅案应对调研⼈员、调研范围、调研⽅法和⼯作路径等制定出详细规划,保证⽅案的实⽤性。
第⼆阶段实施专业调研阶段。各专业按照本专业的调研⽅案,采取现场查看、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上资料收集等多种⼿段,获取本专业的全⾯信息。本阶段是调研⼯作最困难和繁琐的阶段,重点抓好落实,尤为注意收集过程中的⼯作材料。 第三阶段撰写分项调研报告及专业总调研报告的形成阶段。根据前⼀阶段的调研数据和内容,形成分项调研报告和专业总调研报告。要求调研报告不仅有过程数据的分析,更要有提炼和总结,找出问题,找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提⾼调研报告的质量。
三、专业调研⼯作步骤 1.组织领导:
专业调研由各重点建设专业项⽬组组织实施,校⽰范校创建办公室督促和协调各项⽬组的⼯作。 2.⼯作步骤:
专业调研⼯作由⾏业协会或⾏业主管部门调研开始,通过⾏会或主管部分推荐,对区域内的企业和中介机构进⾏全⾯的调研⼯作。建⽴重点企业专业档案,专业技能型⼈才档案,专业⼈才需求档案,专业毕业⽣专业发展档案等。 按照调研对象及⽬的的不同,按照不同的调研提纲及问卷开展企业调研⼯作。 三、 注意事项
1、企业⽤⼯状况和发展等⽅⾯的调研,可能会涉及企业的敏感信息,应与企业做好沟通,打消企业配合⼯作的顾虑。 2、各项⽬组每周⼀要召开调研⼈员⼯作会,总结上周调研⼯作,对本周⼯作作出安排。校创建办每两周召开⼀次会议,检查各项⽬组的⼯作进度,督促协调各项⽬组的⼯作质量和进度。
3、各项⽬组要要将参加调研的教师分为若⼲个调研⼩组,每组2—4⼈,各调研⼩组要记录调研⽇志。 4、调研中的访谈记录、问卷、照⽚等⽅⾯的资料为重要的过程材料,注意收集整理,妥为保管。 3、参加调研的⽼师要注意⼯作中的⼈⾝安全,提⾼安全意识。
调研⽅案 篇4
为全⾯了解掌握我县糖蔗产业发展现状和⾯临的主要困难,科学制定20xx/2015年榨季⽢蔗砍运、种植实施⽅案和激励政策,并为我县糖蔗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出切实可⾏的⼯作措施,全⾯实现我县“1560”⼯程糖蔗产业增量提质⽬标。经县糖蔗发展指挥部研究,决定成⽴全县糖蔗产业发展专题调研⼯作组,⼯作组分别到县内各乡镇和县外进⾏调研,为了使调研⼯作顺利开展并有成效,特制定本⽅案: ⼀、调研时间
从20xx年8⽉26⽇开始⾄9⽉15⽇结束。 ⼆、调研内容
(⼀)⽬前我县糖蔗产业发展现状和⾯临的主要问题。
(⼆)乡镇村各级领导对20xx/20xx年榨季县糖蔗发展指挥部制定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及蔗农对所推⼴糖蔗种植技术措施有什么看法和要求。
(三)实地了解各乡镇适宜发展糖料蔗的地点和适合“四化”(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产机械化、⽔利现代化)建设的地点和⾯积。
(四)各乡镇对糖⼚的砍运服务⼯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县外主要到周边县市调研⽢蔗砍运收购点的设⽴,⽢蔗种植⼀次性施肥技术、⽢蔗良种、⽢蔗“四化”基地建设试点成功经验和成⽴砍⽢蔗专业队的劳⼒市场等内容。 三、对象和⽅法
(⼀)调研对象:有关乡(镇)领导、⽢蔗站长、村委⼲部、⽢蔗种植⼤户、蔗管员和部分蔗农代表等。 (⼆)调研⽅法:召开座谈会、深⼊村屯⾛访询问、个别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式进⾏。 (三)县外调研拟到⽢蔗砍运和种植⼯作做得较好的和劳动⼒市场丰富的县市进⾏考察。 四、调研⼯作分组、分⼯
(⼀)县内调研分为四个⼩组,分别对全县12个蔗区乡镇开展调研⼯作。 (⼆)县外调研组: 五、调研⼯作要求
(⼀)讲究调研⼯作⽅法。调研组要深⼊蔗区,⼴泛发动蔗农参与调研,严格按照调研内容要求开展⼯作,全⾯准确掌握全县糖蔗产业发展情况。
(⼆)各调研组要安排好记录员,收集整理各种调研数据材料,撰写调研报告。
(三)这次调研所涉及的乡(镇)要搞好配合⼯作,积极参与调研,认真组织本乡镇蔗区的调查对象参加调研⼯作。
调研⽅案 篇5
软件需求分析是⼀个项⽬的开端,也是项⽬实施最重要的关键点。据有关的机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软件产品存在不完整性、不正确性等问题80%以上是需求分析错误所导致的,⽽且由于需求分析错误造成根本性的功能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个项⽬的成功软件需求分析是关键的⼀步。 A.软件需求分析⼈员组织
软件需求分析其根本性问题是理解⽤户功能需求,由此软件需求分析实际上是与客户间交流过程完成的⽬标。要求我们组织适当的参与⼈员进⾏交流活动。
需求分析是⼀个综合团队的⼯作,是在需求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对⽤户需要进⾏渐进⽅式逐步深化;通过不断变化⽅式形成具体约束;努⼒实现需求功能⽬标形成特⾊效果的商业化产品。需求分析是⼀个商业⾏为,完全是⼀个商业化操作,要求有商业、技术等结合的团队共同合作,解决需求和设计的同步,设计符合需求。
项⽬涉及内容,项⽬⼤⼩都需要我们考虑参加软件需求分析⼯作团退的⼈数,配置合理的参与⼈员。⼀般我们必须有商务活动⼈员,项⽬管理⼈员,设计技术⼈员等参加,⽽且要求组织⼈员必须明确负责范围,以及明确⼯作⽬标,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B.具体开展需求分析⼯作,建议采⽤以下步骤形成软件需求:确定项⽬⽬标及范围→获取⽤户需求→分析⽤户需求→编写需求⽂档→评审需求⽂档→管理需求。
第⼀步:明确需要分析的⼯作⽬标,同时确定调研对象,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的接⼝⼈。 明确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实现⽬标包括如下内容:
1)对实现软件的功能做全⾯的描述,帮助⽤户判断实现功能的正确性、⼀致性和完整性,促使⽤户在软件设计启动之前周密地、全⾯地思考软件需求;
2)了解和描述软件实现所需的全部信息,为软件设计、确认和验证提供⼀个基准; 3)为软件管理⼈员进⾏软件成本计价和编制软件开发计划书提供依据;
第⼆步:获取⽤户需求。这是该阶段的⼀个最重要的任务。对⽤户进⾏访谈和调研。交流的⽅式可以是会议、电话、电⼦邮件、⼩组讨论、模拟演⽰等不同形式。具体说来可分为三个阶段: 1.“访谈”阶段
这⼀阶段是和具体⽤户⽅的领导层、业务层⼈员的访谈式沟通,主要⽬的是从宏观上把握⽤户的具体需求⽅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系统等等具体情况、客观的信息。建⽴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成员单位。 实现⼿段:访谈、调查表格
输出成果:调查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2.“诱导”阶段
这⼀阶段是在承建⽅已经了解了具体⽤户⽅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系统等等具体实际、客观的信息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硬件、软件实现⽅案,做出简单的⽤户流程页⾯,同时结合以往的项⽬经验对⽤户采⽤诱导式、启发式的调研⽅法和⼿段,和⽤户⼀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便易性、习惯性。⽤户可以操作简单演⽰的DEMO,来感受⼀下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合理性、准确性等等问题,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和⽅法。 实现⼿段:拜访(诱导)、原型演⽰
输出成果:调研分析报告、原型反馈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3.“确认”阶段
这⼀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标。⽤户⽅可以通过审查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以及操作承建⽅提供的DEMO系统,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的报告、⽂档签字确认。 实现⼿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归⼊需求分析报告中,提交⽤户⽅、监理⽅进⾏确认和存档)
整体来讲,需求分析的三个阶段是需求调研中不可忽视⼀个重要的部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步法的实施和采⽤,对⽤户和承建⽅都同样提供了项⽬成功的保证。当然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特别在采⽤迭代法的开发模式时,需求分析的⼯作需⼀直进⾏下去,⽽在后期的需求改进中,⼯作则基本集中在后两个阶段中。 第三步:分析⽤户需求。
需求分析⼈员对收集到的⽤户需求做进⼀步的分析和整理。下⾯是⼏条常见的准则: 1.对于⽤户提出的每个需求都要知道“为什么”,并判断⽤户提出的需求是否有充⾜的理由;
2.将那种以“如何实现”的表述⽅式转换为“实现什么”的⽅式,因为需求分析阶段关注的⽬标是“做什么”,⽽不是“怎么做”; 3.分析由⽤户需求衍⽣出的隐含需求,并识别⽤户没有明确提出来的隐含需求(有可能是实现⽤户需求的前提条件),这⼀点往往容易忽略掉,经常因为对隐含需求考虑得不够充分⽽引起需求变更。
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六个⽅⾯:软件的功能需求,软件与硬件或其他外部系统接⼝,软件的⾮功能性需求,软件的反向需求,软件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阅读⽀持信息。
软件需求分析应尽量提供软件实现功能需求的全部信息,使得软件设计⼈员和软件测试⼈员不再需要需求⽅的接触。这就要求软件需求分析内容应正确、完整、⼀致和可验证。此外,为保证软件设计质量,便于软件功能的休整和验证,软件需求表达⽆岔意性,具有可追踪性和可修改性。 1.软件的功能需求。
软件的功能需求是整个需求分析最主要、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部分,它描述软件的各种可能的条件下,对所有可能输⼊的数据信息,应完成那些具体功能,产⽣什么样的输出。描述软件功能需求是应注意下⾯⼏点: 1)功能需求的完整性和⼀致性
对功能的描述应包含与功能相关的信息,并应具有内在的⼀致性(即各种描述之间不⽭盾、不冲突)。应注意以下⼏点: (1)给出触发功能的各种条件(如:控制流、运⾏状态、运⾏模式等);
(2)定义各种可能性条件下的所有可能的输⼊(包括合法的输⼊空间和⾮法的输⼊空间);
(3)给出各种功能间可能的相互关系(如各个功能间的控制流、数据流、信息流,功能运⾏关系:顺序、重复、选择、并发、同步);
(4)给出功能性的主要级别(如:基本功能、可由设计者选择逐步实现的功能、可由设计者改变实现的功能等); (5)尽可能不使⽤“待定”这样的词。所有含有待定内容的需求都不是完整的⽂件,如果出现待定的部分,必须进⾏待定部分内容说明,落实负责⼈员、落实实施⽇期。 2)功能描述的⽆岔意性和可追踪性
需求功能描述的⽆岔意性、可追踪性和规范化:
(1)功能描述必须清晰地描述出怎样输⼊到怎样输出,并且输⼊、输出描述应对应有数据流描述、控制流描述图,这些描述必须与其它地⽅描述⼀致;
(2)可以⽤语⾔、⽅程式、决策表、矩阵或图等对功能的描述。如果选⽤语⾔描述必须使⽤结构化的语⾔,描述前必须说明该步骤(或⼦功能)的执⾏是顺序,选择,重复,还是并发,然后说明步骤逻辑。整个描述必须单⼊单出。
(3)描述时,每⼀个功能名称和参照编号必须唯⼀,且不要将多个功能混在⼀起进⾏描述,这样便于功能的追踪和修改。
(4) 功能描述应注意需求说明和程序设计的区别。需求设计仅仅是软件的功能设计,它给出软件运⾏的的外部功能描述,以及为了实现这⼀外部功能必须做哪些事情(采⽤和种数据结构,定义多个模块,接⼝间的接⼝等)是设计阶段的事情,功能描述不应涉及到那些细节问题,以避免给软件设计带来不必要的约束。 2.软件与硬件或其他外部系统接⼝。
软件与硬件或其它外部系统接⼝包括下述内容:
(1)⼈机接⼝:说明输⼊、输出的内容、屏幕安排、格式等要求;
(2)硬件接⼝:说明端⼝号,指令集,输⼊输出信号的内容与数据类型,初始化信号源,传输通道号和信号处理⽅式。 (3)软件接⼝:说明软件的名称、助记符、规格说明、版本号和来源; (4)通讯接⼝:指定通讯接⼝和通讯协议等描述。 3.软件的⾮功能性要求。
软件⾮功能性需求是指软件性能指标,容限等功能以外的需求。⼀般指下述内容: (1)时间需求:输⼊、输出频率,输⼊、输出响应时间,各种功能恢复时间等; (2)处理容限、精度、采样参数的分辨率,误差处理等;
(3)可靠性的MTBF要求,可维护性、安全性要求等。(对可能的不正常的输⼊给以正常响应是可靠性的重要内容,这属于功能性需求。) 4.软件反向需求
软件的反向需求描述软件在那些情况下不能做什么。这⼀条是随软件实际要求⽽定。有两类情形需要采⽤反向需求的形式。第⼀种情况:某些⽤户需求适宜采⽤反向形式说明,如数据安全性要求属于这类形式。第⼆种情况:对⼀些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较⾼的软件,有些必须描述软件不能做些什么。如控制点⽕时序,我们必须交代清楚在那些情况下不能点⽕,否则会造成故障。
5.软件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软件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主要指对软件设计者的限制。如软件运⾏环境的限制(选择计算机类型,使⽤配置,操作系统的限制等)、设计⼯具的限制(使⽤语⾔、执⾏的标准)和保密要求等。 6.阅读⽀持信息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户需求,也是为了使需求便于修改和追踪。其本⾝并不是对需求的描述,但它影响到需求分析的可读性,也属于需求分析的⼀个重要部分。⼀般⽬录、需求背景信息、内容索引、交叉引⽤表、注释等均属于这个部分的内容。
再看软件需求分析常⽤⼯具
我们根据⽤户需求,通过反复讨论、分析,最终明确⼀个唯⼀性的⽤户需求,这个结果其实就是我们的软件需求分析报告。⼀般我们采⽤Word、PowerPoint、Visio、ProntPage、Excel等Office⼯具,同时可能采⽤⼀些开发⼯具,如VC或BC等,同样也会使⽤⼀些图形⼯具,如Potoshop、调⾊板等画图⼯具。 使⽤各种⼯具表达软件需求分析,其具体表达⼿段可以分为: 1.效果图描述。主要是⽤户UI界⾯的描述反映⽤户需求功能;
2.逻辑图描述。根据⽤户需求功能,使⽤抽象化理论,以及需求分析理论,对⽤户需求功能进⾏全⾯的分析,建⽴功能性逻辑关系图,流程逻辑关系图等;
3.关系图表描述。主要是对信息关系、数据库表格、接⼝函数等描述;
4.⼯程数学描述。分析⽤户需求,分析⽤户需求信息,运⽤⼯程数学进⾏算法推导,进⾏合理化需求分析推导; 5.⽢地图描述。主要是软件项⽬⼯作安排,开发周期预估; 6.其它⽅法描述。保证完整性合理性的有效描述。 第四步:编写需求⽂档。
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总结,针对特定项⽬我们的`需求⽂档都有固定模板,经过前⾯的需求调研、需求分析过程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上按照⽤户组织结构、功能模块分布情况,经过⽂档格式、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即可形成我们需求调研分析的成果⽂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其将做为我们下⼀步系统开发的主要输⼊⽂件之⼀。 第五步:评审需求⽂档。
软件需求分析评审是为了检查我们进⾏软件需求分析⼯作,保证软件需求分析⼯作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合理性、可确认性、可实施性,完全保证⽤户所需求的功能,评审内容的主要载体就是“需求规格说明书”。 1.组织结构与责任管理
我们对组织结构与责任管理的评估主要有:参与⼈员任务和责任界⾯的明确;安排计划按时完成状况;相互间的协调能⼒状况。
2.满⾜⽤户需求的功能
我们进⾏需求分析的⽬的是完整、准确地描述⽤户的需求,跟踪⽤户需求的变化,将⽤户的需求准确地反映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并使系统的分析、设计和⽤户的需求保持⼀致。
需求分析的特点是需求的完整性、⼀致性和可追溯性。完整性:是准确、全⾯的描述⽤户的需求。⼀致性:是通过分析整理,剔除⽤户需求⽭盾的⽅⾯,规范⽤户需求。可追溯性:有两个⽅⾯的含义,整理和规范的需求,其⼀,需要不断的和⽤户进⼀步交流,保持和⽤户最新的需求⼀致。其⼆,和系统分析(设计)保持⼀致。
因此在需求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建⽴需求分析技术层⾯的基本框架,从技术上保证需求分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进⾏的需求分析才能满⾜项⽬对需求分析的要求。 3.保证可实施性
我们必须以⽤户软件需求为依据,以求实的态度详细的、准确的、完整的编写软件需求分析,避免空想世界,空中楼阁的想法;避免⽆逻辑性、⽆核⼼的描述;避免⽆量化思维,⽆实际空间概念。 4.需求分析评价指标
主要有这么⼏个指标:功能性、完整性、正确性、逻辑性、表现性、合理性,可实施性等。 5.⼯作周期
评价⼈员投⼊,以及费⽤⽀出的合理性问题。正确制定⼯作周期,保证软件项⽬的顺利完成。 6.需求不确定更改与可确认保证
可确认需求功能是实现⽤户需求的基本保证,如果不可确认的、不确定更改存在,将会阻碍软件实现,或者软件设计存在着不完整性缺陷,或者存在着不可实施性问题,我们必须区分是功能性障碍问题,还是未来性问题。如果不能够明确是未来性问题,则必须调整功能需求,化解不确定更改的问题。因此,判断不确定性更改是⼀个⾮常重要的问题 第六步:管理需求-将存在于项⽬的整个⽣命周期内。
需求管理就是IT项⽬中的范围管理,需求管理是整个IT项⽬的源头,IT项⽬的估算,计划,后续的跟踪控制,验证和确认等各项⼯作都是跟需求密切相关的。因此为了保证项⽬的进度,质量和成本的⽬标的顺利实现,保证项⽬计划的严肃性和可执⾏性;为了保证软件系统最终开发的产品正是客户期望的产品,必须要做好需求管理⼯作。
需求管理⼯作应该是需求全⽣命周期的管理,从⽤户原始需求的提出,到最终形成软件产品后⽤户对需求实现情况的验证以形成闭环流程。因此我们需要跟踪和了解到需求状态的演变过程。⼤型的项⽬软件⽣命周期模型较为复杂,⼀个需求的实现会经过⽤户需求,软件需求,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开发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需求追踪以确认需求和中间阶段产⽣的⼯作产品的⼀致性。另外变更管理是需求管理的另外⼀个重点,需求在经过评审确认后需要基线并受到控制,当出现需求变更的时候必须进⾏相应的需求影响分析以确认对需求变更的处理⽅式,当变更⼯作量影响较⼤的时候还需要调整并重新基线项⽬计划。
对于整个需求调研,分析和需求开发,评审确认的过程也需要进⾏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个重点就是对需求输出的⽂档需要得到⽤户,项⽬组设计开发⼈员的共同确认和承诺。
调研⽅案 篇6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抓党建信息调研,不断增加党建⼯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寻找解决党建⼯作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组织⼈事⼲部作风建设,提⾼组织⼈事⼲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提升党建⼯作⽔平,更好地服务全县林业⼯作⼤局,同时为上级党组织党建⼯作决策提供基层⽀撑,为我县党建⼯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标
1、每⽉报送1⾄2篇党建⼯作动态或组⼯信息。2、每半年报送1⾄2篇理论调研⽂章。 三、调研内容
⼀是围绕基层党建情况搞调研。(1)当前基层党组织党建基本情况及主要职能;(2)基层党组织履⾏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3)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作情况及相关建议。 ⼆是围绕党建热点、难点问题搞调研。重点进⾏六个课题的研究:(1)构建⼲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问题研究;(2)完善⼲部考核选拔⽅式⽅法问题研究;(3)实现对⼲部严格有效管理监督问题研究;(4)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问题研究;(5)健全党员教育⼯作体系问题研究;(6)落实党委党组党建⼯作责任制问题研究。 四、调研⽅式
⼀是通过课题研究报作品。采取深⼊基层党组织实地和召开座谈会听情况相结合的办法调研,从剖析典型⼊⼿,分析情况,查找问题,研究决策,形成调研⽂章。⼆是通过抓亮点报信息。拓宽信息渠道,积极主动挖掘基层党建⼯作中的积极因素和亮点⼯作,多层次、多⾓度地总结分析基层党建⼯作的典型⼈物和经验办法。 五、⼯作措施⼀是切实加强领导。
成⽴局党建信息调研⼯作领导⼩组,由局党组书记陈建鹏同志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局长祁怀鑫、副局长刘晓凡同志为副组长,其他班⼦成员、⼈教股负责同志、⽀部书记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局⼈教股。⼆是明确⼯作任务。局党建信息调研⼯作领导⼩组负责调研作务的分配、活动的组织⼯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作协调、信息的收集、调研材料的把关和上报⼯作,各⽀部书记负责调研活动的组织和完成领导交办的调研课题任务,同时⾄少每季度完成⼀篇党建信息报送任务(⼀年⾄少四篇)。三是积极⿎励投稿。⼤家积极采写党建信息,踊跃投稿,多出亮点,多出精品,以推动我局党建信息⼯作再上新的台阶。对于上刊的稿件,年底按照林业局信息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调研⽅案 篇7
6⽉16⽇,参加XX矿试运⾏剪彩仪式的各级领导来矿检查调研。为确保⾼质量做好各项迎检⼯作,特制定⼯作⽅案如下。
⼀、⾏⾛路线:
来矿领导在矿办公楼前下车——调度会议室(矿长致欢迎词、看专题⽚)——选煤⼚机电车间——采掘楼(观摩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情况)——矿务公开栏——井⼝安全⽂化长廊——安全信息中⼼——⽆⼈值守灯房——运搬⼯区(观摩班前礼仪)。
⼆、迎检⼯作组织领导:
矿成⽴迎检活动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为副总及⾏办、党办、组⼲、宣传、⼯会、团委、纪委、武装、保卫、多营公司等部门负责⼈。书记具体负责整个活动期间的组织协调。 三迎检⼯作具体分⼯: 1、会场准备
(1)调度会议室桌椅摆放、座次牌、茶杯、⼩⽑⼱、鲜花由⾏办负责。 (2)播放专题⽚的⼈员、设备准备由调度室负责。 2、营造⽂化氛围
(1)⼥⼦军乐队站在办公楼东侧,车辆⾏⾄花坛东侧时演奏,恒邦公司负责。
(2)两道彩虹门、彩旗、横标、竖标、会标、橱窗、站牌由⼯会刘辉负责;所需的宣传内容及现场参观的解说词由负责。
(3)⼯⼴图⽚展、⿊板报展、企业⽂化成果牌板由团委负责。 (4)活动期间的照像、摄像、解说员、引导员由宣传科负责安排。
(5)矿领导统⼀穿⽩衬⾐、藏蓝西裤、系领带、戴徽志,在办公楼前列队迎接,由调度室负责通知。 (6)职⼯穿矿服、佩戴⼯作牌、徽志,由各挂点部门负责通知,⼯⼴内职⼯⾏为规范由保卫科负责。
(7)⼯⼴、⼯区楼、澡堂门⼝、⽂化长廊、运搬⼯区、机电科、通防科、⾷堂门⼝的鲜花摆放,东采掘楼前、运搬⼯区门前供应矿泉⽔,由⾏ 办负责购买。
(8)⼯⼴的环境卫⽣及损坏的责任标签更换由环卫公司负责,其余的按照卫⽣区划分,由各责任单位负责。
(9)⼯区楼、临时宿舍、标准化宿舍及澡塘窗⼦全部关闭,阳台上不得挂⾐物,临时宿舍控制家属出⼊,此项⼯作由保卫科负责。
(10)各政⼯部门负责做好挂点单位宣传形式、资料准备、卫⽣清理、迎检汇报的督导⼯作。【调研⽅案七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