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1、高速公路项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地勘报告,以及设计变更、补充、修改图纸及文件资料。
2、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施工验收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及现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等。
3、现场勘察和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以及相关补充资料。 4、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有关要求。 5、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项目的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
6、参考《建筑施工支架架安全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公路桥涵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二、工程概况
B匝道大桥为立交而设,B匝道桥是太平枢纽互通立交由渝湘高速转换接入渝黔高速的连接段(如图2.1),B匝道桥位于小半径曲线上,桥梁上部结构布置为4×19.8m+现浇梁(330m+420m+420m)。其中4×19.8m为1联T梁,其余3联为现浇箱梁。
本桥平面分别位于缓和曲线(起始桩号:BK0+099.532,终止桩号:BK0+157.975,参数A:140,左偏)、圆曲线(起始桩号:BK0+157.975,终止桩号:BK0+210.438,半径:170m,左偏)、缓和曲线(起始桩号:BK0+210.438,终止桩号:BK0+248.085,参数A:80,左偏)、缓和曲线(起始桩号:BK0+248.085,终止桩号:BK0+285.711,参数A:108,右偏)、圆曲线(起始桩号:BK0+285.711,终止桩号:BK0+321.347,半径:310m,右偏)、缓和曲线(起始桩号:BK0+321.347,终止桩号:BK0+366.589,参数A:55,右偏)和圆曲线(起始桩号:BK0+366.589,终止桩号:BK0+441.812,半径:55m,右偏)上,纵断面纵坡-2.66%;墩台径向布置。
图2.1 B匝道桥平面图
B匝道桥BK0+267.172,位于小半径曲线上,B匝道大桥共长183.5m,桥梁宽度渐变:9~9.5m。
30m跨箱梁梁高1.8m,桥面宽度9m,腹板厚度0.5m,边腹板厚度由0.5~0.8m,底板厚度0.25m,变底板厚度由0.25~0.45m。悬臂长度1.5m,梁底宽6m。如下图。
图2.2 30m跨箱梁典型断面图
20m跨箱梁梁高1.4m,桥面宽度9~9.5m,腹板厚度0.5m,边腹板厚度由0.5~0.8m,底板厚度0.25m,变底板厚度由0.25~0.45m。悬臂长度1.5m,梁底宽6m。如下图。
图2.3 20m跨箱梁典型断面图
三、施工方案
1、现浇箱梁砼施工工艺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型。 2、据工程勘察报告,本区域地层主要特征如下:
地面下40m内深度地层包括:场地内地层①1、①2层杂填土,厚度变化较大,松散,均匀性很差,厚度为3-4m;下部②1、②2淤泥质粘土,流塑状态,高压缩性,易触变,为典型的软土,工程性能差,厚度为15-20m。其下分布的④1、④2层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厚度为9-20m, 支架钢管桩基础主要以④1、④2层为持力层。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决定采用Φ630mm钢管桩+贝雷梁的组合支架。即:钢平台采用:短跨度大钢管立柱贝雷梁支架。调节层采用:20号槽钢桁架调节横坡。
图3-1 支架横断面布置图(单位:cm)
4、钢平台纵梁采用贝雷梁,型号采用“321”型装配式公路钢桥桁架,钢材为Q345B钢。单片贝雷片尺寸高1.5m,长度有3m、2m、1.5m、1m计4种,配有相应尺寸加强弦杆。支撑架有1.35m、0.9m、0.45m计3种,可进行不同尺寸组合,使用更为方便灵活。
单层标准贝雷片(规格3M*1.5M)允许弯矩为788kN*M, 允许剪力245KN。加强弦杆弯矩449 kN*M, 不增加剪力。
现浇箱梁有两种孔跨布置形式,支架设计结合箱梁跨径来进行布置,30m跨箱梁支架采用两跨13m的贝雷梁;20m跨箱梁,支架采用一跨15m的贝雷梁,墩顶位置纵向采用工字钢20支撑。
①贝雷桁架支墩:采用630*10mm钢管作为贝雷梁支墩,支墩布置尺寸:横向一排共设5根螺旋管,间距2.2m+2.5m+2.5m+2.2m,纵向布置30米跨桥贝雷梁为13.5m+13.5m两跨,共设3排支墩;20米跨桥贝雷梁为一跨15m,2排支墩。
②支撑横梁:采用I32b工字钢双拼,上部搭设贝雷梁片,下部设调节砂筒与钢管支墩连接。
③贝雷梁:贝雷梁横向共布置5组,横向布置腹板底部各3组,两侧翼板各1
组,贝雷梁与横梁采用U型卡固定、分配梁和每榀贝雷梁之间按规范和受力要求做好连接。
④横向分配梁:采用[20槽钢加工成型桁架与贝雷梁连接,纵向铺设间距90cm。 ⑤纵、横向方木:分配梁上铺设10×10cm的纵向枋木,间距@30cm(腹板处加密)及横向10×10cm枋木,间距@30cm(隔墙处加密),两侧翼板处在[20槽钢之上搭设盘扣式支架,支架上铺设纵、横向方木。
⑥模板宜用厚1.8cm的优质木胶板,横板边角宜用4cm厚木板进行加强,防止转角漏浆或出现波浪形,影响外观。
⑦箱梁翼板位置盘扣式支架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及步距等搭设要求如下:竖杆纵、横向间距90×90m,步长设扫地杆和顶杆可满足安全要求,纵向5米加一道横向斜撑。
3.1 地基处理
首先对钢管支墩基础布置范围内的表土、杂物及淤泥进行清除,并将桥下范围内泥浆池及基坑采取抽水排干后,用建筑弃渣或砂石将泥浆池及基坑回填密实,以防止局部松软下陷。
一般地段地基处理(墩中间):将原地面进行整平,钢管支墩设计支撑位置作11.4m长、1m宽、1m高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其上搭设钢管支墩。
桥下地面整平并设2%的人字型横坡排水,同时在两侧设置排水沟,防止积水使地基软化而引起支架不均匀下沉。
3.2测量放线
在支墩支架搭设之前,放样出桥墩设计中心线及现浇箱梁位置,以使支墩支架的位置准确,保证基础的受力均匀,钢管柱安装前需对钢管的设计位置进行放样,保证支架墩位置准确无误。
3.3支架支墩
贝雷梁支架支墩采用钢管Φ630×10mm螺旋钢管柱,由5根钢管柱并排而立,钢管柱间距为2.5m+2.2m+2.2m+2.5m,钢管柱间横向连接采用20号槽钢。钢管柱两端均焊接封口钢板,封口钢板与条形基础预埋钢板满焊,固定处采用加劲板加固(单根柱子六个加劲板)。墩顶横向安装双拼I32b工字钢,单根钢管柱顶设落梁砂筒,砂筒
与钢管支墩需焊接加劲板固定,横梁工字钢与砂筒活塞应焊接牢固,增加整个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
表3-1 钢管柱安装允许偏差表
项目 柱脚底座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偏移 允许偏差(mm) 5 检验方法 吊线和钢尺检查 备注 柱轴线垂直度 X≤H/100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钢尺检查 3.5 支架布置
图3-2 30m跨支架纵断面图(单位:cm)
图3-3 20m跨支架纵断面图(单位:cm)
四、支架现浇结构计算 (一)计算模型建立
计算采用midas civil 7.8软件,对太平枢纽互通B匝道现浇梁支架现浇中支架各构件、材料、约束与工况荷载进行模拟,最后达到计算检验的目的。 1、计算建模依据
(1)太平枢纽互通B匝道现浇梁施工图及标准梁设计图;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3)《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
(4)《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001.5) 2、单元定义
现浇梁支架各构件分三类单元进行模拟: (1)板单元
现浇梁底模采用1.8cm厚木胶板底模,现浇梁钢筋混凝土重力及各类施工荷载(除墩顶部分外),均直接作用在底模木板上。在计算模型中用板单元进行模拟。 (2)梁单元
现浇梁支架主要承压受力构件(贝雷梁横梁、垫梁、分配梁、钢管支墩连系梁等)采用Q235级型钢([20槽钢、I40b工字钢)、16Mn钢(军用贝雷梁)组合而成,在计算模型中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
Q235级钢材的弯曲允许应力为[σ]=145*1.25=181MPa,Mn钢材料的允许应力为[σ]=210*1.25=262.5MPa。 (3)实体单元
现浇梁自重及施工荷载主要作用于墩身(与垫石)及支架,墩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计算模型中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 (二)现浇箱梁支架验算
本计算书以太平枢纽互通B匝道4X20一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为例,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本次采用迈达斯建模验算。
㈠、荷载计算 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1—— 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 q2—— 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经计
算取q2=1.0kPa(偏于安全)。
⑶ q3——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及其
下肋条时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⑷ q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⑸ q5—— 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不同。 2、荷载组合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 强度计算 ⑴+⑵+⑶+⑷+⑸ 刚度检算 模板结构名称 支架系统计算 恒载计算安全系数取1.35。 3、荷载计算
经过对设计图分析,采用迈达斯建立模型,受力分析如下:
现浇梁梁体受力分布
㈡、结构检算
迈达斯建立模型如下图:
箱梁现浇支架模型
结构受力分析:
整体最大变形为6.53mm,最大应力为158.1MPa。
‘
最大变形为6.53mm
最大应力为158.1MPa
1、钢管支墩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钢管支墩属于钢桁架结构,以立杆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为主。
最大位移为6.53mm
钢管最大变形6.53mmm,故f6.53mm750012.5mm 600
最大应力为173.6MPa
钢管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所以采用Ф630*10mm钢管。 2、箱梁底模下横桥向方木验算
本施工方案中箱梁底模底面横桥向采用10×10cm方木,方木横桥向跨度在箱梁跨中截面处按L=30cm进行受力计算,在墩顶横梁截面及横隔板梁处按L=30cm进行受力计算,实际布置跨距均不超过上述两值。如下图将方木简化为如图的简支结构(偏于安全),木材的容许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取值参照杉木进行计算,实际施工时如油松、广东松等力学性能优于杉木的木材均可使用。
按主桥墩顶截面处3m范围内进行受力分析,按方木横桥向跨度L=30cm进行验算。
① 方木间距计算
q=(41.6+1.0+2.5+2)×3=141.3kN/m M=(1/8) qL2=(1/8)×141.3×0.42=2.826N·m W=(bh2)/6=(0.1×0.12)/6=0.000167m3
则: n= M/( W×[δw])=2.826/(0.000167×11000×0.7)=2.2(取整数n=3根) d=B/(n-1)=3/2=1.5m
注:0.9为方木的不均匀折减系数。
40 q(KN/m)底模下横桥向方木受力简图q(KN/m)尺寸单位:cm方木材质为杉木,[δw]=11MPa[δτ]=17MPa E=9000MPa经计算,方木间距小于1.5m均可满足要求,实际施工中为满足底模板受力要求,上层方木间距d取0.4m,则n=3/0.4=9。
② 每根方木挠度计算
方木的惯性矩I=(bh3)/12=(0.1×0.13)/12=8.33×10-6m4 则方木最大挠度:
fmax=(5/384)×[(qL4)/(EI)]=(5/384)×[(196.8×0.44)/(12×9×106×8.33×10-6×0.9)]
=8.1×10-5m<l/400=0.6/400=1.5×10-3m (挠度满足要求) ③ 每根方木抗剪计算 δ
τ
=(1/2)(qL)/(nA)=(1/2)×(141.3×0.0001×0.4)/(10×0.1×0.1×0.7)=0.404MPa<[δτ]=1.7MPa符合要求。
3、贝雷梁片支架体系验算:
本桥施工方案中现浇梁采取贝雷梁片平台支架体系,贝雷梁片平台支架体系由贝雷梁上铺设的[20槽钢分配梁(纵桥向间距0.9m)、槽钢上纵向铺设10×10cm方木、横向铺设10×10cm方木,间距0.3m,贝雷梁下铺设的2I32b工字钢横梁(下对应钢管支墩)。
工字钢平台支架体系构造图另见附图。
贝雷梁片位移图(单位mm)
软件分析结果可知,最大位移5.23mm小于2cm(刚性支撑架规范
贝雷梁片应力图(单位MPA)
软件分析结果可知,最大应力157.9MPa小于262.5MPa 4、工字分布梁检算
工字钢分布梁位移图(单位mm)
工字钢整体最大变形5.23mmm,故
12500f5.23mm20.8mm
600
工字钢分布梁应力图(单位MPa)
max
=144.2Mpa<1.25×145 Mpa(1.25为容许应力增大值)
I20a强度、刚度满足要求,所以采用I20a。 5、工字钢垫梁验算:
工字钢垫梁最大应力156.3MPa(单位MPa)
工字钢垫梁位移图(单位mm)
工字钢最大变形5.61mm,故
12500f5.61mm20.8mm
600I32b强度、刚度满足要求,所以采用I32b。 六、验算支架基础承载力
支架基础采用C25号砼浇筑而成,其几何尺寸为长11.4米,宽1.0米,高1.0
米,由验算立柱刚度的计算过程可知,当梁体荷载作用于柱顶时,对基础的压力最大,其数值为F=650KN。立柱采用1块80×80(cm)的钢板作为支座,即对支架基础产生的压力为p=F/A=650/(0.6×0.6)=1805.6KPa =1.805 MPa <25 MPa (满足要求) 。 七、支架变形
由模型计算结果可知,支架最大变形量值F=6.53㎜ 八、钢管柱墩施工
钢管柱墩采用630螺旋钢管。搭设时,先在基础混凝土中预埋80cm*80cm钢板垫
+锚固钢筋,在钢管支墩底下,垫板与砼锚固。钢管支架顶部设置垫梁,垫梁上设纵梁,上铺纵向方木,其上铺设梁体模板。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力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采用同种型号钢材进行搭设,剪力撑、横向斜撑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并且在砼浇注和张拉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和专人检查。
支架搭设完后,上报监理检查,经监理同意后,进行支架预压:按支架现浇墩身以外部分钢筋混凝土重量及其他施工荷载的1.2倍、模板重量及施工荷载组合,确定压载系数,采用砂袋均匀布设堆压于支架上进行堆载预压,预压前在底模和地基上布好沉降观测点。观测点沿纵桥向分别在贝雷梁支点处、L/4、跨中、3L/4跨处布设,横桥向则在跨中和2个外腹板处设点,从而形成一个沉降观测网。
①、加载和观测
加载前先观测出观测网各点初始数据,加载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重点为:压重前;压重至50%时;压重至100%时;压重至120%时,每级加载完成后每4h观测1次,直至不产生明显沉降为准。
②、卸载并观测
在地基沉降稳定后就可卸载,卸载后再观测1次,卸载前后的差值可认为是地基及支架的弹性变形,在安装箱梁底模时设预拱度以消除之。预压完后,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中线及标高,合格后在进行下道工序。
支架现浇结构(跨径30m)计算书
(一)计算模型建立
计算采用midas civil 7.8软件,对太平枢纽互通B匝道现浇梁支架现浇中支架各构件、材料、约束与工况荷载进行模拟,最后达到计算检验的目的。 1、计算建模依据
(1)太平枢纽互通B匝道现浇梁施工图及标准梁设计图;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3)《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
(4)《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001.5) 2、单元定义
现浇梁支架各构件分三类单元进行模拟: (1)板单元
现浇梁底模采用1.8cm厚木胶板底模,现浇梁钢筋混凝土重力及各类施工荷载(除墩顶部分外),均直接作用在底模木板上。在计算模型中用板单元进行模拟。 (2)梁单元
现浇梁支架主要承压受力构件(贝雷梁横梁、垫梁、分配梁、钢管支墩连系梁等)采用Q235级型钢([20槽钢、I32b工字钢)、16Mn钢(军用贝雷梁)组合而成,在计算模型中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
Q235级钢材的弯曲允许应力为[σ]=145*1.25=181MPa,Mn钢材料的允许应力为[σ]=210*1.25=262.5MPa。 (3)实体单元
现浇梁自重及施工荷载主要作用于墩身(与垫石)及支架,墩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计算模型中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 (二)现浇箱梁支架验算
本计算书以太平枢纽互通B匝道3*30一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为例,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本次采用迈达斯建模验算。
㈠、荷载计算 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1—— 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⑵ q2—— 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经计
算取q2=1.0kPa(偏于安全)。
⑶ q3——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及其
下肋条时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取1.0kPa。
⑷ q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对侧板取4.0kPa。 ⑸ q5—— 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不同。 2、荷载组合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 强度计算 ⑴+⑵+⑶+⑷+⑸ 刚度检算 模板结构名称 支架系统计算 恒载计算安全系数取1.35。 3、荷载计算
经过对设计图分析,采用迈达斯建立模型,受力分析如下:
现浇箱梁梁体受力分布
㈡、结构检算
迈达斯建立模型如下图:
现浇箱梁支架模型
结构受力分析:
整体最大变形为6.94mm,最大应力为129.8MPa。
最大变形为6.94mm
最大应力为129.8MPa
1、钢管支墩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钢管支墩属于钢桁架结构,以立杆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为主。
最大位移为6.49mm
钢管最大变形6.49mmm,故f6.49mm750012.5mm 600
最大应力为175.6MPa
钢管强度、刚度均满足要求,所以采用Ф630*10mm钢管。 2、箱梁底模下横桥向方木验算
本施工方案中箱梁底模底面横桥向采用10×10cm方木,方木横桥向跨度在箱梁跨中截面处按L=30cm进行受力计算,在墩顶横梁截面及横隔板梁处按L=30cm进行受力计算,实际布置跨距均不超过上述两值。如下图将方木简化为如图的简支结构(偏于安全),木材的容许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取值参照杉木进行计算,实际施工时如油松、广东松等力学性能优于杉木的木材均可使用。
按主桥墩顶截面处3m范围内进行受力分析,按方木横桥向跨度L=30cm进行验算。
① 方木间距计算
q=(41.6+1.0+2.5+2)×3=141.3kN/m M=(1/8) qL2=(1/8)×141.3×0.42=2.826N·m W=(bh2)/6=(0.1×0.12)/6=0.000167m3
则: n= M/( W×[δw])=2.826/(0.000167×11000×0.7)=2.2(取整数n=3根) d=B/(n-1)=3/2=1.5m
注:0.9为方木的不均匀折减系数。
40 q(KN/m)底模下横桥向方木受力简图q(KN/m)尺寸单位:cm方木材质为杉木,[δw]=11MPa[δτ]=17MPa E=9000MPa经计算,方木间距小于1.5m均可满足要求,实际施工中为满足底模板受力要求,上层方木间距d取0.4m,则n=3/0.4=9。 ② 每根方木挠度计算
方木的惯性矩I=(bh3)/12=(0.1×0.13)/12=8.33×10-6m4 则方木最大挠度:
fmax=(5/384)×[(qL4)/(EI)]=(5/384)×[(196.8×0.44)/(12×9×10×8.33×610-6×0.9)]
=8.1×10-5m<l/400=0.6/400=1.5×10-3m (挠度满足要求) ③ 每根方木抗剪计算 δ
τ
=(1/2)(qL)/(nA)=(1/2)×(141.3×0.0001×0.4)/(10×0.1×0.1×0.7)=0.404MPa<[δτ]=1.7MPa符合要求。
3、贝雷梁片支架体系验算:
本桥施工方案中现浇梁采取贝雷梁片平台支架体系,贝雷梁片平台支架体系由贝
雷梁上铺设的[20槽钢分配梁(纵桥向间距0.9m)、槽钢上纵向铺设10×10cm方木、横向铺设10×10cm方木,间距0.3m,贝雷梁下铺设的2I32b工字钢横梁(下对应钢管支墩)。
工字钢平台支架体系构造图另见附图。
贝雷梁片位移图(单位mm)
软件分析结果可知,最大位移3.79mm小于2cm(刚性支撑架规范)
贝雷梁片应力图(单位MPA)
软件分析结果可知,最大应力129.7MPa小于262.5MPa 4、工字分布梁检算
工字钢分布梁位移图(单位mm)
工字钢整体最大变形3.74mmm,故
12500f3.74mm20.8mm
600
工字钢分布梁应力图(单位MPa)
max
=141.6Mpa<1.25×145 Mpa(1.25为容许应力增大值)
I20a强度、刚度满足要求,所以采用I20a。 5、工字钢垫梁验算:
工字钢垫梁最大应力146.8MPa(单位MPa)
工字钢垫梁位移图(单位mm)
工字钢最大变形2.24mm,故
12500f2.24mm20.8mm
600I32b强度、刚度满足要求,所以采用I32b。 六、验算支架基础承载力
支架基础采用C25号砼浇筑而成,其几何尺寸为长11.4米,宽1.0米,高1.0
米,由验算立柱刚度的计算过程可知,当梁体荷载作用于柱顶时,对基础的压力最大,其数值为F=650KN。立柱采用1块80×80(cm)的钢板作为支座,即对支架基础产生的压力为p=F/A=650/(0.6×0.6)=1805.6KPa =1.805 MPa <25 MPa (满足要求) 。 七、支架变形
由模型计算结果可知,支架最大变形量值F=6.94㎜ 八、钢管柱墩施工
钢管柱墩采用630螺旋钢管。搭设时,先在基础混凝土中预埋80cm*80cm钢板垫+锚固钢筋,在钢管支墩底下,垫板与砼锚固。钢管支架顶部设置垫梁,垫梁上设纵梁,上铺纵向方木,其上铺设梁体模板。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力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采用同种型号钢材进行搭设,剪力撑、横向斜撑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并且在砼浇注和张拉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监测和专人检查。
支架搭设完后,上报监理检查,经监理同意后,进行支架预压:按支架现浇墩身以外部分钢筋混凝土重量及其他施工荷载的1.2倍、模板重量及施工荷载组合,确定压载系数,采用砂袋均匀布设堆压于支架上进行堆载预压,预压前在底模和地基上布好沉降观测点。观测点沿纵桥向分别在贝雷梁支点处、L/4、跨中、3L/4跨处布设,横桥向则在跨中和2个外腹板处设点,从而形成一个沉降观测网。
①、加载和观测
加载前先观测出观测网各点初始数据,加载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重点为:压重前;压重至20%时;压重至60%时;压重至80%时;压重至100%时;压重至120%时,每级加载完成后每12h观测1次,直至不产生明显沉降为准。
②、卸载并观测
在地基沉降稳定后就可卸载,卸载后再观测1次,卸载前后的差值可认为是地基及支架的弹性变形,在安装箱梁底模时设预拱度以消除之。预压完后,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中线及标高,合格后在进行下道工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