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台施工
3.3.1 工艺概述
本工艺适用于陆地桥台台身施工。 3.3.2 作业内容
陆地桥台施工的主要作业有桥台的放样、台身模板施工、台身混凝土施工、台胸与道碴槽模板施工、台胸与道碴槽钢筋施工、台胸与道碴槽混凝土施工、支承垫石施工等工作。桥台台后回填及锥体填筑按路基过渡段施工。
桥台的承台与桩基部分不在此工艺范围之内;桥台台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同12.1 桥面防水层、保护层施工。
3.3.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3.3.4 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样 台身钢筋绑扎 台身模板安装 台身混凝土浇筑 胸墙、道碴槽施工 台背回填 锥体护坡施工 图 3.3.4-1 桥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3.3.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设计计算,确定具体施工方案,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向各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对桥台承台进行复测,对台身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桥台台身中心与尺寸。
(2) 清理承台与台身接触面,对接触面进行凿毛处理并充分温润,但不得有积水。检查与清理承台与桥台台身预留的连接钢筋,确保承台与台身之间的钢筋连接符合设计图及验标要求。
2. 现场准备
(1)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桥台钢筋的制作加工;对模板进行清理整平并刷涂拆模剂准备。 (2) 根据现场的具体一求进行吊装机械与混凝土施工机械的准备。
(3) 根据作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安全帽、安全绳、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备的准备。 3. 原材料准备
(1) 原材料:水泥、石子、砂、钢筋等由持证材料员或试验员按规定进行检验接收,确保其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应的原材料质量标准,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单独存放并标识清楚,钢筋应架空防水。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相应的试验,取得材料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可以投入使用。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按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进行泵送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耐久性、防腐性等的配合比设计,并进行相应的项目检测。
二、组织施工
(1) 根据设计图进行桥台台身钢筋的制作、加工、安装,桥台支承垫石钢筋制作出、加工、安装,桥台胸墙与台身钢筋的制作、预埋,以及其他预埋件的埋设,依据规范要求进行钢筋保护层垫块的安装。钢筋的加工与安装应符合相应的规范。
(2) 在测量放样后,进行桥台钢模板的安装与固定,胸墙与悬臂板模板的安装与固定,钢模安装位置的复测与检查。模板安装后对固定螺栓数量与紧固程度进行检查,对模板的稳定性、刚度进行检查,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尺寸要求与安全。
(3) 根据现场情况与自身设备情况确定混凝土浇注设备采用地泵或泵车,桥台台身混凝土与胸墙及道碴槽混凝土分次浇注,保证模板的安全与桥台帽的质量。
(4) 对分段浇筑时,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接缝,周边应预埋直径不小于 16mm 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0 倍,间距不应大于直径的 20 倍。胸墙与道碴槽模板的安装与固定,并对模板进行复测检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胸墙与道碴槽板的钢筋安装,挡碴墙电缆槽道钢筋的预埋,泄水孔道的预埋等。
(5) 对台身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与湿润处理,进行胸墙与道碴槽的混凝土浇注与振捣,分层浇注,逐层振捣。
施工完成后对道碴槽混凝土进行覆盖土工布保水养护。
① 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 60℃,最高不得大于 6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 15℃,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② 当环境温度低于 5 时禁止洒水,并采取保温措施。
③ 混凝土强度大到 1.2MPa 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6) 桥台模板的拆除,道碴槽悬臂板部分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之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由上而下进行,模板拆除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损伤。
(7) 支承垫石的测量放样,高程的精确测量,预埋件埋设,模板的安装,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施工后,对支承垫石的高程进行精测,其误差应满足桥涵规范的要求。
(8) 桥台台背基坑回填级配碎石进行压实,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填筑,中心部分回填参 5%水泥的级配碎石,两侧填筑级配碎石。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 30cm,电动夯振动压实。
(9) 砂浆砌体砌缝宽度、位置和砌筑方式及检验必须符合标准,砌体砌筑完毕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温润,常温下养护不得小于 7d。砌体的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位置、数量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砌体表面应砂将饱满、砌缝整齐,宽度和错缝距离符合规定,无脱落和裂纹。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3.3.6 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一、施工机械 模板吊装设备:吊机
混凝土施工设备:泵车、混凝土搅拌车、振捣器 材料运输设备:平板车、装载车、运输车
钢筋安装设备:电焊机、乙炔切割器、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 二、工艺装备
预制钢模板及其相关紧固件、施工平台支架、安全围护设施。 3.3.7 作业组织
根据桥涵施工特点,对各工序进行模块化、集中化、标准化生产管理,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钢筋由钢筋车间集中生产制作,保证钢筋的质量与生产效率。制作好的半成品钢筋由装吊工装吊运输至施工工点,由现场的钢筋工进行安装施工;
模板工对模板进行准备(包括表面清理整平、拆模剂涂刷、配件的准备),模板的安装拆除,装吊工进行协助。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工对模板进行监测与检查;
混凝土由搅拌中心集中生产、运输、泵送,混凝土工进行混凝土的浇注与振捣施工, 混凝土的表面收浆处理等。
3.3.8 材料消耗
根据桥台在桥涵的墩台中数量少、结构特殊、模板使用次数少的特点,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节点可以控制材料的消耗。桥台施工安排在较其他桥墩之后,采用承台和墩身的模板进行改装。对局部复杂的受力不大且在台尾部分的或内部的可采用竹胶板或木板等一次性模板制作。对所在标段有多处桥台结构相同的,可以采用标准化钢模板的制作,错开施工时间互相倒用。
钢筋、混凝土全部采用集中生产、运输,可有效的减少材料的损耗。
3.3.9 生产效率
施工中采取模块化生产、分项集中生产、平行化施工的措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减少施工成本。根据整个工程的特点安排桥台的施工时间节点,(如架梁需要从一端将架梁设备上桥,则需安排一个桥台先期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整个工程的进度,保证施工的工期。
根据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确定施工的人工安排,积极利用晴好天气,连续施工,避开不良气象条件,保证整体施工效率与工期。
3.3.10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一、安全防护
(1) 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做好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安全帽与安全绳的配戴应符合施工要求。应避免上下层同时作业,无法避免时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清理上层杂物防止坠物伤人。
(2) 机械吊装与拆除作业时,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吊装相关的安全规定,并有安全人员在场监控。
(3) 施工中用电设备须做好接地与绝缘处理,按安全用电的规定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不乱拉线,线路条顺,并在需要的位置做好防护。
(4) 模板设备的配件应注意检查,对超过使用寿命的应及时进行更换,防止疲劳使用而损坏引起安全事故。
(5) 各特殊工种的安全防护设备的配装,焊工的防护面罩、防护服、手套等,电工的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二、环境保护
(1) 施工前做好文明环保交底,做好交底记录。
(2) 施工过程中对各种设备与材料做好归类集中,施工后应及时对现场进行清理。 (3)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抛弃在现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