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完美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完美版)

来源:爱go旅游网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完美版)

一、 课内阅读。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文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精巧。

2.这段话把白鹭比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几段话选自课文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

4.用选段中字体加点的词造句。

即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选段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肯定句。

1 /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3自然段写到了白鹭、朱鹭、苍鹭,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通过快速阅读这段话,我了解了任丘地道的_______和_______,体会到冀中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2.选段中说“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人藏在“洞”里能感受到这些“洞”有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 / 17

3.选段中画“ ”句子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地道里准备的生活用品可以看出地道里的设施比较齐全。

B.地道的大洞、小洞的用途各不相同,大洞可以住人,小洞只能拴牲口、搁东西、作厕所。

C.在地道中,人们既可以和本村的人联系,也可以和别的村子里的人联系。

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窃读记(节选)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 / 17

1.填空。

(1)“安心”、“担忧”都是表示心情的词语。

“我”安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担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节选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认真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是比喻句吗?是的打“√”,不是的打“×”

(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______)

(2)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______)

(3)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______)

3.用“____”标出“我”进书店时动作的词语,想想可以换什么字,换字后,意思是否和原意一样。

4.请你帮“我”体会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

4 / 17

四、 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便宜”的“便”的读音是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_,可以组词为 _____。

2.父亲主要赞美花生的( )

A.味道美 B.可以榨油 C.不爱炫耀 D.价格便宜

3.短文主要运用( )的写法,突出花生的特点。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排比

5 / 17

4.下列对父亲的话理解有误的是( )

A.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用处。

B.父亲没有否定桃子、石榴、苹果这些让人爱慕的果实,只是觉得它们的美更显露在外,以突出花生默默奉献的品质。

C.父亲认为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只有被挖出来才能看到果实,这种朴实的、不急于表露的品质很可贵。

5.看到下列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为什么?

看到梅花,我会想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垃圾桶,我会想到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内阅读。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6 / 17

1.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具体写牛郎对老牛的照看。说明了牛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桂花雨》(节选),完成练习。

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请你写几句话,把“香飘十里”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17

2.“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把你体会到的感情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桂花雨》中叙写了“摇花乐”和“阵阵桂花雨”,他为什么写这些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课内阅读。

白鹭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

8 / 17

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A.长 短 白 黑 B.短 长 黑 白

C.白 黑 长 短 D.黑 白 长 短

2.文中把清水田说成是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白鹭》的作者________,课文通过对白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赞颂了寻常的白鹭所蕴含的内在美,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4.写出一句含有白鹭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内阅读。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9 / 17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⑩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本段短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文“②—⑧”为一段,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已经用“/”线分开。

第一层(②-⑤)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17

第二层(⑥-⑧)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⑥-⑧”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三幅图画的名字分别是:第一图:____________;第二幅图:______________;第三幅图: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⑤自然段作者从 、体型结构、 、 这四个方面来描写白鹭的外形,主要运用了一连串的 句式,突出了白鹭体态的 和 的谐调。

5.简要回答:“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1 / 17

1.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2.本篇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强不但摧毁我们的建筑、毁灭我们的文物,更是霸占我们的土地,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提到的被列强霸占的土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十、 阅读理解。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乌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2 / 17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文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了鸟的_________,“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了鸟的________。

2.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是因为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________(时间),他看到了________,却没见到________;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________(时间),他看到了________,所以作者才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答案

一、

1. 颜色 身体结构

2. 一首精巧的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 《白鹭》 郭沫若

4.即使天不下雨他也总是带着一把雨伞。

5.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13 / 17

6.这是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白鹭身段的精致玲珑。

二、

1. 结构 用途

2. 不气闷 不暗

3.大洞四壁的小洞用途多、实用性强

4.B

三、

1.书没有被买走。 害怕书会被卖光。

担忧、暗喜、急切、快乐、惧怕

2.× × √

3.动作的词语:跨、踮、钻、挤、寻找

可以把换成“走、提、穿”;不一样,原来的词语更能体现作者找书而急切的样子。

4.既高兴又害怕。

14 / 17

四、

1. pián biàn 方便

2.C

3.C

4.A

5. 边疆战士 不论多么艰辛,他们依然坚守岗位 清洁工人 默默无闻为人们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五、

1.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对不起它。

3. 吃草 喝水 休息 晒太阳 刷洗牛身 赶牛虻 扫牛棚 对老牛照看的很周到(善待老牛)

六、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5 / 17

2.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表达思乡之情。

3.其实并不是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表达了母亲深深的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

4.桂花雨这篇课文是作者对童年摇桂花及母亲做桂花糕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七、

1.A

2. 镜匣 比喻

3. 郭沫若 形 色 神态 平凡而高洁 朴素而美好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八、

1. 白鹭 郭沫若

2. 白鹭身段匀称,颜色适宜 白鹭觅食、休息、飞行都很美

3. 白鹭垂钓图 白鹭瞭望图 白鹭起舞图

16 / 17

4.蓑毛 长喙 脚 排比 匀称 颜色

5.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九、

1.B

2.将昔日的辉煌与被毁后的情景进行对比,反衬英法联军的残暴与野蛮,表达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澳门 香港 台湾

十、

1.形态 姿态

2.茂盛的大榕树 适合鸟儿自由、快乐生活的地方

3.傍晚 茂盛的大榕树 鸟儿 早晨 万鸟齐飞

17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