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来源:爱go旅游网
机械效率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效率问题,如一家人吃饭,不可能把每粒米都吃进肚里,这里我们可用效率表示对米的有效利用程度,用铅笔写字,一枝铅笔的铅芯都能完全利用吗?人们总希望这根铅笔芯被利用的程度越大越好,因而这里的效率反映了对铅笔芯的有效利用程度.在简单机械中,有的省力、有的省距离、有的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等,下图所示用动滑轮来提一块小小的蛋糕,它所提示的物理道理是什么呢?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我们先通过下面的问题来体会一下有关功的几个概念。如图所示,将重100 N的沙子运到三楼,针对图中的三种不同做功方式,探究下面的问题。 ①图中三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②每种方法人需做几部分功?

③哪部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 ④每种方法中人一共做了多少功?

事例分析

①图中三种方法是有区别的,第一种情况人用桶提着沙子上三楼,第二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桶与沙子提到三楼,第三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口袋与沙子提到三楼。

②第一种情况人用桶提着沙子走上三楼,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将桶提到三楼做功、将沙子提到三楼做功;第二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桶与沙子提到三楼,将动滑轮提到三楼做功、将桶提到三楼做功、将沙子提到三楼做功;第三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口袋与沙子提到三楼,将动滑轮提到三楼做功、将口袋提到三楼做功、将沙子提到三楼做功。

③将沙子提到三楼做的功,是各种情况都必须做的功。 ④第一种情况人用桶提着沙子上三楼做功:

W1G人hG桶hG沙h400 N20 N100 N6 m3120J

第二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桶与沙子提到三楼:

W2G轮hG桶hG沙h10 N20 N100 N6 m780 J

第三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口袋与沙子提到三楼:

W3G轮hG袋hG沙h10 N5 N100 N6 m690 J

规律总结

(1)有用功(W有):人们需要做的功,也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必须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如:要想提水上楼,水重乘以提升高度就是有用功,表示为W有Gh。

(2)额外功(W额):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时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它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

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量等所做的功,如用滑轮提一桶水时,克服动滑轮和桶重所做的功为额外功:W额Gh。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都是额外功,W额f摩s。

(3)总功(W总):人们在达到一定的目的过程中,实际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一般指动力F做的功:W总W有用W额Fs。

例: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解析:因为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目的是把水提上来,而提桶的功是不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同样从井里捞桶的目的是把桶捞上来,因此提桶的功是有用功,提起桶里的水是额外的,不需要的。

二、机械效率 (1)概念及公式

实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①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②两次做的有用功与总功分别是多少? ③算出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 解析:

①根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s=2h,表中的数据应该分别为0.4和0.4. ②W有用1G1h12N0.2 m0.4 J,W有用2G2h24N0.2m0.8 J

W总1Fs111.5 N0.4 m0.6 J,W2s22.5 N0.4 m1J 总2F③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

W有用10.4W0.866.7%,有用280%。 W总10.6W总21总结:我们使用机械不能省功,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省力、省距离等。虽然使用任何机

械都不能省功,但我们希望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越好,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反映了机械的一项性能,在物理学里,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W有用 W总注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能越好;

示例:如图所示,大小为20 N竖直向上的拉力F通过动滑轮把重30 N的物体向上提升了5 m,拉力F做的功是_________J,此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解析:通过动滑轮提升物体,若物体上升了5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0 m。

此时对物体所做的功:W有Gh30 N5m150 J 拉力F做的功:W总Fs20 N10 m200 J 故此滑轮的机械效率W有用15075%。 W总200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W有用由机械效率可知,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决定,分析机械效率高低时

W总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

①当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②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③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总结:人们在使用机械时,总希望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些,因此应尽量减少额外功,额外功的产生主要是克服摩擦做功和克服机械自重做功,因此从减小额外功这一角度出发,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改进机械结构,尽量减小机械自重;合理使用机械,按规定进行保养以减小摩擦。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是减小额外功,而不是增大有用功,在一般情况下,有用功是一定的。

例:在图中,物体G的重为16 N,手拉绳的力为10N.当物体被匀速拉动提高h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不考虑摩擦)。若想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

解析:物体被提升h的高度,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s=2h,动滑轮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Gh,拉力F对动滑轮做的总功为W总Fs,机械效率

W有用GhG16N80%。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以有以W总Fs2F210N下3种措施:①增大物重;②减少动滑轮的重;③减少摩擦.本题中不计摩擦,则可以考虑①、②两种方法。

练习:如图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装卸工人将重为800N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绳的拉力F1为500N,货物在1min内匀速上升了5m。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重物是600N,要把重物提升5m,求拉力做的功。

练习: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不小心开进了泥潭,司机取来一套滑轮组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若汽车重为8×104N,汽车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03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该司机至少需用多大的力才能把汽车从泥潭中拉出?

练习: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斜面长5m,高2m,现将质量为200k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人作用于绳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求:(1)人做的总功是多少?(2)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多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