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摘要:文章从构建校内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校外产、学、研联合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大学生科技训练计 划,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三个方面阐述了培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1 (2019) 13-0078-01高校矿物加工工程学科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 二、 建立校外产、学、研联合实践教学体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高校中具有丰富的资源,不仅在科 研活动中比较活跃,还与一些厂矿企业、设计院所有着长期
心,通过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实践教 学活动的开展,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矿物加工实验,以达到提 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叫一、构建校内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一) 基础理论方法实验的密切合作关系,高校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校
园中设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一些厂矿企业 的领导和专家作为委员会的成员,让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
委员会的重要指导员,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
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对理论知识原理进行实验,主要 实践活动的开展叫学校每年要定期到企业走访,与企业保 持良好的关系,在企业中为学生设立一些实习位置,让学生
是针对一些抽象理论、假说模型等内容以实验的方式,直观 地展现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在
深入车间,和企业的工作人员共同生活,参与企业的生产,参 加企业技术检查活动,使学生能够提前认识生产活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转子”相关知识教学中,涉及定子结构 与负压吸气产生气泡原理的内容,学生如果只看课本上的
高校可以聘请设计院和企业的资深人员到学校授课, 让这些人能够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进而为学生构建
理论内容,或者课本图片,是很难理解具体内涵的。因此,教
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煤泥浮选实验,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
一个产、学、研联合的教学体系。学校还可以让技术人员进 行演讲,增加学生的专业认识,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 践进行联系,进而对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 不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学生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对选矿实验原理、设备结构进 行了解,在实验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并有选择地将
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兴趣会得到提 三、 实施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幵展第二课堂活动高,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 抽象理论的理解。(二) 规范试验为了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应结合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内容, 在学校中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训练计 划”和建立导师制,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活动。这种实践活 动,不仅能鼓励学生学习,还能给学生提供的研究空 间。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科 研训练。近些年,在高校中,很多学生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
实验教学要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规范进行,教师必须
要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减少实验 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管理意识。 教师要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 求,构建矿物加工专业实验室管理体系,全体实验室成员必
计划”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就已
须严格遵守相关器材的使用规定。实验室管理者要签署书
经达到4项,指导教师不断增多,参与学生的人数也不断提 升,这推动了高校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面安全承诺书,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能够找到相关责任人,
避免规范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三) 工业应用选矿工艺半工业性试验四、 结语加强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手段, 以教师的研究项目方向为基础,在一些创新重点学科建设
的是为国家输送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教育工作者要精选研究
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构建校内外实践培训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支持下,建立一些新的试验研究系统,如干法选煤试验研 究系统、压滤机脱水试验研究系统。通过对这些选矿试验的
研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专题试验,学生对项目试验进行研
参考文献:[1J石晴.矿物加工工程设计教学改革思考卩].教育教学论坛,2017(13): 87-88.究,从方案设计到设备操作,再到试验结果的处理和研究报
告的形成,学生能够全方面系统地训练项目,进而对参与专 业实验更积极,在研究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强化。[2]任浏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广州化工,
2016,44(18):185-187.作者简介:陆芳琴(1978—),女,汉族,江苏宝应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泥化煤泥水处理。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专业评估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 施\"(编号:2017jyxml263) »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