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媒体时代统战宣传工作的思考

新媒体时代统战宣传工作的思考

来源:爱go旅游网
基金课题

新媒体时代统战宣传工作的思考

魏 彬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统战宣传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新媒体和新媒体代表人士在社会活动中的特点,提出了融合媒体资源,团结新媒体代表人士,结合大数据分析,创新统战宣传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统战;新媒体人士;宣传工作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1-0022-02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党的十九大

报告中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入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统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发挥好统一战线法宝优势,离不开新时代新媒体发展的统战宣传工作。

一、新媒体时代党的统战宣传工作

(一)新媒体时代统战宣传工作的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

[1]

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及价值观多元化,对社会的舆论引领作用越来越大,参政议政意愿增强,追求层次升级,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有所表现,希望获得传统价值观下的社会认同。但是他们获得政治与社会地位认同的途径有限,存在非制度性参与,传统领域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

[2]

作边缘化严重。社会新阶层的出现对新时期统战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新阶层群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能力强,沟通方式多样,信息传播方法先进,组织活动场所丰富多变,新媒体应用熟练,组织传播效率高。这些特征决定了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具有广泛性、包容性、

[3]

多样性和社会性,同样决定了习近平新时代统战宣传工作的紧迫性。

(二)统战宣传工作现实需求

宣传就是通过信息的多角度传播进行政策阐释、展示社情民意,对内凝聚共识、激发动力,对外增进了

[4]

解、营造氛围。习近平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统战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政治性,统战工作的政治性在于宣传引导,确保统战宣传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宣传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和国家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重大部署和决策宣传到位,解释正确。特别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合法性宣传、解读和引导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了解坚持党领导下的民主协商制度的缘由以及历史必然性,对加强党领导的观念,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的新形式(一)组织活动的新形式——新媒体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特定对象或者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从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可见,新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快速将个性化的信息发送到众多的受众手中,实现他们的平等交

[5]

流。另外,它也可以迅速地归类划分众多信息,分析数据,实现信息交流者画像,分析信息交流者的个性特征。新媒体传播信息没有时间限制,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在信源与受众之间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建立了多元化的交流渠道。每个个体既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也可以和其他的受众交流、互动。传播者可以是匿名的,传播的途径也可以是虚拟的。

当前,新媒体形式主要包括微信、微博、QQ群等网络载体上传输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它从诞生开始就具有信息传播形象且迅速,信息量大且隐蔽,沟通直观且交互性强等特点。新媒体信息发布的便捷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为党外干部培养、统战理论研究及统战信息发布创造了新的平台,新媒体的沟通交互性为党外代表人士履行民主监督职责提供了新途径,改变了传统的通过信访、社会调查等形式来实现的民主监督。(二)社会发展的新阶层——新媒体代表人士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主要是指掌握和运用新媒体资源和技术,活跃在虚拟社会,且在现实社会有一定

[6]

知名度,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人士。新媒体代表人士主要指两类,一类是新媒体的经营者,即媒体从业人员,他们通常有专业的背景知识,掌握核心技术;另一类是新媒体内容的组织、编辑和制造者,即网络意见人士。这些专家学者、商界精英、文学作家或者网络大V在特定领域有独到的见解,能够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从统一战线的视角看,这两类人士大多属于知识分子,要么掌握新媒体技术与经营能力,要么是社会舆论的写手。他们既是重要的统战对象,又是推动统战工作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他们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潜在的敌人或对手,不能一味地采取压制堵截的方法,而要利用统战特有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结合新媒体进行沟通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正能量,扩大和巩固

[7]

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新媒体运用在统战宣传工作中使党外代表人士能快速便捷地了解党的新政策及统战工作动态,为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及表达自身的需求创造新平台。同时,新媒体也能使党的统战工作者及时了解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状况,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工作提供新渠道。

三、新媒体时代统战宣传工作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统战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更好发挥统一战线作用,扩大团结面,凝聚正能量,是必须回答好的一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南京晓庄学院统战部2018年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183222

第9卷第11期 2018年06月Vol.9 No.11June 2018个重大课题”“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

和形式不断涌现,传播受众不断变化。因此,只有不断

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部分人我们不去团结,人家就会去拉拢。”新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等特征,快速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思

潮和舆论的生成模式,使思想交流具有新的形态。[8]

新媒体发声者中的代表性人士通过内容制造、议题设置、观点评论、信息扩散等掌握和运用新媒体资源,产生影响和作用。[9]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社会思想交流带来超乎想象的剧烈催化,要引导其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一)整合新媒体资源,打造融媒体宣传格局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10]

内容

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宣传方式在统战宣传工作中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基于当前宣传媒介和载体的多元化,受众层次多样化的现实情况,必须构建新型宣传网络。新媒体时代网络统战是网络媒体与统战工作的有机融合,是新兴统战工作方式,是网络平台与媒体内容在统战工作中的高效应用。微信、微博、QQ等通信工具已经深入社会各个领域的各个阶层。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内容,打造融媒体宣传网络,做到网络有人建,传统媒体建立网络版;内容有人审,网络审查做到24小时跟踪;反馈有人跟,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上的反馈都要及时解释引导,建立立体化的统战宣传阵地。

统战部门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掌握网络统战的特点、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适应新媒体统战工作格局的要求,抢占统战宣传工作的制高点,

开创统战宣传工作的新局面。[11]

(二)团结新媒体代表人士,营造“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的舆论空间

新媒体代表人士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产生并成长起来的新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的管理着新媒体平台,通过运营平台的点击率或者流量获得经济效益;有的是网络议题的设计者,设计的议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热点。

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异军突起,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及官方媒体主导新闻宣传和社会舆论的格局,在形成

社会共识和政治认同方面加大了舆论宣传的难度。[12]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他们往往身份匿名,议题实际,语言激进,缺乏理性思考。同样,由于他们掌握着网络传播的技巧,熟悉网络传播和互动的特点,针对不同议题能够在不同的群体中迅速传播,他们影响着舆论和社会热点的走向。因此,统战宣传工作要创新沟通方式,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健康成长,引导他们在互动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营造“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的舆论空间。加强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和他们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参政议政的愿望和诉求。

(三)加强统战理论研究,创新政府和社会治理模式新媒体环境下的统战宣传工作是一场意识形态舆

论斗争的网络舆论战。[13]

理论研究是宣传工作的基础,通过理论研究建立起来的宣传模型能够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统战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它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传播理论不断更新,传播载体

研究新型理论才能跟上新时代新媒体的变化,打好统战工作持久战。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在新时代,统战工作要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懂科技、有活力的统战队伍,完善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应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社会新阶层统战工作的新挑战、新任务。在党委和政府内部选拔培养一批体制内的新媒体代表人士,培养他们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培养他们的法制意识和法制思维,让他们用掌握的网络沟通能力和技巧,用权威信息及时引导舆论,引导新媒体人士发挥他们在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中的正能量,提升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公信力。

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导,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拓展他们的参政议政渠道,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实现社会稳定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引导党外人士建诤言、献良策,为服务科学决策,把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通过宣传和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思想引导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共识,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只有中国

共产党才能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

四、统战宣传工作中的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的社会问题实际是指大数据在社会公共领域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具有促进信息社会加快发展的功效,可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为人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增加社会发

展的最优化选择。[15]

统战工作开展已久,统战工作是针对人的工作,利用大数据开展统战工作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大数据可以为统战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决策方向。统一战线成员类别众多,各大成员又分布在多个行业和领域,这实际上是大数据决策的重要数据来源。例如,互联网大数据可以获得个人在网络世界的行为和痕迹,通过智能数据查询并准确分析,建立个人模型,分析个人可塑性和发展趋势,为统战工作中的党外干部培养提供决策依据。在社会组织活动中,通过大数据可以动态掌握组织活动的情况,包括组织活动的内容是什么,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进行了什么规模的活动,活动的频率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等,从而为组织活动的监察和把控提供决策依据。总之,通过大数据,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反映统一战线的真实情况,科学制定统战决策。

新媒体时代对党的统战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传播快,信息发布者众多,受众面广,普通受众难以辨别信息真伪。如何利用新媒体的自身优势,抢占统战工作阵地,制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线上和线下舆论空间是统战工作宣传一直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周宁.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最大的政治[J].中央社

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6):14. 张丹丹.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探析[D].吉

林大学,2017:1. 罗素英.努力开创统一战线工作新局(下转第88页)

23

[1][2][3]学术探讨

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即是媒介的生态环境。如果离开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互动,我们就不可能对媒介有完整而透彻的理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的发展,引发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1.社会信息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媒介融合引领人们跨入了一个信息推荐的时代,信息传播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信息传播链被加长,这也意味着原有的信息传播模式受到挑战,智能化的信息过滤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中介的传输作用,信息被个人获知,成为个人所在圈子中的共享信息,不断产生新的热点,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社会事件,也使社会信息得到了更高效的开发和利用。

2.为公众话语权提供更多渠道。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预示着媒体权力的下放,新闻的采访与发布不再是传统媒体记者独有的权力,公众话语有了更好的传播渠道,社会真正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3.增强公众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在自媒体时代,用户可以随意发布和传播文字、图片、视频,或者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去吸引成千上万的粉丝,这些权利也都极大地刺激了公众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主人公意识和积极性。

三、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技术的应用和前景展望媒体融合发展最重要的是实现媒体与用户需求的对接。

一方面,媒体需要通过技术融合创新新闻呈现方式,便于用户阅读新闻,进行信息获取和传播。例如在两会报道中,一些添加了生活场景的H5页面得到了用户的青睐,得到了用户的大量阅读、点赞、评论、转发,具有极佳的传播效果。《纽约时报》此前也公开了其报社名下的一款APP,该APP通过刊登有关AR的内容进行深入报道,这非常令人着迷,用户通过更为立体有趣的方式去了解新闻报道,这也革新了人们看待报刊新闻业的方式,为国内的报刊集团提供了创新的借鉴方式。

另一方面,还应增强用户对信息的把握,发挥媒体的社会引导功能,加强监督。媒体融合发展的目的不是如何运用危言耸听的标题去夺人眼球,而是如何真实、客观地将新闻和信息呈现在用户眼前。提供优质的内容是媒体的核心价值,而持续地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是媒体机构的特点。在融合发展中,媒体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来拓宽盈利渠道,获取商业价

:7.(上接第23页)面[J].求是,2006(17)

值。善于运用创新技术和营销手段来打造良好的企业

形象。建立用户资料数据库,实现精准运营。

对此,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有如下论述:要在坚守责任使命、坚持正确导向的大前提下,牢固树立适应互联网传播的新理念,抓紧构建适应融合发展要求的内容生产体系,围绕策划、采集、编辑、发布各个环节进行资源调配、流程再造、形式创新,强力推进媒体资源融合、生产流程融合、采编力量整合、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实现内容生产效率与媒体影响力的双重提升。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3.[2] “微博”时代来临 2012年或现井喷增长[EB/OL].搜狐

网,http://it.sohu.com/20110209/n279255268.shtml,2011 -02-09.[3] 童兵.国际传播与中国新闻改革的推进[R]. 2012两

岸四地学术研讨会“新媒体时代的国际化传播:观念与规则”,2012-10-13.[4] 张建云.谈个体主体意识[J].天中学刊,2000(3):1-5.[5] 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美).大众传播理论:

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5-66.[6] 顾理平.中国新闻法治的现实困境及推进思路[J].

江苏社会科学,2012(5):246-251.[7] 刘佳.试论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D].郑州大学法学

院,2009.[8] 肖锋,华丽娟.微博意见领袖的成长过程及启示——基

于名人和草根意见领袖的比较[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02):85-88.[9] 荣荣,舒仁.天津“8·12”爆炸事故中的微博意见领袖

及其舆论表达——以新浪微博为研究样本[J].新闻知识,2017(07):7-10.[10] 聂洲.论意见领袖影响力的经济价值[J].经济师,

2017(08):84-86.

[11] 胡晓晴.网络环境下的舆论[J].赤子(上中旬),

2017(02):92.作者简介:冯秋璐(1993—),女,江苏淮安人,西安工程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11] 罗文宝.新媒体视角下统战工作的逻辑与进路[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83.

[12] 栾莹.王继崐.关于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

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54.

[13] 温艳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统战宣传工作探析[J].

渤海大学学报,2017(1):148.

[14] 陶明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引 实现统一战线事业新发展[N].河南日报,2017-11-01.

[15] 李娟.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社会治理效率研究[D].河

北师范大学,2017:4.

[4] 张彩云.构建统战工作宣传网络体系路径研究[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83.[5] 刘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1.[6] 王资博.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统战工作研究[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4):15.[7] 廖妮娜.试论用统战工作方法管理和引导网络“意见

领袖”[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58.[8] 杨艳东.新媒体发展与高校统战工作的新问题及应对

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3.[9] 王资博.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统战工作研究[J].

作者简介:魏彬(1970—),男,江苏盐城人,硕士,高级工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4):16.

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研究方向:媒体技术与[10] https://baike.baidu.com/item/[DB/OL].融媒体网,程师,管理。2015-12-02.

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