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年—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题

2015年—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 „„ „„„ „„ „„ „„ „„„座号„„ „„ „„ „„„ 线„„„考场 „„ 封„„„ „ „„ „„ 密„„„姓名„ „„ „„ „„„ „„ „„ „„班级 „„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

同学们:新学期,新气象,你已经从一名小学生成为一名中学生了。你适应了中学的语文学习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吧。说明: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在指定的位置。 【友情提示】沉着冷静 相信自我 把握时间 慎思精答 祝你成功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啜.泣(duî) 嫌恶.(wù) 纳罕.(hǎn) 黄晕.(yùn) B 嶙峋..(lín xún) 骚拢.(rǎo) 小憩.(qì) 郎润.(rùn) C震憾.(hàn) 糟.踏(zāo) 瞬.间(shùn) 倘.若(shǎng) D如茵.(yīn) 栅.(zhà)栏 憔悴..(qiáo cuì) 提.防(dī) 2.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 放而进行的斗争。

C.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

我就拔草。

D.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3.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部作品是他参加工作后,经过反复修改,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小明朗读字正腔圆,让老师喜从天降....,立即同意他参加朗读比赛。 C.王大爷做事向来是一丝不苟....

。 D.一提到这几年的变化,老刘是夸夸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感。

初一语文试题(共8页)第5页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错误的是( )(2分) A.听了她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B.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5. 名著导读: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为9到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日记体小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讲述了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主人公恩利科的___________________,父母的_________________以及老师讲的九则故事。(3分)

6. 在济宁市创卫活动中,我们学校为唤起每一位同学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特征集爱 护校园环境的宣传标语,你能写出一条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7..按要求填空。(5分)

①《论语十则》一课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十则》一课中提到的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龟虽寿》里表明诗人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④思念之情亘古不变被人们传诵。《夜雨寄北》里作者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逢希 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杜牧《泊秦淮》中对醉生梦死的权贵进行辛辣讽刺,表达自己无限感慨的两 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8到11题。(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初一语文试题(共8页)第6页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期.日中 ②尊君在不. ③相委而去. ④下车引.之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 “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11.你觉得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2—15题。(12分)

散步

莫怀戚

①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②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

过了一个严冬。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④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⑤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初一语文试题(共8页)第5页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⑥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⑦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2.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_。(2分) 13.第②段加点字“熬”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4.对选文第⑤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3分)

15.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划线句中“整个世界”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13分)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初一语文试题(共8页)第6页

„„ „„„„„„„„„„„„„„„„„„„„„„线„„„„„„„封„„„„„„„„密„„„„„„„„„„„„„„„„„„„„„„„ „ „„ „„„ „„ „„ „„ „„„座号„„ „„ „„ „„„ 线„„„考场 „„ 封„„„ „ „„ „„ 密„„„姓名„ „„ „„ „„„ „„ „„ „„班级 „„ „„„„„„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初一语文试题(共8页)第5页

16.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2分) (1)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3) (4)乡人敬惜字纸。 17.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5分)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 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 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18.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 段,有什么作用?(3分)

19.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四、写作(40分)

20.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 挂是善良的向导,指引着前方的道路;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花朵,创造幸福的人 生。 有了牵挂,亲情就多了一份温馨;有了牵挂,友情就多了一种幸福;从某一方面 而言,人类历史有多长,牵挂就有多长;人间亲情有多深,牵挂就有多深„„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

初一语文试题(共8页)第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