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一上册语文复习卷

初一上册语文复习卷

来源:爱go旅游网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附和(hè) 离间(jiàn) 称职(chènɡ)相形见绌(chū)

B.嗜好(shì) 辍学(chuò) 畸形(qí) 安然无恙(yànɡ)

C.惬意(qiè) 挑衅(xìn) 腼腆(tiǎn) 姹紫嫣红(chà)

D.弓弦(xián) 玷污(zhān) 恐吓(xià) 嗟来之食(jiē)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 陶汰 不计其数 B.恻隐 祈祷 可歌可泣

C.徜徉 狼籍 销声匿迹 D.枢纽 狭隘 一愁莫展

3.选出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吝啬sè 棱镜líng 池畦qí 咄咄逼人duō

B.匿笑nì 庇护pì 祷告dăo 尊君在不fŏu

C.论语lùn 创伤chuàng 攒成cuán 拈轻怕重niān

D.胆怯qiè 顷刻qĭng 怂恿sŏng 秾纤合度xiān

4.下列划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 (3分)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我可以辩别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

C.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D.今天成绩单下来了,我考得很不理想,回家路上一直提心吊胆的。

5.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

A.人生路的选择往往是在一念之间,但结果却常常大相径庭。

B.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隔壁班杨洋在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中获得了金奖。

C.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课间十分钟也闲不住,我总喜欢跟三五好友谈笑风生的说笑玩闹。

D.六月的天如娃娃的脸,暴怒无常。

6.横线处最恰当选项是( )(3分)

现在正是枝繁叶茂的时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

A.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 B.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

C.我仿佛听到几只鸟扑翅的声音 D.树林变得很热闹

7、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A、黄晕(yuan) 倔强(jiàng) 赏赐( cì ) 峰峦 ( luán )

B、陛下( bì ) 澄澈(dâng) 缥缈(miǎo) 洗濯(zhuï)

C、目眩(xuàn) 庇护( bì ) 钦差(qīn ) 迸溅(bèng)

D、滑稽( jī ) 潺潺 (chán) 轻盈(yãng) 啜泣(chuî)

8、下面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10、下面对课文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这篇生动的散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作者童年的趣事。 B、《狼》一文选自《聊斋志异》,文章讲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做事情要多方求证,谋定而动。 C、《济南的冬天》向我们展现了冬天济南的山景和水色,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D、《五猖会》批评了父母不顾儿女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

11、名著阅读(6分)

(1)五四运动后,在盛行的众多“小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 》和《 》(2)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刻画了许多人物,请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并指明出自哪部作品,再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人物:_ 作品: _喜欢的理由_

12.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 )(3分)

A.感喟 (kuì) 苔丝(tái) 云雀 (què) B雕像(diāo) 榛子(zhēn) 链子(liàn)

C.隧道(suì) 狡黠 (xiǎ) 瞑目(míng) D.隔壁(gé) 预警(jǐng) 编译 (yì)

1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 )(3分)

A.健壮 静默 咄咄逼人 B.睫毛 干涩 絮絮叨叨

C.竹篱 分岐 面面相觑 D.嘹亮 捶打 人声鼎沸

14.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纠纷,是多么平常。(纠纷:争执的事情)

B.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四平八稳:形容非常平稳) C.我更小心地不敢贪懒,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贪懒:贪吃懒惰)

D.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1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B.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C.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D.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1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说新语》一书是南朝余嘉锡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其中,《植树的牧羊人》是他的代表作。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是散文家、诗人、学者。 D.《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列子》

18.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波粼粼 分歧 刹时 瘫涣 B、宽宏大量 脸颊 阴蔽 感概

C、小心翼翼 绽开 怂涌 威摄 D、洗耳恭听 诀别 发髻 啜泣

19、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忍俊不禁(忍住笑)

B、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

C、清冽(水清凉)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D、伫立(长时间站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滑稽(狡猾,引人发笑)

20.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成熟的稻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 ;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

A.谦虚 勤劳 坚韧 B.谦让 勤劳 坚强

C.谦让 勤俭 坚韧 D.谦虚 勤俭 坚强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开头要吸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突出了……的本质特征 8、对偶:句式整齐有节奏。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