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补偿电容的方法基本上是在35kV变电所的10kV母线上,这对提高10kV电网的功率因数和电压合格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农网的用电设备主要是配电变压器和农村排灌电机及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用电设备,这些感性负荷需要大量的无功电力,功率因数普遍较低,造成电能损失增加,低压线损率较高。所以,合理调整补偿电容配置布局,把农网的无功补偿重点转移到低压用户设备上,采用“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将显得十分重要。 1 各种低压补偿方式的特点
(1) 随机补偿:补偿电容器组与电机直接连接,保护和控制装置共用一套,一起投切。为了防止电机退出运行时发生自激过电压,补偿容量一般应小于励磁无功。这种补偿方式接线简单,便于维护管理。
随机补偿可有效地消除由于电机的投、退引起的农网无功负荷波动,从而简化上级补偿方式,若补偿点处于网络的最末端,有较高的降损效益。
(2) 随器补偿:配变的随器补偿可在高压侧,也可以在低压侧进行。鉴于干式金属化电容器的技术、经济性优于油浸式高压电容器的特点,在低压侧补偿是较为合理的。随器补偿最简单的安装接线方式是通过低压保险直接接于配变二次出线端,与配变同台架设。
随器补偿属于固定补偿方式,在电网供电正常情况下,投运率是较高的,而且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是农网中很有推广价值的补偿方式。
(3) 低压用户补偿:这种补偿方式,电容器组连接在用户04kV母线上,其中有可固定连接组和可投切的连接组。固定连接组补偿其基荷部分,投切连接组起调峰作用,投切方式可分为手动和自动。对负荷波动较大的用户,应采用自动投切装置,较好地跟踪负荷变化进行补偿,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用户功率因数的要求标准。
(4) 自动补偿柜:当用电设备的负荷极不稳定或其功率因数变化较大时,应当配置自动补偿柜。自动补偿柜由控制器和电容器组组成。控制器依据电网存在的无功负荷量自动将适量的电容组投入和切除。 2 补偿地点及容量的确定 2.1 无功补偿点的确定(见图1) (1) 配电变压器采用低压固定补偿。
(2) 电动机、电焊机、排灌水泵电机等采用低压就地补偿。 2.2 补偿容量的确定
2.2.1 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固定补偿容量Qb Qb=K0·
·Se
式中 Io%——配变空载电流百分数 Se——配变额定容量
K0——配变漏抗系数,取1.1~1.3当查不到配变空载电流百分数时,也可按经验方式选择:Qb=(0.07~0.1)·Se
2.2.2 单台电动机补偿容量的确定
为了防止电动机在退出运行时产生自激过电压,补偿容量一般不应大于电动机组空载无功负荷。对于惯性较大的排灌水泵电动机,补偿容量可适当加大,但要小于额定无功负荷。可按下式确定补偿容量: Qb=(0.5~0.7)Pe
式中 Pe——排灌电动机额定有功功率
根据我们分公司的实践,农网的无功补偿实行“低压为主、就地平衡”的原则,是切实可行的。线损明显下降,电压质量得到改善,供电可靠率大大提高。年综合线损率也降到了3.94%以下,0.4kV线损率保持在11.16%以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收稿日期:1999-01-06)
(本栏编辑 周大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