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4.箱梁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4.箱梁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来源:爱go旅游网


目 录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 1 2.模板的要求 ..................................................................... 1 3. 模扳安装 ......................................................................... 1 3.1 模板安装顺序.................................................................. 1 3.2底模安装 .......................................................................... 2 3.3侧模安装 .......................................................................... 3 3.4 端模安装 ........................................................................ 4 3.5内模安装 .......................................................................... 5 4模板拆除 ........................................................................... 5 5模板值班人员职责 ............................................................ 7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1主要内容: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模板工序各环节的操作要点和要求。

1.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模板工序。

2.模板的要求

2.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2.2能保证梁体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2.3优质选用蓝板或冷扎钢板做面板,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色泽一致。

2.4箱梁模板采用整体式外侧模;液压收缩式内模;端模分上、下两段制做。

2.5安装前应清除模型上的灰渣,特别是接口处和端模钢束孔眼及模板预留孔孔眼处应清除干净。并涂刷隔离剂,及时更换模型间破损的防漏浆皮口。

2.6安装前应检查模型有无凸起、凹陷、缝隙及其它变形,如有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整修,否则不予安装。

3. 模扳安装 3.1 模板安装顺序

底模修整(安装支座板、防落梁预埋板)→安装外模→吊装钢筋骨架→安装内模支架→吊装端模→整体穿入组拼后的内模 (内模拼装在拼装台位进行)→安装预埋钢件及预留孔配件

-1-

3.2底模安装

3.2.1为保证预制梁全长及跨度尺寸准确,对梁体要设置预留压缩量。预留压缩量值见表3.2.1。

梁体预留压缩量-表3.2.1 跨度(m) 预留压缩量(mm) 31.5m 14 23.5m 8 19.5m 3.2.2为保证梁体拱度值,在底模以跨中为顶点按二次抛物线设置预留反拱,沿梁长各点反拱值见表3.2.2-1、表3.2.2-2。

31.5m梁底模预留反拱值-表3.2.2-1 测点距跨中距离(m) 反拱值(mm) 16 18 12 10 8 4 4 1 0 0 23.5m梁底模预留反拱值-表3.2.2-2

测点距跨中距离(m) 12 反拱值(mm) 6 8 3 4 1 0 0 3.2.3底板清渣后应涂刷隔离剂,并放置C50高性能混凝土垫块。垫块数量不应少于4个/m2,并成梅花形散布;且要保证与所垫钢筋位置对应。

3.2.4底模修整后在底模上安装支墩,支墩位置与内膜横梁支腿位置对应放置。

3.2.5吊入台位上的骨架钢筋如有变形应及时调整,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及塑料垫块数量,以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除顶板为30mm外,其它部位均为35mm)。

3.2.6安装钢筋骨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

-2-

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

3.2.7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应如实记录:(1)底板预留反拱值;(2)底模预留压缩量(3)底模支座处高差;安装后四个支座板相对高差不得超过2mm。

3.2.8底模检修技术要求见表3.2.9 底模检修技术要求-表3.2.8 序号 项 目 1 2 3 4 5 6 7 8 底板顶面与设计标高差 允许偏检查方法 差(mm) ±3 用数字水平仪测量 用数字水平尺测量 挂中心线,测底板两侧 用钢卷尺测量底板两侧 用钢直尺及塞尺查接口两侧 用卡尺测量 用数字水平尺测量 用卡尺测量 两端的活动底板边缘高差 ≤1 底板全长范围内横向偏移 ≤2 底板全长 ±5 两节台座钢底板接口处高≤2 低差 支座螺栓中心偏差 支座板四角平整度 ≤2 ≤2 支座中心线偏离设计位置 ≤2 3.3侧模安装

3.3.1将侧模旋转对位后,调整侧模底部和上部的支撑拉杆,将侧模精确对位,确保侧模的仰角和高度。

3.3.2在侧模立柱底部放置千斤顶,以调整侧模高度; 3.3.3将侧模外侧支腿底部与底模可调撑杆相联,以调整侧模角度;

-3-

3.3.4连接侧模与底模的螺杆,使侧模与底模靠紧,微调侧模支腿的调节支撑,使侧模板固定。

3.3.5预埋件(桥牌预埋螺栓、泄水管、各种成孔器、预埋钢配件等) 应安装齐全、牢固、位置准确。

3.3.6预留孔洞及预埋钢件位置偏差应符合表3.3.6 3.3.7模型安装完毕找正后,应检查所有紧固件是否拧紧;小楔块是否入位;同时要检查所有预埋件、成孔器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准确。

3.3.8梁场采用跨式搬运机提梁方式移梁,只需拆除端模、内模,侧模固定不动,梁体移出台位后只需微调侧模即可。

预留孔洞及预埋钢件位置偏 表3.3.6

序号 1 2 项目 中心位置 预留孔洞 预埋件中心位置 尺寸 允许误差mm 10 100 3 3.4 端模安装

3.4.1吊装端模前应首先将锚垫板紧固在端模上,将压浆孔向上并封堵严实,以保证无漏浆。

3.4.2 端模吊装时要水平,当端模吊装到台位后,应先将金属波纹管插入端模管道孔。端模就位后,将金属波纹管与锚垫板接口处用封缝塑料布包裹严密,并用铁线绑扎牢固,以保证无漏浆。

3.4.3 端模到位后,将端模与底模进行连接和固定。 3.4.4模型安装尺寸要求见表3.5.4。

-4-

3.5内模安装

3.5.1内模应在固定的安装平台上按编号依次进行拼装。接口处铺设封缝胶条,胶条必须平整,不得使梁体出现褶皱。

3.5.2 拼装完内模后检查校正内模的截面尺寸及外形尺寸,如有超差则需用调节支撑的方法进行调整。

3.5.3 内模拼装后及时检查所有的油路、密封装置。确认无误后方可用卷扬机拖拉穿入钢筋骨架内。

3.5.4 内模穿入时要慢,两端及两边应平衡,防止将梁体钢筋笼挤压变形。

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表3.5.4

序1 2 3 4 5 6 7 8 9 11111项 目 模板总长 底模板宽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通风孔、泄水孔中心位置偏差 模板倾斜度偏差 底模不平整度 桥面板宽 腹板厚度 底板厚度 顶板厚度 模板高度 端模板预留孔偏离设计位置 要 ±10mm +5mm、0 ≤2mm ≤10mm ≤10mm ≤5mm ≤3‰ ≤2mm/±10mm +10mm、0 +10mm、0 +10mm、0 ±5mm ≤3mm 4模板拆除

4.1 拆模人员必须接到拆模通知单后方可进行拆模。 4.2梁体强度达到28.5 MPa以上时,且梁体混凝土芯部

-5-

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时方可拆除端模,松开内模,进行预张拉。

4.3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且不得在混凝土温度最高峰时拆除模板。

4.4拆模时应先备好吊具,严禁随意使用大锤、撬棍,以免造成模型局部变形或损坏梁体混凝土。

4.5拆模顺序

(梁体预张拉) (梁体初张拉) 端模拆除 4.6端模拆除

4.6.1拆去端模与侧模、内模、底模的连接。(端模上锚垫板的连接螺栓及伸缩缝成型器螺栓以在混凝土初凝后拆去)。

4.6.2 在端模上、下、左、右各设一台5t油顶进行脱模。施顶时要同步,防止将梁体磕损。

4.6.3拆卸端模时应先将端模拆离混凝土面,然后吊开,不准使用天车横拉。

4.7内模拆除

4.7.1梁体强度达到33.5 MPa时方可拆除内模,首先拆除内模撑杆使模板板块处于自由状态,收缩两侧下梗肋模板,再收缩两侧上梗肋模板。

4.7.3拆除内模纵梁下千斤顶保护外套。千斤顶、收缩内模一起下落在内模托架上,利用卷扬机拖出内模。

4.9 拆模注意事项

-6-

松开内模 收缩内模 抽出内模

4.9.1拆模时,禁止生拉硬撬,以免造成模型局部变形或损坏梁体混凝土。

4.9.2拆模后,应及时清点紧固件,并在清理干净后涂抹机油,以备再用。

4.9.3在炎热和大风季节应采取一边拆模一边对梁体浇水或喷涂养护剂的拆模工艺。

5模板值班人员职责

5.1 模板作业班必须指定专人值班,重点负责处理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模板出现的问题。

5.2 混凝土开盘前,值班人员应对模板、预埋件及保护层垫块进行全面检查。

5.3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能离开现场,应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遇到特殊问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必要时可请求停盘处理。

5.4 混凝土灌注完待混凝土初凝后,值班人员应及时拆除支座板、泄水管、通风孔及各种预埋件上的螺丝。拆除螺栓时不允许破坏混凝土面层。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